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查看全文]
71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典故】《后汉书·公孙瓒传》始天下兵起,我谓唾掌而决。 李贤注引《九州春秋》曰【...[查看全文]
91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典故】《三国志·魏志·鲜卑传》年十四五,异部大人卜贲邑钞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策骑追...[查看全文]
86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魏书·李崇传》...[查看全文]
66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典故】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hel...[查看全文]
85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典故】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晋书·陶潜传》【释义】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查看全文]
83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典故】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查看全文]
99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 北齐·颜之推《颜...[查看全文]
76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汉张良蹑足附耳,东方朔洗髓伐毛。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身体》【释义】清...[查看全文]
74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查看全文]
19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查看全文]
41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典故】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旧唐...[查看全文]
76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犀角而照之。 《晋书·温...[查看全文]
11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 《淮南子·修务训》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查看全文]
94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典故】君计莫若以黄屋朱轮以迎范阳令,使驰骛乎燕赵之郊,则边城皆喜,相率而降,此由(犹)以下...[查看全文]
43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解释】轻打就...[查看全文]
100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解释】原指思...[查看全文]
40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淮南子·说林训》【解释】...[查看全文]
37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典故】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吴子·励士》【...[查看全文]
38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楚子闻之,投袂而起。 《左传·宣公十四年》【解释】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查看全文]
35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天下匈匈数岁,成败未可知。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解释】汹汹:喧...[查看全文]
54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查看全文]
74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典故】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释义】...[查看全文]
52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rs...[查看全文]
80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太祖乃还救谭”此韩庐、东郭自困于前而...[查看全文]
39人关注 发布时间: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