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2023年大学生实习报告:高中语文教学实习
*月6日,我在盐城市明达中学开始了实习教师的生涯。一个多月的实习,我受益匪浅。
实习内容主要是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工作。既然是实习教师,语文教学自然是重点。
我实习的班级——高二(10)班,是一个很优秀的班级,他们的语文老师,也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同时还是校长办公室的主任,颇受关注,他们使用的又是我所不熟悉的新教材,这些都让我颇感压力,因为我作为他们的实习老师,总是要给他们上课的。怎样才能上好课,怎样才能教好他们,正是我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
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入手。既然指导老师教的这么成功,学习他的方法、吸收他的经验自然是一条捷径。实习开始的两周,我便专心听指导老师的课,揣摩他的教学风格。指导老师也很负责,很热心地告诉我怎么听课,在课堂上如何观察学生,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总的来说呢,指导老师的教学风格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用他的话说就是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听都能听明白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
至于如何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主要就是采用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
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在听课的同时,我也对班上学生语文水平进行了调查。通过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的了解,得知这个班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且全班的学习氛围很好,课堂纪律和作文上交情况都很好,学生课前预习也很自觉,更重要的是他们讨厌传统的语文教学,他们不喜欢老师垄断课堂。显然,指导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适合他们的。
第2篇 高中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对比测试调查报告
高中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对比测试报告
自1999年9月以来,桂城中学高一年级全部12个班进行网上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每周一次,90分钟。
凭借现代技术手段,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改革语文教学,以助语文素质的养成,这是我校语文“四结合”研究又一新探索。这一探索受到全国语文“四结合”总课题组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谢幼如教授等专家的密切指导,得到南海市教育局、电教站的大力支持和鼓舞。
( 文秘范文整理)
为使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训练更深入有效地开展,为了研究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对培养素质型、创造型人才的影响,特于5月10日作了一次对比性检测,现报告于后。
一、内容与要求
此次检测的内容是学生网上作文。
要求通过测定了解网上作文与传统型作文之区别,涉及到作文速度、内容、表达及有关的语文基础知识。
二、方法与对象
采取对比性测定方法,即任选实验班中的一个班与高二年级进行同时、同题作文。时间均为90分钟。题目只确定范围(话题)《中国加入wto之我见》。选定这个话题的原则是公平性与可行性。中国加入wto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街谈巷议,各种媒体,都有涉及。这样,即使是对比班学生也会有话可写。
测定对象:
实验班:高一(3)班1-30号(注:由于30号缺试,最后只统计到1-29号):
对比班:高二(3)班1-30号。高二(3)班为选修政治与历史的班级,学生以文史见长。
实验班执教者:王耀平老师(一级教师)
对比班执教者:邓忠武老师(语文科组长、南海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高级教师)。
实验班采取网上阅读与写作方式,对比班采取传统的课堂作文形式。对比班作文的训练程序是:教师谈话——提出话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师生共议——学生作文。
三、评价标准
为了便于操作、采用1999年全国普通高考作文评分分项分等标准,稍有改动。原标准中三项指标“内容”、“表达”、“书写”各为25、30、5,由于笔写与电脑汉字输入不易比较,故将书写指标分加入内容指标分中,这样内容与表达各占50%的比例。见下表:
表一 作文评分分项分等标准
内 容 (30分)
一类(好)30-25分 二类(较好)24-19分 三类(中)18-13分 四类(较差)12-7分 五类(差)6-10分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合题 部分偏题 严重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较明 中心不明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有内容
表二:作文评分分项分等标准
表 达 (30分)
一类(好)30-25分 二类(较好)24-19分 三类(中)18-13分 四类(较差)12-7分 五类(差)6-10分
表达方式运用得好 表达方式运用基本合理 表达方式运用较基本合理 表达方式运用较差 表达方式运用很差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不够清楚 结构残缺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够通顺 语言很不通顺
四、评价操控
将受试卷编号(01-30号),由非执教班的四位语文教师分别评卷,评分时各教师间不作交流,采取独立评分法,然后将四个得分相加,取平均分作统计。这样做,可以比较客观地进行评价。通过比较,虽然四位评卷者给分有宽严之别,但在各等级文章之厘定上,四位评卷者都比较统一。如对比班17号文被评为一类文,四个分为58、50、49、52,分别属于每位评卷者评出的最高分;又如对比班01号文被评为3类文;得分为32、24、32、35,均属低分。实验班08号文评分为一类文,得分为44、49、50、55,均属高分数;16号文为二类文,得分为45、45、45、47、,各评卷者所给分非常接近。我们认为,评价客观信度比较高,能够反映作文的真实水平。
五、评价结果分析
作文速度分析
对比班30人平均810字,最多的1060字,最少520字;实验班29人平均916字,最多的1482字,最少的605字。统计结果表明,网上作文速度较快。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熟练的汉字输入者在电脑上输入汉字时,其速度会快于手书者。手书者要求字迹工整,卷面美观,速度受到较大制约;其二,电脑输入信息时可以运用粘贴之法,有关网页上的有用信息可以快捷地载入到作者的文章中,这种优势是手书者不具备的。
作文内容分析
对比班一类文多过实验班(3篇∶1篇),三类文比实验班也多一些(2篇∶1篇),除去这两种类别的作文,那么二类文都是两个受试班的主体,对比班83.3%,实验班93.1%。即是说绝大部分的受试者的文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但是,内容上之差别却是比较突出的。
对比班学生是高二年级学生,并且是选修历史与政治的文科类学生,作文中心明确,能围绕中心加以论述,论述过程中,理性的阐述比较多,据粗略调查,他们用到的政治经济类语词较多,如:“配额”、“机制”、“消费指数”等等。
但是,缺少具体事实性材料。
实验班的学生是在网络阅读的基础上作文,他们的文章内容表现出具体可感性。全部29篇文章中,有22篇(占76%)中运用到了具体的数据;有8篇文章引用了具体的人名及相关言论;有占50%以上的文章用到具体的名称,比如“美国”、“欧盟”、“印度”、“联想集团”、“跨国公司”、“乌那圭回合”等等。
回头看对比班作文,显得比较空洞,原因是对比班受试者作文时只能从平时的视听积累中去搜集信息。而高中学生中有不少人偏重于对事物的结论的把握,往往忽视过程中细节的真实性。
作文表达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对比班表达水平要高于实验班,一类文多于实验班3.1个百分点;而三类文少3.6个百分点;二类文比较接近,但对比班仍高于实验班。现特录一类文各一篇作一比较。
对比班(高二级)莫沫同学:
wto·中国·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之我见
自去年年底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之后,中国陆续与20多个wto成员国达成了入世协议,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与欧盟就中国入世的谈判进展顺利,中国有望在今年之内加入wto。一旦中国入世,必将揭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篇章,中国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高中语文网上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对比测试报告”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为一个拥有全球1/4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都是相当引人注目的。许多经济专家和历史学者都一致认为,曾经是《关贸总协定》(wto前身)缔约国的中国退出《关贸总协定》,不但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历史学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排除千难万险,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注重国家的宏观调控,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在这样的大好前提下,中国更加应该将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结合起来,达到互利互惠,共同进步的目的。正如wto总干事莫尔所说的:“没有中国的加入,wto是不完整的”。事实上在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期间,中国就充分显示出了它在亚洲经济及至全球经济运作中所起到的强大作用。中国不能离开wto,wto更不能没有中国。中国入世之后,将大大提高全球经济的安全性,缓解亚洲经济的压力,有利于东西方经济的合作与交流,全球经济将呈现出令人欣喜的良性循环的态势。
从中国自身的发展来看,入世要求中国降低关税,采取非关税措施,这就意味着中国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必将从国外引入先进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推动中国的价格改革,有利于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生产力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然,任何事物都应以“一分为二”的的观点加以分析。在入世带来的数不清的利益背后也存在着不少隐患。正如有人所担心的,中国电信业以及汽车制造业等民族工业是否会遭受巨大冲击一样,入世将给中国带来什么?是好是坏?许多人们仍然抱以谨慎的态度。但总的前景一定是好的,相信凭全国13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中国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伟大的中华民族崛起之日即将来临!
实验班(高一级)卢启斌同学:喜忧参半
中国在即将进入新禧年的时刻能够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进入新世纪、新禧年的最大的机遇与挑战。
中、美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已经谈了xx年,然而,中国却一直不能如愿。
能否加入wto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的结构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他对中国既有利,也有弊。
先看利的方面:
首先,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直接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据预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出口贸易将由1998年的3200亿美元增加至60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将由1998年的450亿美元增加至100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全副珠国民生产总值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年内增长2.94个百分点。
其次,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将有进口增长率高于出口增长率的特征,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有外资进入的部门和待业不断增加的特征。。据预测,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高度保护商品的进口将增加102亿美元,服务进口(扣除保险与运费)将增加31亿美元,分别比1997年同类进口增长18.8%和18.6%。因此,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规模的扩大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因此,加入世贸在总体上来说是好的。它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忽略弊的方面。
以我看来,入世以后,冲击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更多的企业冗员必然抛向社会,给城市带来就业负担;另一方面,农产品关税的较大幅度下调,也迫使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就业的双重压力,将成为能否保证社会稳定的关键。
有人认为,中国的劳动密集行业如纺织、服装、食品、工艺品等,以及资源密集行业如锡、钨等金属和煤炭等矿产品,将会出现新机遇。可是,汽车、农业、电信、金融、服务业、半导体等行业,却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入世的的冲击,不只是中国国内的各个行业,在人才市场方面,未来也将展现新的趋势。据有关部门预测,“入世”之后有7类人才会在市场上走俏。教师会重新找到市场定位;熟悉国际法则的律师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懂外语又学有专长的管理人才会特别受到市场欢迎;心理医生会是市场竞争的受惠者;口若悬河的谈判人才绝对有用武之地;优秀的旅游人才有机会为外国人指点山河;能掌握最新信息的资讯业将受到垂青。
依我看,中国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人们的竞争力。美国和英国在80年代末,随着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美英传统产业的从业者步入失业者行列。政府启动成人再教育计划,通过加大职业培训投资,让失业者学习新的技能。英国政府的“新政”规定,凡是25岁以下的失业者,将被强制纳入“半工半读”计划,即地方政府帮助失业者到公司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在岗培训,同时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工、家电维修等知识,其间工资和学费由政府支付。如果经再培训后,政府帮助失业者找到工作而不愿从业,则取消失业救济金。这一政策的实施,使英国失业率降至28年来的最低水平,成为欧洲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从长远看,中国必须彻底改革初、中级教育,把义务教育法贯彻到实处,特别要重视农村青少年的教育。
其次就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的来看,中国入世应该是忧喜参半。
莫沫《wto·中国·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之我见》一文结构紧凑,将标题中所提到的三者的关系作了辩证分析,语言通顺,一气呵成,充满了激情,但是材料贫乏,缺力度。
卢启斌《喜忧参半》一文,材料充实,这方面明显优于莫沫一文,但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凑,尤其是第六自然段之后,各段关系松散,甚至出现脱离文章中心的语段。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作者不能准确地筛选有用信息。
错误率统计分析
据错误率统计表,高一实验班学生错误率高于高二对比班的错误率,这说明高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及高二学生扎实,这也说明语文基础要靠长期训练。高二学生多了一年学习时间,基础自然应该扎实一些,所以,我们必须提高每节语文课的质量,逐渐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实验班别字多,一部分是拼音输入法同音所致,如“忧西参半”,“宠儿”(应作“从而”)、“只一”(应作“之一”)等等,如果改为书写,则此类别字可能不会出现。
六、小结
通过检测分析,可以认定语文“四结合”网上阅读与写作,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高中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优秀范文
第3篇 高中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
宁阳四中 程国栋
一、简介部分
1、标题“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
2、摘要
本报告主要阐述宁阳四中“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课题小组对“三级分层达标实验”内涵的理解、体会,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实验中使用的方法,实验的发现和结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各种实验数据以及今后的建议。
3、内容结构图
一、实验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目的、意义。
1、 研究方法
2、 研究对象
二、实验、研究程序 3、实验时间
4、实验过程及步骤
三、实验研究发现和结论
四、分析和讨论
五、建议
六、参考文献
二、主体部分
(一)、实验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语文老师的教学仅仅是满足于让学生“知道”,是一种单纯的机械的“告诉”方式。不少老师把高考内容前置的做法更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是语文性质的异化,这种做法必然会使语文教育丧失人文性,使学生既无文化,也就是无文明化;也无人化,也就是无个性化。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改革。
传统语文教学存在很多好的做法,应该继承和发扬。朱熹说过:“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这句话很好地概括出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熟读、精思、博览、多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读”要读得“熟”,不单要如此,还要做到“精思”。何为“精思”?朱熹说过的读书的“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 ,就能做到“精”。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说明“精思”在阅读过程中是很必要的。“熟读”只是一种读书要达到的熟读程度,“精思”则是更深一步的加工过程。只有我们做到“精思”了,我们才能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才能将已读之文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精思”是一个过程,是不断领悟的过程,是伴随着“读”的过程反复进行的。“熟读”伴随着“精思”,不断地反复,不断地深化。
好多人都误以为传统语文教学让学生背诵,是死记硬背,是扼杀他们的天性,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传统语文教学的“背”是为了吸收、借鉴更优秀的成份来内化、美化自己的修养和文笔。也许学生在最开始时不能对其学习背诵的文章有所领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悟性也会增长,那时便会猛然醒悟。可是如果等他们能领悟时再学再背,恐怕已经晚了!为什么呢?一方面,那时再开始背,开始学和从小便开始积累,从占有的量上就能看出差别;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当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记东西最快,印象也最深,传统语文教学很好的利用了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这一特性;等再大一些,人的记忆力会退化,记东西会很慢,很吃力,便失去了这一先机。
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组组长、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巢宗祺教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设计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三级达标实验课题。本课题的内涵简单描述如下: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两年多的学习,使参加实验的学生高中语文水平,在不同的基础上分别达到以下三个不同层级:第一层级,熟练诵读300篇经典名诗文的“温饱型”水平;第二层级,在第一层级基础上再精读100(或80)篇现代诗文和一两本经典名著,学会阅读经典的“小康型”水平;第三层级,在前面两个层级的基础上达到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以探究为主的“富足型”水平。
这一课题必将进一步深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探索语文学科创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推进山东省的素质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实验、研究程序
2023年9月,我们宁阳四中有幸被选为“三级分层达标”省级教学实验课题最早的10个实验学校之一。这个实验课题能够花落四中,是对我们学校多年重视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学校重视抓素质教育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我们学校多年重视语文教学工作的充分肯定。
实验开展两年来,学校王校长、贾校长、赵校长多次对实验的规划、安排作了具体的要求;对实验的进程非常关注,经常给予指导;教学科研处、教导处、高中三个年级也都对本次实验给予大力支持,课题组举办的各种活动各个单位都全力配合。课题组成员更是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扎实工作,大胆创新,科学实践,全力以赴。两年来,我们确定的“在活动中提高兴趣,在活动中增强底蕴”的实验构想已初见成效,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较大提高。
1、研究方法
①调查法:这个课题必须先进行问卷调查,摸清学生的基础,这样才能知道课题结题时学生的进步情况。
②测验法:因为古诗文背诵本来就是高考必考内容,进行这个试验后平时考试时要增大古诗文背诵分数,这是调动学生积极背诵的有效手段。
③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开展过程中,及时将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体会、经验、教训总结下来,为今后实现高效课堂提供第一手资料。
④个案研究法:实验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个案:比如有的学生特别擅长古诗文诵读,有的学生特别擅长写作,有的学生背古诗很费劲,有的学生对古诗毫无兴趣。对这些情况,我们要跟踪培养,个别指导,研究他(她)的学习方法与特点,用于指导其他同学,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2、研究对象
我们选定宁阳四中2022级从高一开始进行实验,该年级共有13个班。该年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读书较少,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中考语文成绩较低。
3、实验时间
2023年9月--2023年9月。
4、实验过程及步骤
两年来,我们先后作了如下工作:
⑴、2023年3月,成立学校“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课题组,学校赵校长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会上,课题组组长做了开题报告,赵校长作了重要讲话。
⑵、2023年4月,课题组全体成员广泛搜集实验课题材料,认真学习巢宗祺教授有关理论,深刻领悟实验课题精神,为实验的顺利开展作了充分的准备。
⑶、2023年9月,对实验年级进行《高一学生古诗词积累与欣赏情况调查问卷》,全面了解学生古诗词积累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动员学生投入到实验中来。
⑷、2023年9月26日,举办“与祖国共奋进,与学校共发展”诗歌朗诵会,高一、高二两个年级2000多人参加,比赛共评出一等奖6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3人。比赛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了同学们的学习气氛,培养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意识,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爱校热情,为“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⑸、2023年,学校“岱蕾”文学社成立,定期出版校刊《七彩虹》,同学们有了自己的写作园地。
⑹、2023年12月11日晚19时-21时,在学校体育馆举办“好读书,读好书”学生读书笔记征文比赛活动。本次比赛要求实验年级参赛时必须从《古诗文诵读》一书中任选一首进行写作,可以鉴赏语言,可以分析手法,可以进行文学性的改写,可以写思想上的感悟等等,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⑺、2023年3月在高中三个年级开展了“爱祖国 爱家乡 唱和谐”征文比赛。
⑻、2023年6月举办了“古诗文活动”成果汇报演出,实验年级的同学通过小品、相声、诗歌朗诵等形式,将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感悟用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表演细腻、逼真,现场气氛热烈,展示了实验年级同学的风采,也证明了实验课题对同学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宁阳电视台、泰安电视台先后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⑼、2023年9月,我们布置学生认真阅读《现代文诵读(上)》《现代文诵读(下)》,要求学生整理好梳理本、摘抄本、心得本。
⑽、2023年12月,我们安排了“《平凡的世界》主题阅读”活动。
⑾、2023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三级分层达标” 省级语文实验课题在我校的顺利开展,更好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学涵养、人生修养,展现学生的文才,举办了第二届“读书笔记征文活动”,比赛将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进行,高一年级参赛时从《古诗文诵读》一书中任选一首进行写作,可以鉴赏语言,可以分析手法,可以进行文学性的改写,可以写思想上的感悟等等;也可以写读《平凡的世界》后的感悟。高二年级参赛时必须从《现代文诵读》一书中任选进行写作,可以鉴赏语言,可以分析手法,可以写思想上的感悟等等。
⑿、2023年4月,我们在实验年级进行了书法比赛。
⒀、2023年6月举办“我看《三国》人物”征文活动。
(三)、实验研究发现和结论
通过两年的探索,“三级分层达标”实验已初见成效。我们认为,学生在如下方面有所收益。
1、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学科本来是最美的一个学科,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个学科。但是,由于前几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学习成了单纯的机械的做题的训练,有人还美其名曰“语文理科化”,让语文彻底失去了美感,学生语文学习毫无兴趣和热情。“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让语文教育回归本质,不用去考虑什么主题,不用去管什么表现手法,不用去做那些乏味的练习题,由背诵开始,到美的感悟与体验,到自我鉴赏与评价,发自内心,源自真情,热情高涨,兴趣浓厚,长此以往,定会厚积薄发,发生质变。
2、学会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在应试教育下,很多学生都喜欢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实际上,这种盲目性的做题或许短时间会让你的成绩有一点提高,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的发展没什么益处。因为这种做法限制了人的视野,变窄了人的思路,捆住了人的想象,扼杀了人的创造。“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让学生意识到阅读思考胜过盲目做题,让学生养成了静心读书、大声读文 、积累梳理 、学会倾听 、主动交流等语文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理念的转变与习惯的养成,必然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3、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在“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背会大量优美的古诗文,阅读大量有深度的现代文外,我们又通过年级每周出版的刊物《文笔精华》,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如:卞毓方的《文天祥千秋祭》、《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张家界》、《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等散文;梁衡的《晋祠》《夏》《觅渡、觅渡、渡何处?》《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散文;还有余秋雨、毕淑敏、李存葆,贾平凹等当代散文大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或优美,或深刻,获厚重,获哲理,学生通过读这些作品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为写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4、提升了语文素养。两年多的实验,学生不仅重视了广泛阅读,更重视了识记背诵。学生受到了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了民族的文化智慧,培养了儒雅的气质和文明的举止,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5、学生入校成绩与高一市统考成绩对照及高二成绩对照表
平均分
1班
3
4
5
6
7
8
9
10
11
2023年9月
90.89
91.05
91.11
91.86
93.08
91.55
88.78
90.28
91.81
89.98
92.06
2023年1月
93.45
92.44
91.34
92.09
95.02
93.67
90.56
91.34
92.77
89.88
93.45
2023年7月
94.56
93.34
92.88
92.75
95.67
94.45
91.56
93.01
93.49
91.07
94.06
2023年1月
96.45
94.67
94.09
94.49
96.57
95.08
93.88
94.67
94.66
92.56
94.81
2023年6月
96.96
96.56
95.88
95.36
97.88
97.06
95.89
95.98
96.74
95.85
96.06
(四)、分析和讨论
1、采用灵活多变的背诵竞赛形式,是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的有效手段。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用过的“课前三分钟速背赛”“一月个人达标赛”“班内小组赛”“古诗文活动成果汇报演出”等形式,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带着目的去背,带着目标去背,记忆的速度会很快,记忆的效果会更好。
2、诵读与默写相结合,会让学生背的更准,记住的时间更持久。
3、诵读与改写、扩写、写作相结合,比如为新课文设计导语、意境描述等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这样做会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去研究诗,会不断增加学生语言表达中的“诗味”,会提高学生的修养。例如在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就要求同学们运用联想、想象,写一个片段,描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象。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我们要求学生以此诗为文本,扩写成散文。学习了《阿房宫赋》、《六国论》以后,我们课题组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苏洵认为,六国灭亡“弊在赂秦”;杜牧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二人的观点有什么异同?请学生根据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以“居安思危”为话题的作文,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为鼓励学生扩大课外阅读,积极展开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大胆发挥想象,我们课题组结合中国四大名著展开了“走近经典”的读书活动。我们先后安排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三国演义》的阅读活动。为配合这次活动,我们还专门找时间为学生放映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学生由此写出了一些读书笔记,如《看三国,品人生》《我看“七擒孟获”》等。
4、诵读方法的指导必须到位。每次读,教师都应该让学生说说有没有读出语调、重音、停顿、速度与节奏的变化,让学生体会朗读的技巧。在达到一定的共识后,再请朗诵出色的学生范读或老师范读,深情并茂的节奏、韵律,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较快地进入诗歌的意境。而学生也能在自己反复的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5、诵读与教学相结合,诵读与传统文化教育、与育人教育相结合。背诵古诗,不是单纯的去背,去记忆,而是为了鉴赏,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所以,必须与教学相结合,与传统文化教育、与育人教育相结合。我们在教学中,及时的将课文中涉及到的古诗、作者、背景、写作技巧、文化常识、人文精神介绍给学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情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比如,在讲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我们利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为学生介绍了“三月三”这个传统文化节日,并向学生展示了媒体上报道的各地华夏儿女身穿汉服到郊外踏青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渴盼。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书写《兰亭集序》第一段,予以展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在学习的李密《陈情表》一文时,我们课题组成员曾做过一项调查: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结果不容乐观,每个班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这些90后的孩子,只知道惦记着父母给他们过生日,哪里记得父母的生日;只知道要求父母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哪里想到过照顾父母;只知道自己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闹,甚至威胁父母要离家出走,要自杀,哪里想到过父母的感受……由此看来,传统的孝道在当代青少年的心目中已过于淡薄。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认为应该利用我们的教材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内涵,像孝道、礼仪等等。我们以“孝”为主题,编选了一期阅读材料,其中有毕淑敏的散文《孝心无价》、刘吾福的小说《孝》、邓炳荣的小说《疼痛的孝心》等,并趁热打铁,为学生布置作文题“谈孝道”,每位学生都写出了自己深刻地感受。
不仅如此,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注重发现古人身上的传统美德,并作为自己今后修身立德的榜样。例如,屈原保持自己的高洁的节操,“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李白刚正不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白居易哀民生之多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文天祥一心爱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儿寒乎?欲食乎?”所流露的对亲情的珍惜……这些出自课文的名言警句,在学生的随笔和作文中经常出现,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6、教师的督促、检查、评价必须到位,没有落实的布置只能是空的布置。教师的检查要成为常态。
(五)、建议
1、提高高考试卷中默写题目的分值或举办全省范围的古诗文诵读大赛,从根本上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推动这一实验的进行。
2、省教研室出台文件,把《古诗文诵读》《现代文诵读》变成选修教材,替换现有的《唐诗宋词鉴赏》。
3、进一步解放老师们的思想和观念,切实让老师们理解并贯彻厉复东老师说的“要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理解课题,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不是把课题纳入常规教学,而是把一切常规教学纳入课题。目的只有一个: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理念。切实解决语文教学中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看分数、不看素养的粗浅的做法。切实解决实验过程中几张皮的问题。
(六)、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读书法》,《青海师专学报》,1996年7月,第27页。
2、柯昌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第三中学):《传统语文教学vs新课改》。
3、王景华 厉复东:《古诗文诵读》“编写说明”,电子工业出版社,2023年10月。
4、厉复东老师、巢宗祺教授济南、日照会议记录
三、附录(致谢、插图列表、表格列表)
(一)致谢
1、向巢宗祺教授、厉复东老师、侯成宾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2、向孙蕊老师、王洪民校长、贾存胜校长、赵峰校长以及宁阳四中各中层部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二)三级分层达标实验教师研究成果汇总
教师姓名
教学科研成果
朱永明
《5年高考3年模拟·高中语文必修三》(副主编)
朱永明
《中学教材学习讲义·高中语文必修三》(副主编)
程国栋
《高中语文复习指导与训练》(编者)
程国栋
语文学习报(2023年第6期):《为青春喝彩》
程国栋
语文学习报(2023年第9期):《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
程国栋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第27期):《如何写文艺评论》
程国栋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第38期):《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名臣良将》
程国栋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第47--52期):《高考作文专辑》
程国栋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2023年第3期):《语言运用分类训练》
侯代泉
《高中作文阶梯训练(高一)》(参编)
侯代泉
《高中作文阶梯训练(高三)》(参编)
侯代泉
《2023年高考满分作文评析与阅卷报告》
侯代泉
《2022高考通关》(主编)
侯代泉
学生新报·高中语文:《秋日恋歌》
侯代泉
语文学习周报·高考版(第24期):《诗性语言,妙悟人生》
(三)三级分层达标实验教师与学生获奖汇总
获奖教师
获得奖项
程国栋
《语文学习报》教师指导奖
郝风华
泰安市教学研讨会公开课
郝风华
泰安市优质课二等奖
郝风华
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
郝风华
泰安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
郝风华
宁阳县艺术节诗歌朗诵一等奖
王晓敏
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
王晓敏
泰安市征文比赛优秀辅导奖
王晓敏
宁阳县诗歌朗诵优秀辅导奖
34位用户关注
32位用户关注
38位用户关注
73位用户关注
77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64位用户关注
78位用户关注
72位用户关注
17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