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干部培训工作的述职报告样本
20xx年,我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2022-2023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创新培训资料,改善培训方法,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为全局工作顺利推进带给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现就一年来全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状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状况
20xx年,我们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实施业务知识讲座、廉政党课、党风廉政教育、消防安全知识讲座、“xx大精神”学习活动,用心参与省、市、县组织的《招投标实施条例》培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培训、“群众观念和群众工作潜力”培训、政府采购专管员培训、公务员骨干培训。全年共开展、参与各类培训活动18次,参与人数达312人次,是全局干部总数的11倍。目前全局拥有9名工程师,5名招标师,2名会计师,专技人员比例到达了50%以上。
二、主要做法
1、树立创新型的干部教育培训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大局和全员培训的理念,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原则,坚持把每名干部都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围绕全县“领跑中西部、进军前十强”的目标,把提高各级干部服务科学发展、推动中心工作的潜力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党员干部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法律、领导科学等领域的学习提高,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多样性和实效性,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学为所需、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2、建立长效性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一是把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党组人员为成员的党员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定期研究培训工作,履行协调指导作用。制定出台了《长沙县招标采购局学习培训制度》、《长沙县招标采购局年度培训计划》,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综合管理。二是落实经费、加大投入。在全局厉行节俭、经费紧张的状况下,坚持优先预算安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经费,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奖励透过专业考试和职称的干部,充分调动干部参与培训学习的用心性。三是把健全制度、强化考核。用心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职责目标考核制度,坚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完成状况列入全局绩效考核,以考促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构筑全方位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一是坚持开展“每月一课”。采用干部授课、集中学习、廉政党课、专家讲座、同行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观念,先后组织了招标采购知识问答、政府采购业务学习、招标信息与招标工作学习、财务业务知识学习、党风廉政教育、xx大精神学习等活动10次,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养。二是用心参加各类培训。先后用心选派35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表现突出、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干部,推荐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学习,提高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潜力。三是主动搭建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资源,自5月起在《今日星沙》上开设宣传专栏,连载招标采购知识问答23期,促使参与招标采购的主体能够熟知法律法规并依法办事。开展普法宣传共计2230人次,3月宣传《招投标法实施条例》200人次;2023年6月29日适逢《______政府采购法》颁布十周年,联合财政局透过悬挂横幅、展出展板、连载报道、现场咨询等方式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达2000人次。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开通政务微博,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及时更新宣传橱窗和电子屏,完善网站信息审核以规范发布流程,局网站管理和更新状况排行前列。四是大力推进专业教育。用心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报考招标师、建造师、工程师、会计师等专业考试,对透过考试、成绩优秀者给予必须物质奖励,全面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水平。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今年我局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此刻:一是部分干部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部分干部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理论学习,对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理论学习得不够,对工作中遇到的新状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的分析潜力。二是培训资料和培训方式有待改善。干部培训的普遍性需求和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特殊要求结合不紧密,理论教育方式方法陈旧单调,专业培训精细化、个性化水平不高等。三是学习培训的深度有待加强。有的学习培训缺乏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培训采用听课灌输的方式,被培训者难以深入思考,获得较深体会。
20xx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党的xx大的要求和上级统一部署,进一步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全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发挥用心的作用。
1、进一步夯实培训基础。强化组织领导,着重抓紧抓实干部教育培训,制定计划,定期总结,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干部培训不平衡的问题。加强学风建设,建立学风建设督查制度,把学风状况纳入干部培训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标准,推动学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充分调动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主动性。
2、进一步丰富培训资料。以强化理论武装为重点,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武装干部的头脑,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启迪干部的思维,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美化干部的心灵,引导干部时时刻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潜力培训为重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重点提高各级干部准确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创新发展的本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本领,运用掌握的知识、经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和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本领。
3.进一步优化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充分听取干部对培训需求、教学资料、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意见推荐,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教育培训。改善方法,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推动培训重点由知识培训为主向党性锻炼、潜力训练、思想和工作方法培养转变;教学方式由课堂讲授为主向现场教学、情景模拟、案例研讨、互动式教学、心理调适等方式相结合转变,提高在学习锻炼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潜力。
第2篇 西藏自治区党校第十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珠海、深圳学习考察报告
西藏自治区党校第十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珠海、深圳学习考察报告
为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的认识,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我校第十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行65人,在自治区党校巡视员、校党委委员格桑培杰同志的带领下,于2003年11月7日至11月21日赴珠海、深圳两地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学习。
一、基本情况
根据珠海市委党校学习考察计划安排,学员们先后聆听了珠海市委党校校委委员、副教授雷雯同志作的“珠海市情介绍”、市仲裁委周盛盈同志作的“创新制度,构筑预__败新机制”、余信鸿教授作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贪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宋海燕副教授作的“cepa对深圳经济的影响”、市委办刘福祥同志作的“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是发展的关键”、省委党校林子英教授作的“中青年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及香洲区委办张献斌同志作的“学习《___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体会”。同时,大家还参与了珠海市委党校中青班课题调研汇报会,听了“cepa对珠澳经济的影响”、“珠海市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情况的调查”、“严格依法行政,努力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干部能下问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珠海西部工业园区竞争力的思考”等调研报告,倍受启发。结合着理论学习,学员们还先后参观了珠海市容市貌、科技创新海岸、大学园区、格力集团、工业园建设、农村及临港工业区、驻澳部队珠海驻地等。
在深圳市委党校,学员们聆听了刘校长作的关于近几年深圳发展状况和近期所进行的几项重大改革试点情况的报告,并认真解答了学员们的提问。
通过听课学习和实地参观考察,学员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所到之处,受到了两地市委党校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大家深深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为期14天的考察学习,不仅使学员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学到了经验,受到了启示,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信对今后学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将会大有裨益。
二、珠海、深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
珠海、深圳成立特区后,两市市委、市政府带领珠海、深圳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形成了全民思发展、谋发展、议发展、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是发展的关键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东与香港水域相连,南与澳门陆地相接。是一座著名的花园式海滨港口城市。珠海自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以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从一个当初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础差、偷渡港澳严重的一个小渔镇发展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农渔业、商贸旅游业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珠海利用所处的地理优势和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气魄,创造出令人一瞩目的成就。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0多亿元,是1979年建市之初的175倍,年均增长2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1万元,城市绿化率达到43%,1999年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珠海“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确定了“三基地一中心”(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有较强吸引力的产学研基地,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有较强辐射力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秩序优良、文明富庶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发展方向,也就是把珠海建成珠江三角洲的花园式海滨城市,并预计2007年实现现代化。
深圳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已由“三来一补”经济走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之路,拥有康佳、tcl、创维等10多个电子电器为主的全国名牌产品。2002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名列全国第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5560美元,列全国第1,财政收入300多亿元,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名列第三。深圳确定了创建国际化城市的目标,预计在2005年率先实现现代化。
珠海、深圳两市2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归其原因:虽然两地有其自然的地理优势,有国家适当倾斜的经济政策和支持,但更主要的是得益于两市人民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这也是两市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珠海、深圳两市虽然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但并未就此停滞下来,而是始终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以加速发展作为自身的第一要务。抓住中国加入wto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地处对外开放前沿和拥有海港的优势,锐意进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走高科技发展之路;同时按照gepa协议,珠海市拟定了珠海大开发的宏伟蓝图、深圳市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发展思想”,两市还构画了建设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州经济圈的蓝图,继续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田。
(二)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中的导向作用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加入wto后,政府管理经济、发展经济的手段和方式也需因时而变,因为政府的管理行为、管理手段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考察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珠海、深圳特区政府善于工作创新,勇于打破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自觉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积极发挥政府的市场导向作用,把工作置于市场经济的框架中,从市场中去寻求突破发展,政府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为公共社会服务上,实行政府职能定位市场化,服务市场化。珠海市就提出了“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口号,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和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者,从而达到了双赢。2002年,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04个,合同利用外商投资1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6.98亿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特区一直实行归口管理,但由于政府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和监督者,从而造成效率低下,老百姓办事难,易滋生腐败。现正在探索“行政三分制”:即首先设立咨询委员会,委员们由大学教授、有关专家等社会人士兼任,不设专职,委员们负责调研,向人大提出法律政策建议和报告,人大审议通过后,以政府公报形式对外公布;政府及其具体部门只有执行权,执行情况由全社会来监督;老百姓如发现在执行中出现违反法规、制度的情况,可向监察局告状,如对处理结果不服,可启用司法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三分制”的探索和实行,目的在于建立“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以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wto规则的管理模式。
珠海斗门区农业示范园区位于珠海市西部,相对较为落后。珠海市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政府出资培训农民学习养鱼技术,让农民由种植甘蔗向海产养殖转变,并出资帮农户修建鱼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按照公司+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农户找到了市场,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实现了农户、公司、政府三赢。这种经营模式,现在当地农村普遍推广,并在实践中日趋完善,这也正是政府在市场中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的结果,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合理的规划,高效的城市管理,打造优质环境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珠海号称浪漫之城,以人为本、山水共享是其发展的主题。该市大力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高起点进行城市规划,把整个珠海市作为生态示范区,使之建设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旅游和投资创业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府强化城市管理职能,做到“八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按规划征用和划拨建设用地、统一按规划控制功能分区、统一按规划控制标高、统一审查设计、统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风景园林绿化管理、统一市容街道管理,高质量地进行城市建设。在城市管理方面,突出“三分建、七分管”的思路,珠海在全国城市中率先成立了城市管理法庭,制定了环保、规划、国土、园林、卫生、城管等一系列的法规,达到了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水平。同时,注重以优美的环境增添城市的吸引力,大力发展生态资源产业化旅游基地,明确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即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生活社区化,城市主导产业服务化,城市布局合理化,城市要素及群体间关系共生化、协调化,城市管理、建设、决策程序化、法制化。在城市建设中把绿化面积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实行市长生态环保第一责任人制度,从而把珠海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显山露水的花园城市,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成为国家级的环境保护城市和园林城市。通过环境优势构建的平台,又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统一发展,同时也为珠海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广纳人才,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从1999年实施功能区带动战略以来,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生物技术及医药等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珠海市支柱性产业,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的总产值达218亿元,经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79家。尤其是“大学园区一科技创新海岸”,建立起一批高起点、宽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大学园区”按“不求所有,只求所在”的原则,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十多所国内著名高校在珠海设立分院,为珠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研究与开发、投融资体系,为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一个非常有利的环境。珠海已相继建立了三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1年,珠海市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第十一个软件产业基地。
发展高科技产业需要大批高科技人才。珠海市以优惠的政策、低廉的投资成本,吸引了十多家国内著名大学和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与研究机构落户,从而聚集了科技创新能量,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深圳虽然只有二所高校,但采取优惠条件吸引了高素质人才,使得国内外人才汇聚深圳创业,同时在人才培养选拔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公派留学人员,市财政保证每人每年培训费20万元,送到国外培养;二是高薪聘请,到国内各大学招聘2万多名博士、研究生等拔尖人才;三是逢进必考,凡调入深圳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参加统一考试。
珠海、深圳两市在经济总量上来之后,不再是简单的追求发展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引进项目上由过去注重数量而转向根据完善城市功能来确定项目,以高科技企业、高知识聚集行业为主要引进项目,从而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三、学习考察的几点启示
全体学员通过对珠海、深圳市的学习和考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思路,更新了观念,并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返回后,经过各小组的认真研讨交流,启示如下:
1、珠海、深圳市自成立经济特区二十多年来,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得取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目前,在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族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为西藏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为此,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带头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并且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从而不断推进我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2、只有筑好巢,才能引得凤凰来。西藏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交通、能源、通讯等基本要素之间的互动促进作用,并制定和着力实施土地使用、户籍管理、税费征收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创造良好的软硬投资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区内外国内外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尤其要注重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西藏的信息化建设;同时要找准优势,合理定位,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如旅游业、生物制药、矿产资源开发等,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从而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
3、西藏目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国家投资和兄弟省市的援助,要加快我区的发展单凭国家财政投资是不够的,还需要各级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各方的人才、物力、财力,参与到我区跨越式发展中来。我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要实现农牧区的小康,各级政府应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结合本地优势,加快农牧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走公司+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与内地有实力的企业合作,提高农牧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从而实现我区农牧民增产增收。
4、珠海市构筑生态环境平台,并使之转化为经济优势,吸引了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落户珠海,使珠海经济保持持续高速的发展。而生态资源丰富的西藏,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人和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但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为此,我区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牢固树立“生态立地、生态兴地、生态强地”的思想,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弯路。在我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本着大旅游、大区域、大市场、大产业的思路,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使我区经济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党校
责任编辑:李宏
第3篇 干部教育培训自查报告
干部教育培训自查报告篇一
两年多来,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中央、自治区、市委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牢固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手段,着眼于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开拓创新,多措并举,不断开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区在职干部xxx人,其中党政机关干部xxx人,事、企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xxx人。两年多来,我区抓住理论武装和知识更新这两项重点,加强学风建设,更新学习理念,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共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xxx期,培训科级干部xxx人次;培训村“两委”、社区主要领导人xxx人次;举办中青年干部、妇女干部培训班xxx期xxx人次。各镇办、各有关部门举办各类培训班xxx期,积极按要求进行轮训、组织参加上级调训、各类岗位业务培训等,在全区营造了抓学习、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干部培训工作质量和干部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显着增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二、主要措施
我区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围绕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目的进行。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探索全员参与、开放培训、因地因人制宜的培训工作思路,努力构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
(一)强化领导,高标定位,构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
区委历来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真正做到从长远发展、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1、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成立了由分管党群副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任副组长,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财政局、农业局、科技局、卫生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司法局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和充实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组织部分管干部教育副部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区委十分重视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坚持高起点定位,始终把它当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做到措施有力,工作到位。注重健全全区干部培训工作网络,区辖各党(工)委和有关部门相应成立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把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投入。区财政每年预算xxx万元的专项资金,各主管部门也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年初预算,并且每年随着经济增长和实际需求而增加,其他职能部门还根据培训需要保证经费,至xxx年,单是海城区区级支出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就达xxx万多元。
2、因地制宜,按需施教。一是突出理论武装,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开展以xx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全区集中培训、中心组学习都贯穿了这一主线。立足实际,科学制订了《xxx区xxx年―xxx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出台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使学习、宣传、实践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成为干部学习和培训工作的主旋律。二是突出业务提升,注重编制培训内容。我们坚持干部教育培训为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紧密联系xxx区当前改革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注重干部的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注重对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知识、领导方法和现代管理知识技能的学习。编制涉及形势教育研讨、国土资源知识、海洋知识、征地拆迁的法律法规、物流管理、经贸知识等海城区重点产业、管理服务发展的有关方面知识内容进行教育培训,且紧扣海城实际每年有所侧重,如:xxx年侧重加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城市和农村地土地征用、拆迁等知识的教育培训等;xxx年侧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今年侧重围绕抓好党组织建设年、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等。努力做到按需施教、训有实效、学有所获。
3、扬长避短,着眼长效。一是构筑好三级阵地。通过加强区委组织全区性培训、区各职能部门各系统开展业务培训,来进一步构筑区级阵地;通过加强镇(办)党校建设,构筑镇级阵地;通过加强村社区党员电教室的建设,构筑村、社区级阵地。注意充分发挥各自在师资、设施和其他方面的优势,努力构建起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辖各党(工)委、区直各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覆盖区、镇(办)、村(社区)三级网络式的“大培训”格局。二是组织好主体培训班次。以市委党校为依托,以积极完成市委组织部的干部调训为基础,强化科级以上干部主体班次培训工作,形成全区科级以上干部培训的良性运行机制。三是积极拓展培训渠道。发挥中心城区优势,积极寻求“教学资源共享”。与市委党校、市直各部门建立了比较密切、稳固的协作关系,以xxx为阵地,邀请市领导、市委党校教授、市直部门和科研机构等专家讲学。四是突出选派干部层次培训。两年多来,共选派处级干部参加全国性高层次培训xxx期,科级干部培训xxx期,一般干部参加上级业务部门培训xxx期,增长了干部知识,拓宽了视野。五是加强实践教学。近年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增强干部培训的实用性,提高干部实际工作能力,全区相继开展了xxx、xxx、xxx旅游开发等系列培训,xxx、xxx开展xxx培训等。六是及时组织开展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干部培训。为顺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时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和讲座。如:xxx等专题培训和讲座,促使干部在理论学习领会、政策熟悉把握、能力提高增强、方法使用适用上,做到了实地考察观摩、理论与实践较好的结合,提高了实际能力。
(二)与时俱进,创新机制,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上台阶。
1、加大力度,区分层次。近年来,xxx区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模式,使教育培训更富实用性,更具针对性。一是增强引经取典前瞻性。xxx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考察,增强了城区之间的共同友谊,感受了社区建设的精彩模式,更新了加快发展的思想理念,注入了社区建设的新动力。二是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通力协作力度,特别是加大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经贸人才的培训工作力度。区经贸局、招商局、科技局等部门每年都举办企业经营、现代企业制度、法律金融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旨在提高经营管理者素质和外经贸工作水平。三是强化在职学历教育。通过组织措施,督促年轻领导干部参加本科学历培训,大幅提升领导干部本科学历比例。两年来,我区共有xxx名干部参加研究生学历深造,xxx名干部参加了本科学历教育。四是区分层次安排内容。我们注意针对不同类型干部的特点,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坚持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大学堂制度,拓宽理论大学堂的学习领域,抓好各类干部的教育培训。处级领导干部主要是抓好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的落实,同时做好上级机关举办培训班的选送工作。对于其他干部,则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或举办专题讲座、播放电教片等方法进行,以此强化教育培训的效果。此外,每年都适当引导干部年内阅读一些书目,加大督查考核力度,调阅读书笔记,组织书面考试,以考促学,提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
2、突出重点,创新模式。一是创新培训模式。根据城区人少、面窄、线短的实际,正确理解“大培训”的培训范围广、培训力度强、培训层次多的特点,创新培训模式。加强培训形式的灵活性,力求多办班、办短班、办小班,每班规模控制在50至100人,促使学习、工作相结合,两不误,相互促进。部门、镇(办)举办培训班向区委组织部备案,统筹安排,使培训时间错开、培训内容不重复、培训师资、物质不浪费。二年来,组织开展xxx次党员干部公务员处分条例、干部政策法规、四项监督制度等法规专题学习,组织xxx次健康知识讲座。通过法规专题学习,健康知识讲座,进一步强化了法制意识,也促使干部有效进行心理自我减压。二是实行“重心下移”。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五型”社区建设,重点在基层。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立足区情,培训内容多样化。在农村,加强现代高效农业、设施完善型农业、服务城市型农业、文明新型农村等知识的培训;在社区,加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安全社区、和谐社区、学习社区等知识的培训。区、镇(街道)每年还举办多期以农村应知实用技术知识为主的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及其他村、社区干部短训班。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大培训的资源,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培训。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和鼓励一定数量的村、社区干部参加大专及本科学历教育,着力打造“双强”型村、社区基层干部队伍。
3、完善考核,关注档案。首先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机构,由区委组织部负责统筹安排、全面管理,宣传、纪检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第二,严格执行学习登记和考勤制度。办班期间,针对干部培训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严格干部调训纪律,建立规范的考勤和考试考核制度,加强对学员的管理,实行上课前、下课前“双考勤”。第三,明确工作任务。即在学习结束时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和考勤情况存入干部个人培训档案,将干部个人学习培训情况同干部的使用结合起来,将在职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有关情况如鉴定表、考试成绩、研讨文章、心得体会均进入干部培训档案,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把各单位干部教育培训情况将作为单位年度岗位责任制考核评比的重要指标。
三、取得成效
持之不懈、形式创新、灵活实用的教育培训工作,达到了干部想学、要学、求学的效果,取得了教育培训和推动工作的“双丰收”。
一是广大干部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区委把干部的学习纳入工作目标,建立领导干部抓学习的责任机制,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抓学习,把干部的学习作为年度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并作为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有力地促进了干部的学习,形成了自觉学习、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新时尚。
二是广大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区委始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把学习理论和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培训,广大干部增强了思想素质,增加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三是广大干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区委始终立足于抓学习促工作,围绕发展抓学习,突出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让干部在学习中提高。通过培训,使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用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的各项工作,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经和办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从而推动了全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存在困难
尽管我区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教育培训时效性未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跟不上形势发展需求,“学”与“用”相对脱节,一定程度上影响干部参训的积极性。二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功能不全,海城区不设党校,缺乏党校培训支持。培训师资缺乏,培训方式单一。三是培训经费仍显不足,特别是外出培训考察经费缺乏。四是企业经营者教育培训难以组织。多数区属国有企业停产或正在改制,造成企业经营者教育培训工作不正常。
五、今后打算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抓好在职干部的知识更新培训,以及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经贸知识等培训。
2、探索科级以下干部培训的新路子。尤其是围绕北部湾经济开发大潮,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在xx的经济发展情况、风土人情、社会历史等加强培训。采取走出去,开眼界,吸收好经验、先进做法。推动xxx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
3、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新机制。尤其是健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措施落到实处,奖惩真正到位,使干部对干部有兴趣、有责任,有动力。
4、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投入。让培训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干部教育培训自查报告篇二
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出台后,**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通过深入学习,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等措施,切实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并对照《规定》进行了自查,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是以学习宣传先行。**区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文件传达、召开专题座谈会等形式,让领导干部、组工干部率先吃透《规定》精神,并要求他们当好义务宣传员,帮助广大干部深入了解《规定》出台的重要意义。在4月份组织的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出资人、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班入学教育中,抽出课时专门集中学习规定,逐条讲解,确保用《规定》指导学习培训。
二是用制度规范保障。区委组织部对照规定结合**区实际,对现行的干部教育相关规章制度逐条进行了深入梳理,完善了学员考勤制度、请假销假制度、学习管理制度,新制定了学习反馈制度、学风考核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完善,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制度的规范,让学员自觉主动贯彻规定精神,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培训本身,真正做到我想学、我要学、我在学。
三是以强化管理为重。规范的制度必须通过严明的管理落实到位。明确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纪律,严格落实不准在校外食宿、不准迟到早退,不准不交作业、不准无故缺课、不准接受宴请等八个不准。对违反管理规定、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学员或督促诫勉,或整改,或予以劝退。真正把学员当做学员,通过加强过程管理激发参训人员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让干部教育培训回归本源。
四是与干部考评挂钩。对领导干部每年参加干部教育培训、在线学习等情况建立学习档案,对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既看干部理论学习的收获,更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既看学员在学习期间的表现,更看学习效果发挥作用情况。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考察干部、发现干部、识别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渠道,培训情况与干部年度考核、任职定级和职务晋升挂钩,参加培训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不能评先选优,不能提拔晋升,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导向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深入。部分单位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不够,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些单位借口经费紧张、工作忙,不按要求参加培训;少数干部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感觉不到本领恐慌的压力,缺乏推动工作的责任心和上进心,认为参加培训只是认认人,养养神,学两词,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不扎实等等,影响了培训的实效。
二是监管手段还不够有力。培训主管部门对培训效果的监管手段还不够有力,有时候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强调自觉遵守纪律的多,监督检查的少,未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参学人员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测评,对受训后缺乏有效的跟踪管理。
三是激励措施还不够有效。虽然我区坚持干部教育情况与干部考评挂钩,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于少数干部,尤其是有船到码头车到岸的思想的干部触动仍不够深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高。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宣传。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宣传,利用网站、工作简报、工作例会、理论学习等多种形式,在全区上下营造学习《规定》的浓厚氛围。并把《规定》作为每次干部教育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规定动作,让学员以实际行动自觉遵守《规定》。
二是严格管理。进一步严肃干部教育培训相关制度,凡是缺课时间超过总课时十分之一以上的,不得发给结业证书。对于不服从调学安排的,要采取组织措施,给予纪律处分。要加强对学员的教育管理,实行组织部门派员跟班学习、考察制度,培训结束时,要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记入培训档案。
三是有效激励。一要丰富内部激励措施,延伸培训内涵,拓宽培训层面,使素质培训与能力培训相结合,在培训方式上变传统的教师讲课、学员听课为情景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讨互动式教学,激发学习热情;二要强化外部激励措施,严格执行《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拔党政干部必须切实经过固定期限以上的培训,否则不予研究;尽快建立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制度,把述学、评学、考学贯穿到干部的述职、评议、考核等管理环节中来;将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
干部教育培训自查报告篇三
社区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xx届xx全会精神,坚持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提高党员素质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坚持对上出经验,对下求实效,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克服困难,整体推进的原则抓好远教工作,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让居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加强了新时期下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和社区党员实用技术教育,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其重要作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20xx年度年党员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对党员教育的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党员教育领导小组,为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全面负责,落实教育的各项工作,成立了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由社区居委会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党建站工作人员为小组成员。在区委、街道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的带领下,服从大局,积极配合,根据街道办事处领导的具体要求,并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开展党员教育的各项工作。
二、明确了教学管理职责
1、按照上级要求,建立党员教育广播工作计划。
2、重点围绕群众、生产中心工作发展经济中心为群众服务。
3、做好信息、记录、收集、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汇报情况。
三、建立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
1、将党员教育工作纳入议事工作日程。
2、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校、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技术。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认真做好学习培训台帐,如实记录学习讨论情况,了解学习需要,及时向教育办公室汇报教育效果和学习建议。
3、由专人负责管理,对设备勤保养,器材管理建好档案。
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领导和居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大宣传社区党员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在全社区倡导终生学习的理念。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社会,知识的社会,更是人才的社会。我社区将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推进社区的党员教育工作建设,以此来促进社区各方面协调发展,巩固已有的教育成果,不断推进社区的全面建设进程。
四、不断丰富培训内容
在培训内容上,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该镇党委将全镇2940名农村党员,分为村组干部党员、“双强型党员、流动党员、无职党员、老年党员等几个不同类别,对不同群体、不同层面和不同行业的党员提出具体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培训工作。
五、建立健全培训制度
努力完善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检查督导制度。
该镇党委定期检查督导各村(社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对各村(社区)党员干部的参学参训情况,实行跟踪管理,狠抓落实。
二是建立健全奖惩激励制度。
该镇坚持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责任制,明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对能很好地完成培训工作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第4篇 2023教育干部培训班学习报告
“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领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过程”。这次历时一年半的干训班也是。然而新生必伴有阵痛,我们也经历了摸索所必须的坎坷。可喜,我们较圆满地毕业了。
翻开笔记,细细回想这一年半来的路程,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有了提升。孔子弟子三千,贤人无数,我想并不一定是孔子的教学方法如何独特,而在于孔子在一言一行中给了弟子们终身的影响。在培训班里,我们也耳濡目染了一些名家、一些领导们的风采,他们的态度,他们的睿智,他们的广博,已在无形中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国学大师翟鸿燊说,领导就是领袖和导师,的价值在于把追随者培养成。作为中层,我们正在经历着由追随者到的蜕变,我们的眼界正在拓展,我们的境界也相应在提升,我们在学习,也在思考、实践,我们把知识化成了力量,让自己变得强大,让工作变得轻松。
刘局长说,自主学习是的学习,自我教育是的教育,自强自立是的人生。改变是艰难的,也是会有收获的,我们要力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表面找问题,深层找原因,要善于营造大环境下的小环境,打造思考力、决策力、行动力。教育教学中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们一度在这些问题前踌躇不前,顾此失彼,而现在,我们高兴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因为这正是促使我们成长、前进的动力。
王迎春主任在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论述中把“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态”放到了第一位。对此,我深以为然。现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教师们都觉得累了,没有了教育的追求,没有了无悔的付出,做事开始追求利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了消极座右铭,在这个时候提出“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心态尤为重要”。我认为,学校的管理急需从此入手,明确“让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让别人快乐是一种功德”,让教师乐于奉献,充满阳光,享受教师工作,这就需要我们能完全站在教师的位置上来思考,来工作。
陈纪英老师说,“心中有爱,眼中有人”,作为一个教师当如此,作为一个管理者,更应如此。“心中有爱”才有“人人都是天使”的美丽;“眼中有人”才懂“人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公”,才有敬畏与尊重。
迟希新教授强调校长要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助者。教师的专业发展必定离不开校长,没有校长的引导、帮助、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必停留在小圈子中徘徊。
赵鹤春校长说,中层做事的水平,决定学校的水平。我们懂得了要给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要敢于承担责任,要有顽强的执行力。
武栋才校长说,主动工作,主动求知。让我们牢记了“主动是打开工作局面的金钥匙。”主动沟通,维系周边环境;主动请求,助推学校发展;主动交流,开阔学校视野;主动谋划,突破发展瓶颈。让我们明白“珍惜学习机会,主动谋求发展。”
崔春魁校长详解了中层的角色定位:对校长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下属负责;站位准确;中层之间互相帮助,忌拆台;勤快不拖拉;计划、检查、反馈总结三个轮子转起来;多提合理化建议,少问怎么做。
刘书谦校长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清醒的现实的教育管理者。“忘我,无我才能实现大我”,“有我在,阵地在”,振聋发聩。、
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的汪定用校长告诉我们,要“为教师创造高质量的职业生活”(待遇上优越感,情感上的归属感,事业上的成就感),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明白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学生的未来。别开生面。
王君老师详细讲述了教师成长的四个关键词:激情、思想、韧性、改变。她的每一个故事,我们都没有当成故事来听。
武艳娥老师浓缩了学校的管理过程:决策计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总结评估,让我们清醒自己应该做什么。
周孝正教授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中国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让我们摒弃自我乐观,正视现实,痛定思痛,努力行动起来,去共同撑起一片澄净明亮的天空。
彭伟老师说好学生、好老师是夸出来的。对。我们平时低估了表扬的力量。掌握了表扬的技巧,便拥有了强大的师生队伍,无往而不胜。彭伟老师深厚的国学文化底蕴及独特的教育哲学见解和对学术一丝不苟的态度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
太多的前辈,太多的人生阅历,太多的教育思考,太多的热情、热血,给我们的培训涂抹了庄严的色彩,在我们的内心唤醒了澎湃的激情。
第5篇 2023年领导干部赴北欧国家培训考察报告
2003年领导干部赴北欧国家培训考察报告
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自治区科技兴新办公室组织的2003年领导干部赴北欧国家培训考察团,由自治区科技兴新先进县市区党政领导及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组成,其中包括昌吉市、阜康市、奇台县、库尔勒市、岳普湖县、和田市、策勒县和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及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党委基层办、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自治区外办,伊犁州党委组织部、科技局、供销社等单位领导,共17人。在自治区科技 厅厅长顾家马俞同志带领下,全团成员9月9日如期出境,9月30日安全入境,历时21天。在境外期间,培训考察团严格按照原定的学习考察内容和行程开展活动,接受了瑞典农业协会、瑞典农业理事会组织的培训,考察了瑞典等国家的农场、养殖场、酿酒基地和中小企业,了解了当地的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在整个培训考察过程中,大家珍惜机遇,遵守纪 律,互相帮助,认真学习,联系国情、区情、县情和分管工作,撰写各自的学习考察报告, 对进一步做好科技兴新(县市区)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现总结如下 :
一、北欧国家的农业特点
北欧各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所占的比例不高,农民占总人口的3—5%,但农业相当发达,有些方面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
(一)北欧国家有着浓厚的生态观念,把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为鲜明,畜牧业比重大。北欧国家除了丰富的海洋资源外,森林覆盖率很高。如瑞典的森林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76%,芬兰的森林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64%,挪威的森林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27%。北欧国家的农业结构中,畜牧业占大头。如瑞典农业产值中,畜牧业占到80%;芬兰的农业产值中,畜牧业占到75%;挪威的农业产值中,畜牧业占到96%。各国 养殖以牛、猪、鸡为主,在有些国家羊、鹿等养殖只作为景观产业。种植业相当一部分是为 养殖业提供饲草饲料。
(二)严格按计划生产,牲畜数量和畜产品产量基本稳定。北欧国家的农业产量,包括牲畜种类、大畜头数,原来都是按配额生产,加入欧盟后,主要通过谈判确定每个国家的最佳经济产量,然后按照统一计划来生产;牲畜的生活条件,欧盟也有严格的标准;大畜都有统一的档案,有关部门随时进行检查。各个国家的畜产品数量较长时间内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上,没有大起大落、买难卖难的现象。相对集中地方的农畜产品,都由固定的供销渠道(类似 我国的供销社)收购,农场之间主要是在质量上竞争。政府区分不同区域,按牲畜头数、林 地和种植面积给农民直接补贴。如果农场主不按计划生产,就得不到补贴,甚至要罚款。如果农场主得不到政府补贴,有的就只能保本或微利经营。补贴主要通过项目来进行。领取补贴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农场主加入国家的一个项目,到年底,填一张项目实施表,经核实 后就可领到补贴。
(三)法规科学化,为提高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提供了保证。在这方面,瑞典的做法最独特,有的已被欧盟采纳。例如,他们制定了《动物福利法》或称动物保护法。其核心就是善待动物,不让动物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规定饲养动物场所要通风,温度、湿度要经常测量,符合标准;不能打动物,不能让动物疲劳。牛在夏季必须在舍外活动三个月,肉牛在舍外活动时间应更长;猪在下崽前必须单独安排场所;鸡不能关在很小的笼子里喂养,要可以自由行走。动物移动时,要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尽可能与同批生活的一起运输,不让感到孤独,运输途中,尽可能少见到人。雌性动物在生产期的前后三个星期才能运输。动物得病时,必须由合法的兽医及时医治,不能及时医治的必须及时宰杀。牛角,鸡、鸭尖嘴不能锯掉;不能给动物喂生长激素、抗生素;宰杀时,不能让动物感到流血而死。为了保证法律的实施,各级政府培训并配备了执法检查员,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农场主不配合检查, 警察配合执法。如果检查发现动物受到虐待,要判农场主罚金或入狱。如果屡犯,政府可判取消其接触动物的权利,剥夺其养殖动物的资格。瑞典的动物疾病防治也有一套完备的监督 服务体系。每种牲畜都有健康标准。发现口蹄疫,要全部烧尸深埋处理,由政府赔偿。大畜都有编号,作为身份证,由农业理事会统一管理,能很快查到源头。农场主买卖牲畜都要报告。禽类不编号,但以农场主为单位登记在案。饲料配方有严格的标准,由理事会对加工厂进行检查。他们还要求每个农场有独立的空间处理动物粪便,贮存时间要在8—10个月内。贮存室要封盖严密,从下往上加添,不能从上往上到。冬季不能把厩肥撒在地里,其它季节撒厩肥必须在一天内完成。农作物生长期内施液体厩肥,采取注射输入法,不能用抛洒或挖沟埋的办法进行。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不使环境受到污染。
(四)独特的农业管理体系。尽管农业人口少,农业产值比重低,但北欧各国都有健全的农业管理部门和监督服务体系。瑞典最为独特。政府制定农业方面的法规,作出重大决策,首先向农业理事会咨询,法律颁布或作出重大决策后,由理事会具体监督实施。理事会内设有市场部、发展部、生产部、兽医部、预测控制部等9个部门。仅农业理事会就有900多人,分布在全国21个县、270个市政府。这种体制已经存在400多年,世界上独一无二。用瑞典农业理事会哥德胡利女士的话讲,这种体制最大的好处是直接为农民服务,贴近农民。瑞典还有一个重要的农业民间组织,即农业协会,分国家、地区和基层组织三个层次。他们认为农业人口越少,越要联合。农业协会理事会成员民主选举产生,所有理事都是农民。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了解消费需求,提供服务,帮助增加收入;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咨询;参加议会活动和欧盟谈判,维护农民利益;协调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工业用地的补偿。农协经费主要来自会员,每个会员一年交120瑞典克朗,就可得到相应服务。95%的农户都认为值 得,现有36万名会员。农协办有刊物,农场主可根据自己的愿望宣传自己的产品。农协办 有会议中心和几个公司,为本国农民和国际提供服务。农协的费用1/3来自本国农民。
二、欧盟及北欧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欧盟、北欧各国都比较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北欧国家过去失业率高达10%左右,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失业率明显下降。欧盟的中小型企业政策主要有:第一,减轻负担,放松管制,包括企业注册、登记、审验,还包括减少30%的年度统计报表;第二,鼓励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包括吸收新雇主,实行税收补贴,减少社会保障费和提供培训等;第三,鼓励创新开发、雇用高素质的员工和员工培训来提高企业竞争力,成立了欧洲企业和创新中心网络;第四,扩大中小型企业国有资本,设立二板市场,鼓励风险货币进入市场;第五,为中小型企 业间的合作创造条件,成立了50多个中介及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鼓励研究成果的交流和促进 创新成果应用;第六,更加注重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如欧盟信息中心,直接帮助并指导中 小企业找到合适的欧盟网络和服务终端。在北欧的中小企业发展中,瑞典、芬兰、丹麦各有特色。
瑞典规定,雇员少于250人的企业,统称中小企业;雇员少于50人的企业为小企业(欧盟也 是这个标准)。瑞典的中小型企业51.6万个,占企业总数99%。40%的雇员在大企业工作,中小企业雇员占59%,中小企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7%。良好的经济环境,统一的游戏规则,是瑞典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第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不同区域的合作,“增长协议” 是成功的范例。第二,优化中小企业经营环境,行政当局不对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任何不合理的要求。政府在工业部门成立一个特别小组,协调简化工作,小组成员来自各部门的国务秘书,共同研究制定减化小型企业的税赋等。第三,培育企业家。主要是对妇女、年轻人以及 有移民背景的,与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培养,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我创业观。第四, 转化政府作用,在行政干预与市场调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机构有 :工业、就业与交通部,简称工业部,商务发展部,acmt集团(主要为20人以下的小企业服 务),创新中心,工业设计院,工业发展基金,全国贸易局,专利登记部门,贸易理事会。 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政府组织有:合作发展组织,总商会,私营企业联合会,工业联合会, 雇主同盟,外来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与代理中心。
芬兰中小企业产值超一半,为60%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其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瑞典相似,最突出的是为企业提供支持。第一,建立了整套融资政策。包括政府象征性的投资,给每个新办企业投资15个芬兰币,不用还;政府投资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超过50%;政府担保,代还一半利息。第二,商业天使投资。自己有钱而不想办企业人的可以发贷款,不超过启动资金的20%。第二,投资协会。由政府银行、保险公司组成,可退出也可贷转股。初创时提供资金,参与管理,提供服务。
丹麦特别重视中小企业的技术投资和技术创新。全国250人以上的企业只占0.2%,75%的企业雇员不超过50人。中小型企业主要进行科技开发,以设计为主,搞各类研究中心,服务面很广。
三、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这批学习考察团的成员大多数是第一次出国,而且所有成员是第一次到北欧。通过学习考察 ,大家普遍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思想上收获很大。主要有:
第一,加深了对十六大精神的理解。出国学习考察前,团员们普遍参加了十六大精神,尤其是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专题培训。大家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带着如何实践“三个代表”的责任出国学习考察。通过北欧的所见所闻,对维护政治社会大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认识不断深化,信心进一步增强。都感到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优先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抓紧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树立全民的诚信观念;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充分体现初级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抓紧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搞好商品和劳务出口等等,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基本规律。这些重大决策的实施,体现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正日益同国际接轨。我们在这些方面有了明显进步,经济发展就一定会更具活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 一定能够实现,与这些国家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小。
第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我们的社会制度、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与北欧国家不同,而且我国人口太多,尤其是农民的比重太大,基础条件差,这是最大的国情。考虑一切问题都要从这一实际出发,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通过学习考察,很多同志感到,北欧国家发展农业的一些做法我们是可以借鉴的。首先,要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北欧乃至整个欧盟的农业,都有很强的计划性,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体系,牢牢地控制和引导着各个农户的生产类型和规模,同时,农户也有自主选择项目的权利,在一定时期内农户的农产品数量和农户的收入保持相对稳定。通过学习考察,有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一讲市场经济,最时髦的话,就是“让农民什么能赚钱就种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不找市长找市场”,听起来有道理,但对农民是不负责任的。还有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种这种那,但收购时又不承担经济责任的做法是错误的。政府的任务就是为农民找市场,搞好市场与农户的衔接。要认真研究怎样把计划与市场很好地结合起来,现实要求就是办好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形成公司加农户的共同利益体,维护农民的利益,这是政府的主要责任。第二,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我们国家对农业有支持,但由于经济实力所限,不像北欧国家力度那么大,同时很多支持没有使农民得到真正实惠,多是流通环节获利。要按照国际惯例,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从政策制定到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都要为农民着想,而不能从农民身上打主意。要认真搞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真正把农民负担降下来。要实行农产品收购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挂钩的政策,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第三,要按照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方针,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小型企业,把农村人口降下来,扩大农业经济规模。
第三,大力实施科技兴新战略。通过学习考察,大家亲眼看到一个科技发明、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运用,就可以振兴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兴新战略,切实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要大力培育全体公民的科技精神,形成浓厚的科技意识,自觉地与落后的生产方式、经营观念告别。第二,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现代科技知识培训, 广大基层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科学、用科学的带头人和示范者。第三, 在内引外联,招商引资的各项经济工作中,都要把科技含量放在首位,依靠科技求发展。第四,建议加强科技立法,促进科学技术的大普及。第五,要抓好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做好科技副职的选派工作,抓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发挥好各级专家顾问团作用,积极探索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四、进一步搞好学习培训的建议
领导干部肩负着建一方文明、富一方百姓的重任。___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用五年时间把在职干部轮训一遍,这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的战略举措。学习国外经济、科技管理的先进经验,是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 展的重要培训方法。要认真总结前几期培训的经验,把出国培训工作搞得更好。要精心确定 学习考察的内容,使之更多地了解国外经济、科技、文化、法规情况。(蒲仕裕 董 平)
第6篇 2023年党校科级干部培训总结报告
时间很快党校学习就要结束了压力很大动力很大;学习很多实践很多;时间不长收获很大这段学习将在我人生历程上画上浓墨重彩一笔将我今后人生中一笔丰厚财富
在这里我们按照“识时务明责任勤学习强党性守纪律”要求在听从学校安排同时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有自我也有互帮互爱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提醒我们首先完成了“三个转变”而在学习中课上有经验丰富、知识渊博老师讲解课下有丰富实践活动更有同学们激情四溢思想交流示范班学习锤炼了党性增长了才干今后回到工作岗位有科学政治理论、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将“求典范、展风范”
党校示范班学习、生活很丰富结合所学课程从中选出几个关键词来总结“紧张活泼多样压力关心台阶”
示范班“紧张”密集课程安排应接不暇知识扑面而来;严格作息时间破除了我们身上懒散习气学习紧张要把老师知识消化吸收;自学紧张每天晚上教室里要把规定内容学完学透;讨论紧张几天学习后就要把你所学所感所悟交流出来;军训紧张六点三刻雷打不动由不得半点松懈;生活紧张集体宿舍、统一就餐教室保持卫生宿舍评比流动红旗而这“紧张”指向加强党性修养提高青年干部素质目标
示范班又“活泼”领导、老师与我们关系融洽畅所欲言;学员们课余时间谈天说地评古论今生活多一份轻松;几次班级活动人人参与掌声笑声不断增进了解增进友谊人人和睦相处在构建我们“和谐班级”
示范班学习“多样”学习形式多样有内容广博专题授课;有自我监督读书自学;有锻炼纪律军训;有互帮互学讨论交流;有深入实际访贫问苦、参观考察;还有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会——党性分析学习内容多样有党理论方针政策;有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有青年干部基本心理素质、工作技能;也有人口、循环经济等科学理论;联系实际松江形势报告多样学习形式使我们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获得单位学习成果使用时间降低多样学习内容使我们能力得到多方面提升响应了党xx届四中全会中五大能力建设要求
示范班学习有“压力”领导、老师语重心长教诲单位领导信任和殷切希望同学间闪光思想语言都给我压力每周一期黑板报、简报必须及时;学习上大信息量要记录消化;要交流汇报要不断总结成果就像有一根鞭子在时刻鞭策我们不得不消化不得不总结示范班真正从教育、制度、监督多方面促使我们前进没有压力又怎会有动力
示范班处处有“关心”领导老师关心多次出席我们活动参加讨论到宿舍关心我们生活班委关心收集资料组织活动同学间也互帮互爱大家共同构建“和谐班级”我们也去关心人关心群众到永丰秀泾、岳阳长桥关心贫困群众而明天要关心更广大人民群众要时刻牢记并实践党群众路线。
第7篇 关于县政府经济管理干部培训考察报告
关于县政府经济管理干部培训考察报告
今年3月底至4月初,县委组织部于组织经济管理部门部分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共42人赴江苏省无锡市开展了学习培训。培训班于3月29日在县委党校报到并集中培训,3月30日晚出发,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有斌带队,县委组织部派员跟班管理,赴江苏后,在无锡市委党校进行了为期7天的集中学习培训。无锡市委党校安排专家教授结合华东地区发展,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的若干问题分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人力资源开发创新”、“无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探索”、“招商引资”等6个专题进行了授课讲座,期间还参观考察了江苏红豆集团、隆力奇集团、张家港市容市貌、麦德隆物流、无锡工业新区、华西新农村建设等项目。
这次赴外培训,我们按照县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周密安排,事先与无锡市委党校联系衔接了讲座课题和考察项目,并对参训人员从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培训纪律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培训期间,除正常上课和安排考察外,还利用晚上的时间,组织进行分组讨论,谈体会、谈认识、话发展,撰写心得体会3。由于学习内容丰富,参观考察点多面广,使参训干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看到了差距,增强了加快肃南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无锡市及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无锡市地处长三角地区,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总人口447万人。入围中国内地城市综合竞争力十强和十大活力城市、品牌经济城市、最佳商业城市。长三角经济圈有城市51座,其中包括1个直辖市、3个副省级城市、11个地级市、36个县级市,1308个建制镇的庞大城市群。20xx年无锡市gdp总量达3000亿元,财政大口径收入517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0.9亿元。“十五”期间,累计分别完成协议注册外资和到位注册外资252.6亿美元和99亿美元,五年引进超亿美元项目48个,进出口跻身全国十强,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国经济的“领头羊”。按照该市“十一五”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五个中心”(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全力打造“五个名城”(最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名城、最适宜创新创造的设计名城、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山水名城、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名城)。率先实现现代化,努力建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技发达、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和谐宜人的新无锡。
(一)抢抓机遇,敢为人先。无锡市发展起步早,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究其原因除了改革开放先行试点、靠近经济发达的大上海、外连大都市经济圈黄金地带外,更主要的在于他们认真分析和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密切关注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际资本流向,尤其是抓住了三次大的机遇: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抓住国有银行信贷宽松的契机,大做“借钱”建设的文章,完成了民企规模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打牢了发展的坚实基础;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党的十五大之后,抓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契机,大做“卖厂”改制文章,把一些前景好的乡镇企业纷纷挂靠世界和国内的大企业、大公司,使之成为世界名企的加工厂,在顺利完成企业改制的同时培育出了像红豆服饰、隆力奇化工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第三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即十六大之后,开展土地储备,大做“圈地”文章,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遍地开花,同时对市中心企业实施“离城进园,土地批租”,为大发展赢得了空间。正是由于他们超前抓住了这些稍纵即逝的机遇,才造就了今天的辉煌。
(二)发挥优势,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立市之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机制灵活、产权明晰的乡镇企业在无锡率先发展,曾一度创建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靠的就是其自身地理优势、信息优势、劳动力优势和资本优势,发展壮大到今天,涌现出了一批产业集团。为促进民营经济集约化发展,他们又因势利导,通过实施“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战略,规划建设了一大批技术创新和综合服务功能配套的特色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园区。
(三)招商引资力度大,经济外向度高。无锡市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把服务作为第一投资环境,把为企业提供运营成本最低、服务最便捷、产出最高的创业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面向国内外争项目、争人才、争发展空间、争老板、争资源,使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单体规模越来越大、利用外资的领域越来越宽和外资企业对无锡贡献率越来越高的良好态势。
(四)开发人力资源,推动技术创新。无锡市解决经济发展这一深层次问题的关键在于开发人力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全市有各类人才36.1万,且拥有相当数量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在无锡的两院院士有7人,国家级专家有15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贴人员600人,每万人中拥有人才800人,位居江苏全省前列。在人才建设工作中,鼓励干部职工、群众参加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广泛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了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激励知识、技术创新者,带动全民知识技术素质的提高,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二、无锡市及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强化发展观念,一心一意谋发展。他们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牛鼻子”,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强化“项目是生命线,投资者是上帝,引资是功臣”,破除陈腐思想的束缚,树立以发展凝聚人心,以发展论英雄的观念,始终坚持以发展说话,发展以数字说话,数字以事实说话。在工作中树立和宏扬“四千精神”和“四自精神”。“四千”指“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出千方百计”;“四自”指“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坚持围绕发展抓合力,形成合力促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都围绕发展这个中心,转变观念、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坚持“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理念,形成了“一心一意抓发展、万众一心求发展、千军万马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依托自身优势,不断优化发展方略。杭州市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着力构建“天堂硅谷”,成为杭州建设绿色生态工业城市的主攻方向,取得了明显成效。苏州在“依托古城,开发新区”的思路下,借助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在与上海的错位竞争中把自己变成上海大企业产品加工的“大车间”。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导,发展“走出去”经济、区域块状经济、轻工业为主的特色经济。昆山由一个60万人口的农业县,上世纪80年代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发展乡镇工业,实现了“农转工”;90年代发挥基础设施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了“内转外”,形成了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上海浦东新区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工业基地为目标,以“三港”(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三网”(轨道交通网、市区道路网、越江交通网)、“三能”(电力、燃气、集中供热)基础建设为核心,注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三)坚持外向带动战略,增强发展动力。华东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与其坚定不移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积极扩大招商引资,牢牢把握对外开放不同阶段的重要机遇,不断巩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密切关系。以招商引资为龙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扩大开放。在招商引资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政策招商,制定优惠政策,对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商家,适当牺牲一定的眼前和局部利益,促使他们落户生根;二是网络招商,在网上发布信息,宣传自己,捕捉信息,寻觅商机;三是会展招商,派人参加各类会展,收集信息,结识朋友,捕捉商机;四是以外引外招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的良好环境,让外来商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以此吸引外商的合作伙伴、朋友来当地兴业;五是产业招商,集中优势资源,把某一个产业做大做强,增强产业的集中度,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六是中介招商,凡对招商引资作出实质性贡献的中介人,不论身份,都给予一定的奖励,形成了“大招商大报酬,小招商小报酬,不招商零报酬”激励机制;七是运用行政手段推动招商,主要是加大领导干部招商引资的压力,大力推行末位淘汰制、绩效工资制,将招商引资成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直接与干部的升迁挂钩。
(四)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增强经济总体素质。杭州以加工工业为主,逐步形成了以娃哈哈、养生堂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行业;以汽轮动力、万向等企业为龙头的机械制造行业;以东方通信、ut斯达康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通讯行业;数量众多、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纺织服装行业这四大支柱产业,并全力打造it产业和新药产业等新兴支柱产业,成为全国软件产业四大基地之一。温州打响“温州制造”品牌,建立了14个国字号轻工业基地,创建世界轻工产品生产基地、集散基地、创新基地。浦东立足区域优势,以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为基础,形成了功能完备的产业园区。
(五)注重载体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在二十多年的市场磨砺与整合中,规模化的园区建设为长三角经济拓宽了发展空间,接轨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把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内辐射的基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园区建设强化了发展主体经济的拉动效应,使园区内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苏州工业园九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0多亿元,其中16平方公里建成区达到了“九通一平”(道路、供电、供水、燃气、供热、排水、排污、邮电、有线电视和土地填高平整)的国际标准,并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海关物流等方面获得相应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良好条件。浦东新区在建好大载体的同时,注重构建功能特色园区互补联动的发展格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形成了聚合国际现代化金融贸易功能,拥有中外金融机构145家;张江高科技园区形成以现代生物与医药、微电子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金桥出口加工区形成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拥有中外加工企业520家;外高桥保税区实现区港合一,形成了自由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等功能,有效促进了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使得浦东新区成为上海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象征。
(六)优化发展环境,构筑社会经济发展的软硬平台。在倾力投入建设硬环境的同时,规范政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和改善发展软环境。“你办项目,我办手续”,立项、征地、登记等都由政府代办,全程服务,创造了“四个环境”:一是上下同心,开明开放的舆论环境。二是主动热情、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确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着力建立长效服务体系,推行服务全程代理制,从各个环节降低客商投资成本。确保政策不在自己手中截留,差错不在自己身上产生,企业不在自己这里受冷遇。三是公正严明,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四是优惠宽松、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在创新管理体制上,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科学地构筑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接轨、区别于一般行政区的管理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寓管理于服务中,使政府的管理行为具有法制性、规范性、国际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2.92平方公里的“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实施“境内关外”的一系优质政策,由海关实行时间式管理,运行按电子报关,口岸直达方式进行,外向型经济特点明显,开发区已成为杭州市对外开放的创业基地、人才基地,以及享受国家特定政策,实现科技创新和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基地。
(七)构建人才高地,以人才开发形成知识经济聚集点。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千秋大业在用人。经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华东地区经济的飞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一批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他们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还通过多种措施,引进、培养了一大批思维创新、锐意进取、层次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为发展蓄积了后劲,满足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智力需求。苏州坚持“政策引人、事业留人、环境育人”方针,推进人力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引进了国内外一流名校、名师,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浦东新区20xx年投入26亿元发展社会事业,拥有上海科技馆、浦东图书馆、少年宫等,投资2亿元迁建华师大附中,目前浦东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卫生事业完全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吸引1/2—2/3的留学人员自愿回到浦东工作,50000多外籍人士入住浦东,人才的大量聚集,提高了整个社会效率。
三、学习培训受到的启示
这次华东之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工业园区起点高。二是招商引资力度大。三是产业结构层次高。四是投资环境引力强。五是人才储备力量足。
看华东,比自己,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县当前加快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业条件先天不足。我县地属西部内陆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创建大规模的工业园区难度相对比较大;缺乏大都市的有效辐射,经济发展的外界推力相比不足;全县既无科研院所,又无大专院校,人才配备条件和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二是工业园区建设水平不高。祁青工业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规模档次低,孵化功能不具备,带动作用不明显,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手笔和魄力与外地相比相距甚远。三是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招商渠道不宽,招商方式不够创新,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四是服务环境不够优化。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机关效能建设力度,但机关整体服务水平仍然不高,个别干部服务至上的意识不强,顾全大局的观念淡薄,“中梗阻”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与人家自觉强烈的亲商观念和服务意识相距颇远。五是科技创新步伐不快。创新环境、创新载体以及制度建设还不能适应创新的实际需求,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发挥高新技术优势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利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相比不足。此外,我们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开拓精神、发展魄力等与先进地区相比,更是相形见拙,差距明显。
华东之行,是一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好机会,也是一次对自身反思的过程。通过学习培训,我们从中得到“五大启示”:
启示之一:有眼力才有魄力。苏南这些城市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具有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他们不仅夺开放之先机,而且紧紧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和浦东开发等几次大的机遇,以开阔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凡的措施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浪潮,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再也不能固步自封、按部就班,坐失良机、止步不前,必须解放思想、登高望远,善待机遇、只争朝夕,勇于创新、敢拼爱赢,才能不辱使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启示之二:有外力才有活力。发达地区吸纳民间资金的优势我们也是无法比拟的。正当我们为资金投入不足而窘迫时,他们却在引资、融资方面得心应手,经济发展保持高投入、高产出的良好态势。其主要得益于体制创新,善于借助外力,激发出经济发展内部潜力,使经济焕发活力。特别是他们在引进外资的措施上招招新、招招实,在资本运营的方式方法上敢于大胆创新,更是令人赞赏。对此,我们要认真借鉴,挖掘优势,多出实招,多辟渠道,千方百计地借助外力来激活发展的细胞。
启示之三:有载力才有张力。规模经济的扩张,高平台的构筑,需要强有力的承载。长三角地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手笔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各类工业园区,成为吸引外资的最佳载体,以高起点的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流的管理服务,吸纳了世界500强中的跨国公司入区落户,以开发区为“龙头”,拉动外向型经济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梧桐树,就引不来金凤凰”。要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就应该把开发区的建设摆上“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以建设一批规模大、配套齐、档次高的开发区为突破口,以大开发引大资,招大商,迅速提升经济发展层次。
启示之四:有引力才有实力。华东地区以营造投资环境的新理念,并通过软硬环境的不断提升和整合,使单一效应的环境因素产生叠加效应和“磁场”效应、“洼地”效应,吸引了更多人才和资金的聚集。环境代表着形象,蕴藏着后劲,体现着实力。学习华东,就是要树立“软环境也是后劲”的观念,把环境营造从“物”的层面提高到“人”的层面,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创造引得来、留得住、有奔头的投资环境。
启示之五:有智力才有潜力。华东地区之所以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究其原因,根本的在于他们在建设人才高地上有新突破,造就经济发展的人才“金字塔”。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离不开人才提供的智力支持。在科技竞争日趋剧烈的今天,招才引智工作愈加紧迫,科教兴县步伐缓慢不得。
第8篇 干部培训工作的述职报告模板
20xx年,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县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全县经济社会突破发展为主线,以加强领导干部的执政潜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坚持重点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加紧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党员干部队伍,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给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
一是认真组织好“县级领导干部讲坛”活动。在坚持开展好“双月一题”活动和中心学习组的基础上,坚持认真组织好“县级领导干部讲坛”,由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带头,认真确定专题,精心准备讲课资料,以“双月一题”专题辅导和县党校主体培训班次为载体,用心开展讲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深入实施党员干部“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透过深入实施“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始终抓住科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放松,个性是中青年干部的培训教育。首先,重点抓政治理论的培训。坚持不懈地组织广大干部学__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自觉遵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党的xx大召开后,及时组织全县干部收看电视转播,学习报刊上发表的有关传达xx大会议精神重要文章,用心举办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学习xx大精神辅导培训班,聘请市委党校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辅导,培训人数达520余人。其次,引导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艰苦地方去理解实践锻炼。实施了“百名干部抓产业,百名干部抓企业抓项目”的“双百”工程。今年,抽调了100名优秀干部组成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实行工资关系到乡镇,组织关系到村组,帮忙群众兴产业、抓建设、解难题。为强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县委从全县县直机关中抽调30名科级后备干部包抓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让他们在艰苦环境经受考验和磨练,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三是深入实施“千名农村党员创业培训”工程。围绕加快突破发展,决定用两年时间抓好千名农村党员创业技能培训。采取分层培训、分类指导的方式,建立农村党员集中培训制度,县委组织部集中举办村干部、农村党员产业大户和30岁以下优秀党员骨干培训班,共集中培训村干部340人,培训农村党员产业大户120名,30岁以下农村优秀党员100名;乡镇党委每年举办一次形势报告会,将全体党员集中培训一遍,县委组织部予以补助。乡镇共开展大规模党员集中培训17场次,培训3200余人次,表彰农村党员产业大户和致富能手429名,县委组织部补助培训经费5.1万元,有效的提高了农村党员整体素质和“双带”本领,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党员的创业致富热情,为农村经济突破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改善方式,着力创新,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水平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方式,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透过开展党员干部培训需求调查,围绕实施“发展绿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发展战略的需要组织实用性培训。
在培训资料上,注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针对培训人员层次、文化程度的不同,相应增加党建业务、领导艺术、市场经济、新农村建设、实用法规、农业科技等相关知识,大大丰富了培训资料,满足了各阶层培训人员的需求。在今年举办的村干部、农村党员产业大户和农村优秀青年党员主体班次培训班的课程设置上,针对村干部职责主要是贯彻落实各级政策法规的规定,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以及政治素质高、理解潜力强、理论知识亟待提高的实际,重点设置党建知识业务培训、新时期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村干部等几个专题;对于党员产业大户,思考到其政治理论水平较差、注重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培训资料上除党的先进性建设外,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实用新技术等专题进行了重点培训;对于农村优秀青年党员,除加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等课题的辅导培训外,重点就外出务工维权、自觉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知识进行了培训,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参训学员的普遍好评。
在培训方式上,用心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新途径,努力拓宽培训形式。一是在具体教学中坚持脱产学习与在职自学、专题讲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今年在县委党校举办的主体班次上,都增设了“专题发言”、“讨论交流”课题,并进行了现场测试。二是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等形式,努力构成“大培训”、“大教育”的培训工作格局。透过“双月一题”活动,经常邀请省、市领导及专家学者来我县讲课,开办专题报告会。今年邀请7名市以上专家、教授来我县就党的xx大精神、《物权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畜牧产业发展等专题进行辅导讲课,20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培训,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三是重视和鼓励各类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培训。今年,透过在职自学取得农广校和中央电大大专以上学历的党政干部94人。初步构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
三、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努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规范化程度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夯实工作职责。年初,制定出台《**县2022-2023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县2023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和《2023年干部教育培育主体班次通知》,进一步明确全县今年及“十一五”期间干部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了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特邀师资库,从相关部门聘请25名熟悉党建经济工作、实践工作经验丰富、表达潜力强的领导干部、技术拔尖人才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特邀教师,并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培训工作实际,组织授课人员认真编写了《**县干部教育培训教材(第二期)》。同时,县委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2023年**县县直部门党委、乡镇党委党建组织工作目标职责书》,夯实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职责,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是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建立了以培训与使用相结合为主体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加强了对干部教育培训各个环节的管理,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完善了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三位一体的“促学”机制,规定领导干部述职要“述学”,评议干部时要“评学”,考核干部时要“考学”,对干部理论学习成绩优秀、工作成绩突出的,优先提拔重用;对忽视理论学习,政治理论水平低、工作平庸的,进行批评教育。建立了新任职领导干部培训制度和机关干部集中培训制度,要求新提拔的科级领导干部,在任职前后务必参加不少于一个周的集中培训,每位机关干部全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实行了干部教育培训报告制度,各乡镇、各部门都确定专人每月定期向县委干教办报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状况月报表》,较好地掌握了全县干部教育培训状况。实行了干部教育培训办班申报审批制度,加强了对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健全干部学习培训档案,把干部参加培训作为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资料来抓,对培训期间表现状况,记入学员登记表中,存入个人学习档案,作为选拔任用的一项依据。
三是加强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建设。一方面,要求党校根据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部署,突出教学重点,精心编制教学计划,择优聘用教员,确保授课质量。另一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在硬件建设上,去年以来先后投入20多万元对教室、餐厅和学员宿舍进行了装修,配备了空调,建成了会议厅、无盘工作站微机教室、宽带网络教室和图书室,中央党校远程教育网c级站已经开通,办学条件、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用心支持鼓励并创造机会让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截止目前,全校6名教师学历均到达本科以上,使党校的整体师资力量大大提高。
一年来,我县干部教育培训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圆满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必须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由于财政困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经费仍很紧张,办班时间普遍都很短;二是培训的方式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总体上来看,仍显得比较单一,主要以集中授课为主,外出参观学习交流相对较少;三是师资力量薄弱,存在人员、课题重复的现象,个性是一些适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课程无人承担,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在新的一年,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落实《**县2022—2023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创新思路,明确措施,夯实职责,努力开创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
第9篇 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自查报告
按照贵部转发中共阳江市委组织部关于对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春组通32号),我镇结合实际,对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总体情况
干部任用条例颁布后,我镇非常重视,把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利用党委会、中心组学习日对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了认真、反复的学习和讨论,充分认识到干部任用条例的颁布是我们党关于建立和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的基本规章,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努力形成 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的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23年5月以来,我镇共提拔了13 名股级以下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严格按照民主推荐、考察工作实绩、充分酝酿、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的程序进行,把住了选人用人关,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杜绝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干部群众对选拔任用的干部是比较满意的,对提拔的干部是认可的。
二、学习宣传《干部任用条例》情况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镇对学习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工作进行了统一布置,特别强调了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条件、程序、纪律、监督等重点的学习。为保证学习效果,我镇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召开镇党委会,镇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增强了学习贯彻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熟悉了内容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做好干部工作的原则和程序。二是召开镇工作会议,对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贯彻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要求镇机关各办公室提高对干部任用条例贯彻落实重要性的认识,将学习贯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抓紧抓好;三是要求人事干部在自身学好的基础上,加强对各办公室学习的监督检查。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贯彻和落实,加深了对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原则、条件、程序、纪律、监督的认识,做到了班子成员掌握干部任用条例、人事干部精通干部任用条例、干部群众了解干部任用条例。
三、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
近年来,我镇认真落实了干部任用条例的内容和要求,在选拔任用过程中,对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严格掌握不走样,对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切实遵守不变通,严格执行了民关于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情况汇报。
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前公示、任职等程序,落实了任前公示制,进一步加强了组织监督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防止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达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目的。一是严把四关。资格审查关,预提干部必须经过人事、监察部门的资格审察;民主测评关,民主测评票达不到50%的党组不予讨论;党委会讨论关,班子成员每人一票,从高到低决定人选;全程监督关,选拔任用干部,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保证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平、公正。二是严格程序。从资格审查、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研究任命,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三是严格民主。把干部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选拔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凡是民主测评不超过半数的一律不得列入考察对象。四是严格监督。我们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每个环节实施全程监督,将全过程置于全体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选拔任用工作公开透明、严密有序,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
四、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自查自纠
我镇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按照德、能、勤、绩、廉的标准,在干部任用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任前公示制度,从而增强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透明度,完善了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和制度。群众普遍反映选出的干部政治业务素质高、群众基础好,选拔干部是比较公正的,群众是满意的,从而在镇机关内部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创建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营造了公开、公正、公平选拔任用干部的氛围。我镇高度重视对直属单位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的监督检查,镇组织部门每年都对新提拔的干部信息资料进行认真的建档、审查,收到良好的效果,没有出现群众反映选人用人上失察、不公正的问题。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镇在学习和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仍存在着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把握不细的问题;二是严格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适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及不同层次、不同职务特点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对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工作上,顾虑比较多,力度不够大;三是对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还存在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强化。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加大对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宣传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加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继续深入学习宣传干部任用条例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
二是从整体上不断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步伐。
三是切实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自查报告范文
第10篇 教育系统干部在暑期培训的总结报告
关于教育系统干部在暑期培训的总结报告
xx年7月26日下午,江宁区教育系统干部暑假培训会在江宁中专校的报告厅拉开帷幕,今年培训会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四个关键词:回眸·展望、引智·提升。我作为新任校长助理有幸参会,通过聆听专家报告、“心动、行动”专题报告、领导报告以及分小组讨论,不仅增长了见识,开启了智慧,还明确了方向,收获颇丰,可用四句话来概括此次暑期培训的感受:专家报告,让我体会理念新;专题报告,让我体会做法实;领导报告,让我体会规划清;分组讨论,让我体会效果好。
一、主要收获
1.更新理念,提升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
第一场报告是由上海电视大学教授、中央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孔子研究专家鲍鹏山为我们带来的《孔子的教育》专题讲座。半天的精彩演讲,不仅没有给人一点枯燥、困乏的感觉,而且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鲍教授主要以孔子为例,纵论古今,讲述了技术、知识和价值这三者与人的关系。他认为,技术是人借以谋生的基础,知识使人了解世界,从而让自己处在这个世界有安全感。而价值则决定着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着重讲述了价值问题,指出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决定着这个社会是不是一个公民社会。他对“四十而不惑”有一个很好的解释,说孔子到四十岁已有了明确价值观和以此为基础的判断力,而此“不惑”,并不是说他什么都懂了,没有不知道的。
他还认为,教育的标准不仅是教授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温故而知新”,也就意味着老师最可贵的是判断力和价值观。
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鲍教授用直白、犀利的语言,全面真实地还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气质与精神,让我们与会人员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
2.明确方向,注重特色发展与文化育人
第二场报告是由教育部国家督学、《人民教育》杂志总编傅国亮为我们带来的《特色发展 文化育人》精彩报告。重点阐述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具体论述了“特色发展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均衡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可以走特色发展,文化育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给学生影响他一生的素质,终生受益的素质,即思想素质和思维素质。”、“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特色是文化,主旨是文化育人”等等。
3.同行交流,有心动更要行动
每位发言者都精心准备,报告精彩、生动。赴新西兰、北京和海门学习团队分别介绍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以及各自学习感受、感悟;竹山中学立足“探索走班教学新模式”,介绍了他们的成功经验;陆郎中学围绕“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介绍了他们的具体做法;东山外校高三年级组坚信“总有一种力量在催人奋进”,高考成绩自然喜人;还有去乡镇幼儿园支教归来的报告,让我们与会人员真正领略了“支教让青春绽放光彩”等等。通过同行交流,让我们领略各家教育教学工作实、效果佳,让我们心动之余,更要行动。
4.领导报告,催人奋进
朱局长的专题报告《江宁教育“十二五”发展展望》,抓住了两个五年规划交替时机,首先对“十一五”江宁教育发展进行了回顾,全面总结了五年来江宁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验;接着在客观分析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重点对未来五年江宁教育的发展进行了规划设计,提出了“十二五”江宁教育的发展定位与愿景,即以“省内领先、国内有名、国际有影响”作为发展总定位和实现“让江宁教育成为江宁的品牌,让江宁人以江宁教育为豪!”的总目标;最后就实现这些愿景,提出了“教育优质化、教育品牌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以及教师名优化”“五化”实施策略。
局长的每次报告都让人耳目一新、备受鼓舞。尤其是每次报告中的一条条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建议和举措,让我们与会人员感觉有动力也有压力,有方向更有信心。
二、几点启示
1.学校发展依靠什么
学校发展应依靠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教师发展需要提前谋划,科学谋划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学校应该及时制定教师未来三年发展规划,需要制定教科研三年发展规划。具体操作:可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指导、开设讲座;本学科组或喜欢教科研的教师坐下来进行教科研沙龙,针对课堂教学产生问题和困惑开展研讨;围绕省、市规划课题开展研究,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备课模式、辅导学生模式等活动。
学生发展,必须要求学校首先制定一个符合学生实际、学校实情且可操作的办学理念,因为办学理念决定办学的特色、学生的发展。其次采取有效措施,从培训班主任、制定学生在校行为规范,弘扬一些积极向上、发愤图强、个性张扬、全面发展、特色发展等举措,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发展。还通过活动开展,利用每天最后一节课,开展一些有意义、让学生喜爱、终身难忘的活动,让学生对学校有依恋感。真正做到规范办学、实施素质教育就得强行推行一些措施,真正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这样的学校怎能不让学生依恋,及时毕业了学生们也会常回来看看。
2.立足学校本色,追求学校特色发展
此次学习,被一种思想所冲击:特色是一个学校的名片,它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对教育深入解读做出的不懈努力。为此,我们必须彰显办学特色,做好“特色”这篇大文章。同时,我们在规划学校特色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整体发展原则。学校要在现有本色基础上,不断完善、提升已有的特色项目,进一步推动学校在其他领域融入特色发展的思想。
(2)共同参与原则。要求校长、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共同参与学校特色建设,使规划能凝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从而让特色发展目标内化为师生行动的动力。
(3)循序渐进原则。学校特色的打造应当是一个长期过程,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提炼学校特色的过程中,应依据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基础,不断总结、反思、完善。
(4)因地制宜原则。应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充分挖掘学校师资的优点和特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真正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暑期培训虽然短暂,但受益匪浅。我们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尤其朱局长的报告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教师素质培养提高为抓手,持之以恒打造学校特色,矢志不移创建学校品牌。
第11篇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整合资源,创新干部教育机制,服务科学发展
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以“整合资源,创新干部教育机制,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唐子华同志领题开展了干部培训调研。此次调研采取座谈交流、个别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共深入鼠场乡、大塘镇、者密镇等乡镇和扶贫办、财政局、审计局、司法等部门听取意见,组织召开了8次座谈会,乡镇科级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和村干部代表,部门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一般干部代表参加座谈会;向11个乡镇、4个部门发出、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22份,其中:科级干部60份,股级干部31份,股级以下31份;50岁以上10份,40至50岁33份,30至40岁61份,30岁以下16份。课题组通过座谈、走访听取意见和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研讨和交流,基本上掌握和归纳出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xx年以来,我县共完成各类主体培训班次110期,培训干部5630余人次,培训情况见图1、图2。
在培训地点上,xx年以来,选派29批次计1160人次赴省外考察培训,选派29名干部赴县外、省外挂职锻炼,委托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贵州财经学院举办培训班6期计330人次。在培训经费上,xx年以来,尽管县财政十分有限,但每年均把干部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此外,教学方式上,互动式、体验式、研讨式等得到逐步运用,还尝试了拓展训练;阵地建设上形成了县委党校、省内高校、省外基地一体的格局。
在组织部门举办主体培训班次的同时,不少乡镇、部门也积极履行培训职能自主办班,截止xx年底,乡镇、部门举办各类培训班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22703人次;涉农部门组织开展绿证培训2186人次;4074人参加了计算机中级应用能力培训。
xx年以来,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经历了从摸索起步到稳步前进再到开拓进取的过程,培训经费不断增加,培训方式从单一化到多样化,培训阵地从片面化到立体化,培训人数从小范围到大规模,形成了切合干部实际、独具县情特色的干部培训总体格局。
从调研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家普遍认为近年来我县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很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收回的122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近五年来累计参加脱产培训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有18人,2个月以上的16人,1个月以上的9人,1个月以下的63人,没有参加过培训的14人;认为我县干部教育培训没有力度的仅有4人,占3.28%,认为有力度、力度很大的有107人,占87.7%。
综合分析我县近年来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紧紧围绕素质和能力双提升这一目标,着力推进规模、质量、效益相结合,贴近县委、政府中心工作,贴近干部实际需求,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所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县干部培训工作面临不少新形势和新任务:
从纵向看,党的xx大提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掀起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高潮,这一轮培训任务更加繁重,培训数量、质量都应比上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要翻几番。我县近年来开展培训中,重点放在科级干部层面,虽然兼顾了其他干部,但多是短期业务培训,时间、质量都不够理想。目前我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共有干部职工5649人,其中副科以上领导干部405名,专业技术人员3909名,其他干部1335名。按照xx年以来平均每年培训1126人次来计,5年可基本实现全县所有干部轮训一遍,但5年间干部就平均只能拥有一次培训机会,并且还是短期培训,培训时间远远达不到要求,培训效果更是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要深入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战略任务的实施,任务相当艰巨。
从横向看,虽然我县干部培训起步较早,但现在全州周边各县市推进进程非常迅速,他们凭借相对较好的经济实力,不惜掷出重金开展高、精、尖培训,尽管培训对象相对单一、面不够广,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支数量不多但素质优良的领导干部队伍,并营造了较强的声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我县干部培训工作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从干部需求来看,干部对培训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如:机会到省外学习,更多科级以下干部也不再满足于局限在县内培训;三是对教学方式的需求更多样。现场教学、体验式、案例式三种教学效果较好的方式成了干部的首选,传统的讲授式仍为不少干部肯定,研究式、模拟式得到部分干部青睐。由于成人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又处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干部日益多样化的培训需求与干部培训机制不相适应,势必逐渐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队伍素质的需求、干部队伍自身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体制不顺。按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有关规定,我县目前的管理机制是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相关部门组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县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综合协调、宏观指导职能,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培训”的原则开展培训。但在实际中,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管理体制不顺,表现在:一是等待调训。一些部门不主动开展培训,以工作忙和缺少经费为借口,不积极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学习,认为培训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事,等着调训;二是训出多门。有的部门有办班积极性,但没有很好地履行办班申报手续,自行办班,造成重复培训、多头调训等现象;有的部门办班甚至不考虑师资力量,不考虑培训内容,把干部拉出去借考察名义公款旅游。训出多门不但影响到全县干部培训工作的统筹和整体推进,更不利于整合资源,容易造成被调训学员单位的人力、财力负担。在调研座谈中,不少乡镇和部门表示深受训出多门之苦,在调查问卷中,认为县部门“乱办班、乱收费”现象“很多”的有7人,“有,但不多”的有59人,“很少”的有53人,说明此类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存在。在组织管理上,75%的人认为应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在办好主体班次的同时,鼓励乡镇、部门办班并加强管理、指导和监督,21%的人认为以县委组织部办班为主,部门不跨系统办班,3%的人认为县委组织部、乡镇、部门各自办班,互不干涉。
(二)培训资源不够优化,配置不均衡。一是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基础条件较差,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是很充分,县内师资力量中,有实践经验的理论经验不足,善于钻研培训教学的较少,可供挖掘利用的师资不多,导致更多依赖于外聘教师。二是培训阵地发挥作用不明显。大多数乡镇业余党校未发挥自身作用,作为县干部培训主阵地的县委党校,由于多方面原因,致使在改进培训方式和教学方法、加快师资开发等方面相对不够,基本上停留在提供培训场地的层面,独立承办培训的能力较弱,虽然近年来我县建起了省外干部培训基地,大力推进委托高校办学,但成本翻倍增加。三是培训资源未能很好整合。除组织部举办全县主体培训班次外,一些综合县直部门按培训职能都具备一些培训资源,比如“绿证”培训、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村干部培训等,上级有关部门都有明确要求,也安排有一定的培训经费,但部门在利用这些培训资源中,缺乏相应的管理、指导,资源所发挥的作用难以得到保证。
(三)约束机制执行不到位,激励机制未建立。虽然现有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______公务员法》等法律和法规中对干部培训都提出了要求,但总体上还不够具体,由于干部培训没有与干部考核紧密结合,没有更好地与晋升奖惩挂钩,学习成绩与学习表现好与差对干部影响不大,干部参加培训内生动力不足,压力也不足,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有相当一部分的学员,把学习当作软任务,也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投入感不强。培训中,对于积极参与培训、培训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干部缺乏相应的激励,对于消极应付、不爱学习、培训表现较差的干部缺乏相应的批评教育。
(四)培训供与需结合不够紧密,效益不够明显。干部培训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对一个群体干部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比较适合,但不能很好地适应个体干部的需求,同时限于培训资源的有限,对培训需求调研不够充分,使培训方式还比较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培训的供出与干部的需要结合得不够好,加之受培训周期较长的影响,培训的效益很难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尽管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具备自身的发展优势和难得的机遇:
一是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1、始终坚持组织领导和全民参与相结合。县委一贯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干部培训经费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同时充分发挥乡(镇)、部门积极作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大力提倡自主培训,并采取“联合办班”等形式,挖掘部门优势,整合有限资源。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积极引导全民参与,在全县营造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各级干部积极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形成了日益浓厚的干部培训氛围。2、始终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相结合。始终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始终把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在抓好干部思想政治培训的同时,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每年都专门针对科级、科级以下干部、专业技术干部、村干部等专门开设不同的培训班,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干部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业务技能培训,促使全县干部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高。3、始终坚持围绕大局和学以致用相结合。在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时,始终注重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班次,同时注重学习成果的转化和运用,采取实践锻炼、调查研究、跟踪问效等方式,加强对学习成果转化的管理,确保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体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4、始终坚持立足实际和改革创新相结合。立足县情和干部实际开展培训,在经费有限条件下积极整合资源;实行长短结合、内外结合,不一味追求高端培训,但适合干部需求。坚持与时俱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模、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结合。这些通过长时间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推进我县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宝贵财富。
二是形成了良好的培训氛围。各级领导干部对培训的思想认识越来越高,广大干部主动要求学习、要求培训的呼声很强,调研中了解到,不少乡镇、部门都在积极自主办班,采取理论学习、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培训。122份调查问卷中,单位主要领导有机会总是克服困难让干部参加培训的占67%,干部认为参加培训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些帮助、帮助很大的占98%,参加培训的第一感觉是有了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的占95%。广大干部培训认识的提高,良好培训氛围的逐步形成将是我们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良好基础。
三是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我县是一个贫困县,基础条件差,经济结构不合理,制约发展的瓶颈很多。穷则思变,近年来,各级干部积极思考推进**发展的办法,通过积极参加培训,运用所学知识和外出学习的经验,转化运用于经济社会工作的实践中,广大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得以锤炼和提高,我县自身改革发展的实际也为干部学用结合、提升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特别是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推进科学发展,建设产业特色县”这一目标中,我县在改革发展中风起云涌的实践,更为各级干部的培训提供了充分发挥智慧、充分锤炼自我的实践平台。
三、改进我县干部培训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我县干部培训的现状、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具备的优势和机遇,提高认识,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产业特色县”这一目标,立足我县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创新突破上下功夫,逐步推进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自身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科学发展。
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我县干部培训的现状、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具备的优势和机遇,提高认识,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产业特色县”这一目标,立足我县改革发展的实际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创新突破上下功夫,逐步推进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自身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科学发展。
(一)创新培训体制,在干部教育培训组织管理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健全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一是发挥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的“总揽”作用。要成立由各级党委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及时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部署,认真研究干部教育培训的政策、全局性工作和重大事项,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干部培训工作的组织保障功能。将干部培训工作纳入组织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的作用和优势,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鼓励、指导部门抓好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完善“谁主管,谁培训”格局,营造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合力。三是将部门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体系。在县委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履行牵头抓总职能,科学安排、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办班申报制,由部门提出办班需求、设计授课内容、推荐授课教师,组织部门加强指导、监督、管理,使每一期培训都能发挥效益,同时避免多头调训、重复培训现象的发生。四是计划调训机制的创新。要充分调查研究,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结合实际编制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作出科学预测,在班次设置、培训内容、抽调对象和时间安排上作出统筹安排。要更好地把培训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每一个干部必须按计划参加培训。
(二)创新资源配置,在师资力量、阵地建设、经费保障上实现新突破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必须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围绕降低培训成本和增强培训效果两个目的,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县内外各种有效资源,以克服县内资金、师资、设施等相对不足,建立开放性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一是加强师资力量的开发和配置。进一步健全师资库,一方面加大县内师资的挖掘和开发,加强对党校教师的培养、选拔、交流,促进党校教师合理流动,同时把县内具备较深理论功底、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整合起来,实行责、权、利相统一,加强教育、培训、管理,培养一支县内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县外师资力量,跟踪了解县外教师偏重专长和教学方式、教学风格,加强联系,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让县外优势教师资源为我所用。二是加强培训阵地的建设。在112份调查问卷中,认为我县培训阵地应该是县委党校、县外基地和县内其他专业技术培训基地三者并重的达59%。要坚持党校干部培训的主体地位,积极争取加大投入建设县委党校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电化教学设施和其他附属设施,加强对党校的指导和管理,党校要采取教学、服务与工资挂钩、学员选择教师等方式开展校内竞争,增强党校独立承办培训班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好县内其他培训阵地资源,比如职中,可通过加强指导,使其成为我县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阵地。此外,进一步加大县外、省外培训阵地的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我县干部实际的县外、省外党校、高校作为我县培训基地,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优质培训资源,让干部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三是加大经费投入、整合力度。干部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工作。干部的成长具有规律性,一般可划分为心智积蓄期、实践磨砺期、优势发挥期、成熟稳定期四个阶段,心智积蓄期是后三个阶段的基础,干部教育培训正是打好此项基础的重要手段。《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所规定5年时间需完成的培训量,正是指出了这一阶段干部成长的周期一般是5至8年。干部培训对干部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只有不断地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促使干部素质整体提高,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xx至xx年,我县财政投入专项培训经费累计180万元,培训干部5630人次,平均每位干部6年的培训成本仅为320元,平均每人每年仅为50多元。xx年赴上海大学举办的县域经济研讨班,交通费、培训费等共计20余万元,如全由专项经费支出,40万的培训经费就只能举办2个类似班次。因此,一方面要在有限的财政中,进一步加大干部培训经费投入力度,从组织培养的层面给予干部成长必需的经费保障,建立分类培训经费保障机制,保证科级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后备干部等不同类别的干部都有不同层次的培训经费;另一方面要充分整合不同的经费资源,包括部门资源、项目资源等,加强统筹管理,确保每一笔培训经费都能发挥最大效益。
(三)创新培训方式,在教学方式、培训内容上实现新的突破
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创新培训方式,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深入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培训。坚持分层次分类别培训,是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原则,也是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要认真研究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行政执法等不同领域的干部群体特点、行业要求,深入研究科级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以及普通干部的岗位特点、职责要求和成长目标,努力构建班次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备、效果更加明显的分层次分类别培训格局。
2.改进创新培训方式。在122份调查问卷中,80%以上干部都认为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必须不断创新。一是继续加大组织调训力度,采取大批量、大规模举办培训班,让更多干部拥有脱产学习机会;二是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技术手段,突破“时空”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限制,丰富干部学习的形式和内容。三是改变传统“教员讲、学员听、满堂灌”的那种单向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干部的领导能力和行政能力为重点,把读书学习与研讨问题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四是继续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实行长短结合,既要把县内短期培训班办好,又要有重点地选派干部赴外培训,拓展干部视野,更新干部观念。五是积极送课下乡,利用县内师资力量,组建讲师团送课下乡,扩大培训面,解决干部工学矛盾。六是加大干部自主学习的指导。加大网络在线学习的开发,可尝试在金盆网开辟学习园地专栏,让更多干部自主学习;选择购买或指定几本书籍作为干部年度必读书目,要求精读,必要时组织考试,强化对干部个人自学的管理、监督、考核。
3.丰富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干部需要学习的知识和干部需要提升的能力两个方面。122份调查问卷中,当前,我县干部希望通过培训提高的能力如图5、最想了解和掌握的理论与知识如图6(图6仅列干部所选择的前5种知识,其余未列):
从图5、图6可以看出,我县干部对能力的要求更趋全面化,政治鉴别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依法办事能力是大多数干部的渴求;干部知识的需求更趋多样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知识成为大多数干部的首选。因此,要突出抓好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强化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培训。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要从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应对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来设计和安排,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当前,特别是要在抓好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突出抓好执政能力建设,强化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培训。特别要加强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知识两方面的培训。培训中,要紧扣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升的需要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既要确保培训内容丰富多样,又不能面面俱到,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4.加强实践教学。重在着眼于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地确定实践课题,选择典型性强的乡镇、村组或部门进行实地培训,使学员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学的理论,提高学员的实际技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四)健全制度建设,在建立完善培训制度上实现新突破
制度建设是干部培训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的根本,干部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培训制度创新是关键。要围绕建立现代培训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做到既有系统性,又体现时代性、激励性和可行性。
1.完善培训质量评估制度。不断完善培训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除对教学内容、方法、师资、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外,还要加强对培训方案、计划的评估。培训班中,要请学员对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务管理、日常考核工作和后勤管理等内容进行评估,不断改进评估方法,提高评估效果和准确性。根据学员的建议和意见,开辟培训对象的回访渠道,了解培训的实际效果,根据评估意见及时改进培训薄弱环节,增强培训效果。
2.健全考试考核制度。为了检验干部参加培训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为强化干部参训的纪律性约束,在培训中,要积极推行考试考核,实行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调研考核等方式相结合,提高干部培训效能。
3.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是要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登记制度,完善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机制。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领导干部在职学习制度的有关规定,保证培训学习时间。二是建立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将试用期内的培训进修作为任用干部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三是实施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考核制度。年初,各单位就参加各类干部培训的数量、质量、调训完成率以及单位自主举办培训的数量和质量,向县委组织部签定目标责任状,并纳入各单位总体目标考核。年底,对照目标严格考核。四是要建立激励制度。可尝试建立积分管理办法,把干部参加培训次数、天数、学习培训表现等各方面情况折算为学分,实行积分制管理,同时,对学习培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适当奖励,激发干部的学习热情;对培训学习表现较差的干部给予批评教育。
4.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在培训结束后,采取“述”、“看”、“访”、“评”四种方式加强对干部学习培训后转化运用情况的跟踪了解,促使学员自觉将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培训内容转化为干部工作能力的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座谈及访谈的对象为参训单位的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相关人员及参训学员。通过跟踪问效,促进干部自觉将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推进工作的进展。
5.健全培训档案制度。进一步加强各乡镇、各部门培训档案的指导和管理,丰富组织部门干部培训档案,把干部学习表现、培训成绩、培训情况等纳入培训档案,做到对每位干部参训情况心中有数,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调训干部。
6.健全学风管理制度。学风是促进培训绩效的关键环节,我县干部培训学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在122名调查对象中,认为当前干部学风一般的占到65%,很好、较好的仅占26%。大多数干部普遍认为,当前干部在学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缺乏学习理论的兴趣和热情;以干代学,凭经验办事;学习不刻苦、不钻研,敷衍了事,浅尝辄止;学习理论与实践脱节,不会用科学理论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摆样子,做表面文章。因此,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风管理制度,按照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制定适合我县实际的学风管理办法,严肃干部学习培训纪律,规范参与学习培训行为,促进干部培训有效开展。
总之,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干部培训工作每个环节,促进自身科学发展,更好地实现干部培训规模、质量、效益三结合,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全县改革发展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12篇 交通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局机关及局属事业单位现有干部职工106人,其中:管理干部26人,专业技术人员18人(中级5人,初级13人),工勤人员62人。第一学历本科2人、大专2人;在职本科以上15人、大专62人。总体呈工人多、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少局面,第一学历在大专以上人员仅4人。
近年来,我县交通运输系统干部教育培训主要采取参加上级组织培训、鼓励自主参加培训、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主要业务培训多数是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学历教育则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职工自主进行。
二、干部教育培训需求
鉴于我县交通运输系统干部队伍现状,要求多组织一些专业技术和其他业务培训。
三、工作建议
1、为减轻地方负担,建议上级每年安排一些教育培训经费。
2、建议采取上门培训方式开展诸如行政执法培训等。
77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
86位用户关注
33位用户关注
35位用户关注
67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103位用户关注
38位用户关注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试题(12篇)
7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