学:学 (學) xué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学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代基督教碑刻。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立。高2.36米﹐宽0.86米﹐厚0.25米。上刻十字架﹐碑文为景教士景净撰﹐吕秀岩书﹐概述大秦景教于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从波斯传入中国后的活动和基督教教义。碑底和两侧有古叙利亚文教士题名。为研究基督教在中国的传布和古代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1963年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初,中央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中规定,城市和乡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今后一律称“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运动延续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为止。这次运动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许多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被认为是阶级斗争,使不少干部和群众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外教:佛教徒称佛教以外的儒﹑道九流为外教。
不吝指教:词典解释:不要舍不得指点教导。
翊教:同“翼教”。
答教:准备用来解答问题的答案。
1.它是一种被称之为“莱罗”的游戏,尽管屡被禁止,但在这个格鲁吉亚西部的村庄里,自洪荒时代起,每逢东正教复活节周末人们都会玩这个游戏。
2.克林姆特画风的装饰趣味,深受东正教拜占庭艺术的影响,嵌金画法成为克林姆特画风的标志。
3.由于受到俄罗斯东正教的影响,部分鞑靼人转信了东正教,这部分人现在叫做楚瓦什人,居住在俄罗斯楚瓦什共和国。
4.帕里奇拉斯先生说要在电影中所拍摄的斯科派洛斯岛上的同一间山顶小教堂中结婚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教堂太小了,而且是希腊东正教徒的专属用地。
5.弗拉季高加索是北奥塞梯的首府。与俄罗斯其他的以穆斯林为主的南部共和国不同,北奥塞梯的主要人口是东正教基督徒。
6.在胸口画十字这一手势可追溯到画十字这一宗教传统。此刻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教会里模仿仍是在沿用这一传统。
7.宗教种类有十余种,佛教、道教、东正教、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天理教等,都占有一席之地。
8.某天,一个阿尔巴尼亚穆斯林女孩莎美娜因被怀疑杀了邻村东正教教徒逃亡到这个修道院,藏匿于基卢屋内。
9.正教授没有份儿,哥廷根科学院院士更不沾边儿。
10.保险公司的一职员正教他妻子开车。车下坡时突然刹车失灵。天哪!车停不下来。他妻子大叫,我该怎么办?他指示妻子说:祷告后找便宜的东西去撞。
11.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中国本土道教,萨满教,东正教基督教和纳西族人民的东巴教。
12.江湖中人都知泣风郎名号,令师江望水江先生辖领江湖正教门派,群豪尊其为宗,誉满江湖,我等都是钦仰已久的了。
13.一天早上,在遛鸟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个理发店店主正教孩子写毛笔字,却不得其法,便主动上前指点。
14.为庆祝主显节,数万名俄罗斯东正教信徒参加了冰水洗礼仪式,在本周一晚间和周二清晨跳进冰窟中沐浴冰水。
15.耶稣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关键人物,两教都认为自己拥有基督的真正教义。
16.在祖父和外祖父的房间内,列宁、斯大林的著作与画像跟东正教圣象和谐的摆放在一起。
17.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18.谢肉节是东正教的节日,庆祝冬天的结束。
19.这是希腊东正教大斋期的第一天。
20.这个寓言真正教会我们的是我们最好等着,我们最好仔细考虑要求,考虑所有可能的投资策略。
学前教育: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
学校教育:在学校中实施的教育。特点是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有一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学内容。按水平可分为初等学校教育、中等学校教育、高等学校教育,按性质可分为普通学校教育、专业学校教育。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屡教不改:多次教育,仍不改正。[refuse to mend one's errors despite of repeated admonition] 屡次教育,仍不改正。也说“累教不改”
神道教:简称“神道”。日本的民族宗教。起源于原始宗教,后吸收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宗教体系。崇拜多神,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教派众多,大致可分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民俗神道三大系统。祭祀的地方称“神社”、或“神宫”,神职人员称“祠官”、“祠掌”等。
神道设教: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孺子可教:孺子:小孩子。指年轻人可培养。[the young man is worthy to be taught] 喻指年轻人有培养前途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史记.留侯世家》
琐罗亚斯德教:旧译“祆教”、“拜火教”、“波斯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的主要宗教。公元前6世纪由琐罗亚斯德创立。主要经典为《波斯古经》。主张善恶二元论。要求人们从善避恶,弃暗投明。礼拜圣火为主要宗教仪式。公元7世纪后渐衰。今在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尚有少量信徒。公元6世纪南北朝时传入中国,隋唐时曾在东西两京(洛阳、长安)建立祆祠,但信奉者多为外国人。
渐教:1.佛教语。佛教各派对其教主释迦牟尼一生所说的教法,有不同的判教说,在我国如天台﹑法相﹑华严诸宗各异。一般以渐教和顿教判摄释迦一代的教法。所谓“渐”,指说法的由浅入深阶梯。由渐到顿,即由小乘到大乘。2.佛教语。指主张须经长期修习,才能把握佛教真理,即倡“渐悟”的教派。与主张“顿悟”的顿教相对。禅宗在诸派中属顿派;禅宗内部,北宗神秀侧重渐修,南宗慧能则提倡顿悟。
赐教:对他人指教或来信的敬称。[grant instruction;condescend to teach] 敬辞,表示请求对方给予指教不吝赐教
祆教:1.即琐罗亚斯德(旧译“苏鲁友”)教,俗称拜火教。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琐罗亚斯德创。波斯萨珊王朝奉为国教。其教创善﹑恶二元论,以火为善神的代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后又称“火祆教”或“祆教”。唐代曾一度于长安建祠盛行,并立官专管。武宗反佛后渐废不传。2.泛指西方传入中国的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
特殊教育:用特殊的方法、设备、措施对特殊对象实施的教育。特殊对象狭义指身心有缺陷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广义则还包括超常儿童、有品德缺陷的问题儿童和有精神病的儿童等。中国实施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盲、聋、哑、智力落后以及有其他身心缺陷的儿童和青少年,设有盲聋哑学校、低能儿学校或低常儿童班、弱智儿童班,以及工读学校等。
在教:信仰某一宗教。(1)[口](2)[be a believer in a religion]∶信奉某一宗教(3)[be a believer in islam]∶特指信奉伊斯兰教
小教:小学教师﹑小学教育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