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2020
近年来,我旗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大力开展全年禁牧、春季休牧、划区轮牧工作,通过合理利用草牧场,加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力度。经过不懈地努力,全旗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
一、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
xx年以来,我旗累计投入资金34961.7万元,治理面积1112.39万亩,其中飞播造林61万亩,封山育林70.56万亩,农田防护林0.5万亩,林木种苗1.01万亩,人工种草0.4万亩,人工造林31.03万亩,围栏封育656.53万亩,划区轮牧271.68万亩,基本草牧场1.31万亩,飞播牧草12.5万亩,暖棚16.67万平方米,饲料机械1700台,水源工程758处,节水灌溉489处,小流域治理5.87万亩,生态移民864户4130人;xx年开始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每年投入资金1亿元,在10个嘎查实施禁牧416万亩,在61个嘎查实施草畜平衡3709万亩,政策涉及全旗7个苏木镇、71个嘎查、5300个牧户1.8万余人;通过围栏封育、“三区四带五个基点”建设,全旗打草场面积达到732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18%,正常年景打贮草总量超过2亿公斤;加强草牧场制度化管理力度,全旗围栏化草场面积达到3848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95%,其中实施划区轮牧面积达到2802万亩,占全旗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9.1%,划区轮牧和季节性轮牧工作已成为我旗投入成本最低,保护成效最好的亮点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牧区“两项基本制度”的落实,着力改变传统草牧场利用方式,不断降低利用强度,有效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全旗放养牲畜总数由xx年的168万头只压减到146.6万头只,牛和马分别增加58%和52%,山羊和绵羊分别减少54%和15%;通过治理和合理利用,全旗林草植被盖度增加了30%—50%,其中:森林覆盖率由0.74%提高到2.67%。全旗草牧场植被平均高度、盖度、产草量由xx年的23.2厘米、41.7%、81.2公斤/亩提高到xx年的35.1厘米、54.7%、88.8公斤/亩,分别提高了11.9厘米、13%、7.6公斤/亩。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自xx年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我旗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始终将该项工作放在全旗各项工作的首位,全面实施“围封转移”和“两转双赢”战略,落实草畜平衡和“三牧”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
——坚持科学的指导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坚持“三生结合”(生态、生产、生活),“三效”统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坚持以工程建设为支撑,以科技为动力;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项目布局;转变畜牧生业产经营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牧业增产,牧民增收。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开展广泛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忧患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群众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项目建设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坚持“谁建设、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投入,使生态项目建设发挥具大的现实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造林、种草质量。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把生产适用技术落实到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加强科技培训工作,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鼓励各类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攻关和有偿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大力培育和推广适应区域特点的优良品种。
——加大工程管护的执法力度。生态建设工程是一项建设周期长的综合性工程,它是造福于后人的工程,因此我旗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进行更好的管护,同时各项目实施部门及时督促有项目区的各苏木镇、嘎查建立管护组织,制定管护制度,广泛宣传,责任到户、到人,依法管护,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人人有责的自觉行动。
——加强草原监理队伍建设,提高草原管护水平。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实施后,我旗结合实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了《关于招录全旗草原管护员的实施方案》、《阿巴嘎旗嘎查级草原管护员选聘录用办法》、《全旗草原管护员考试考核方案》等考录方案,并在全旗范围内进行公示,在全旗7个苏木镇共聘用嘎查级草原管护员188名、旗级草原管护员40名,充实草原管护队伍,加大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力度。xx年3月16日起截止31日,对全旗188名嘎查级草原管护员以苏木镇为单位进行了专门培训,颁发了“聘书”,签订了“合同”,并给每个草原管护员制作了“草原管护员工作实用手册”和“草原管护员巡查日志”。同时对考试招录的旗级40名草原管护员,重点培训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执法、行政执法、劳动合同法等,并签订了“草原管护员劳务合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草原管护员已全部上岗到位,开展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管护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后,我旗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严格的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限量养殖标准,压减了牲畜头数,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虽然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补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牧民增收,所以提高牲畜个体产值是提高牧民收入的有效渠道。提高牲畜个体产值除了提高种畜质量外,保护基础母畜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还没有保护基础母畜政策措施。所以建议出台给予基础母畜相应的补助等保护基础母畜政策。如每头合格基础母牛每年补助800元,每只合格基础母羊每年补助500元等。
(二)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项目区的管护问题越显突出和重要,我旗按上级要求聘用一批牧民担任了嘎查级管护员,也起到一定作用。由于嘎查级管护员工资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执法权等原因,未能发挥足够的管护作用。建议在聘用草原管护员的工作中,由执法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招录一批文化素质高、办事能力强、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予以充实草原管护员队伍,从而加强项目区管护力度。
(三)目前,我旗草地生产力监测设备较落后,从而影响载畜量的测算。为使产草量测算更加准确,望上级支持配备更加先进的草地生产力监测设备。
(四)近年来,牧民保护草场的意识不断提高,通过牛羊育肥等现代化养殖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增加收入的认识度也逐渐提高。但是,引领牧民走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道路上需要标准化育肥棚圈、储草棚、水源井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希望上级在这些基础设施方面出台新项目予以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后我旗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和我旗被纳入乌珠穆沁沙地治理区域的有利机遇,立足于长远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营林造林、草地治理、水利措施、生态移民等各类生态项目,以沙化、退化严重地区为重点,加强生态治理工作,建立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针对我旗不同地区草原生态及土质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北部地区以围栏封育为主,南部地区以封山造林、飞播造林及人工造林为主,同时在全旗范围内加强棚圈、水源井等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牧区“两项基本制度”的落实,抓好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加强草地、林地和湿地的保护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林草资源和生态环境行为,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积极稳妥推进牧区人口转移,不断完善牧区人口转移的政策措施,重点抓好牧区青年和学生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在城镇创业就业本领,加强对转移进城牧民的管理和服务,解决进城牧民的后顾之忧。稳步控制牲畜数量,放养牲畜数量控制在140万头只以内。争取五年内全旗植被盖度稳定在65%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高,林草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全面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畜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重大进展,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2篇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旗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大力开展全年禁牧、春季休牧、划区轮牧工作,通过合理利用草牧场,加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力度。经过不懈地努力,全旗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
一、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
xx年以来,我旗累计投入资金34961.7万元,治理面积1112.39万亩,其中飞播造林61万亩,封山育林70.56万亩,农田防护林0.5万亩,林木种苗1.01万亩,人工种草0.4万亩,人工造林31.03万亩,围栏封育656.53万亩,划区轮牧271.68万亩,基本草牧场1.31万亩,飞播牧草12.5万亩,暖棚16.67万平方米,饲料机械1700台,水源工程758处,节水灌溉489处,小流域治理5.87万亩,生态移民864户4130人;xx年开始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每年投入资金1亿元,在10个嘎查实施禁牧416万亩,在61个嘎查实施草畜平衡3709万亩,政策涉及全旗7个苏木镇、71个嘎查、5300个牧户1.8万余人;通过围栏封育、“三区四带五个基点”建设,全旗打草场面积达到732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18%,正常年景打贮草总量超过2亿公斤;加强草牧场制度化管理力度,全旗围栏化草场面积达到3848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95%,其中实施划区轮牧面积达到2802万亩,占全旗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9.1%,划区轮牧和季节性轮牧工作已成为我旗投入成本最低,保护成效最好的亮点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牧区“两项基本制度”的落实,着力改变传统草牧场利用方式,不断降低利用强度,有效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全旗放养牲畜总数由xx年的168万头只压减到146.6万头只,牛和马分别增加58%和52%,山羊和绵羊分别减少54%和15%;通过治理和合理利用,全旗林草植被盖度增加了30%—50%,其中:森林覆盖率由0.74%提高到2.67%。全旗草牧场植被平均高度、盖度、产草量由xx年的23.2厘米、41.7%、81.2公斤/亩提高到xx年的35.1厘米、54.7%、88.8公斤/亩,分别提高了11.9厘米、13%、7.6公斤/亩。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自xx年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来,我旗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始终将该项工作放在全旗各项工作的首位,全面实施“围封转移”和“两转双赢”战略,落实草畜平衡和“三牧”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
——坚持科学的指导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坚持“三生结合”(生态、生产、生活),“三效”统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坚持以工程建设为支撑,以科技为动力;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项目布局;转变畜牧生业产经营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牧业增产,牧民增收。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开展广泛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忧患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调动群众积极性,鼓励群众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项目建设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在产权明确的前提下,坚持“谁建设、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投入,使生态项目建设发挥具大的现实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造林、种草质量。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把生产适用技术落实到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加强科技培训工作,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鼓励各类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攻关和有偿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大力培育和推广适应区域特点的优良品种。
——加大工程管护的执法力度。生态建设工程是一项建设周期长的综合性工程,它是造福于后人的工程,因此我旗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进行更好的管护,同时各项目实施部门及时督促有项目区的各苏木镇、嘎查建立管护组织,制定管护制度,广泛宣传,责任到户、到人,依法管护,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人人有责的自觉行动。
——加强草原监理队伍建设,提高草原管护水平。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实施后,我旗结合实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了《关于招录全旗草原管护员的实施方案》、《阿巴嘎旗嘎查级草原管护员选聘录用办法》、《全旗草原管护员考试考核方案》等考录方案,并在全旗范围内进行公示,在全旗7个苏木镇共聘用嘎查级草原管护员188名、旗级草原管护员40名,充实草原管护队伍,加大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力度。xx年3月16日起截止31日,对全旗188名嘎查级草原管护员以苏木镇为单位进行了专门培训,颁发了“聘书”,签订了“合同”,并给每个草原管护员制作了“草原管护员工作实用手册”和“草原管护员巡查日志”。同时对考试招录的旗级40名草原管护员,重点培训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执法、行政执法、劳动合同法等,并签订了“草原管护员劳务合同”,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草原管护员已全部上岗到位,开展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管护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后,我旗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严格的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限量养殖标准,压减了牲畜头数,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虽然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补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牧民增收,所以提高牲畜个体产值是提高牧民收入的有效渠道。提高牲畜个体产值除了提高种畜质量外,保护基础母畜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还没有保护基础母畜政策措施。所以建议出台给予基础母畜相应的补助等保护基础母畜政策。如每头合格基础母牛每年补助800元,每只合格基础母羊每年补助500元等。
(二)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项目区的管护问题越显突出和重要,我旗按上级要求聘用一批牧民担任了嘎查级管护员,也起到一定作用。由于嘎查级管护员工资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执法权等原因,未能发挥足够的管护作用。建议在聘用草原管护员的工作中,由执法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招录一批文化素质高、办事能力强、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予以充实草原管护员队伍,从而加强项目区管护力度。
(三)目前,我旗草地生产力监测设备较落后,从而影响载畜量的测算。为使产草量测算更加准确,望上级支持配备更加先进的草地生产力监测设备。
(四)近年来,牧民保护草场的意识不断提高,通过牛羊育肥等现代化养殖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增加收入的认识度也逐渐提高。但是,引领牧民走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道路上需要标准化育肥棚圈、储草棚、水源井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希望上级在这些基础设施方面出台新项目予以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后我旗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和我旗被纳入乌珠穆沁沙地治理区域的有利机遇,立足于长远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营林造林、草地治理、水利措施、生态移民等各类生态项目,以沙化、退化严重地区为重点,加强生态治理工作,建立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针对我旗不同地区草原生态及土质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建设方式,北部地区以围栏封育为主,南部地区以封山造林、飞播造林及人工造林为主,同时在全旗范围内加强棚圈、水源井等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牧区“两项基本制度”的落实,抓好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加强草地、林地和湿地的保护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林草资源和生态环境行为,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积极稳妥推进牧区人口转移,不断完善牧区人口转移的政策措施,重点抓好牧区青年和学生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在城镇创业就业本领,加强对转移进城牧民的管理和服务,解决进城牧民的后顾之忧。稳步控制牲畜数量,放养牲畜数量控制在140万头只以内。争取五年内全旗植被盖度稳定在65%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高,林草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全面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畜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重大进展,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而推进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带着思考,xx年5月11日至17日,我们xx年春季班一支*一行7位同志,按照中央*校中直分校的教学部署和安排,来到福建省龙岩市,在这个被誉为“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里,开展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短短的七天六夜,我们走村入户、上山进棚,行程近1500公里,先后在新罗、上杭、长汀、连城、永定、漳平的13个乡镇和22个企业、村庄和生产基地,参观典型样板,查阅文件资料、座谈经验做法,访谈干*群众。调研中,我们结合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校所学的理论和知识,重点对闽西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做法和经验,以及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途径和方式进行了学习考察和分析研究。
*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制度安排和全面部署,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这一任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通称闽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1997年5月撤地建市,辖新罗区、漳平市和永定、上杭、武平、长汀、连城一区一市五县,总人口3万人(略少于北京市海淀区328万人),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略大于北京市1.68万平方公里)。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0亿元、增长11.2%;公共财政总收入249亿元、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81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578元。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龙岩是___思想的重要发祥地,1929年12月在上杭古田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是我们*思想建*、政治建军的纲领性文件。龙岩人民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全市在册烈士2.36万人,占全省烈士半数以上。龙岩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雨量充沛、水系发达,矿产丰富、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高达76.23%,并因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而蜚声海内外。但是,由于龙岩山区面积大、贫困区域多等特点,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面临着较为特殊的困难。从自然层面上看,因闽西山大坡陡、土质疏松,雨水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崩岗红壤等危害严重;从社会层面上看,因战争破坏、乱砍滥伐、稀土采挖、“四料”(木料、燃料、饲料、肥料)消耗、生活垃圾等,森林植被曾经遭受严重的人为破坏;从现实层面上看,经济总量不高,发展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工业排放治理难度加大,环境保护自身能力较弱,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双重压力突出。面对困难和挑战,龙岩人民从未躺在功劳簿上等待观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建设美丽家乡的锐意追求,从始于20世纪40年代土壤保肥试验做出的有益探索,到建国以后在当地*委和政府领导下,龙岩人民开展的植树育苗、封山育林、恢复植被的绿化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积极实施多项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的科学举措,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坚守和努力,终于探索出一条治理开发并举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调研中,我们深刻感到龙岩市委、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他们思路清晰,举措有力,重点突出,生态农业、水土保持、水系整治、节能减排、人居改善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展现了闽西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龙岩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立足实际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是龙岩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市委、市政府在*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按照“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要求,积极探索走“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科学发展之路。全市相继制定实施了《关于贯彻落实*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全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龙岩市生态市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之中,统一部署,统筹安排;确定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立足点,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为载体,全面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全面推进节能减排,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增创龙岩生态发展新优势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绿色低碳产业结构基本建立,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优美舒适人居环境基本形成,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水平显著提升的总体目标;提出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等3大类18项生态市考核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中短期规划和区域性目标。同时,把生态创建工作列入*政目标管理考评和政府绩效管理考评,引导各级*政组织把生态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必须花最大力气抓的中心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xx年龙岩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8.8万亩,完成省里下达任务的120%,两年累计实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4万亩;龙津河流域投入补偿资金5亿元,关闭拆迁域内猪舍面积180万平方米,河水水质自xx年以来首次提升到四类标准;关闭落后产能企业42家,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5.7%,中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以上指数达到99.7%。
二、因势利导实施环境治理和资源开发,是龙岩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
建设生态城市是环境意识的觉醒,是发展观念的变革,是建设理念的升华,是生活方式的转变。跳出传统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制约,努力实现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这样的观念在闽西人心中已经形成了共识,并成为龙岩发展的坚定抉择。近年来,龙岩通过抓龙头、筑链条、建集群,对传统资源型产业的改造提升,着力发展以商贸物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集约发展机械、电子等新型工业和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坚持民生优先,让百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享成果、得实惠,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种植和养殖良性互动,餐饮旅游和农业生产互为补充,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同步实现。特别是在乡村重点发展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引导农民发展大田经济、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经济。目前,园艺种植、花卉苗木等一批设施农业加快推进,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家庭农场已达1084个,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20%。按照支*强、产业兴、乡村美、民风好、农民富的要求,在全县134个乡镇每年培育一个以上“美丽乡村”,以点带面,建设各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正是在这样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影响下,龙岩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这条路子符合闽西实际,契合群众期待,更符合生态文明的时代发展潮流。
三、持之以恒开展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是龙岩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龙岩是福建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据1985年遥感普查,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374.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13%。其中,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近三分之一,其水土流失历史之长、面积之广、程度之重、危害之大,居全省之首。“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柳村无柳,河比田高”、 “晴三天,闹旱灾;雨三天,闹洪灾”是当时以河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区生态恶化、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在长汀县,我们看到了当年对水土流失景象的描述:“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在那里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惨静寂,永伴着被毁灭的山灵。”龙岩的生态文明建设始于水土流失治理,可以追溯到1940年3月,福建省研究院在长汀县河田筹建“土壤保肥试验区”,当时主要进行了一些水土保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和初步治理的探索。新中国成立以后,*和政府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极为重视,组织广大群众大力开展培育苗木、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虽然期间历经“大跃进”的破坏和文革十年的干扰,但对水土流失的治理积累了大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1983年开始,时任福建省委**项南同志到河田视察水土保持工作时总结出水土保持“三经”,在他的推动下,省委、省政府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全省的一项重要工作,拉开了龙岩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的大幕。曾在福建工作17年的xx同志,对生态建设历来重视。早在1999年在长汀考察水土保持工作时,就希望干*群众要锲而不舍、统筹规划,用10到xx年时间完成国土整治、造福百姓。经过10多年努力,长汀将“火焰山”变为“花果山”,昔日不毛之地,如今白鹭翩翩,百姓安居乐业,经济林木硕果累累,村民收入逐年增长。经过各级领导接力式的强力推动,中央、地方持续有力的政策扶持,干*群众坚持不懈的艰辛努力,龙岩就在年复一年的坚定抉择和不懈努力中发生着质的改变,在将一座座荒山变成一片片绿洲的基础上,今天的龙岩市正在向更高目标迈进,把一片片绿洲变成一个个生态家园,实现从荒山到绿洲再到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的科学发展之路,老区人民期盼已久的绿色梦想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四、稳中求进破解生态难题和环保瓶颈,是龙岩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xx年底和xx年初,xx同志两次对福建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出批示,特别强调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上,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xx同志的重要批示体现了___国务院对闽西老区发展的关心、重视,也极大鼓舞了全市人民进一步治理好水土流失、进一步建设好生态文明的决心和干劲,龙岩再次掀起了水土保持治理和建设生态家园的热潮。“进则全胜”既是对长汀经验和闽西成就的概括和总结,更是龙岩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和要求,市委、市政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动员全社会继续发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围绕让地更绿、让水更净、让天更蓝的目标,突出打好“治山、治水、治大气”三场硬仗:一是以长汀为重点的新一轮的水土流失治理。以xx年底卫星遥感图为基础,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标本兼治,多管齐下,确保治理一片、巩固一片、见效一片。力争再用4年时间,对长汀剩下的36.7万亩以及全市剩下的164.1万亩水土流失区实施全面治理。二是以龙津河为重点的新一轮水环境的综合整治,统筹推进汀江、九龙江、闽江流域水环境整治,加大江河源头和水源地保护力度。着力在养殖业、采矿业污染治理、城镇生产生活污水处理上下功夫,确保“三年初见成效,八年全面完成”,把龙津河建设成一条生态之河、人文之河、宜居宜业之河。三是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通过关停并转、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努力实现循环发展的路径,要把全市143家小煤矿企业通过两三年的努力控制在50家以内,确保空气质量明显、持续提升。
五、全民参与营造生态文化和绿色生活,是龙岩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
首先,龙岩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思想先导作用,要求各级领导干*和广大*员进一步敞开胸襟、打开视野,跳出传统发展思维、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的制约,摆脱对粗放型增长的依赖,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气魄来破解难题、应对挑战、推动崛起。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生态伦理道德。要求各级*校、行政学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干*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生态文明有关知识和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住房日”、“世界湿地日”、“全国土地日”、“保护母亲河日”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专题教育活动,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把生态文明创建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开展环境友好型**、学校、企业、社区、村庄、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环保志愿服务,努力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三是加快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弘扬和传播生态文化。加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遗址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程,整修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古民居、文物等,加快推进国家级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申报和建设,保护和开发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等生态文化资源,维护生态文化多样化。结合生态城市、生态村镇建设,加快建设并形成一批以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村为主体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四是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大力开展节能减排进家庭社区活动,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工具出行,着手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合理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均衡良性发展。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加强疾病防控,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努力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共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使生态文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文化支撑。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生态文明带来的收益与安康,进而更加自觉、主动地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者、守护者、宣传者和建设者。
调研中,我们所到之处无不深切感受到“绿色”已经成为闽西的又一张特色名片,“生态”正在成为龙岩持续发展的核心优势。今天,龙岩人民在闽西红土地上的绿色崛起,给我们对革命老区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以深刻的体会和启示: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未来。人类文明脱胎于原始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转型期。人类上下约万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告诫我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我们“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我国目前许多乡村仍然保留着“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随”的农耕文明精髓,仍然保留着天人合一的生存模式,还有着建立从民居到养生到乡土文化产业、到乡村社会自治的生态系统的可能。在老少边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传统农业文明的宝贵遗产和农业的生态功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珍惜、保护土地,优化农业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制度创新、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科学而严肃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性、战略性、持续性进程,必须以科学规划为指导,认真执行国土空间和资源环境生态规划。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及配套政策,优化区域功能配置和定位,区域差异化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特别是在以促进资源节约、提升环境质量、优化国土空间、增强生态服务为核心目标的制度创新,以保障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有效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面对的问题、挑战、压力和风险复杂多样,决不能好大喜功、轻举盲动,更不能缩手缩脚、迟滞不前,必须坚定信心,科学、规范、扎实、有序推进。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当前,绿色发展正在全球兴起,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创新绿色科技、生产绿色产品、开发绿色能源、倡导绿色消费,不仅有助于减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当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尤为急迫。循环发展,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尽快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十分关键。低碳发展,就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否成功,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成功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非常重要。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思想先导、法制保障、全民参与。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努力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要充分挖掘司法资源,用足法律手段。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更多地通过司法途径追究污染环境者和破坏生态者的法律责任,索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维护公民环境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生态系统永续发展。要合理利用司法资源,借助法律手段深化改革、优化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要建立健全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提高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度、认同感、参与度,创新公众参与方式和渠道,使广大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高度重视和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难忘的龙岩之行,不仅让我们在红色热土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和*性教育,而且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的十八大以来方针政策的领会和理解,更让我们在老区、在乡村、在基层,增进了对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农民兄弟的了解和感情,收获很大,感触至深。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我们站在才溪乡___同志当年调查研究的旧址,伟人身上那种坚持真理、敢于斗争的勇气,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的作*,依靠群众、关心群众的思想,无不感召着我们每一个人。七天的调研充实、紧张,却又短暂、匆忙,这仅仅是我们思考的开始,调研远远没有结束,我们永远在路上……
关于加快推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示范区、美丽云南典范,根据州委部署,州政协组成由胡志寿**为组长,玉香伦副**、江建成副**为副组长的调研组,对全州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初步成果报告如下:
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我州认真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充分利用所具有的生态资源,气候环境资源以及民族独有文化资源,将环境保护治理、生态恢复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促进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发展。
(一)生态效益良好
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了加强。全州已建立国家、省、州、县(市)四级1367.4万亩公益林体系,累计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231万亩和退耕还林27.2万亩,新增造林地面积206.6万亩,1669.6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民义务植树150万株,完成中低产林改造15.99万亩,发展种植珍贵用材林树种6万余亩(其中景洪市2万亩、勐海县3万亩,勐腊县1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8.3%。全州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406.9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10倍,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9.73万元/公顷·年,远远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全国5.52万元/公顷·年,全省6.77万元/公顷·年)。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保护区面积不断扩大,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增加到约250余头,印度虎回归,桃花水母浮现等野生动物种类扩大,动物交流活动范围不断拓展。率先实施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将野生动物对群众造成的损失用责任保险的形式进行赔付,有效保护了群众合法利益。
跨境联合保护取得成功。开展了澜沧江—湄公河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及国际河流联合保护,积极维护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生态安全。巩固中老跨境联合成果,推动与老挝、缅甸建立一批新的跨境联合区域,构建国家绿色生态屏障。同时与老挝北部三省六县开展边境森林防火联动,共同构筑一线森林防火墙。跨境联合保护行动的实施,充分展示了在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方面责任的大国形象。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大力加强市政环境建设,实施城区道路改造、绿化美化、亮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主要道路以及街道建筑特色化改造工程,景洪城市绿化覆盖率42%,绿地率37%,人均公园绿地的面积达16.5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加快推进生态乡镇创建,全州31个乡镇中,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的有29个,占93.5%,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有1个,州级生态村116个。同时,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单位、小区29个,各级绿色学校56所,州级“环境友好型”企业22户。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拆除了红塔水泥厂年产10万吨湿法窑水泥生产线,依法关停并转32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搬迁重组11个胶厂。全州xx年单位gdp能耗下降 1.7%,完成省定单位gdp能耗下降1.7%的目标。“xx”期间全州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000吨以内,化学需氧量减排5600多吨,超额完成省下达减排1700吨的目标任务。全州环境质量状况明显好转,勐海县、勐腊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均满足《环境空气资料标准》一级标准,景洪城区大气质量满足二级标准,pm10监测达标率为100%。景洪市城区环境噪声质量等级“较好”。医疗废物年处理能力990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2%,城镇生活垃圾无毒化处理率达100%。境内八条主要河流水质均达ⅲ类标准,符合《云南省地面水功能区划分类》。
西双版纳州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接纳为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州;xx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二)经济效益显著
长期以来,我州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以保护促发展,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培养壮大生态特色产业,在提升改造橡胶、茶叶等传统产业同时,着力培育森林生态旅游、森林花卉、森林食品、森林药材和野生特种动物驯养繁殖等生态特色产业,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仅xx年全州林业产值达118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50%。主要林业产业有:
橡胶种植面积431.06万亩,干胶产量28.1万吨,总产值41.43亿元。其中民营橡胶种植面积285.46万亩,干胶产量18.77万吨,占干胶总产量66.8%。橡胶产业已成为全州种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整体效益最好、经营层次最高、从业人员最多的绿色生态优势产业。
茶叶种植面积75.54万亩(其中古茶树、古茶园面积8.51万亩)干毛茶产量3.09万吨,总产值15亿元。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州一大绿色生态特色产业。
全州已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17个,其中以热带雨林观光和生态体验为主的景区(点)有勐仑植物园、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望天树、雨林谷等,这几大景区(点)在全州旅游业发展中起着领军作用。xx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53.6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140亿元。
一批新兴林业生态产业开始起步。全州共种植澳洲坚果1.4万亩,咖啡5.02万亩,热带水果34万亩(其中香蕉29万亩,其他水果5万亩),石斛0.35万亩(其中林下种植0.13万亩)。部分产业已经产生效益,产业提速升级,越来越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旺盛的生命力。
(三)社会效益凸显
进一步提高了西双版纳知名度和美誉度。西双版纳历来以绚丽的热带雨林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区位优势而闻名于世。随着桥头堡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越来越好,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慕名前来西双版纳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研考察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一个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正走向世界,世界更加了解西双版纳、赞美西双版纳。美丽在哪里?西双版纳告诉你!西双版纳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胜地,成为中国50个最值得外国人去的地方之一。
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通过深入开展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化理念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观得到了传承弘扬,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有机结合,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边防巩固。通过开展以生态文明创建“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使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循环相生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实施与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的生物多样性跨境联合保护、边境森林防火联动等行动,进一步加强了邻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边防巩固和边疆稳定。
二、加快推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州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把美丽中国___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战略,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生态补偿等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倾斜和支持,为我们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重要的机遇。
(二)生态自然资源丰富。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中国生物多样性聚集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风景名胜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物种基因库”和“森林生态博物馆”等美称。
——动植物种类繁多。全州有国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38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862万亩,农地森林面积523万亩),占国土面积83.2%,森林覆盖率为78.3%。州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为402万亩;州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53万亩;县(市)级保护区2个,面积86万亩;保护小区4万亩。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面积达545万亩,占全州国土面积19%。在这片仅占全国1/500的国土面积上,有高等植物5000多种,占全国的1/6;兽类130多种,占全国近1/4;鸟类429种,占全国1/3,其中45种仅见于西双版纳。
——水能资源富足。境内有澜沧江水系大小河流2760余条,河网总长1.2万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64公里。其中,较大河流有30余条,集水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澜沧江一级支流有6条;较小的一级支流有5条;集水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二级支流有普文河。全州水资源总量达85.8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0.975万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水量的7.7倍。全州有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181座,库容总量达3.4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富集。目前全州已发现矿种32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23种。其中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有金矿、铁矿、锰矿、铜矿、铅锌矿、煤矿等13种。全州共有采选矿企业163户(其中规模以上11户。按区域分:景洪市64户,勐海县51户,勐腊县48户。采矿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0.3%,xx年全州共征收矿产资源规费1.2亿元。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区位条件优越。西双版纳东部及南部与老挝接壤,西南部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966.3公里(其中,中老段677.8公里,中缅段288.5公里)。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穿境而过,将中、老、缅、泰、柬、越六国串连起来,昆曼大通道贯穿中、老、泰三国。据此,具有地处“三线”(北回归线、边境一线、大通道主干线)、一州连三国、一江连六国的特殊地理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州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加大经济贸易合作,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使西双版纳成为祖国西南边陲一个团结、稳定、和谐、繁荣的边疆民族自治州、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民族生态文化厚重。全州有常驻总人口114.9万人,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布朗、彝、基诺、瑶、壮、回、苗、景颇、佤等13种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74.4万人,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77.4%。各民族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众多历史遗迹、佛塔、亭井、佛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村寨、民族节日、宗教信仰和民族风情,构成了独特而又多样的人文景观。以傣族贝叶文化为代表的民间文化遗产挖掘、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令人神往。长期以来,全州各族人民秉承“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朴素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优先,开发第二”的森林文化精神,创造了自己多姿多彩的生态文化。这些民族生态文化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文明观,为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示范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
三、制约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利因素
加快推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既有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一)生态文明意识需进一步增强
各级*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经济中,始终坚环境优先原则,从而使得西双版纳这片绿洲青山常在,绿水长青,蓝天碧云。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经济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集体林、国有林,甚至水源林等生态保护地被蚕食,生态保护地逐渐缩小,威胁着当地生态安全。与此同时,由于过度开垦和林种单一等因素,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全州范围内气候变化异常,雾日减少,气温升高,湿度减小,自然灾害增多,灾害造成损失增大。
(二)林业产业发展缓慢
一是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州林业产业发展中,橡胶、茶叶、森林旅游业发展较快,其他林产业发展较慢,形成规模的林下经济项目不多,林业产业化程度低,林业企业处于小、散、弱的状况。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不足,林产品加工大多处于初级阶段,精深加工少,缺乏功能齐全的专业加工经营市场。三是林业效益差。全州有4.9万亩疏林地,这些疏林地中活立木蓄积量小,无用的树、低值的树较多,珍贵树种少,经济效益较差。
(三)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亟待加强
一是工业企业污染减排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一些橡胶加工企业未按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相关标准建设,废水、废气、废渣排放不达标,影响了周围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部分采矿企业在采矿、选矿、运矿过程中,造成了对土地、山林、河流、道路、环境的破坏,但却没有按照边开发、边恢复、边治理的要求进行复垦还绿,恢复道路交通,整治河流。有的还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废水、废渣直接排入河中,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私挖滥采河道砂石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流沙河、南腊河沿岸偷采砂石、乱采砂石现象较为突出。
二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需进一步增强。空气污染、水体污染、脏、乱、差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差,绿化率低,街道绿化美化没有充分体现热带风光。
三是农村面源污染不容忽视。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土地板结、肥力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尤其是大面积种植香蕉大量使用塑料薄膜所造成的白色污染甚为严重。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以来许多村寨无规划、无公厕,畜禽散养、农家肥、废弃物、垃圾随意堆放在房前屋后,公路两旁,沟边河渠边,人畜居住混杂,生产生活废水随意排放等问题普遍存在,既影响了村容村貌又影响了环境卫生。部分村办或农民自办企、小手工作坊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未经处理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或用于农田灌溉,影响着村民身体健康和农作物安全。
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及主要措施建议
目标任务:根据陈玉侯**在州委七届四次全会上“关于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精神,结合有关部门的工作意见,对加快推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出如下初步建议,以供参考。即: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把我州建设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最高的地区;精选最有特色和最有经济价值的珍稀树种,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把我州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珍贵用材林基地;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把我州建设成为生态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主产地和加工区;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州市;继续推进生态乡镇创建,争取全州31个乡镇全部建成省级生态乡镇,全州三个县(市)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县,把我州建成国家级生态州。通过三到五年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示范区、美丽云南典范,让美丽西双版纳更加美丽。
主要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任务, 建议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美丽的自然、美丽的生态、美丽的环境作支撑。西双版纳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是全国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宝库,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全州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乎全国生态安全,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为全国乃至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清;不仅期待殷实富足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人民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现象较为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发空间格局。这样才能促进全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着力构建生态修复工程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一要加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州、县(市)级自然保护区,在现已建成545万亩保护区和保护小区基础上,再增划州级自然保护40万亩以上,力争xx年各级保护区和小区面积达到全州国土面积20%以上。加强天然林、各类公益林、水源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把林地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划定林地红线,守住生态底线,特别要杜绝政府性破坏行为,绝不能因为目前的经济利益,使森林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落实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其他损失赔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各类违法行为。加强森林防火,避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最大限度减少森林资源损失。巩固和发展中老跨境联合保护成果,积极推动与老挝、缅甸建立一批新的跨境联合保护区域,构建国家绿色生态屏障。
二要加快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西双版纳宜林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势,具有发展多种珍贵用材树种的特殊优势。州内有珍稀类用材树种100余种,其中:柚木、西南桦、紫檀、望天树等20种树种在我州适生区域长势良好,也是我州今后可以形成产业规模的珍贵用材树种。目前全州尚有近3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可发展种植珍贵用材林,有4.9万亩疏林地可用来补种、改种珍贵树种。有近40万亩低质茶园和20万亩低产胶园可采取套种和树种更替的方式进行种植,加上城镇园区、公路沿线和江河两岸,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要充分利用我州资源优势,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方式大力发展珍贵用材林,把低值的树、无用的树变成高价值珍贵树种,加快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点:就是在四旁地、校园小区、农村庭院、营区、景区、城市绿地内散种和在天然林中空地内种植。线:就是在公路沿线、江河两岸种植。面:就是消灭现有荒山荒地连片种植,在疏林地、茶园、橡胶地内补种、套种、改种珍稀树种。努力形成林路、林江、林水、林村、林城相依,点、线、面相结合的珍贵用材林森林生态体系。林业部门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出明确工作目标,把任务分解细化到各县(市)、各单位,设定工作进度表,加强业务技术指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要创新林业发展机制,健全林权流转机制,集中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参与植树造林。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个人在国有和集体荒山荒地上开展植树造林,种植珍贵树种,按照“谁种谁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明析产权归属,发放林权证,把产权划归投资者,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在资金、技术、种苗上给予大力支持,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努力形成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一起上的发展格局。
发展种植珍贵树种,建设珍贵用材林基地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长远大计。当前,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珍贵用材林面临着新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按照做其他人没有做过的事,做其他地方不能做的事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种植珍贵用材树种,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珍贵用材林基地。
三要加大珍贵用材林苗木培育力度。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牢固树立“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理念,把林木种苗基地建设作为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来抓,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抓超前、抓落实。每个县(市)要打造1个生产规模化、管理精细化、设备现代化、人员专业化的林木种苗繁育基地,加快林木种苗良种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为加快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提供数量充足、品种对路、质量优良的林木种苗。同时,要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示范作用明显的种苗生产龙头企业,努力打造一批高端、上规模、上档次的林木种苗基地,把我州建成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珍贵苗木、热带珍稀花卉种苗生产基地。
(三)着力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要充分利用我州林地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在坚持以橡胶、茶叶、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林业产业,促进林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林业附加值,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要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种植:重点发展以石斛、砂仁、重楼、诺丽果、金钱草、黄金草等为主的林药产业种植;以热带森林花卉、观赏苗木为主的花卉产业;以蕨菜、竹笋、刺五咖、臭菜、辣木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大红菌、鸡纵菌、香菇、黑木耳、双孢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采取林下种植和庭院种植相结合方式,扩大种植规模,引进精深加工企业,着力打造特色品牌。
二要大力发展林下特种养殖:重点发展以亚洲象驯养为主的大型野生兽类;以鸵鸟、蓝孔雀、野猪、豪猪、竹鼠、平胸龟、茶花鸡、小耳猪为主的家畜、家禽养殖。加强技术指导,培育龙头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创立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产品品牌,把林下特种养殖作为循环经济主功方向来抓。
三要大力发展林果采摘及加工:重点发展对澳洲坚果、印奇果、诺丽果进行采收利用。
四要大力发展森林资源采集及加工:重点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积极引进红木家具精深加工企业加工制造高档红木家具,地板条等,形成产业链,增加林产品附加值。
(四)着力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体系,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
一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加大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实施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二要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治理,重点推进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综合整治,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治理力度。强化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物品监管,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管理,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着力解决脏、乱、差的突出问题。加强水资源管理,积极开展澜沧江、流沙河、南腊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和水源保护,加强对孔雀湖、白象湖监管,让广大市民永享江河湖水之利,远离江河湖水之害。
三要加强矿山污染治理。严格执行《西双版纳州矿产资源规划》和《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管理,严厉打击“乱占、乱批、乱管、乱收、乱卖、乱采”六乱现象,坚决取缔和关闭违法违规开采矿山矿点。对目前尚未审批的矿山矿点,原则上不再批准开采。对已开采的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矿山企业实施好环境恢复治理。有关部门收缴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要及时投入到矿山恢复治理上,积极推进绿色矿业发展。
四要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大力加强农村水源地建设和保护,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生态食品、有机食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治理,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严格环保准入,开展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利用,防止污染源向农村转移,确保农村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继续开展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力争全州31个乡镇全部成为全省生态乡镇。
(五)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提升广大群众生态文化素质
一要培育崇尚自然的文化。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理念。二要培育节约文化。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禀赋和有限性,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不以索取自然为代价换取过度消费,形成节约优先、集约利用、适度消费的文化取向,形成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三要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大力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引导公众改变不良的消费方式。建立鼓励绿色消费的政策措施,完善绿色消费体系,形成多样化的绿色消费结构,拓宽绿色消费渠道。四要培育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要在全州中小学校开设生态文明建设课程,让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和习惯。
(六)着力构建支撑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长效体制机制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增长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长期、稳定、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州、县(市)财政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按比上年增长10%的幅度安排。二要完善金融和税收扶持政策,加大对林下经济,珍贵用材林发展等生态产业金融信贷力度,加快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制度,完善生态产业贷款财政贴息、保险保费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等。三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社会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我州生态文明建设。四要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扶持,力争把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列为国家珍贵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范畴。
采取多种途径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继续培训,选送一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到林业大专院校学习升造,进一步提高他们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改善他们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林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要从州外引进和招聘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撑。同时,加大后备人才培养,每年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一批新生到林业大专院校就读,让他们毕业后回到家乡报效西双版纳,建设美丽西双版纳。
建立健全污染控制、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政策和规章制度,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和公众参与的原则,明确政府、企业、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相关责任。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加快推进全州生态文明建设。
(七)着力构建坚强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坚强的组织保证,各级各部门、各县市要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战略高度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重要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州、县(市)要分别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发挥好生态立州战略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同时,建立相应的办事机构,核定人员编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加强业务指导。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委、政府及领导干*政绩考核内容,并把考核内容作为干*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严格问责;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生态事故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为全面掌握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政协根据今年重点工作安排,成立专门调研组,于今年上半年对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环保、水务、城管、畜牧等部门和部分镇街、有关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专题召开座谈会,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剖析原因,寻求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全省减排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一)生态经济初具规模。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工业化集群化程度不断提高,培植形成了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等支柱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旅游业提档升级,干杂海货等专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7.6%,我市被列入全省50个服务业重点城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生态保护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全市林地面积达到5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4%。加强流域治理和水保生态建设,治理塌陷地1.2万亩、水土面积168平方公里,治理区域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有力促进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恢复保护了自然生态。
(三)治污减排成效明显。全面关停拆除机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水泥产能490万吨。万元gdp能耗、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xx年下降21.4%、29.2%、12.5%,圆满完成“xx”节能减排任务。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先后投资5.4亿元建设了城市第一、第二和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大坞生物医药基地4处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中水回用率68%,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投资1.3亿元,实施了城郭河、界河入湖口等6处人工湿地建设,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关停小火电14.9万千瓦,对29家废气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铺设供热管网68公里,关停燃煤锅炉76台;建设了3家机动车尾气检测站,严禁超标车辆上路,减轻了机动车尾气污染,城区大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加。
(四)城乡环境有效改善。在城区主干道全面推行“水冲路面、机械清扫、人工保洁”三位一体的保洁方式,城区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12座,新建改建水冲公厕100余座,完善了环卫设施布局。建设了垃圾处理场,累计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30余万吨。强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在14个镇建设了垃圾中转站,购置了压缩转运车、垃圾收集车,形成了“村收集、市镇转运、无害化、资源化管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五)安全体系逐步完善。投资xx万元建成环境监控中心和监控网络,46家企业和2家污水处理厂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15家重点企业安装了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在泉上桥、群乐桥、王晁桥及白龙湾断面建设了4座水质自动监测站,
实现了自动监测、视频监控、生物监控三位一体的综合监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取缔土小企业106家,实施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家畜禽养殖场的搬迁整治工作,保障了全市饮水安全。
二、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当前生态问题日趋复杂化,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保护意识还有待增强。一些地方的个别领导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在开发与保护上顾此失彼、急功近利,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局部的经济效益;少数企业和单位仍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公众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主动性、自觉性还不够强,随意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二)生态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服务业发展仍滞后于工业,三产增加值占比依然偏低,三次产业比例中,二产为54.6%,三产为37.6%,二产高出三产17个百分点。工业内部资源型产业比重仍比较大,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达70.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任务重,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大。
(三)污染防治形势还不容乐观。一是大气环境质量仍需改善。由于我市火电、焦化企业较多,加之城市拆迁面广量大,导致大气污染、扬尘污染仍比较严重。据监测,我市城区全年仍有150天pm10超标,冬季雾霾天气时有发生。二是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河流水质时有超标。5条骨干河流除新薛河水质较好外,另外4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城河、郭河属城市纳污河污染较重。从目前情况看,我市河流断面水质与环境标准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年一季度,枣庄通报我市城郭河群乐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零,cod、磷、氟化物均超过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其中cod超标严重。河道治理任务艰巨。近年来,我市先后对荆河、小清河城区段以及北沙河、十河等部分河段进行了综合治理,五条骨干河道全长167.6公里,已累计治理125.1公里,但是达到20年一遇标准的仅为42.9公里,尚有120公里需统一治理提高防洪标准,尤其是流经城区南部的郭河南支、北支尚未启动治理,河道不畅,污水直排,垃圾遍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
城河河道内垃圾遍布(xx.4.7) 北沙河河道被占用(xx.3.28)
量;分布在农村的小型河流、支流、坑塘等本应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今多数垃圾成堆,变成了“垃圾河”。荆泉水源地保护面临考验。位于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我市和山亭区少数污染严重的塑料加工、食品加工等土小企业死灰复燃现象严重,隐蔽生产,偷排污水,对全市饮水安全构成很
荆泉水源地上游山亭区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我市荆河河道(xx.3.19)
大威胁。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偏大,利用率低,导致土壤中氮、磷等化学物质过剩、流失,农药残留于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一定污染。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秸秆焚烧和乱堆乱放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对农村污染造成了不良影响。
文本框: 污水处理厂污泥堆积文本框: 荆河上游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河道(xx.3.28)(四)环保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一是污水管网配套不健全。城区多处污水管网建设时间久,基础资料亏缺,投入资金不足,管网及检查井经常性堵塞损坏,不能及时修缮;建于1999年的荆河、小清河污水渠,老化破损严重,尚有9公里未完成改造,污水外溢现象突出。城区东部、学院西路等区域尚未建设污水管网,导致*校宾馆、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等处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荆河;洪绪片区污水产生溢流现象。郭河北支南岸南沙河镇驻地、鲍沟现代玻璃生产基地支管网不配套,未能与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网对接,废水直排河道。新建农村社区管网配套设施不健全,生活污水多数直接排放。二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存在问题。污泥围厂问题严重,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300余吨,不能及时有效处置,造成厂内污泥堆积如山。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和大坞生物医药基地污水处理厂,由于污水量不足等原因,无法正常运行。级索镇、滨湖镇污水处理厂尚未开工建设。三是固体废物处理设施不全。目前,我市尚未建设粪便处理场,城区每年公厕、居民小区化粪池清抽粪水约3万余吨,清掏粪便约xx余吨,主要采取简易排放,对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城区各类餐饮服务业达1200余家,日产餐厨垃圾量约60吨,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五)造林绿化任务还十分艰巨。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4%,距离创建国家森林城市31%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森林资源总量仍然偏小,部分山区仍有荒山未绿化;西部平原区森林面积偏小,农田林网带断网破;森林生态系统还不完善,生态防护功能不强。
(六)农村环卫整治还任重道远。我市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才刚刚起步,覆盖面还较小,目前460个居实行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仅占市村居总数量的36.9%。尚未实行城乡
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村居,仍然存在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乱倒的现象,垃圾占道、垃圾入河、垃圾围村的问题仍很突出。在垃圾中转站建设、垃圾收集运输设备购置等方面资金投入缺口较大,在目前各镇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在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困难,亟需建立市、镇街、社会多元投入的保障体制。
(七)生态建设机制还不够健全。一是生态奖惩机制缺乏。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生态补偿融资渠道和主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方式。资源开采企业对塌陷地、采石、采砂矿坑恢复投入不足,生态保护得不到有效的经济补偿,生态破坏缺乏应有的惩治,个人或企业破坏生态环境,政府买单的现象严重。二是污水处理管理体制不顺。污水管理方面,当前是住建局负责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的规划建设,市政处负责管网的排查维修,水务局负责纳入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厂的巡查监管,市环保局负责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出水水质的监管,致使部分工作沟通协调困难,难以有效开展。三是生态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部门监察、监测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仅有20余名,难以承担大量的环境监管工作任务;环境应急车辆、通讯、防护等应急设备十分缺乏,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差。
三、加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市委、市政府在3月底召开的生态滕州建设暨环境保护工作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滕州和美丽滕州的奋斗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确保万元gdp能耗比,cod、氨氮、二氧化硫、nox排放量年均减少2.5%以上,出境断面河流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质要求,空气质量二级天数每年增加10天,城市污水处理达到全覆盖,实现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城乡美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幸福滕州。
(一)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节能减排,构建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要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方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要素支撑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促进生态环境优化与经济永续发展良性互动。一是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要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计划。推进机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植玻璃深加工、不锈钢制品、汽车配套、生物医药、家居装饰、食品加工六个百亿元产业板块,促进工业经济的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要策划和引进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型企业,促进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规模膨胀。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评、能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增能耗及污染物。发挥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引导与倒逼作用,坚决淘汰重污染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要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实施“零增地技改”,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运用税收、土地等政策措施,鼓励产业园区内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促进“废物”的再利用、零排放。二是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依托良好的人口、区位、交通优势,努力做好“大旅游、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文章,加快推进微山湖古镇、鲁班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义乌·滕州商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抓住我市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要扶持培育壮大盈泰集团、东启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区,按标准化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要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要鼓励引导广大农户特别是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标准化生产,建立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培植壮大盈泰立体种养科技示范园等标准化种养示范园。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深施肥技术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鼓励扶持发展不施用任何化肥、农药的高品质有机农产品生产,使农业“返朴归真”,积极培育一批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实施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环境,构建水绿山青、蓝天洁净的生态环境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要深化水污染防治,让水质更加清澈。全面构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确保城郭河、北沙河、界河、新薛河四条河流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要求。要加快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今年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行;抓紧开展排水管网普查工作,收集整理管网资料,加快维修城区破损管网,新建城区东部、北部管网,确保xx年底前城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快级索镇和滨湖镇两处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增铺西岗、级索、东沙河、官桥、东郭、大坞、界河、木石等8个镇51.5公里的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完善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管网,确保正常运行。实施好总投资2.2亿元的城郭河、北沙河、界河、新薛河等4条河流的1.5万亩的湿地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郭河下游段治理、北沙河中游段治理、十河官庄拦河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综合治理河道16公里,切实改善断面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要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让空气更加清新。加快焦化企业和燃煤电厂脱硫除尘治理再提高工程实施进度,开展新源热电公司等3家公司脱硝治理。推进大坞生物医药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香料企业全部进入基地生产经营,统一治理污染物。加大热力管网铺设力度,增加集中供热面积,关停供热管网范围内、重要路段两侧和镇驻地的燃煤锅炉。对建筑、拆迁等工地进行集中整治,切实减少扬尘污染。强化机动车尾气管理,严禁未进行尾气环保检测或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上路行驶。要积极推广秸秆还田、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压块、秸秆发电等技术,建立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要加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力度。彻底关停小蓄电池生产企业。严格化学品风险评估和监管,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和管理,确保所有企业做到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探索水泥jt窑固废处置技术,提升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尽快选址建设粪便处理场,解决粪便随意处置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尽快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场,切实解决餐厨废弃物环境污染问题。
二是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要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全力打造“绿之城、水之乡、文之邦”,努力实现城市园林化、镇村生态化、水系风景化、山区林果化、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力争到xx年完成创建目标。要突出抓好城市绿化,积极实施北辛公园、杏坛广场等增绿增花工程,开展林荫路、林荫公园、林荫庭院、林荫停车场等大绿化活动,真正让城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要抓好水系绿化,整合林业、水利、交通、农业、城建、旅游等项目资金,重点搞好“秀美荆河”建设,高标准搞好小清河市民休闲长廊建设,尽快启动城郭河生态景观长廊建设,贯通城市水系,完善配套设施,彰显生态休闲亲水特色。继续抓好沿河、沿湖、沿库造林,对五大河流两岸和境内水库周边,建设护岸林、护坡林、水源涵养林。要抓好山丘绿化,大力实施荒山绿化、破损山体治理和山坡地经济林基地建设。要抓好通道绿化,突出抓好京台高速公路、东木路等道路绿化项目,提升绿化美化品质。抓好平原绿化,积极实施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平原造林工程,大力开展农田林网化建设。抓好镇村绿化,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等“四旁”绿化。要加强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搞好生态湿地修复和采煤塌陷地治理,对生态退化严重地区进行生态修复重建。要加强微山湖湿地等风景名胜区、莲青山等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在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区、重要土壤保护区等区域,规划建立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
三是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搞好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每年集中1—2次的时间,开展大扫除、大清整活动。各镇街、各部门要组织发动广大干*职工和群众,对辖区内脏、乱、差问题进行彻底治理,在清脏治乱上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尽快编制完成《滕州市城乡环卫一体化总体规划》,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进“村收集、市镇转运、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实现规范运作、全域覆盖。要进一步研究推动城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我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的是填满处理方式,虽然成本低,但占用场地大,而且容易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焚烧处理垃圾可以处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可以有效缓解土地紧张的问题。因此,建议我市尽快考察论证,早日新上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真正做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强化宣传教育,形成统一共识,构建善待自然、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要采用生态教育、环境宣传、文化熏陶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环保国策,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曝光非法排污和破坏生态的典型案件,定期公布城市空气质量和重点流域水质,通过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水日”等载体,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继续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照创建指标,不断完善提高软、硬件建设,力争xx年创建成功。各镇街要积极创建设国家级、省级生态镇、环境优美乡镇、绿化示范乡镇。要积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推进文明幸福村、环卫一体化示范创建活动,每年评比表彰一批先进示范村。要在全市各级*政**、企事业单位、社区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创建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单位、学校、企业、社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
(四)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双向约束、权责清晰的生态制度体系。一是建立组织保障体制。建议成立市委**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协调行动。镇街、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改革环保管理机制,对镇街环保所试行“垂直化”管理,由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对镇街土小企业清理取缔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切实增强镇街工作责任意识。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镇街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镇街和有关部门,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政绩考核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镇街差异化考核工作机制,在考核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强对发展质量的考核;在考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考核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形成污染者付费、保护者受益、治理者获利的机制。要积极争取并用足用好上级生态补偿资金,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保障改善民生等。特别对近年来新增生态公益林,全部纳入市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报酬,强化管护措施,确保造林绿化成果。四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要优先安排生态文明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并逐年增加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资金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投入的综合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扩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凡是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产业化的项目,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要改革环卫收费模式,借鉴泰安、薛城等地区水务部门代收垃圾处理费成功经验,实行自来水代收,增收生活垃圾处理费。要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各镇街均要组建环卫所,配备领导力量和专业人员;村级配备专职保洁员,市、镇财政给予工资补助,保证工资发放到位、队伍长期稳定。五是建立应急防控机制。督促有关镇街、部门、企业制订应急预案,建设应急处理设施,有效遏制环保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危险化学品、造纸、医药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风险源信息库。加强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监管监测,实行生态安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第3篇 2020最新乡镇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一、基础和条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托区域特色和相对优势,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推动临泽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把生态建设放在推动临泽科学发展的优先地位,大力组织实施以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载体的生态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构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为推动生态文明县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1、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为生态文明县城建设增添了引擎。xx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分三期四段实施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河道整治、土地开发、蓄水泄洪、路桥配套、景观设施、供水排污、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迅速推进。通过治水,建成防洪堤4.3公里,把昔日的污水河变成了清水湖,过去的烂河滩变成了黄金地,使县城向东南延伸近3公里,面积扩大近1倍;通过节水,改变了人们的用水习惯,建成了一批水利设施,提高了环境承载能力,推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活水,引洪入湖,蓄水造景,形成水域面积1300多亩,新增绿地12.8万平方米,打造了水与城市、自然与生态和谐秀美的水景乐园,再现了“塞上江南”的迷人景色,新的城市风景带、休闲娱乐带、新型房地产开发带和水系特色产业带初步形成。
2、循环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县城建设注入了活力。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鼓励引导和大力支持工业企业积极推行“低消耗、高利用、再循环”生产方式,着力延伸产业链,走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构建技术先进、清洁安全的工业体系。目前,依托临泽工业园区这一循环经济发展平台,已初步建成以雪晶公司、金玉酒精公司为主体的玉米深加工及生物发酵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奥瑞金、长城、屯玉绿源等种子企业和汇隆公司为主体的种子加工和副产品再利用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番茄、蔬菜、红枣、乳制品等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正在培育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特色突出、企业优势互补、产品梯次递进和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经营清洁化、园区管理规范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生态文明县城建设创造了条件。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安居工程,加快大沙河沿岸闲置土地整理开发,开工建设沙河绿岛、天鹅湖花园等住宅小区6个,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2平方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相继建成城关广场、文体中心、南环路等市政公益设施,城区建设路、健康路、自由路完成改造投入使用,国道312线城区段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启动实施,排水、排污管网及供热系统稳步推进,城区集中供热率达95%以上。
4、环保和节能减排为生态文明县城建设提供了保障。噪声、大气和污水等环保监测设施日益完善,工业污染物通过治理达标排放已成为各企业的自觉行动,“三废”得到有效控制,县城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环境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以巩固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成果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卫生大行动,大力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各种破坏和影响县城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城区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5、城区绿化美化为生态文明县城建设打下了基础。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为目标,科学规划设计,精心建设布局,采取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门前三包、大沙河绿地树木认植认养等措施,相继建成了城关广场、铁路广场、滨河路、大沙河南北两岸和奥瑞金广场等绿化景观,城市绿化档次和水平整体提升,生态效应进一步凸现。目前,城区绿化面积154.5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68 %,绿地面积102.62万平方米,绿地率达27%,城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21.71平方米,形成了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乔灌花草有机结合的绿化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由于我县处于荒漠与戈壁包围之中,生态保护与建设任务十分艰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仍然存在,生态水平与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经济发展基础还相对薄弱。经济发展的总量比较小,发展质量还不高,与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是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没有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偷排乱排生产生活污水、乱涂乱贴广告、乱扔乱倒垃圾污水、人为破坏公用设施及生态建设成果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县城发展的需要,人饮水水源地不符合环保要求,部分排污、供暖、供水管道老化,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原始,城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开工建设。
四是县城管理水平还需要加强。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住宅小区公用设施建设及绿化规划落实不到位,城管单位管理权与执法权脱节,管护制度不落实,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仍然存在。
三、对策与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文明县城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县实际,推进生态文明县城建设,要遵循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和经济生态协调统一的原则,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县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生。
1、建立指标体系,严格落实规划。立足临泽自然禀赋、区域特征、经济基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加快建立一套与“xx”规划相衔接,与二轮县城总体规划相吻合,由经济、社会和环境等要素构成,涵盖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生态制度文明,包括物质基础、生态宣传、生态教育、生产行为、生活行为、环境质量、环境管理制度、政府工作绩效八个方面的生态文明县城建设指标体系。同时,制定出台《临泽县推进生态文明县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重点、措施及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把生态文明县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保证生态文明县城建设有序推进。
2、完善基础设施,增强综合功能。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大沙河景区建设统筹谋划,增添文化元素,提升文化品位,赋予基础建设文化属性。加快以供水供暖、污水处理、清洁水源、城区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治理监测设施建设,提高达标排放率。增设垃圾回收点和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管理,回收可利用资源,变废为宝。整治各类架空线路,改造城区路灯,增设体现时代特征的景观灯,提升县城亮化美化水平。启用生活垃圾填埋场,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建立城区绿色交通体系,鼓励使用低排量、新能源汽车,创造清洁、高效的生态交通环境。
3、坚持生态立县,全力推进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坚持把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县城建设的重要抓手,做到基本思路不动摇、领导力量不削弱、工作措施不松劲、资金投入不减少,按照“三期四段”的建设规划,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切实把大沙河建成生态保护与综合开发的精品工程,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县城建设的新引擎、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平台和发展绿洲休闲旅游的新节点。抓住中央把甘肃定位为“生态安全屏障”的政策机遇,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品位设计,从植物造景、花卉搭配、园林小品等方面入手,着力抓好大沙河“一山、两园、五湖”的绿化美化,以此推动县城整体绿化,全面提升城区绿化的档次和水平,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社会和谐、充满活力的生态文明县城,营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环保、宜业、乐居的幸福家园。
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转型升级。抓住甘肃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等政策机遇,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平台,以医药化工、玉米加工、番茄制品、乳制品、红枣加工、食品酿造、种子加工等产业为重点,不断延伸包括废弃物再利用在内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扶持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旅游等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污染排放少、具有特色竞争优势的新型产业。适时淘汰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加大企业清洁生产督查力度,重点实施化工、建材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零排放”试点示范工程。加快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引导企业走“低碳”发展道路,鼓励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提高新上项目的节能减排准入门槛,控制工业“三废”。
5、培育生态文化,营造良好环境。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领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要把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贯穿于生态文明县城建设的全过程,坚持“民生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坚持“文化为魂”,依靠文化力量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宣传生态理论知识和生态保护法规,并借助新闻媒体,适时对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和生态法制理念,调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积极组织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工厂、绿色学校、绿色酒店和绿色家庭等活动,提倡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6、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建设生态文明县城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县上应成立由*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态文明县城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督导生态文明县城建设工作。要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县城建设合力。要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把生态文明县城建设的各项指标任务分解到单位、落实到个人,纳入“三位一体”考核体系,对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要建立生态文明县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以经营的思想谋发展,以经营的手段搞建设,以经营的方式抓管理,激活城区各种生产要素,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生态文明县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依存,共同推进。
第4篇 2020关于加快推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示范区、美丽云南典范,根据州委部署,州政协组成由胡志寿**为组长,玉香伦副**、江建成副**为副组长的调研组,对全州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初步成果报告如下:
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我州认真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充分利用所具有的生态资源,气候环境资源以及民族独有文化资源,将环境保护治理、生态恢复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促进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发展。
(一)生态效益良好
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了加强。全州已建立国家、省、州、县(市)四级1367.4万亩公益林体系,累计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231万亩和退耕还林27.2万亩,新增造林地面积206.6万亩,1669.6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民义务植树150万株,完成中低产林改造15.99万亩,发展种植珍贵用材林树种6万余亩(其中景洪市2万亩、勐海县3万亩,勐腊县1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8.3%。全州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406.9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10倍,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9.73万元/公顷·年,远远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全国5.52万元/公顷·年,全省6.77万元/公顷·年)。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保护区面积不断扩大,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增加到约250余头,印度虎回归,桃花水母浮现等野生动物种类扩大,动物交流活动范围不断拓展。率先实施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将野生动物对群众造成的损失用责任保险的形式进行赔付,有效保护了群众合法利益。
跨境联合保护取得成功。开展了澜沧江—湄公河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及国际河流联合保护,积极维护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生态安全。巩固中老跨境联合成果,推动与老挝、缅甸建立一批新的跨境联合区域,构建国家绿色生态屏障。同时与老挝北部三省六县开展边境森林防火联动,共同构筑一线森林防火墙。跨境联合保护行动的实施,充分展示了在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方面责任的大国形象。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大力加强市政环境建设,实施城区道路改造、绿化美化、亮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主要道路以及街道建筑特色化改造工程,景洪城市绿化覆盖率42%,绿地率37%,人均公园绿地的面积达16.5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加快推进生态乡镇创建,全州31个乡镇中,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的有29个,占93.5%,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有1个,州级生态村116个。同时,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单位、小区29个,各级绿色学校56所,州级“环境友好型”企业22户。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拆除了红塔水泥厂年产10万吨湿法窑水泥生产线,依法关停并转32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搬迁重组11个胶厂。全州xx年单位gdp能耗下降 1.7%,完成省定单位gdp能耗下降1.7%的目标。“xx”期间全州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000吨以内,化学需氧量减排5600多吨,超额完成省下达减排1700吨的目标任务。全州环境质量状况明显好转,勐海县、勐腊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均满足《环境空气资料标准》一级标准,景洪城区大气质量满足二级标准,pm10监测达标率为100%。景洪市城区环境噪声质量等级“较好”。医疗废物年处理能力990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2%,城镇生活垃圾无毒化处理率达100%。境内八条主要河流水质均达ⅲ类标准,符合《云南省地面水功能区划分类》。
西双版纳州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接纳为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州;xx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二)经济效益显著
长期以来,我州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以保护促发展,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培养壮大生态特色产业,在提升改造橡胶、茶叶等传统产业同时,着力培育森林生态旅游、森林花卉、森林食品、森林药材和野生特种动物驯养繁殖等生态特色产业,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仅xx年全州林业产值达118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50%。主要林业产业有:
橡胶种植面积431.06万亩,干胶产量28.1万吨,总产值41.43亿元。其中民营橡胶种植面积285.46万亩,干胶产量18.77万吨,占干胶总产量66.8%。橡胶产业已成为全州种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整体效益最好、经营层次最高、从业人员最多的绿色生态优势产业。
茶叶种植面积75.54万亩(其中古茶树、古茶园面积8.51万亩)干毛茶产量3.09万吨,总产值15亿元。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州一大绿色生态特色产业。
全州已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17个,其中以热带雨林观光和生态体验为主的景区(点)有勐仑植物园、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望天树、雨林谷等,这几大景区(点)在全州旅游业发展中起着领军作用。xx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53.6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140亿元。
一批新兴林业生态产业开始起步。全州共种植澳洲坚果1.4万亩,咖啡5.02万亩,热带水果34万亩(其中香蕉29万亩,其他水果5万亩),石斛0.35万亩(其中林下种植0.13万亩)。部分产业已经产生效益,产业提速升级,越来越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旺盛的生命力。
(三)社会效益凸显
进一步提高了西双版纳知名度和美誉度。西双版纳历来以绚丽的热带雨林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区位优势而闻名于世。随着桥头堡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越来越好,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慕名前来西双版纳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研考察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一个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正走向世界,世界更加了解西双版纳、赞美西双版纳。美丽在哪里?西双版纳告诉你!西双版纳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胜地,成为中国50个最值得外国人去的地方之一。
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通过深入开展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化理念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观得到了传承弘扬,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有机结合,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边防巩固。通过开展以生态文明创建“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使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循环相生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实施与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的生物多样性跨境联合保护、边境森林防火联动等行动,进一步加强了邻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边防巩固和边疆稳定。
二、加快推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州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把美丽中国___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战略,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生态补偿等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倾斜和支持,为我们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重要的机遇。
(二)生态自然资源丰富。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中国生物多样性聚集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风景名胜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物种基因库”和“森林生态博物馆”等美称。
——动植物种类繁多。全州有国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38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862万亩,农地森林面积523万亩),占国土面积83.2%,森林覆盖率为78.3%。州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为402万亩;州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53万亩;县(市)级保护区2个,面积86万亩;保护小区4万亩。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面积达545万亩,占全州国土面积19%。在这片仅占全国1/500的国土面积上,有高等植物5000多种,占全国的1/6;兽类130多种,占全国近1/4;鸟类429种,占全国1/3,其中45种仅见于西双版纳。
——水能资源富足。境内有澜沧江水系大小河流2760余条,河网总长1.2万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64公里。其中,较大河流有30余条,集水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澜沧江一级支流有6条;较小的一级支流有5条;集水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二级支流有普文河。全州水资源总量达85.8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0.975万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水量的7.7倍。全州有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181座,库容总量达3.4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富集。目前全州已发现矿种32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23种。其中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有金矿、铁矿、锰矿、铜矿、铅锌矿、煤矿等13种。全州共有采选矿企业163户(其中规模以上11户。按区域分:景洪市64户,勐海县51户,勐腊县48户。采矿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0.3%,xx年全州共征收矿产资源规费1.2亿元。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区位条件优越。西双版纳东部及南部与老挝接壤,西南部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966.3公里(其中,中老段677.8公里,中缅段288.5公里)。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穿境而过,将中、老、缅、泰、柬、越六国串连起来,昆曼大通道贯穿中、老、泰三国。据此,具有地处“三线”(北回归线、边境一线、大通道主干线)、一州连三国、一江连六国的特殊地理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州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加大经济贸易合作,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使西双版纳成为祖国西南边陲一个团结、稳定、和谐、繁荣的边疆民族自治州、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民族生态文化厚重。全州有常驻总人口114.9万人,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布朗、彝、基诺、瑶、壮、回、苗、景颇、佤等13种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74.4万人,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77.4%。各民族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众多历史遗迹、佛塔、亭井、佛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村寨、民族节日、宗教信仰和民族风情,构成了独特而又多样的人文景观。以傣族贝叶文化为代表的民间文化遗产挖掘、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令人神往。长期以来,全州各族人民秉承“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朴素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优先,开发第二”的森林文化精神,创造了自己多姿多彩的生态文化。这些民族生态文化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文明观,为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示范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
三、制约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利因素
加快推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既有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一)生态文明意识需进一步增强
各级*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经济中,始终坚环境优先原则,从而使得西双版纳这片绿洲青山常在,绿水长青,蓝天碧云。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经济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集体林、国有林,甚至水源林等生态保护地被蚕食,生态保护地逐渐缩小,威胁着当地生态安全。与此同时,由于过度开垦和林种单一等因素,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全州范围内气候变化异常,雾日减少,气温升高,湿度减小,自然灾害增多,灾害造成损失增大。
(二)林业产业发展缓慢
一是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州林业产业发展中,橡胶、茶叶、森林旅游业发展较快,其他林产业发展较慢,形成规模的林下经济项目不多,林业产业化程度低,林业企业处于小、散、弱的状况。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不足,林产品加工大多处于初级阶段,精深加工少,缺乏功能齐全的专业加工经营市场。三是林业效益差。全州有4.9万亩疏林地,这些疏林地中活立木蓄积量小,无用的树、低值的树较多,珍贵树种少,经济效益较差。
(三)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亟待加强
一是工业企业污染减排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一些橡胶加工企业未按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相关标准建设,废水、废气、废渣排放不达标,影响了周围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部分采矿企业在采矿、选矿、运矿过程中,造成了对土地、山林、河流、道路、环境的破坏,但却没有按照边开发、边恢复、边治理的要求进行复垦还绿,恢复道路交通,整治河流。有的还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废水、废渣直接排入河中,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私挖滥采河道砂石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流沙河、南腊河沿岸偷采砂石、乱采砂石现象较为突出。
二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需进一步增强。空气污染、水体污染、脏、乱、差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差,绿化率低,街道绿化美化没有充分体现热带风光。
三是农村面源污染不容忽视。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土地板结、肥力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尤其是大面积种植香蕉大量使用塑料薄膜所造成的白色污染甚为严重。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以来许多村寨无规划、无公厕,畜禽散养、农家肥、废弃物、垃圾随意堆放在房前屋后,公路两旁,沟边河渠边,人畜居住混杂,生产生活废水随意排放等问题普遍存在,既影响了村容村貌又影响了环境卫生。部分村办或农民自办企、小手工作坊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未经处理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或用于农田灌溉,影响着村民身体健康和农作物安全。
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及主要措施建议
目标任务:根据陈玉侯**在州委七届四次全会上“关于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精神,结合有关部门的工作意见,对加快推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出如下初步建议,以供参考。即: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把我州建设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最高的地区;精选最有特色和最有经济价值的珍稀树种,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把我州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珍贵用材林基地;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把我州建设成为生态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主产地和加工区;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州市;继续推进生态乡镇创建,争取全州31个乡镇全部建成省级生态乡镇,全州三个县(市)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县,把我州建成国家级生态州。通过三到五年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示范区、美丽云南典范,让美丽西双版纳更加美丽。
主要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任务, 建议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美丽的自然、美丽的生态、美丽的环境作支撑。西双版纳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是全国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宝库,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全州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乎全国生态安全,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为全国乃至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清;不仅期待殷实富足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人民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现象较为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发空间格局。这样才能促进全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着力构建生态修复工程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一要加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州、县(市)级自然保护区,在现已建成545万亩保护区和保护小区基础上,再增划州级自然保护40万亩以上,力争xx年各级保护区和小区面积达到全州国土面积20%以上。加强天然林、各类公益林、水源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把林地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划定林地红线,守住生态底线,特别要杜绝政府性破坏行为,绝不能因为目前的经济利益,使森林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落实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其他损失赔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各类违法行为。加强森林防火,避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最大限度减少森林资源损失。巩固和发展中老跨境联合保护成果,积极推动与老挝、缅甸建立一批新的跨境联合保护区域,构建国家绿色生态屏障。
二要加快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西双版纳宜林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势,具有发展多种珍贵用材树种的特殊优势。州内有珍稀类用材树种100余种,其中:柚木、西南桦、紫檀、望天树等20种树种在我州适生区域长势良好,也是我州今后可以形成产业规模的珍贵用材树种。目前全州尚有近3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可发展种植珍贵用材林,有4.9万亩疏林地可用来补种、改种珍贵树种。有近40万亩低质茶园和20万亩低产胶园可采取套种和树种更替的方式进行种植,加上城镇园区、公路沿线和江河两岸,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要充分利用我州资源优势,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方式大力发展珍贵用材林,把低值的树、无用的树变成高价值珍贵树种,加快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点:就是在四旁地、校园小区、农村庭院、营区、景区、城市绿地内散种和在天然林中空地内种植。线:就是在公路沿线、江河两岸种植。面:就是消灭现有荒山荒地连片种植,在疏林地、茶园、橡胶地内补种、套种、改种珍稀树种。努力形成林路、林江、林水、林村、林城相依,点、线、面相结合的珍贵用材林森林生态体系。林业部门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出明确工作目标,把任务分解细化到各县(市)、各单位,设定工作进度表,加强业务技术指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要创新林业发展机制,健全林权流转机制,集中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参与植树造林。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个人在国有和集体荒山荒地上开展植树造林,种植珍贵树种,按照“谁种谁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明析产权归属,发放林权证,把产权划归投资者,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在资金、技术、种苗上给予大力支持,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努力形成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一起上的发展格局。
发展种植珍贵树种,建设珍贵用材林基地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长远大计。当前,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珍贵用材林面临着新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按照做其他人没有做过的事,做其他地方不能做的事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种植珍贵用材树种,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珍贵用材林基地。
三要加大珍贵用材林苗木培育力度。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牢固树立“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理念,把林木种苗基地建设作为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来抓,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抓超前、抓落实。每个县(市)要打造1个生产规模化、管理精细化、设备现代化、人员专业化的林木种苗繁育基地,加快林木种苗良种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为加快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提供数量充足、品种对路、质量优良的林木种苗。同时,要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示范作用明显的种苗生产龙头企业,努力打造一批高端、上规模、上档次的林木种苗基地,把我州建成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珍贵苗木、热带珍稀花卉种苗生产基地。
(三)着力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要充分利用我州林地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在坚持以橡胶、茶叶、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林业产业,促进林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林业附加值,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要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种植:重点发展以石斛、砂仁、重楼、诺丽果、金钱草、黄金草等为主的林药产业种植;以热带森林花卉、观赏苗木为主的花卉产业;以蕨菜、竹笋、刺五咖、臭菜、辣木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大红菌、鸡纵菌、香菇、黑木耳、双孢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采取林下种植和庭院种植相结合方式,扩大种植规模,引进精深加工企业,着力打造特色品牌。
二要大力发展林下特种养殖:重点发展以亚洲象驯养为主的大型野生兽类;以鸵鸟、蓝孔雀、野猪、豪猪、竹鼠、平胸龟、茶花鸡、小耳猪为主的家畜、家禽养殖。加强技术指导,培育龙头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创立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产品品牌,把林下特种养殖作为循环经济主功方向来抓。
三要大力发展林果采摘及加工:重点发展对澳洲坚果、印奇果、诺丽果进行采收利用。
四要大力发展森林资源采集及加工:重点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积极引进红木家具精深加工企业加工制造高档红木家具,地板条等,形成产业链,增加林产品附加值。
(四)着力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体系,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
一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加大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实施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二要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治理,重点推进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综合整治,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治理力度。强化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物品监管,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管理,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着力解决脏、乱、差的突出问题。加强水资源管理,积极开展澜沧江、流沙河、南腊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和水源保护,加强对孔雀湖、白象湖监管,让广大市民永享江河湖水之利,远离江河湖水之害。
三要加强矿山污染治理。严格执行《西双版纳州矿产资源规划》和《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管理,严厉打击“乱占、乱批、乱管、乱收、乱卖、乱采”六乱现象,坚决取缔和关闭违法违规开采矿山矿点。对目前尚未审批的矿山矿点,原则上不再批准开采。对已开采的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矿山企业实施好环境恢复治理。有关部门收缴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要及时投入到矿山恢复治理上,积极推进绿色矿业发展。
四要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大力加强农村水源地建设和保护,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生态食品、有机食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治理,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严格环保准入,开展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利用,防止污染源向农村转移,确保农村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继续开展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力争全州31个乡镇全部成为全省生态乡镇。
(五)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提升广大群众生态文化素质
一要培育崇尚自然的文化。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理念。二要培育节约文化。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禀赋和有限性,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不以索取自然为代价换取过度消费,形成节约优先、集约利用、适度消费的文化取向,形成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三要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大力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引导公众改变不良的消费方式。建立鼓励绿色消费的政策措施,完善绿色消费体系,形成多样化的绿色消费结构,拓宽绿色消费渠道。四要培育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要在全州中小学校开设生态文明建设课程,让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和习惯。
(六)着力构建支撑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长效体制机制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增长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长期、稳定、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州、县(市)财政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按比上年增长10%的幅度安排。二要完善金融和税收扶持政策,加大对林下经济,珍贵用材林发展等生态产业金融信贷力度,加快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制度,完善生态产业贷款财政贴息、保险保费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等。三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社会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我州生态文明建设。四要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扶持,力争把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列为国家珍贵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范畴。
采取多种途径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继续培训,选送一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到林业大专院校学习升造,进一步提高他们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改善他们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林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要从州外引进和招聘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撑。同时,加大后备人才培养,每年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一批新生到林业大专院校就读,让他们毕业后回到家乡报效西双版纳,建设美丽西双版纳。
建立健全污染控制、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政策和规章制度,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和公众参与的原则,明确政府、企业、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相关责任。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加快推进全州生态文明建设。
(七)着力构建坚强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坚强的组织保证,各级各部门、各县市要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战略高度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重要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州、县(市)要分别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发挥好生态立州战略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同时,建立相应的办事机构,核定人员编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加强业务指导。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委、政府及领导干*政绩考核内容,并把考核内容作为干*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严格问责;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生态事故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5篇 2019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的十八大的重要战略部署和省委“五个湖北”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关系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鄂州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综改示范区,如何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发挥良好的区位、资源优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走出一条独具鄂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市政协高度关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立专题调研组进行调研。几个月来,调研组深入三区实地调研,召开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座谈研讨,到省直相关部门征询专家意见,并赴广东惠州市、福建三明市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形成调研报告。6月26日,召开市政协七届十次常委会议,专题议政协商,市政府汪继明副市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听取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效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转方式、调结构、重保护、强监管,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产业结构有所优化。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关政策措施,生态产业得到一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五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使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持续下降。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xx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5。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18个百分点。通过建设一批大型商贸项目,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以休闲观光为突破口的都市农业发展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成为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导方式。
(二)自然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38万亩,森林覆盖率16。1%。全市共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17。4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45%。建成沿路(公路、铁路)、沿江(港)绿化带500多公里;建立湿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8个,面积1。6万公顷;全面推进国土整治工作,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实现了国土整治全覆盖;全市有2300多亩因采矿造成破坏的土地已列入恢复治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实施洋澜湖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梁子湖流域清理治理工作,有效恢复与保护了湖泊和流域的生态环境。
(三)人居环境有所改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42%和40%;加大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排水管道长度达到600多公里;加强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实施“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推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全市已获得命名的有4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12个社区被评为全省第一批“宜居村庄”。
(四)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扎实开展。有效开展项目建设环评工作,“xx”以来,严格执行了项目环评制度,对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实行了“一票否决”;进一步完善了江湖水库保安工程、洪水预*系统以及气象、地震、地质灾害预报和紧急救援体系等,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森林防火扑救体系基本健全;动植物疫病虫害预*和应急机制初步建成,农林水产疫病得到有效防治。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采取了一些具体举措,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建设生态文明市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通过调查了解,有三个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主城区空气污染问题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xx年,我市单位gdp能耗为1。24吨标煤/万元,是生态市考核标准的1。37倍;全市中心城区空气中so2、no2、pm10含量与全国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值相比,so2、pm10基本持平,但no2含量高于平均值25%;工业废气、粉尘排放存在随意性,鄂钢、球团矿等部分企业排放不达标,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建筑扬尘管理欠缺,汽车尾气污染治理尚未起步,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市民健康。二是固废物及垃圾处理不到位。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75。2万吨,年综合利用12。9万吨,累计存量641。2万吨;农村垃圾处理严重滞后,三区都没有垃圾处理站,不仅造成再生资源的浪费,而且采取简单的填埋式处理,导致污染物深处理不到位,造成水体、土壤二次污染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农业面源污染趋重。由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及农业比较效益低等原因,我市农民种“懒”庄稼现象突出,过份依赖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土壤结构破坏,地力下降。xx年,全市化肥施用总量达到120318吨(纯量,下同),耕地亩平化肥施用量44公斤,比1988年增长了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水产养殖投肥水平高于种植业水平,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用各种农药及除草剂共计1052。4吨,平均每亩0。58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用农膜689吨,其中地膜约470吨,有15%的农膜残存于农田土壤中。
(二)生态资源保护不够。一是湖泊锐减,湿地功能退化。鄂州素称“百湖之市”,但资料显示,湖泊数量减少、面积缩小、水质恶化。我市湖泊面积由1950年的59万亩缩减到现在的31。5万亩,减少了46%。由于人工围垦,以及湿地改作它用,导致原来连湖通江的三大湖泊体系分割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子系统,加之水体污染,湿地环境受影响的程度加重,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湿地调节生态的功能退化。调查表明,梁子湖湿地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和引排水带来的负面影响面积达1。37万公顷,占湿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二是山体植被破坏较为严重。主城区南部山体平推开发较为普遍,新城区已失去有山有水的独特风貌;一些地方矿产资源无序开发,造成局部地区山体破坏、植被损毁、水土流失。全市因采矿造成破坏的面积中,复垦还绿面积不到生态破坏面积的5%。三是林业资源不丰富。生态公益林以中幼林为主,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创建生态市40%的指标要求。森林保护力度不够,林分质量退化。
(三)建设机制尚未形成。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在指导思想、实际工作和业绩考评上仍然存在重gdp增速、轻生态建设,企业重经济效益,轻环保社会责任意识,个人重环保利益,轻生态公益的倾向;少数地方和部门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不清、目标不明,工作缺乏针对性;没有设置科学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方法;没有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土地以及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机制,政策导向不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衔接不够紧密,尤其在乡镇和农村较为突出。
综合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结构因素,也有现实条件下的发展和理念因素。一是产业结构偏重。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xx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3:60。1:27。6,且冶金行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31。38%。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创建生态市40%的要求,商贸、物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偏重的产业结构形成了高能耗、高排放的工业体系,导致环境治理成本高、难度大。而且调整的转型成本、替代产业、财政收入等现实问题的考量,注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二是资源要素偏紧。由于地域、环境的限制,我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制约越发明显。三是生态公共产品缺失。有的部门注重解决看得见的民生工程,提供诸如城市硬件设施等公共产品,忽视了环境和生态的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也是民生工程,导致较少提供诸如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等生态公共产品。四是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大多数公众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治理环境污染。公众关注环境保护的出发点是维护个人利益,只有当环境问题影响个人生活、损害自身利益时才会采取一定行动予以维护,而对公共环境的维护缺乏责任意识和监督意识。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要求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和历史机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最根本的民生工程。应坚持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促进;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目标导向、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生态保障、制度推进”,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新鄂州。为此建议:
(一)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着力构建目标导向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又包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既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也要准确界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延,形成目标导向。建议参照广东惠州、福建三明等市的作法,明确一个时期总体目标,并将目标任务细分到每一个阶段。总体目标:就是要建设环境洁净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产业协调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林城、文化旅游城、精致宜居城,实现鄂州“天蓝、地绿、水净、城美”。分段目标:第一阶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六城联创”的目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先进城市)。第二阶段:各区全面实现国家级生态区创建目标,形成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第三阶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全面进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展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鄂州新风貌。近期任务:通过减少与控制水、气、声、渣等污染源、削减排放量,加强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环境功能区划,促进知识型产业和生态型产业的发展;引导城乡居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等方面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方向转变,大力提升全体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参与保护环境程度。
(二)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规划引领体系
广东惠州市编制实施了《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惠州市环境保护规划》,并出台《招商引资环保指引》、《淡水河流域环保准入指南》等文件,把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良性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增强了规划对发展的导向作用,值得借鉴。建议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但推进城镇化建设为抓手,科学规划我市城乡建设规模、发展方向及功能布局,充分考虑生态景观的需要,形成合理的城乡发展空间形态和发展规模。一是优化市域布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要求,合理划分市域功能区,优化布局结构。着力打造一“城”为主(主城区),“两沿”联接(沿江、沿港生态长廊),“三湖”示范(梁子湖生态示范区、红莲湖生态度假区、梧桐湖生态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加紧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城中村改造、绿地景观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联的专项规划和修建性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完善规划指导。要在《鄂州市城乡总体规划(xx—2020年)》基础上,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统筹规划生态文明的功能分区、生态资源保护、产业布局、风格特点,强化规划的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切实体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建设的理念。三是强化规划约束。相比于经济发展等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更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实际运作中,容易让位于更能体现政绩的gdp等硬性约束指标。因此,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法律性,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长期实施,有序推进。
(三)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三明市的历史发展状况与鄂州相似,都是偏重型的产业结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三明市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全力发展生态产业、现代服务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xx年,三明市第三产业占比达到34%。建议我市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为方向,建设一批重点项目,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一手抓冶金、建材、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的改造提升,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力争在2到3年内全市高耗能、高物耗和高污染的行业全部实行清洁生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引进、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重点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工程、电子商务等产业,策划和推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力争到“xx”末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方面,要依托三江港区,加快鄂州“地主港”、“公路港”等项目建设,打造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生态旅游业方面,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策划和开发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健身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打响具有鄂州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文化产业方面,要按照“一区一品牌、一区一园区、一区一实体”的要求,加快梧桐湖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增强文化产业发展软实力。三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梁子湖区要全面退出一般工业,以生态农业发展作为立区之本,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要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推广科学种植(养殖),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扶持力度,策划、实施一批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安全农产品生产,推动效益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发展。
(四)培植项目载体,着力构建生态保障体系
一是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带动生态文明建设。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围绕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谋划项目,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库,以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构建生态保障体系。将梁子湖生态修复、环湖生态林带、长港综合治理及洋澜湖综合治理、城乡一体化垃圾污水收集处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库,适时申报、实时推进。二是抓好山水资源保护。出台严格的山体湖泊保护政策,做好全市尤其是城区山体资源摸底登记备案工作,对开发建设中的劈山开石填湖造地等行为应立即停止,责令恢复原貌,并给予严厉处罚;严格控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国省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山体开采;加强对全市5000亩以上湖泊进行调查摸底、实地勘线、建档立卷等工作,依据《湖北省湖泊管理条例》,加强监管;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全面改善梁子湖水系、花马湖水系、樊湖水系等流域水环境质量,确保全市流域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要求。三是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严格源头把关,实施招商引资项目环境生态一票否决制度;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对鄂钢、球团矿等排放大户,进行24小时在线联网监控,督促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强化社会监督,建立重点污染企业环境监测和排放数据旬报及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各界及媒体监督;强化对环境污染和责任追究制度,使企业处罚和追责成本远远高于治理成本,促使企业自觉治理;加强重点治理,强化对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重点行业(火电、化工、冶金、建材、有色金属采选等行业)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工作;积极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固体废物源头控制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完善、规范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管理。四是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设施建设,加快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加快推进市、区(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污水以及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理能力。围绕新农村建设、家园清洁行动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切实加强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五)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制度推进体系
进一步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环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建立重大项目生态风险评估制度,全面评估项目实施的生态成本、生态效益,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山水开发利用备案制度,通过采取保护性开发、一般性开发、限制性开发等措施,保证山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开发利用。设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积极支持生态项目申请国家、省政府专项资金和银行信贷、设备租赁融资;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切实让企业享受环保带来的效益,激发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开展生态文明公益活动,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落实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加大对节能环保研发、技术应用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拓宽补偿范围、深化补偿内容、增加补偿资金,在市域范围内探索“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积极推进在省级以上层面建立梁子湖等跨界流域的补偿机制。三是完善生态保障监管机制。探索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与利益共享机制,盘活市场资源,引导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林地林权保护监管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损害赔偿制度。四是完善生态考评机制。推行生态gdp核算制度,尽快建立一套有利于绿色gdp发展的干*考核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加强政府节能减排的绩效管理,将相关的考核评估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建立统一的考评制度,提高管理的层级,设立部门联动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机制,建立分类、分区目标考核办法。
第6篇 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一、基础和条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托区域特色和相对优势,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推动临泽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把生态建设放在推动临泽科学发展的优先地位,大力组织实施以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载体的生态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构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为推动生态文明县城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1、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为生态文明县城建设增添了引擎。xx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分三期四段实施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经过两年多时间的不懈努力,河道整治、土地开发、蓄水泄洪、路桥配套、景观设施、供水排污、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迅速推进。通过治水,建成防洪堤4.3公里,把昔日的污水河变成了清水湖,过去的烂河滩变成了黄金地,使县城向东南延伸近3公里,面积扩大近1倍;通过节水,改变了人们的用水习惯,建成了一批水利设施,提高了环境承载能力,推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活水,引洪入湖,蓄水造景,形成水域面积1300多亩,新增绿地12.8万平方米,打造了水与城市、自然与生态和谐秀美的水景乐园,再现了“塞上江南”的迷人景色,新的城市风景带、休闲娱乐带、新型房地产开发带和水系特色产业带初步形成。
2、循环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县城建设注入了活力。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鼓励引导和大力支持工业企业积极推行“低消耗、高利用、再循环”生产方式,着力延伸产业链,走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构建技术先进、清洁安全的工业体系。目前,依托临泽工业园区这一循环经济发展平台,已初步建成以雪晶公司、金玉酒精公司为主体的玉米深加工及生物发酵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奥瑞金、长城、屯玉绿源等种子企业和汇隆公司为主体的种子加工和副产品再利用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番茄、蔬菜、红枣、乳制品等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正在培育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特色突出、企业优势互补、产品梯次递进和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经营清洁化、园区管理规范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生态文明县城建设创造了条件。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安居工程,加快大沙河沿岸闲置土地整理开发,开工建设沙河绿岛、天鹅湖花园等住宅小区6个,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2平方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相继建成城关广场、文体中心、南环路等市政公益设施,城区建设路、健康路、自由路完成改造投入使用,国道312线城区段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启动实施,排水、排污管网及供热系统稳步推进,城区集中供热率达95%以上。
4、环保和节能减排为生态文明县城建设提供了保障。噪声、大气和污水等环保监测设施日益完善,工业污染物通过治理达标排放已成为各企业的自觉行动,“三废”得到有效控制,县城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环境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以巩固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成果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卫生大行动,大力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对各种破坏和影响县城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城区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5、城区绿化美化为生态文明县城建设打下了基础。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为目标,科学规划设计,精心建设布局,采取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门前三包、大沙河绿地树木认植认养等措施,相继建成了城关广场、铁路广场、滨河路、大沙河南北两岸和奥瑞金广场等绿化景观,城市绿化档次和水平整体提升,生态效应进一步凸现。目前,城区绿化面积154.5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68 %,绿地面积102.62万平方米,绿地率达27%,城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21.71平方米,形成了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乔灌花草有机结合的绿化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由于我县处于荒漠与戈壁包围之中,生态保护与建设任务十分艰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仍然存在,生态水平与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经济发展基础还相对薄弱。经济发展的总量比较小,发展质量还不高,与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是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没有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偷排乱排生产生活污水、乱涂乱贴广告、乱扔乱倒垃圾污水、人为破坏公用设施及生态建设成果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城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县城发展的需要,人饮水水源地不符合环保要求,部分排污、供暖、供水管道老化,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方式原始,城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开工建设。
四是县城管理水平还需要加强。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住宅小区公用设施建设及绿化规划落实不到位,城管单位管理权与执法权脱节,管护制度不落实,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仍然存在。
三、对策与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文明县城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县实际,推进生态文明县城建设,要遵循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和经济生态协调统一的原则,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县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共生。
1、建立指标体系,严格落实规划。立足临泽自然禀赋、区域特征、经济基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加快建立一套与“xx”规划相衔接,与二轮县城总体规划相吻合,由经济、社会和环境等要素构成,涵盖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生态制度文明,包括物质基础、生态宣传、生态教育、生产行为、生活行为、环境质量、环境管理制度、政府工作绩效八个方面的生态文明县城建设指标体系。同时,制定出台《临泽县推进生态文明县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重点、措施及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把生态文明县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保证生态文明县城建设有序推进。
2、完善基础设施,增强综合功能。把基础设施建设与大沙河景区建设统筹谋划,增添文化元素,提升文化品位,赋予基础建设文化属性。加快以供水供暖、污水处理、清洁水源、城区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治理监测设施建设,提高达标排放率。增设垃圾回收点和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管理,回收可利用资源,变废为宝。整治各类架空线路,改造城区路灯,增设体现时代特征的景观灯,提升县城亮化美化水平。启用生活垃圾填埋场,启动污水处理厂建设,建立城区绿色交通体系,鼓励使用低排量、新能源汽车,创造清洁、高效的生态交通环境。
3、坚持生态立县,全力推进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坚持把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县城建设的重要抓手,做到基本思路不动摇、领导力量不削弱、工作措施不松劲、资金投入不减少,按照“三期四段”的建设规划,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切实把大沙河建成生态保护与综合开发的精品工程,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县城建设的新引擎、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平台和发展绿洲休闲旅游的新节点。抓住中央把甘肃定位为“生态安全屏障”的政策机遇,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品位设计,从植物造景、花卉搭配、园林小品等方面入手,着力抓好大沙河“一山、两园、五湖”的绿化美化,以此推动县城整体绿化,全面提升城区绿化的档次和水平,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社会和谐、充满活力的生态文明县城,营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环保、宜业、乐居的幸福家园。
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转型升级。抓住甘肃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等政策机遇,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平台,以医药化工、玉米加工、番茄制品、乳制品、红枣加工、食品酿造、种子加工等产业为重点,不断延伸包括废弃物再利用在内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扶持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旅游等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污染排放少、具有特色竞争优势的新型产业。适时淘汰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加大企业清洁生产督查力度,重点实施化工、建材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零排放”试点示范工程。加快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引导企业走“低碳”发展道路,鼓励支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提高新上项目的节能减排准入门槛,控制工业“三废”。
5、培育生态文化,营造良好环境。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领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要把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贯穿于生态文明县城建设的全过程,坚持“民生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坚持“文化为魂”,依靠文化力量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宣传生态理论知识和生态保护法规,并借助新闻媒体,适时对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和生态法制理念,调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积极组织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工厂、绿色学校、绿色酒店和绿色家庭等活动,提倡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6、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建设生态文明县城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县上应成立由*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态文明县城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督导生态文明县城建设工作。要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县城建设合力。要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把生态文明县城建设的各项指标任务分解到单位、落实到个人,纳入“三位一体”考核体系,对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要建立生态文明县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以经营的思想谋发展,以经营的手段搞建设,以经营的方式抓管理,激活城区各种生产要素,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生态文明县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依存,共同推进。
关于加快推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示范区、美丽云南典范,根据州委部署,州政协组成由胡志寿**为组长,玉香伦副**、江建成副**为副组长的调研组,对全州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初步成果报告如下:
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我州认真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充分利用所具有的生态资源,气候环境资源以及民族独有文化资源,将环境保护治理、生态恢复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促进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发展。
(一)生态效益良好
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了加强。全州已建立国家、省、州、县(市)四级1367.4万亩公益林体系,累计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231万亩和退耕还林27.2万亩,新增造林地面积206.6万亩,1669.6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民义务植树150万株,完成中低产林改造15.99万亩,发展种植珍贵用材林树种6万余亩(其中景洪市2万亩、勐海县3万亩,勐腊县1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8.3%。全州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406.9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10倍,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9.73万元/公顷·年,远远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全国5.52万元/公顷·年,全省6.77万元/公顷·年)。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得到加强,保护区面积不断扩大,保护区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增加到约250余头,印度虎回归,桃花水母浮现等野生动物种类扩大,动物交流活动范围不断拓展。率先实施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将野生动物对群众造成的损失用责任保险的形式进行赔付,有效保护了群众合法利益。
跨境联合保护取得成功。开展了澜沧江—湄公河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建设及国际河流联合保护,积极维护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生态安全。巩固中老跨境联合成果,推动与老挝、缅甸建立一批新的跨境联合区域,构建国家绿色生态屏障。同时与老挝北部三省六县开展边境森林防火联动,共同构筑一线森林防火墙。跨境联合保护行动的实施,充分展示了在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方面责任的大国形象。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大力加强市政环境建设,实施城区道路改造、绿化美化、亮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主要道路以及街道建筑特色化改造工程,景洪城市绿化覆盖率42%,绿地率37%,人均公园绿地的面积达16.5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加快推进生态乡镇创建,全州31个乡镇中,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的有29个,占93.5%,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有1个,州级生态村116个。同时,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单位、小区29个,各级绿色学校56所,州级“环境友好型”企业22户。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拆除了红塔水泥厂年产10万吨湿法窑水泥生产线,依法关停并转32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搬迁重组11个胶厂。全州xx年单位gdp能耗下降 1.7%,完成省定单位gdp能耗下降1.7%的目标。“xx”期间全州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000吨以内,化学需氧量减排5600多吨,超额完成省下达减排1700吨的目标任务。全州环境质量状况明显好转,勐海县、勐腊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均满足《环境空气资料标准》一级标准,景洪城区大气质量满足二级标准,pm10监测达标率为100%。景洪市城区环境噪声质量等级“较好”。医疗废物年处理能力990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2%,城镇生活垃圾无毒化处理率达100%。境内八条主要河流水质均达ⅲ类标准,符合《云南省地面水功能区划分类》。
西双版纳州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接纳为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态州;xx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二)经济效益显著
长期以来,我州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以保护促发展,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培养壮大生态特色产业,在提升改造橡胶、茶叶等传统产业同时,着力培育森林生态旅游、森林花卉、森林食品、森林药材和野生特种动物驯养繁殖等生态特色产业,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仅xx年全州林业产值达118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50%。主要林业产业有:
橡胶种植面积431.06万亩,干胶产量28.1万吨,总产值41.43亿元。其中民营橡胶种植面积285.46万亩,干胶产量18.77万吨,占干胶总产量66.8%。橡胶产业已成为全州种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整体效益最好、经营层次最高、从业人员最多的绿色生态优势产业。
茶叶种植面积75.54万亩(其中古茶树、古茶园面积8.51万亩)干毛茶产量3.09万吨,总产值15亿元。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州一大绿色生态特色产业。
全州已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17个,其中以热带雨林观光和生态体验为主的景区(点)有勐仑植物园、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望天树、雨林谷等,这几大景区(点)在全州旅游业发展中起着领军作用。xx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53.6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140亿元。
一批新兴林业生态产业开始起步。全州共种植澳洲坚果1.4万亩,咖啡5.02万亩,热带水果34万亩(其中香蕉29万亩,其他水果5万亩),石斛0.35万亩(其中林下种植0.13万亩)。部分产业已经产生效益,产业提速升级,越来越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旺盛的生命力。
(三)社会效益凸显
进一步提高了西双版纳知名度和美誉度。西双版纳历来以绚丽的热带雨林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区位优势而闻名于世。随着桥头堡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越来越好,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慕名前来西双版纳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研考察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一个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正走向世界,世界更加了解西双版纳、赞美西双版纳。美丽在哪里?西双版纳告诉你!西双版纳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胜地,成为中国50个最值得外国人去的地方之一。
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通过深入开展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化理念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观得到了传承弘扬,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有机结合,促进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边防巩固。通过开展以生态文明创建“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使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循环相生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实施与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的生物多样性跨境联合保护、边境森林防火联动等行动,进一步加强了邻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边防巩固和边疆稳定。
二、加快推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条件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州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把美丽中国___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战略,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生态补偿等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倾斜和支持,为我们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重要的机遇。
(二)生态自然资源丰富。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中国生物多样性聚集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风景名胜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物种基因库”和“森林生态博物馆”等美称。
——动植物种类繁多。全州有国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385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862万亩,农地森林面积523万亩),占国土面积83.2%,森林覆盖率为78.3%。州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为402万亩;州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53万亩;县(市)级保护区2个,面积86万亩;保护小区4万亩。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面积达545万亩,占全州国土面积19%。在这片仅占全国1/500的国土面积上,有高等植物5000多种,占全国的1/6;兽类130多种,占全国近1/4;鸟类429种,占全国1/3,其中45种仅见于西双版纳。
——水能资源富足。境内有澜沧江水系大小河流2760余条,河网总长1.2万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64公里。其中,较大河流有30余条,集水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澜沧江一级支流有6条;较小的一级支流有5条;集水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二级支流有普文河。全州水资源总量达85.8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0.975万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水量的7.7倍。全州有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181座,库容总量达3.4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富集。目前全州已发现矿种32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23种。其中已开发利用的主要有金矿、铁矿、锰矿、铜矿、铅锌矿、煤矿等13种。全州共有采选矿企业163户(其中规模以上11户。按区域分:景洪市64户,勐海县51户,勐腊县48户。采矿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0.3%,xx年全州共征收矿产资源规费1.2亿元。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区位条件优越。西双版纳东部及南部与老挝接壤,西南部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966.3公里(其中,中老段677.8公里,中缅段288.5公里)。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穿境而过,将中、老、缅、泰、柬、越六国串连起来,昆曼大通道贯穿中、老、泰三国。据此,具有地处“三线”(北回归线、边境一线、大通道主干线)、一州连三国、一江连六国的特殊地理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州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加大经济贸易合作,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使西双版纳成为祖国西南边陲一个团结、稳定、和谐、繁荣的边疆民族自治州、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民族生态文化厚重。全州有常驻总人口114.9万人,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布朗、彝、基诺、瑶、壮、回、苗、景颇、佤等13种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74.4万人,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77.4%。各民族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众多历史遗迹、佛塔、亭井、佛寺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村寨、民族节日、宗教信仰和民族风情,构成了独特而又多样的人文景观。以傣族贝叶文化为代表的民间文化遗产挖掘、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令人神往。长期以来,全州各族人民秉承“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朴素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优先,开发第二”的森林文化精神,创造了自己多姿多彩的生态文化。这些民族生态文化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文明观,为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示范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
三、制约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利因素
加快推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既有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一)生态文明意识需进一步增强
各级*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经济中,始终坚环境优先原则,从而使得西双版纳这片绿洲青山常在,绿水长青,蓝天碧云。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经济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集体林、国有林,甚至水源林等生态保护地被蚕食,生态保护地逐渐缩小,威胁着当地生态安全。与此同时,由于过度开垦和林种单一等因素,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全州范围内气候变化异常,雾日减少,气温升高,湿度减小,自然灾害增多,灾害造成损失增大。
(二)林业产业发展缓慢
一是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州林业产业发展中,橡胶、茶叶、森林旅游业发展较快,其他林产业发展较慢,形成规模的林下经济项目不多,林业产业化程度低,林业企业处于小、散、弱的状况。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不足,林产品加工大多处于初级阶段,精深加工少,缺乏功能齐全的专业加工经营市场。三是林业效益差。全州有4.9万亩疏林地,这些疏林地中活立木蓄积量小,无用的树、低值的树较多,珍贵树种少,经济效益较差。
(三)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亟待加强
一是工业企业污染减排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一些橡胶加工企业未按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相关标准建设,废水、废气、废渣排放不达标,影响了周围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部分采矿企业在采矿、选矿、运矿过程中,造成了对土地、山林、河流、道路、环境的破坏,但却没有按照边开发、边恢复、边治理的要求进行复垦还绿,恢复道路交通,整治河流。有的还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废水、废渣直接排入河中,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私挖滥采河道砂石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流沙河、南腊河沿岸偷采砂石、乱采砂石现象较为突出。
二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需进一步增强。空气污染、水体污染、脏、乱、差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差,绿化率低,街道绿化美化没有充分体现热带风光。
三是农村面源污染不容忽视。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土地板结、肥力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尤其是大面积种植香蕉大量使用塑料薄膜所造成的白色污染甚为严重。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以来许多村寨无规划、无公厕,畜禽散养、农家肥、废弃物、垃圾随意堆放在房前屋后,公路两旁,沟边河渠边,人畜居住混杂,生产生活废水随意排放等问题普遍存在,既影响了村容村貌又影响了环境卫生。部分村办或农民自办企、小手工作坊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未经处理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或用于农田灌溉,影响着村民身体健康和农作物安全。
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及主要措施建议
目标任务:根据陈玉侯**在州委七届四次全会上“关于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精神,结合有关部门的工作意见,对加快推进我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出如下初步建议,以供参考。即: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把我州建设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最高的地区;精选最有特色和最有经济价值的珍稀树种,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把我州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珍贵用材林基地;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把我州建设成为生态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主产地和加工区;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州市;继续推进生态乡镇创建,争取全州31个乡镇全部建成省级生态乡镇,全州三个县(市)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县,把我州建成国家级生态州。通过三到五年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示范区、美丽云南典范,让美丽西双版纳更加美丽。
主要措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任务, 建议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美丽的自然、美丽的生态、美丽的环境作支撑。西双版纳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是全国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宝库,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全州各族群众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乎全国生态安全,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为全国乃至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要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清;不仅期待殷实富足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人民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现象较为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发空间格局。这样才能促进全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着力构建生态修复工程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一要加强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州、县(市)级自然保护区,在现已建成545万亩保护区和保护小区基础上,再增划州级自然保护40万亩以上,力争xx年各级保护区和小区面积达到全州国土面积20%以上。加强天然林、各类公益林、水源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把林地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划定林地红线,守住生态底线,特别要杜绝政府性破坏行为,绝不能因为目前的经济利益,使森林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加强野生动物保护,落实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其他损失赔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各类违法行为。加强森林防火,避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最大限度减少森林资源损失。巩固和发展中老跨境联合保护成果,积极推动与老挝、缅甸建立一批新的跨境联合保护区域,构建国家绿色生态屏障。
二要加快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西双版纳宜林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势,具有发展多种珍贵用材树种的特殊优势。州内有珍稀类用材树种100余种,其中:柚木、西南桦、紫檀、望天树等20种树种在我州适生区域长势良好,也是我州今后可以形成产业规模的珍贵用材树种。目前全州尚有近3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可发展种植珍贵用材林,有4.9万亩疏林地可用来补种、改种珍贵树种。有近40万亩低质茶园和20万亩低产胶园可采取套种和树种更替的方式进行种植,加上城镇园区、公路沿线和江河两岸,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要充分利用我州资源优势,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方式大力发展珍贵用材林,把低值的树、无用的树变成高价值珍贵树种,加快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点:就是在四旁地、校园小区、农村庭院、营区、景区、城市绿地内散种和在天然林中空地内种植。线:就是在公路沿线、江河两岸种植。面:就是消灭现有荒山荒地连片种植,在疏林地、茶园、橡胶地内补种、套种、改种珍稀树种。努力形成林路、林江、林水、林村、林城相依,点、线、面相结合的珍贵用材林森林生态体系。林业部门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出明确工作目标,把任务分解细化到各县(市)、各单位,设定工作进度表,加强业务技术指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要创新林业发展机制,健全林权流转机制,集中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参与植树造林。加快非公有制林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个人在国有和集体荒山荒地上开展植树造林,种植珍贵树种,按照“谁种谁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明析产权归属,发放林权证,把产权划归投资者,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在资金、技术、种苗上给予大力支持,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努力形成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一起上的发展格局。
发展种植珍贵树种,建设珍贵用材林基地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长远大计。当前,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珍贵用材林面临着新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按照做其他人没有做过的事,做其他地方不能做的事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种植珍贵用材树种,努力把西双版纳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珍贵用材林基地。
三要加大珍贵用材林苗木培育力度。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牢固树立“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的理念,把林木种苗基地建设作为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来抓,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抓超前、抓落实。每个县(市)要打造1个生产规模化、管理精细化、设备现代化、人员专业化的林木种苗繁育基地,加快林木种苗良种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为加快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提供数量充足、品种对路、质量优良的林木种苗。同时,要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示范作用明显的种苗生产龙头企业,努力打造一批高端、上规模、上档次的林木种苗基地,把我州建成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珍贵苗木、热带珍稀花卉种苗生产基地。
(三)着力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要充分利用我州林地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在坚持以橡胶、茶叶、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林业产业,促进林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林业附加值,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要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种植:重点发展以石斛、砂仁、重楼、诺丽果、金钱草、黄金草等为主的林药产业种植;以热带森林花卉、观赏苗木为主的花卉产业;以蕨菜、竹笋、刺五咖、臭菜、辣木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大红菌、鸡纵菌、香菇、黑木耳、双孢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采取林下种植和庭院种植相结合方式,扩大种植规模,引进精深加工企业,着力打造特色品牌。
二要大力发展林下特种养殖:重点发展以亚洲象驯养为主的大型野生兽类;以鸵鸟、蓝孔雀、野猪、豪猪、竹鼠、平胸龟、茶花鸡、小耳猪为主的家畜、家禽养殖。加强技术指导,培育龙头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创立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产品品牌,把林下特种养殖作为循环经济主功方向来抓。
三要大力发展林果采摘及加工:重点发展对澳洲坚果、印奇果、诺丽果进行采收利用。
四要大力发展森林资源采集及加工:重点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积极引进红木家具精深加工企业加工制造高档红木家具,地板条等,形成产业链,增加林产品附加值。
(四)着力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体系,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
一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加大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实施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二要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治理,重点推进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综合整治,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治理力度。强化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物品监管,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管理,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着力解决脏、乱、差的突出问题。加强水资源管理,积极开展澜沧江、流沙河、南腊河等河流综合治理和水源保护,加强对孔雀湖、白象湖监管,让广大市民永享江河湖水之利,远离江河湖水之害。
三要加强矿山污染治理。严格执行《西双版纳州矿产资源规划》和《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管理,严厉打击“乱占、乱批、乱管、乱收、乱卖、乱采”六乱现象,坚决取缔和关闭违法违规开采矿山矿点。对目前尚未审批的矿山矿点,原则上不再批准开采。对已开采的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矿山企业实施好环境恢复治理。有关部门收缴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要及时投入到矿山恢复治理上,积极推进绿色矿业发展。
四要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大力加强农村水源地建设和保护,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生态食品、有机食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治理,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严格环保准入,开展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利用,防止污染源向农村转移,确保农村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继续开展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力争全州31个乡镇全部成为全省生态乡镇。
(五)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提升广大群众生态文化素质
一要培育崇尚自然的文化。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明理念。二要培育节约文化。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禀赋和有限性,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不以索取自然为代价换取过度消费,形成节约优先、集约利用、适度消费的文化取向,形成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三要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大力倡导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引导公众改变不良的消费方式。建立鼓励绿色消费的政策措施,完善绿色消费体系,形成多样化的绿色消费结构,拓宽绿色消费渠道。四要培育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要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要在全州中小学校开设生态文明建设课程,让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和习惯。
(六)着力构建支撑政策体系,建立健全长效体制机制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增长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长期、稳定、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州、县(市)财政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按比上年增长10%的幅度安排。二要完善金融和税收扶持政策,加大对林下经济,珍贵用材林发展等生态产业金融信贷力度,加快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制度,完善生态产业贷款财政贴息、保险保费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等。三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社会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参与我州生态文明建设。四要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扶持,力争把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列为国家珍贵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范畴。
采取多种途径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继续培训,选送一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到林业大专院校学习升造,进一步提高他们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改善他们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林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要从州外引进和招聘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撑。同时,加大后备人才培养,每年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一批新生到林业大专院校就读,让他们毕业后回到家乡报效西双版纳,建设美丽西双版纳。
建立健全污染控制、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政策和规章制度,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和公众参与的原则,明确政府、企业、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相关责任。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强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加快推进全州生态文明建设。
(七)着力构建坚强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坚强的组织保证,各级各部门、各县市要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战略高度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重要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州、县(市)要分别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发挥好生态立州战略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同时,建立相应的办事机构,核定人员编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加强业务指导。积极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委、政府及领导干*政绩考核内容,并把考核内容作为干*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严格问责;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生态事故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的十八大的重要战略部署和省委“五个湖北”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关系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鄂州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综改示范区,如何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发挥良好的区位、资源优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走出一条独具鄂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市政协高度关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立专题调研组进行调研。几个月来,调研组深入三区实地调研,召开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座谈研讨,到省直相关部门征询专家意见,并赴广东惠州市、福建三明市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形成调研报告。6月26日,召开市政协七届十次常委会议,专题议政协商,市政府汪继明副市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听取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效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转方式、调结构、重保护、强监管,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产业结构有所优化。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关政策措施,生态产业得到一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五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使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持续下降。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xx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5。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18个百分点。通过建设一批大型商贸项目,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以休闲观光为突破口的都市农业发展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成为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导方式。
(二)自然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38万亩,森林覆盖率16。1%。全市共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17。4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45%。建成沿路(公路、铁路)、沿江(港)绿化带500多公里;建立湿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8个,面积1。6万公顷;全面推进国土整治工作,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实现了国土整治全覆盖;全市有2300多亩因采矿造成破坏的土地已列入恢复治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实施洋澜湖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梁子湖流域清理治理工作,有效恢复与保护了湖泊和流域的生态环境。
(三)人居环境有所改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42%和40%;加大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排水管道长度达到600多公里;加强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实施“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推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全市已获得命名的有4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12个社区被评为全省第一批“宜居村庄”。
(四)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扎实开展。有效开展项目建设环评工作,“xx”以来,严格执行了项目环评制度,对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实行了“一票否决”;进一步完善了江湖水库保安工程、洪水预*系统以及气象、地震、地质灾害预报和紧急救援体系等,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森林防火扑救体系基本健全;动植物疫病虫害预*和应急机制初步建成,农林水产疫病得到有效防治。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采取了一些具体举措,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建设生态文明市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通过调查了解,有三个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主城区空气污染问题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xx年,我市单位gdp能耗为1。24吨标煤/万元,是生态市考核标准的1。37倍;全市中心城区空气中so2、no2、pm10含量与全国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值相比,so2、pm10基本持平,但no2含量高于平均值25%;工业废气、粉尘排放存在随意性,鄂钢、球团矿等部分企业排放不达标,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建筑扬尘管理欠缺,汽车尾气污染治理尚未起步,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市民健康。二是固废物及垃圾处理不到位。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75。2万吨,年综合利用12。9万吨,累计存量641。2万吨;农村垃圾处理严重滞后,三区都没有垃圾处理站,不仅造成再生资源的浪费,而且采取简单的填埋式处理,导致污染物深处理不到位,造成水体、土壤二次污染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农业面源污染趋重。由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及农业比较效益低等原因,我市农民种“懒”庄稼现象突出,过份依赖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土壤结构破坏,地力下降。xx年,全市化肥施用总量达到120318吨(纯量,下同),耕地亩平化肥施用量44公斤,比1988年增长了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水产养殖投肥水平高于种植业水平,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用各种农药及除草剂共计1052。4吨,平均每亩0。58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用农膜689吨,其中地膜约470吨,有15%的农膜残存于农田土壤中。
(二)生态资源保护不够。一是湖泊锐减,湿地功能退化。鄂州素称“百湖之市”,但资料显示,湖泊数量减少、面积缩小、水质恶化。我市湖泊面积由1950年的59万亩缩减到现在的31。5万亩,减少了46%。由于人工围垦,以及湿地改作它用,导致原来连湖通江的三大湖泊体系分割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子系统,加之水体污染,湿地环境受影响的程度加重,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湿地调节生态的功能退化。调查表明,梁子湖湿地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和引排水带来的负面影响面积达1。37万公顷,占湿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二是山体植被破坏较为严重。主城区南部山体平推开发较为普遍,新城区已失去有山有水的独特风貌;一些地方矿产资源无序开发,造成局部地区山体破坏、植被损毁、水土流失。全市因采矿造成破坏的面积中,复垦还绿面积不到生态破坏面积的5%。三是林业资源不丰富。生态公益林以中幼林为主,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创建生态市40%的指标要求。森林保护力度不够,林分质量退化。
(三)建设机制尚未形成。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在指导思想、实际工作和业绩考评上仍然存在重gdp增速、轻生态建设,企业重经济效益,轻环保社会责任意识,个人重环保利益,轻生态公益的倾向;少数地方和部门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不清、目标不明,工作缺乏针对性;没有设置科学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方法;没有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土地以及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机制,政策导向不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衔接不够紧密,尤其在乡镇和农村较为突出。
综合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结构因素,也有现实条件下的发展和理念因素。一是产业结构偏重。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xx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3:60。1:27。6,且冶金行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31。38%。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创建生态市40%的要求,商贸、物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偏重的产业结构形成了高能耗、高排放的工业体系,导致环境治理成本高、难度大。而且调整的转型成本、替代产业、财政收入等现实问题的考量,注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二是资源要素偏紧。由于地域、环境的限制,我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制约越发明显。三是生态公共产品缺失。有的部门注重解决看得见的民生工程,提供诸如城市硬件设施等公共产品,忽视了环境和生态的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也是民生工程,导致较少提供诸如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等生态公共产品。四是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大多数公众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治理环境污染。公众关注环境保护的出发点是维护个人利益,只有当环境问题影响个人生活、损害自身利益时才会采取一定行动予以维护,而对公共环境的维护缺乏责任意识和监督意识。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要求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和历史机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最根本的民生工程。应坚持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促进;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目标导向、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生态保障、制度推进”,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新鄂州。为此建议:
(一)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着力构建目标导向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又包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既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也要准确界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延,形成目标导向。建议参照广东惠州、福建三明等市的作法,明确一个时期总体目标,并将目标任务细分到每一个阶段。总体目标:就是要建设环境洁净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产业协调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林城、文化旅游城、精致宜居城,实现鄂州“天蓝、地绿、水净、城美”。分段目标:第一阶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六城联创”的目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先进城市)。第二阶段:各区全面实现国家级生态区创建目标,形成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第三阶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全面进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展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鄂州新风貌。近期任务:通过减少与控制水、气、声、渣等污染源、削减排放量,加强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环境功能区划,促进知识型产业和生态型产业的发展;引导城乡居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等方面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方向转变,大力提升全体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参与保护环境程度。
(二)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规划引领体系
广东惠州市编制实施了《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惠州市环境保护规划》,并出台《招商引资环保指引》、《淡水河流域环保准入指南》等文件,把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良性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增强了规划对发展的导向作用,值得借鉴。建议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但推进城镇化建设为抓手,科学规划我市城乡建设规模、发展方向及功能布局,充分考虑生态景观的需要,形成合理的城乡发展空间形态和发展规模。一是优化市域布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要求,合理划分市域功能区,优化布局结构。着力打造一“城”为主(主城区),“两沿”联接(沿江、沿港生态长廊),“三湖”示范(梁子湖生态示范区、红莲湖生态度假区、梧桐湖生态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加紧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城中村改造、绿地景观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联的专项规划和修建性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完善规划指导。要在《鄂州市城乡总体规划(xx—2020年)》基础上,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统筹规划生态文明的功能分区、生态资源保护、产业布局、风格特点,强化规划的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切实体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建设的理念。三是强化规划约束。相比于经济发展等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更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实际运作中,容易让位于更能体现政绩的gdp等硬性约束指标。因此,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法律性,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长期实施,有序推进。
(三)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三明市的历史发展状况与鄂州相似,都是偏重型的产业结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三明市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全力发展生态产业、现代服务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xx年,三明市第三产业占比达到34%。建议我市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为方向,建设一批重点项目,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一手抓冶金、建材、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的改造提升,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力争在2到3年内全市高耗能、高物耗和高污染的行业全部实行清洁生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引进、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重点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工程、电子商务等产业,策划和推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力争到“xx”末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方面,要依托三江港区,加快鄂州“地主港”、“公路港”等项目建设,打造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生态旅游业方面,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策划和开发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健身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打响具有鄂州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文化产业方面,要按照“一区一品牌、一区一园区、一区一实体”的要求,加快梧桐湖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增强文化产业发展软实力。三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梁子湖区要全面退出一般工业,以生态农业发展作为立区之本,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要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推广科学种植(养殖),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扶持力度,策划、实施一批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安全农产品生产,推动效益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发展。
(四)培植项目载体,着力构建生态保障体系
一是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带动生态文明建设。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围绕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谋划项目,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库,以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构建生态保障体系。将梁子湖生态修复、环湖生态林带、长港综合治理及洋澜湖综合治理、城乡一体化垃圾污水收集处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库,适时申报、实时推进。二是抓好山水资源保护。出台严格的山体湖泊保护政策,做好全市尤其是城区山体资源摸底登记备案工作,对开发建设中的劈山开石填湖造地等行为应立即停止,责令恢复原貌,并给予严厉处罚;严格控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国省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山体开采;加强对全市5000亩以上湖泊进行调查摸底、实地勘线、建档立卷等工作,依据《湖北省湖泊管理条例》,加强监管;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全面改善梁子湖水系、花马湖水系、樊湖水系等流域水环境质量,确保全市流域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要求。三是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严格源头把关,实施招商引资项目环境生态一票否决制度;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对鄂钢、球团矿等排放大户,进行24小时在线联网监控,督促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强化社会监督,建立重点污染企业环境监测和排放数据旬报及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各界及媒体监督;强化对环境污染和责任追究制度,使企业处罚和追责成本远远高于治理成本,促使企业自觉治理;加强重点治理,强化对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重点行业(火电、化工、冶金、建材、有色金属采选等行业)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工作;积极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固体废物源头控制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完善、规范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管理。四是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设施建设,加快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加快推进市、区(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污水以及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理能力。围绕新农村建设、家园清洁行动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切实加强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五)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制度推进体系
进一步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环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建立重大项目生态风险评估制度,全面评估项目实施的生态成本、生态效益,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山水开发利用备案制度,通过采取保护性开发、一般性开发、限制性开发等措施,保证山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开发利用。设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积极支持生态项目申请国家、省政府专项资金和银行信贷、设备租赁融资;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切实让企业享受环保带来的效益,激发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开展生态文明公益活动,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落实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加大对节能环保研发、技术应用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拓宽补偿范围、深化补偿内容、增加补偿资金,在市域范围内探索“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积极推进在省级以上层面建立梁子湖等跨界流域的补偿机制。三是完善生态保障监管机制。探索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与利益共享机制,盘活市场资源,引导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林地林权保护监管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损害赔偿制度。四是完善生态考评机制。推行生态gdp核算制度,尽快建立一套有利于绿色gdp发展的干*考核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加强政府节能减排的绩效管理,将相关的考核评估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建立统一的考评制度,提高管理的层级,设立部门联动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机制,建立分类、分区目标考核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为全面掌握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政协根据今年重点工作安排,成立专门调研组,于今年上半年对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环保、水务、城管、畜牧等部门和部分镇街、有关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专题召开座谈会,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剖析原因,寻求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全省减排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一)生态经济初具规模。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工业化集群化程度不断提高,培植形成了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等支柱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旅游业提档升级,干杂海货等专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7.6%,我市被列入全省50个服务业重点城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生态保护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全市林地面积达到5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4%。加强流域治理和水保生态建设,治理塌陷地1.2万亩、水土面积168平方公里,治理区域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有力促进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恢复保护了自然生态。
(三)治污减排成效明显。全面关停拆除机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水泥产能490万吨。万元gdp能耗、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xx年下降21.4%、29.2%、12.5%,圆满完成“xx”节能减排任务。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先后投资5.4亿元建设了城市第一、第二和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大坞生物医药基地4处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中水回用率68%,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投资1.3亿元,实施了城郭河、界河入湖口等6处人工湿地建设,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关停小火电14.9万千瓦,对29家废气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铺设供热管网68公里,关停燃煤锅炉76台;建设了3家机动车尾气检测站,严禁超标车辆上路,减轻了机动车尾气污染,城区大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加。
(四)城乡环境有效改善。在城区主干道全面推行“水冲路面、机械清扫、人工保洁”三位一体的保洁方式,城区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12座,新建改建水冲公厕100余座,完善了环卫设施布局。建设了垃圾处理场,累计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30余万吨。强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在14个镇建设了垃圾中转站,购置了压缩转运车、垃圾收集车,形成了“村收集、市镇转运、无害化、资源化管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五)安全体系逐步完善。投资xx万元建成环境监控中心和监控网络,46家企业和2家污水处理厂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15家重点企业安装了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在泉上桥、群乐桥、王晁桥及白龙湾断面建设了4座水质自动监测站,
实现了自动监测、视频监控、生物监控三位一体的综合监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取缔土小企业106家,实施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家畜禽养殖场的搬迁整治工作,保障了全市饮水安全。
二、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当前生态问题日趋复杂化,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保护意识还有待增强。一些地方的个别领导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在开发与保护上顾此失彼、急功近利,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局部的经济效益;少数企业和单位仍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公众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主动性、自觉性还不够强,随意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二)生态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服务业发展仍滞后于工业,三产增加值占比依然偏低,三次产业比例中,二产为54.6%,三产为37.6%,二产高出三产17个百分点。工业内部资源型产业比重仍比较大,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达70.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任务重,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大。
(三)污染防治形势还不容乐观。一是大气环境质量仍需改善。由于我市火电、焦化企业较多,加之城市拆迁面广量大,导致大气污染、扬尘污染仍比较严重。据监测,我市城区全年仍有150天pm10超标,冬季雾霾天气时有发生。二是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河流水质时有超标。5条骨干河流除新薛河水质较好外,另外4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城河、郭河属城市纳污河污染较重。从目前情况看,我市河流断面水质与环境标准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年一季度,枣庄通报我市城郭河群乐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零,cod、磷、氟化物均超过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其中cod超标严重。河道治理任务艰巨。近年来,我市先后对荆河、小清河城区段以及北沙河、十河等部分河段进行了综合治理,五条骨干河道全长167.6公里,已累计治理125.1公里,但是达到20年一遇标准的仅为42.9公里,尚有120公里需统一治理提高防洪标准,尤其是流经城区南部的郭河南支、北支尚未启动治理,河道不畅,污水直排,垃圾遍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
城河河道内垃圾遍布(xx.4.7) 北沙河河道被占用(xx.3.28)
量;分布在农村的小型河流、支流、坑塘等本应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今多数垃圾成堆,变成了“垃圾河”。荆泉水源地保护面临考验。位于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我市和山亭区少数污染严重的塑料加工、食品加工等土小企业死灰复燃现象严重,隐蔽生产,偷排污水,对全市饮水安全构成很
荆泉水源地上游山亭区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我市荆河河道(xx.3.19)
大威胁。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偏大,利用率低,导致土壤中氮、磷等化学物质过剩、流失,农药残留于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一定污染。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秸秆焚烧和乱堆乱放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对农村污染造成了不良影响。
文本框: 污水处理厂污泥堆积文本框: 荆河上游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河道(xx.3.28)(四)环保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一是污水管网配套不健全。城区多处污水管网建设时间久,基础资料亏缺,投入资金不足,管网及检查井经常性堵塞损坏,不能及时修缮;建于1999年的荆河、小清河污水渠,老化破损严重,尚有9公里未完成改造,污水外溢现象突出。城区东部、学院西路等区域尚未建设污水管网,导致*校宾馆、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等处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荆河;洪绪片区污水产生溢流现象。郭河北支南岸南沙河镇驻地、鲍沟现代玻璃生产基地支管网不配套,未能与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网对接,废水直排河道。新建农村社区管网配套设施不健全,生活污水多数直接排放。二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存在问题。污泥围厂问题严重,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300余吨,不能及时有效处置,造成厂内污泥堆积如山。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和大坞生物医药基地污水处理厂,由于污水量不足等原因,无法正常运行。级索镇、滨湖镇污水处理厂尚未开工建设。三是固体废物处理设施不全。目前,我市尚未建设粪便处理场,城区每年公厕、居民小区化粪池清抽粪水约3万余吨,清掏粪便约xx余吨,主要采取简易排放,对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城区各类餐饮服务业达1200余家,日产餐厨垃圾量约60吨,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五)造林绿化任务还十分艰巨。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4%,距离创建国家森林城市31%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森林资源总量仍然偏小,部分山区仍有荒山未绿化;西部平原区森林面积偏小,农田林网带断网破;森林生态系统还不完善,生态防护功能不强。
(六)农村环卫整治还任重道远。我市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才刚刚起步,覆盖面还较小,目前460个居实行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仅占市村居总数量的36.9%。尚未实行城乡
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村居,仍然存在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乱倒的现象,垃圾占道、垃圾入河、垃圾围村的问题仍很突出。在垃圾中转站建设、垃圾收集运输设备购置等方面资金投入缺口较大,在目前各镇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在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困难,亟需建立市、镇街、社会多元投入的保障体制。
(七)生态建设机制还不够健全。一是生态奖惩机制缺乏。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生态补偿融资渠道和主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方式。资源开采企业对塌陷地、采石、采砂矿坑恢复投入不足,生态保护得不到有效的经济补偿,生态破坏缺乏应有的惩治,个人或企业破坏生态环境,政府买单的现象严重。二是污水处理管理体制不顺。污水管理方面,当前是住建局负责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的规划建设,市政处负责管网的排查维修,水务局负责纳入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厂的巡查监管,市环保局负责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出水水质的监管,致使部分工作沟通协调困难,难以有效开展。三是生态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部门监察、监测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仅有20余名,难以承担大量的环境监管工作任务;环境应急车辆、通讯、防护等应急设备十分缺乏,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差。
三、加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市委、市政府在3月底召开的生态滕州建设暨环境保护工作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滕州和美丽滕州的奋斗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确保万元gdp能耗比,cod、氨氮、二氧化硫、nox排放量年均减少2.5%以上,出境断面河流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质要求,空气质量二级天数每年增加10天,城市污水处理达到全覆盖,实现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城乡美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幸福滕州。
(一)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节能减排,构建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要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方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要素支撑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促进生态环境优化与经济永续发展良性互动。一是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要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计划。推进机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植玻璃深加工、不锈钢制品、汽车配套、生物医药、家居装饰、食品加工六个百亿元产业板块,促进工业经济的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要策划和引进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型企业,促进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规模膨胀。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评、能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增能耗及污染物。发挥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引导与倒逼作用,坚决淘汰重污染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要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实施“零增地技改”,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运用税收、土地等政策措施,鼓励产业园区内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促进“废物”的再利用、零排放。二是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依托良好的人口、区位、交通优势,努力做好“大旅游、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文章,加快推进微山湖古镇、鲁班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义乌·滕州商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抓住我市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要扶持培育壮大盈泰集团、东启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区,按标准化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要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要鼓励引导广大农户特别是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标准化生产,建立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培植壮大盈泰立体种养科技示范园等标准化种养示范园。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深施肥技术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鼓励扶持发展不施用任何化肥、农药的高品质有机农产品生产,使农业“返朴归真”,积极培育一批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实施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环境,构建水绿山青、蓝天洁净的生态环境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要深化水污染防治,让水质更加清澈。全面构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确保城郭河、北沙河、界河、新薛河四条河流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要求。要加快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今年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行;抓紧开展排水管网普查工作,收集整理管网资料,加快维修城区破损管网,新建城区东部、北部管网,确保xx年底前城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快级索镇和滨湖镇两处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增铺西岗、级索、东沙河、官桥、东郭、大坞、界河、木石等8个镇51.5公里的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完善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管网,确保正常运行。实施好总投资2.2亿元的城郭河、北沙河、界河、新薛河等4条河流的1.5万亩的湿地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郭河下游段治理、北沙河中游段治理、十河官庄拦河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综合治理河道16公里,切实改善断面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要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让空气更加清新。加快焦化企业和燃煤电厂脱硫除尘治理再提高工程实施进度,开展新源热电公司等3家公司脱硝治理。推进大坞生物医药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香料企业全部进入基地生产经营,统一治理污染物。加大热力管网铺设力度,增加集中供热面积,关停供热管网范围内、重要路段两侧和镇驻地的燃煤锅炉。对建筑、拆迁等工地进行集中整治,切实减少扬尘污染。强化机动车尾气管理,严禁未进行尾气环保检测或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上路行驶。要积极推广秸秆还田、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压块、秸秆发电等技术,建立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要加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力度。彻底关停小蓄电池生产企业。严格化学品风险评估和监管,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和管理,确保所有企业做到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探索水泥jt窑固废处置技术,提升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尽快选址建设粪便处理场,解决粪便随意处置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尽快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场,切实解决餐厨废弃物环境污染问题。
二是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要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全力打造“绿之城、水之乡、文之邦”,努力实现城市园林化、镇村生态化、水系风景化、山区林果化、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力争到xx年完成创建目标。要突出抓好城市绿化,积极实施北辛公园、杏坛广场等增绿增花工程,开展林荫路、林荫公园、林荫庭院、林荫停车场等大绿化活动,真正让城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要抓好水系绿化,整合林业、水利、交通、农业、城建、旅游等项目资金,重点搞好“秀美荆河”建设,高标准搞好小清河市民休闲长廊建设,尽快启动城郭河生态景观长廊建设,贯通城市水系,完善配套设施,彰显生态休闲亲水特色。继续抓好沿河、沿湖、沿库造林,对五大河流两岸和境内水库周边,建设护岸林、护坡林、水源涵养林。要抓好山丘绿化,大力实施荒山绿化、破损山体治理和山坡地经济林基地建设。要抓好通道绿化,突出抓好京台高速公路、东木路等道路绿化项目,提升绿化美化品质。抓好平原绿化,积极实施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平原造林工程,大力开展农田林网化建设。抓好镇村绿化,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等“四旁”绿化。要加强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搞好生态湿地修复和采煤塌陷地治理,对生态退化严重地区进行生态修复重建。要加强微山湖湿地等风景名胜区、莲青山等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在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区、重要土壤保护区等区域,规划建立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
三是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搞好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每年集中1—2次的时间,开展大扫除、大清整活动。各镇街、各部门要组织发动广大干*职工和群众,对辖区内脏、乱、差问题进行彻底治理,在清脏治乱上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尽快编制完成《滕州市城乡环卫一体化总体规划》,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进“村收集、市镇转运、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实现规范运作、全域覆盖。要进一步研究推动城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我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的是填满处理方式,虽然成本低,但占用场地大,而且容易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焚烧处理垃圾可以处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可以有效缓解土地紧张的问题。因此,建议我市尽快考察论证,早日新上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真正做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强化宣传教育,形成统一共识,构建善待自然、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要采用生态教育、环境宣传、文化熏陶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环保国策,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曝光非法排污和破坏生态的典型案件,定期公布城市空气质量和重点流域水质,通过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水日”等载体,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继续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照创建指标,不断完善提高软、硬件建设,力争xx年创建成功。各镇街要积极创建设国家级、省级生态镇、环境优美乡镇、绿化示范乡镇。要积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推进文明幸福村、环卫一体化示范创建活动,每年评比表彰一批先进示范村。要在全市各级*政**、企事业单位、社区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创建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单位、学校、企业、社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
(四)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双向约束、权责清晰的生态制度体系。一是建立组织保障体制。建议成立市委**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协调行动。镇街、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改革环保管理机制,对镇街环保所试行“垂直化”管理,由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对镇街土小企业清理取缔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切实增强镇街工作责任意识。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镇街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镇街和有关部门,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政绩考核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镇街差异化考核工作机制,在考核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强对发展质量的考核;在考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考核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形成污染者付费、保护者受益、治理者获利的机制。要积极争取并用足用好上级生态补偿资金,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保障改善民生等。特别对近年来新增生态公益林,全部纳入市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报酬,强化管护措施,确保造林绿化成果。四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要优先安排生态文明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并逐年增加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资金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投入的综合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扩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凡是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产业化的项目,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要改革环卫收费模式,借鉴泰安、薛城等地区水务部门代收垃圾处理费成功经验,实行自来水代收,增收生活垃圾处理费。要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各镇街均要组建环卫所,配备领导力量和专业人员;村级配备专职保洁员,市、镇财政给予工资补助,保证工资发放到位、队伍长期稳定。五是建立应急防控机制。督促有关镇街、部门、企业制订应急预案,建设应急处理设施,有效遏制环保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危险化学品、造纸、医药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风险源信息库。加强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监管监测,实行生态安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第7篇 2019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调研报告
为学习借鉴其它省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功经验,为我市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出谋献策,4月16日至23日,市委办公室与市委政研室组成调研组,前往安徽省xx市,浙江省xx市,江苏省xx市,山东省xx市、xx市、xx市等六市进行调研。调研组认真听取六市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介绍,收集相关资料,实地考察示范典型。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深刻感受到六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现将六市的经验做法以及调研组的体会报告如下:
一、六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
六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走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城乡共荣的新路子,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六市十分注重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主要是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坚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规划,以城乡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xx市以科学规划、集约建设、精细管理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规划强化科学性、先导性和权威性,市区控制性规划覆盖率达到100%。xx市以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为重点,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计划到 xx年建设20个中心镇和一批中心村,城市化率达到70%。xx市实施“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城市空间战略和“新区开发、老城提升、两翼展开、整体推进”发展思路,城市发展框架基本拉开。完成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编制完成南部山区分区规划和重点区域控制性规划、北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中心城区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新农村建设规划全面展开,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xx市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实施“中心极化、组群互动、梯度推进、城乡协调”的城镇化战略,构筑“一群(南部城镇群)、两轴(皖赣铁路城镇发展轴、合铜黄高速公路城镇发展轴)、三级中心(中心城区、区县城、中心镇)”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区县城为骨干,中心镇为纽带的城镇体系。xx市争取在xx年底,实现全市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和相应专项规划全覆盖,城镇总体规划和重要专业规划全覆盖,城镇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全覆盖;实现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规划监管体系。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六市通过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以及城乡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一是以产业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完善产业化组织模式,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xx市以建设高效、生态、品牌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突出抓好“四百工程”(建设100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100万亩以设施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区、100万亩优质出口花生基地和100万亩优质果茶花卉基地)建设。目前,xx市已经逐步培育形成了以生态农业、体验农业、节会农业、都市农业等为特点的特色产业。xx市的畜牧、水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了66%,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5家。xx市整合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专业村,连点成线,扩线成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带。从xx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围绕茶叶、花卉、水产、畜牧、休闲观光等12类产业,重点建设50条左右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xx市通过狠抓基地、企业、品牌、文化旅游、市场建设,培育黄山茶叶品牌,将茶业打造成为了全市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xx市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郊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郊县工业集群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工业增加值占郊县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7.3%。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高效农业面积逐步扩大,休闲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等品牌效应不断增强。二是以城镇化促进城乡产业发展。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培育中心镇,推动城乡良性互动发展。xx市加快五区融合,提高对郊区和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中心城市对广大农村的吸纳能力。以14个省级中心镇、20个市级重点镇为重点,以北部沿海和蓝烟铁路为发展轴线,通过项目带动、配套服务设施和住宅小区建设,切实增强小城镇的集聚与带动功能。实施“农民向城镇集中”工程。在城郊、园区和重点城镇,集中规划建设一批面向未来、面向周边农民的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小区。通过宅基地置换等方式,吸引零散的村落向中心村集聚。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半工半农”农民进城定居。以产业为先导,整合城乡资源,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为农民向城镇集中提供产业和经济支撑。xx市实施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城镇化战略,加快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镇的合理集聚,逐步形成分工明确、功能突出、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乡在规划、建设和投入方面的分割局面,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xx市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强化统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原则,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xx年,投入 15688万元,将村村通公路和通客车向边远村庄和村内街道延伸,硬化道路1032公里,硬化街道508个村。xx市新完成1181个村的编制规划,有 1343个村庄开展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有52个镇、300个村开展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建设,有1192个村开展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工作,农村文化大院由原来的1602个增加到2746个,新硬化农村公路77公里,全市通自来水村庄普及率达到87.7%。建立城乡一体的交通体系,继续推进“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及“岛岛通航”工程,优化五区公交线网布局。建立城乡一体的供水体系。推行“一县一网”、“多乡一网”或“一乡一网”等规模化供水模式,推进联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xx市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乡镇通油路率达100%,行政村通公路率、通水泥(油)路率分别达97.5%和 83%。xx市建设市域“一小时半”交通圈,开通市区到各县城的高速公路,加快省道干线和乡村道路建设,形成干支相连、区域成网、城乡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基本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居民统一电价;按照“村村通、长期通、数字通”的要求,积极实施有线电视乡村通达工程,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就是统筹城乡之间的各种生产要素,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营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xx市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促进统筹城乡就业,初步搭建起城乡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就业服务平台、职业培训平台和社会保障平台。xx年,在总结xx区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xx区、xx区、xx市纳入区域化试点范围,并将其他四市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试点范围,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促进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就业活动,将大学毕业生、农民工等各类群体全部纳入就业服务范围。xx市鼓励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非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把职业介绍补贴与服务成效挂钩起来。并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被征地人员及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xx市突出自己的特色,发挥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就是xx市发展以文化和生态为特征的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提升了他们的素质。据统计,xx年,全市乡村旅游总接待量达841.56万人次左右,旅游总收入约32亿元,全市有近20万农民从事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人均年收入超7000元。xx市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成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引导农户通过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方式,探索建立“农民土地股份合作公司”。自xx 年开始,对从事种养业规模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先支持;举办的经济实体,享受与民营企业同等的优惠政策。鼓励工商企业资本参与传统农业改造,在其获得使用权的土地上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建直接用于种养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非永久性固定建筑,其占地不视为建设用地,免相关手续和收费。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和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破除地域、身份、行业等限制性政策,制订落实农民工进城落户、进城就业、子女进城就读“三无障碍”的具体措施。
(五)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六市扎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xx市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在全省率先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建立了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机制。xx年,全市58.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 6019.9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53.6万人,参合率达到87.0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去年的900元提高到1025元,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5.1万人;开展各类农民教育培训1000多场次,受训农民10万多人。xx市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仅建立完善了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还构建完善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规范完善了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目前,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超过16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已达199万人,覆盖到城镇各类用人单位以及包括个体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各类从业人员;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超过100万人;xx市是全国首批发放失业保险金的城市,截至xx年10月底,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共有42111户,参保职工达到116万人。xx市实施医疗惠民行动,投入8119万元,发展“新农合”306.9万人,完成乡镇卫生院提升扩建30个;实施弱势保障行动,投入1832万元,落实了 1.9万户农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投入25074万元,完成“村村通”自来水466个村,解决了9.1万农户安全饮水。xx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续保农民达到55万人以上,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在80%以上。xx市扎实开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xx年全市有 6.47万人和97个村实现脱贫。实施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和民生工程,解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二、六市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做法
六市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初步形成了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局面。他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有特色、有新意,创造了许多可学习借鉴的好经验。
(一)发展生态经济。六市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青岛借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将绿色渗入到产业最深层,建设经济新生态,推进风能、太阳能、废水回用、海水淡化、清洁能源开发等项目,计划到xx年,新能源占全部能源的替代率达 5%,到2020年达到20%。xx市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创新性机制,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xx市创造性地对莲花峰、天都峰等景区实行轮换“休假”,让这些景区景点休养生息、自然繁衍,确保黄山生态的可持续发展。xx市充分发挥杭州产业特色和优势,走新型产业化道路,推进“两港五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生态工业发展,积极发展以绿色食品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知识型服务业为依托、绿色消费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低耗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xx市近年来建立起以循环高效为特征的生态产业体系。构建园区载体、产业本体、企业主体的工业循环经济体系。以电子、汽车、化工、钢铁等优势产业为龙头,发展一批生态型企业,构建产业生态链。优化工业布局,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绿色农业,通过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发展以产业化、集约化、生态化为特色的都市型农业,形成特色、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产品结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推动“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增长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xx市以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为原则,全面实施《烟台生态市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同时开展环境友好企业创建活动,健全完善企业的信用等级制度。以资源依赖型企业和现代制造业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和实施清洁生产,实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对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企业实行定期公布制度,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二)保护生态人居。六市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创造更加优美、舒适、健康、方便的生活居住环境。xx市充分弘扬徽派古建筑文化,利用各种生态资源建设生态人居。比如在宏村,水赋予村落、宅院以生气和灵性,对于村落的生态、景观和环境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为村落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和生态环境,使村落更秀丽、妩媚、晶莹和亲切,体现了生态价值、实用价值和景观价值。xx市着力打造“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人居环境特色。栽绿种绿,给大自然以绿色,是xx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做法,为在裸岩山体和一些远山、高山上植树造林,在荒山上实施了大面积飞机播种造林,让生态的绿色不留任何的死角。xx市在“xx”规划中,写进一个指标,到“xx”结束的时候,人均期望寿命要达到80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杭州从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做起,尤其是今年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努力做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同时进一步加大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力度,见缝插绿。还将在沿高速公路、骨干河流、道路、铁路等种植绿化,形成一张生态网络。杭州还提出一个重要理念,今后种树将被作为一xx市基础设施来配置,与自来水管、污水网、电网、煤气管一样同等重要。xx市近年来积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城市,实施绿色南京战略,充分发挥山水城林优势,城乡建设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逐渐形成城在江边、山在城中、湖在城内、林在四周、绿在家园的人居环境,建成生态健康、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适宜居住的城市。xx市按照“一城、一湖、一环”(明府城、大明湖、环城河通航)为重点的老城改造规划,加快泉城特色标志区建设。同时整理恢复芙蓉泉等泉脉水系,挖掘开发百花洲等古城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恢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老城韵味。
(三)改善生态环境。六市大力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xx市为了保护绿色,加大环境综合整治,着重在源头上治理污染,制止了向大自然“排毒”,在空气治理上,加快重点企业脱硫进程,淘汰燃煤锅炉,为减少机动车排气污染,购置国际环保标准的公交车。xx年以来,青岛借助奥运“快车”连续四年掀起了群众广泛参与“我为奥运种棵树”等系列活动。xx市实施“碧水”、“蓝天” 、“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行动,建立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重点开展“大绿化”工程、“十镇百村”文明生态创建工程、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农村河溪、池塘清洁整治工程和以沼气综合开发利用为重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促进该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xx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积极开展生态村、镇建设,重点实施环境污染整治,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近几年,杭州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xx市坚持和完善环境的“刚性投入机制”已达20多年,生态建设和环保投入始终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而快速增长。近年来,xx市实施退耕还林54万亩,建设公益林 200多万亩,治理小流域50多条,治理面积达250平方公里,并在水源涵养地建成面积近10万公顷的各类自然保护区。xx年,xx市森林覆盖率达 77.4%,有林地面积、林木绿化率、活立木总蓄积量三项数据在安徽省位居第一。xx市近年来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南京相继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称号。xx市围绕活力之都、魅力之城、宜居家园,集中打造奥体文博等片区,突出泉水特色品牌,着力做足泉水文章,使之真正成为城市之魂、灵气所在、韵味之源。大幅度提升片区的整体形象和景观效果,达到点上景物宜人、片上气势恢弘、沿线观感优美,让泉城更美更靓。
(四)培育生态文化。六市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xx市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创新的“景点轮休制”、景区规划的“加减法”、景区垃圾“日产日清”、工业发展“准入制”、乡村旅游推动生态保护等经验做法,已经被皖浙赣毗邻地区乃至全国众多旅游城市广为借鉴。xx市举办奥帆赛,让生态环保理念深入民心,让这座城市因“白帆”更“绿色”。青岛奥帆基地不仅建筑本身采用了不少“绿色”环保科技,其建设的过程中也始终坚持“绿色”施工。青岛的市民则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生态文明,尤其是广泛开展“环保购物袋进超市”活动,使环保理念逐渐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变成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xx市在全市树立起超前的城市经营理念和深入人心的环境保护意识,以环境立市___城市经营理念在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各项工作中得到体现。绿色企业、学校、社区和绿色饭店、绿色房产等不断涌现,提高了市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使生态市建设具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xx市在全社会树立起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产的观念,确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价值观。
三、六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在对六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调研中,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一)统筹城乡协调方面的启示。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用抓城市的力度抓农村,给市民的待遇予农民。各级各部门要率先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使城乡在互动、互融、互补、互促中实现统筹发展。二要以思想解放为动力,闯出城乡发展新路子。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工作的力度。统筹城乡发展是前无古人、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成熟先例可借鉴,必须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敢闯敢试,敢破敢立,大胆探索。只要是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发展、有利于造福人民群众的改革,就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禁区,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稳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创出新路,走出自己的路。三要突出经济良性发展,强化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互为共存、互为前提,在统筹发展中必须在经济发展上实现跨越,同时又要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统一,既着眼于经济增长速度,又着眼于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四要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农民主体地位。统筹是政府行为,统筹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资源的配置者,在城乡统筹中政府要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政府在制定统筹政策时,要体现农民的意愿,基本满足农民的需求,能够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唱主角,通过政府推动力和农民自身努力解决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五要突出协调发展,强化区域带动效应。从全市的高度、全局的利益出发,正确认识市、县、镇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原则,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通过调整财政分配结构,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弥合城乡区域之间的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六要突出试点示范作用,强化整体推进格局。各地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差异,不能把城乡统筹当作城乡统一。进行全面推进,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先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好,城乡统筹有一定基础的县区作为试点,积累经验在全市推广,以点及面,整体推进。
(二)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启示。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 “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___发展理念转变。二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生态自然观,培育生态消费文化。开展各阶层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城乡生态文化,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发展观。转变消费观念,引导绿色、适度消费,培育简朴和谐的生态消费文化。三要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要以绿色农业为重点,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节水农业、无公害农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发展生态工业。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以绿色消费为特征的现代生态服务业。将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四要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开发和保护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必须在资源统筹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有限资源,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好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开发与保护的相互协调,引导和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8篇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总结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的十八大的重要战略部署和省委“五个湖北”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关系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鄂州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综改示范区,如何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要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分发挥良好的区位、资源优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走出一条独具鄂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市政协高度关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立专题调研组进行调研。几个月来,调研组深入三区实地调研,召开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座谈研讨,到省直相关部门征询专家意见,并赴广东惠州市、福建三明市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形成调研报告。6月26日,召开市政协七届十次常委会议,专题议政协商,市政府汪继明副市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听取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效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转方式、调结构、重保护、强监管,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产业结构有所优化。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有关政策措施,生态产业得到一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五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使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持续下降。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20xx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5。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18个百分点。通过建设一批大型商贸项目,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以休闲观光为突破口的都市农业发展初见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成为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导方式。
(二)自然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38万亩,森林覆盖率16。1%。全市共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17。4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45%。建成沿路(公路、铁路)、沿江(港)绿化带500多公里;建立湿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8个,面积1。6万公顷;全面推进国土整治工作,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实现了国土整治全覆盖;全市有2300多亩因采矿造成破坏的土地已列入恢复治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实施洋澜湖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梁子湖流域清理治理工作,有效恢复与保护了湖泊和流域的生态环境。
(三)人居环境有所改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42%和40%;加大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排水管道长度达到 600多公里;加强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实施“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推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全市已获得命名的有4个省级以上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xx个社区被评为全省第一批“宜居村庄”。
(四)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扎实开展。有效开展项目建设环评工作,“xx”以来,严格执行了项目环评制度,对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实行了“一票否决”;进一步完善了江湖水库保安工程、洪水预*系统以及气象、地震、地质灾害预报和紧急救援体系等,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森林防火扑救体系基本健全;动植物疫病虫害预*和应急机制初步建成,农林水产疫病得到有效防治。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尽管我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采取了一些具体举措,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建设生态文明市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通过调查了解,有三个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主城区空气污染问题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20xx年,我市单位gdp能耗为1。24吨标煤/万元,是生态市考核标准的1。37倍;全市中心城区空气中so2、no2、pm10含量与全国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值相比,so2、pm10基本持平,但no2含量高于平均值25%;工业废气、粉尘排放存在随意性,鄂钢、球团矿等部分企业排放不达标,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建筑扬尘管理欠缺,汽车尾气污染治理尚未起步,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市民健康。二是固废物及垃圾处理不到位。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75。2万吨,年综合利用xx。9万吨,累计存量641。2万吨;农村垃圾处理严重滞后,三区都没有垃圾处理站,不仅造成再生资源的浪费,而且采取简单的填埋式处理,导致污染物深处理不到位,造成水体、土壤二次污染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农业面源污染趋重。由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及农业比较效益低等原因,我市农民种“懒”庄稼现象突出,过份依赖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土壤结构破坏,地力下降。20xx年,全市化肥施用总量达到xx0318吨(纯量,下同),耕地亩平化肥施用量44公斤,比1988年增长了 4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水产养殖投肥水平高于种植业水平,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用各种农药及除草剂共计1052。4吨,平均每亩0。58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用农膜689吨,其中地膜约470吨,有15%的农膜残存于农田土壤中。
(二)生态资源保护不够。一是湖泊锐减,湿地功能退化。鄂州素称“百湖之市”,但资料显示,湖泊数量减少、面积缩小、水质恶化。我市湖泊面积由 1950年的59万亩缩减到现在的31。5万亩,减少了46%。由于人工围垦,以及湿地改作它用,导致原来连湖通江的三大湖泊体系分割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子系统,加之水体污染,湿地环境受影响的程度加重,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湿地调节生态的功能退化。调查表明,梁子湖湿地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和引排水带来的负面影响面积达1。37万公顷,占湿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二是山体植被破坏较为严重。主城区南部山体平推开发较为普遍,新城区已失去有山有水的独特风貌;一些地方矿产资源无序开发,造成局部地区山体破坏、植被损毁、水土流失。全市因采矿造成破坏的面积中,复垦还绿面积不到生态破坏面积的 5%。三是林业资源不丰富。生态公益林以中幼林为主,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创建生态市40%的指标要求。森林保护力度不够,林分质量退化。
(三)建设机制尚未形成。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在指导思想、实际工作和业绩考评上仍然存在重gdp增速、轻生态建设,企业重经济效益,轻环保社会责任意识,个人重环保利益,轻生态公益的倾向;少数地方和部门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不清、目标不明,工作缺乏针对性;没有设置科学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方法;没有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土地以及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机制,政策导向不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衔接不够紧密,尤其在乡镇和农村较为突出。
综合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既有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结构因素,也有现实条件下的发展和理念因素。一是产业结构偏重。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改善。20xx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xx。3:60。1:27。6,且冶金行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31。38%。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创建生态市40%的要求,商贸、物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偏重的产业结构形成了高能耗、高排放的工业体系,导致环境治理成本高、难度大。而且调整的转型成本、替代产业、财政收入等现实问题的考量,注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二是资源要素偏紧。由于地域、环境的限制,我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制约越发明显。三是生态公共产品缺失。有的部门注重解决看得见的民生工程,提供诸如城市硬件设施等公共产品,忽视了环境和生态的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也是民生工程,导致较少提供诸如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等生态公共产品。四是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大多数公众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治理环境污染。公众关注环境保护的出发点是维护个人利益,只有当环境问题影响个人生活、损害自身利益时才会采取一定行动予以维护,而对公共环境的维护缺乏责任意识和监督意识。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要求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和历史机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最根本的民生工程。应坚持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促进;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目标导向、规划引领、产业支撑、生态保障、制度推进”,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新鄂州。为此建议:
(一)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着力构建目标导向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又包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社会建设。既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也要准确界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延,形成目标导向。建议参照广东惠州、福建三明等市的作法,明确一个时期总体目标,并将目标任务细分到每一个阶段。总体目标:就是要建设环境洁净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产业协调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园林城、文化旅游城、精致宜居城,实现鄂州“天蓝、地绿、水净、城美”。分段目标:第一阶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六城联创”的目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先进城市)。第二阶段:各区全面实现国家级生态区创建目标,形成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第三阶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全面进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展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鄂州新风貌。近期任务:通过减少与控制水、气、声、渣等污染源、削减排放量,加强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环境功能区划,促进知识型产业和生态型产业的发展;引导城乡居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等方面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生态文明方向转变,大力提升全体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参与保护环境程度。
(二)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规划引领体系
广东惠州市编制实施了《惠州生态市建设规划》、《惠州市环境保护规划》,并出台《招商引资环保指引》、《淡水河流域环保准入指南》等文件,把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良性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增强了规划对发展的导向作用,值得借鉴。建议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但推进城镇化建设为抓手,科学规划我市城乡建设规模、发展方向及功能布局,充分考虑生态景观的需要,形成合理的城乡发展空间形态和发展规模。一是优化市域布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要求,合理划分市域功能区,优化布局结构。着力打造一“城”为主(主城区),“两沿”联接(沿江、沿港生态长廊),“三湖”示范(梁子湖生态示范区、红莲湖生态度假区、梧桐湖生态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加紧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城中村改造、绿地景观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联的专项规划和修建性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完善规划指导。要在《鄂州市城乡总体规划(xx— 2020年)》基础上,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统筹规划生态文明的功能分区、生态资源保护、产业布局、风格特点,强化规划的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切实体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建设的理念。三是强化规划约束。相比于经济发展等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更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实际运作中,容易让位于更能体现政绩的gdp等硬性约束指标。因此,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法律性,保证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长期实施,有序推进。
(三)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三明市的历史发展状况与鄂州相似,都是偏重型的产业结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三明市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全力发展生态产业、现代服务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20xx年,三明市第三产业占比达到34%。建议我市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为方向,建设一批重点项目,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一手抓冶金、建材、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的改造提升,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力争在2到3年内全市高耗能、高物耗和高污染的行业全部实行清洁生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大力引进、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重点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及工程、电子商务等产业,策划和推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力争到“xx”末新兴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方面,要依托三江港区,加快鄂州“地主港”、“公路港”等项目建设,打造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生态旅游业方面,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策划和开发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健身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打响具有鄂州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文化产业方面,要按照“一区一品牌、一区一园区、一区一实体”的要求,加快梧桐湖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增强文化产业发展软实力。三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梁子湖区要全面退出一般工业,以生态农业发展作为立区之本,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要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推广科学种植(养殖),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扶持力度,策划、实施一批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安全农产品生产,推动效益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发展。
(四)培植项目载体,着力构建生态保障体系
一是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带动生态文明建设。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围绕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谋划项目,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库,以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构建生态保障体系。将梁子湖生态修复、环湖生态林带、长港综合治理及洋澜湖综合治理、城乡一体化垃圾污水收集处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库,适时申报、实时推进。二是抓好山水资源保护。出台严格的山体湖泊保护政策,做好全市尤其是城区山体资源摸底登记备案工作,对开发建设中的劈山开石填湖造地等行为应立即停止,责令恢复原貌,并给予严厉处罚;严格控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国省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山体开采;加强对全市5000亩以上湖泊进行调查摸底、实地勘线、建档立卷等工作,依据《湖北省湖泊管理条例》,加强监管;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全面改善梁子湖水系、花马湖水系、樊湖水系等流域水环境质量,确保全市流域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要求。三是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严格源头把关,实施招商引资项目环境生态一票否决制度;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控,对鄂钢、球团矿等排放大户,进行24小时在线联网监控,督促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强化社会监督,建立重点污染企业环境监测和排放数据旬报及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各界及媒体监督;强化对环境污染和责任追究制度,使企业处罚和追责成本远远高于治理成本,促使企业自觉治理;加强重点治理,强化对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重点行业(火电、化工、冶金、建材、有色金属采选等行业)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工作;积极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固体废物源头控制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完善、规范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管理。四是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设施建设,加快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加快推进市、区(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污水以及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理能力。围绕新农村建设、家园清洁行动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切实加强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五)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制度推进体系
进一步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环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建立重大项目生态风险评估制度,全面评估项目实施的生态成本、生态效益,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山水开发利用备案制度,通过采取保护性开发、一般性开发、限制性开发等措施,保证山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开发利用。设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积极支持生态项目申请国家、省政府专项资金和银行信贷、设备租赁融资;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和上市融资,切实让企业享受环保带来的效益,激发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开展生态文明公益活动,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落实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加大对节能环保研发、技术应用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拓宽补偿范围、深化补偿内容、增加补偿资金,在市域范围内探索“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积极推进在省级以上层面建立梁子湖等跨界流域的补偿机制。三是完善生态保障监管机制。探索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与利益共享机制,盘活市场资源,引导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林地林权保护监管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损害赔偿制度。四是完善生态考评机制。推行生态gdp核算制度,尽快建立一套有利于绿色gdp发展的干*考核评价机制和考核标准;加强政府节能减排的绩效管理,将相关的考核评估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建立统一的考评制度,提高管理的层级,设立部门联动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机制,建立分类、分区目标考核办法。
新华乡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的“十八大”以来,新华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美丽腾冲”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采取了开展林业三项清理整治行动、从严加强林木采伐管理、砖瓦窑综合整治、非法采砂采石采矿综合治理、水污染综合治理、全民控塑工程、“四清两拆”村容村貌整治、绿化荒山等措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半年来,笔者通过认真调研分析,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了新华乡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新华及友邻乡镇在今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所有帮助。
一、新华乡概况
新华乡位于腾冲县南部,距离县城56公里,地处东经98°48′,北纬24°45′,东与蒲川相邻,南与龙陵县河头乡隔江相望,西部和北部与梁河县小厂、平山乡接壤,全乡东西宽11.5公里,南北长16公里,因地形地貌四周群山环抱,形似灶上的铁锅,又名“小蒲窝”。全乡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88个村民小组,xx年末全乡总人口1735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048元。新华地质构造复杂,坐落在著名的新生带火山区,境内多山,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将全境分割成南北走向的山间盆地、河谷。坝区占全乡总面积的4%,山区和半山区占96%,全乡最低海拔930米,最高海拔2250米,平均海拔1290米。新华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多湿气候,具有明显的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特点,由于海拔高差大,形成具有地热河谷热区气候又有温凉带气候的立体气候特点,适宜种植茶叶,热带经济作物。
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及主要做法
根据县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新华乡*委政府主要领导迅速行动,组织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围绕天蓝、地绿、水清的总体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实施方案,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得到快速有效推进。
(一)从严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降低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商品材采伐。执行林木采伐“七个不准”制度。1、山林权属不清或者有争议的不准采伐;2、天然阔叶林、封(禁)山和保护区不准采伐;3、重点公益林区不准采伐;4、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单位不准采伐;5、林政管理混乱、乱砍滥伐突出的村未整改之前不准采伐;6、公路两旁、江河两岸、水库四周及集镇面山不准采伐;7、征占用林地未取得林地审核同意书的不准采伐。
(二)实施绿化荒山行动。围绕“生态立县”战略,进一步实施好退耕还林巩固、封山育林、防护林体系等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工作,落实绿化荒山行动措施。20xx年计划新植油茶1181亩,美国山核桃 503 亩。补植美国山核桃100亩。抚育油茶 xx 亩,泡核桃3000亩,美国山核桃 1000亩;新植用材林541.5亩,实施森林抚育500 亩,封山育林1000亩;组织义务植树5.1万株,建义务植树样板50 亩。到20xx年末使全乡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2.8万亩,其中:用材林达 10万亩,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2.8万亩(泡核桃2万亩、油茶0.8万亩),森林覆盖率比去年增长0.3个百分点。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夏季造林工作。
(三)强势推进林业三项清理整治行动。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一是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对无证木材加工企业的摸底调查及清理整治工作,对全乡12个无证木材加工厂发放停工并限期拆除厂房机械设备的通知书,组织力量对拒不执行的加工厂进行强制拆除,截止7月10日,全乡12个无证木材加工厂的厂房和机械已全部拆除,工作进度在全县名列第一;二是开展野生树木非法移植清理整治,对全乡26株非法移植的野生树木进行逐株登记造册、编号拍照归档,全部纳入乡林业站的管控之中;三是拆除捣毁废弃加工木炭旧窑,防止非法烧炭死灰复燃。
(四)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古树名木被称为绿色文物、活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无价珍宝,也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腾冲气候温润,适合树木生长,分布着大量古树名木。据统计,目前我县共有古树名木54株(其中县级保护26株、乡级保护28株),主要有柞木、柏树、香樟、香叶树、黄果树、大青、榕树、桂花等树种。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实行村民承诺保护、村级登记保护、县乡挂牌保护的方式,对全乡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保护。
(五)开展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大规模水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一是对全乡12个非法采砂采石点采取直接取缔措施,目前所有非法采砂采石点清理工作已完成;二是开展河道污染治理,组织**干*、学生、群众对乡内的主要河道里的垃圾进行清理打捞集中处理,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打造。
(六)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开展“四清两拆”活动,采取政府引导、资金扶持、群众参与的方式,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模式,乡内投资在各村修建了垃圾集中处理池,在集镇及周边村组设置了垃圾箱,争取环保项目建设了自燃式垃圾焚烧炉,通过前期观察,达到预期处理效果,符合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际。
(七)开展砖瓦窑清理整治。结合 “新华乡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以疏堵结合为原则,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公路沿线、乡村集镇规划区内的砖瓦窑一律取缔,重新选址规划建设轮窑,研究能源替代,并做好土地复垦工作。
三、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群众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保护意识薄弱。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群众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行为;因地理环境因素的限制和村庄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浪费了许多生态资源,也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
(二)基层执法疲软导致打非治违工作底气不足。乡镇基层站所执法权限范围较小或毫无执法权,加之执法人员少,直接导致在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时底气不足,打击效果不明显,震慑作用不强。比国土所为例,在查处非法采砂采石行为时,按部门职权只能是以下方停工通知的方式告知当事人停止其非法行为,无处罚或采取强制措施的权限,而违法行为人则毫不畏惧。
(三)一刀切导致在执行县委政府决策时存在偏差。个别部门和地方因急于达到治理目的,从严加强管理,在执行县委政府决策时实行一刀切,如:停止一切采伐指标的分配及林木采伐活动,停止木材运输手续的办理,停止一切沙石的开采活动。这与县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符,也不符合相关行业生产规律。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树立生态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目标是实现人居环境良好、空气质量清新、自然生态基本平衡。生态目标的实现, 要求尽量减少资源能源消耗, 减少向自然环境排放污染物, 实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 所有的生产生活活动都要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不出现过冲现象。新华乡地处腾冲南部乡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总体经济发展方式较粗放,要实现生态目标, 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同时不能再走“先利用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某些情况下限制、改变或放弃现有的一些经济发展手段或方式,宁可牺牲眼前经济利益,也要实现生态目标。
(二)加强政府引导,改进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 对人类而言, 是一种崭新的理念。对人类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人类需要对原有的传统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调整和改进。这种调整和改进, 从政府的层面上讲, 没有政府的强有力领导, 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显然是做不到的。政府重视和引导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浩大的系统工程, 而不是在短期内通过努力就能顺利得以实现的, 它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参与, 全社会成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我们可以用好用活法律法规,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引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企业与公众在政府的引导下, 依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章制度。制度是区域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软约束, 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无效率的制度抑制甚至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制度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制度创新, 可以改变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制度约束。历史经验表明, 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在发展中存在的巨大差异,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地区的制度安排。同理, 制度安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经济政策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不仅可以极大地鼓励那些率先实行低消耗、低污染的经济行为, 实现资源环境的有效配置, 激励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同时还可以迫使经济个体不得不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行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 应通过深化改革, 逐步建立和完善基于市场机制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撑体系, 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政策工具, 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
(四)推进生态化转变, 建立生态型生产体系和消费模式。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积极推进五大生态化转变。一是观念生态化转变。从传统的“人类自我中心思想”、“征服自然”等观念, 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念转变; 在全社会宣传、倡导和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和生态科技观等生态文明观念。使全社会从思想上接受生态文明新观念, 将生态文明观念付诸于各项经济社会活动中, 把生态文明观念贯穿于各种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以及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二是产业生态化转变。在产业发展模式上, 从传统的资源高消耗、环境污染破坏的粗放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化集约发展模式转变。产业发展尽量依据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 建立形成产业组织生态链网关系, 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结合优化, 使资源获得充分的循环利用、节约利用, 废弃物实现零排放, 环境获得最好保护。三是生活生态化转变。在生活方式上, 从人类对物质财富的占有掠夺以及无节制地消费向弱化物质财富占有与追求的简约生活方式转变, 以适当的、极少的物质资源消耗, 最小的自然环境污染破坏, 获得最大的精神文化财富, 获得最健康的身心发展, 谋求精神化生活方式与物质化生活方式和谐, 实现人与自然共居一体, 相互包融。四是文化生态化转变。在文化宣传上, 要大力加强生态教育和宣传, 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 使社会大众摒弃人类自我中心思想, 树立起生态文化意识, 提高社会大众对生态文化的认同, 增强社会大众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 促使社会大众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文化发展上, 要尊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 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环境的社会文明新风尚。五是环境生态化转变。在资源开发模式上, 从无视、忽视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的环境破坏性资源开发向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的资源开发模式转变。资源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型生产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最重要的是要推进产业的生态化转变, 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 建立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污染的, 产业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生态型生产体系。
在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中,消费是整个经济循环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所有的生产都是为消费准备的,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只有消费需求的增长,才能有商品的市场需求,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才能保证社会稳定,从而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与消费水平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还是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积极推进生态消费模式的建立。通过加强生态消费理念的教育宣传,在全社会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消费价值观,积极倡导绿色消费、节约消费、适度消费、健康消费、科学消费、环保消费、减物质消费、文化和功能性消费,摒弃盲目消费、过度消费、破坏性消费、透支消费和“一次性消费”的生活方式。通过政府主导,制定相关鼓励促进生态消费的激励政策和机制,正确引导消费走向,形成生态消费时尚,使生态消费观念逐步形成并转化为直接的消费需求,逐步建立起有利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的生态消费模式,在消费环节实现资源的最大量节约,污染物的最大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最小。最终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的文化功能性消费转变,由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型消费。
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调研报告
xx市户籍人口数xxx万人,约2/3的人口工作生活在xx个乡镇和xxxx个行政村。自xxxx年开始,随着xx生态省和xx生态市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市各乡镇已全面完成生态建设规划,并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x个,省级生态乡镇xx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xx个,分别占总乡镇数的x%、xx%和xx%;市级生态村xxx个,占总行政村数的x%。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和《xx生态市建设规划》目标要求,乡镇生态建设工作还仅处于起步阶段,离全面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市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强乡镇生态建设成为各级各部门当前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一、进一步加强乡镇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的必要条件。根据《xx生态市建设规划》要求,xx将于xxxx年前建成国家级生态市,而xx%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验收要求是生态县(市、区)建设的前置条件。要真正达成生态市建设目标,基层创建工作是关键,开展乡镇生态建设创建工作能够丰富生态市建设内涵,提升生态市建设水平,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作的客观需要和必然基础。
(二)是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好契机。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而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乡镇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基础设施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乡镇调整发展思路,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辖区内居民拥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发展空间。
(三)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一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是指该区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各项生态建设创建工作从公共设施完善程度、污水处理、大气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等xx多项指标对乡镇进行考核,有力地促进当地政府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从整体上改善当地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四)是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经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在认真总结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文明观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德伦理基础。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整体利益。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生态文明。乡镇生态建设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乡镇的整体生态文明水平。
二、当前乡镇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部分乡镇领导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当前,政府对官员的政绩考核仍然以gdp增长为依据,导致部分乡镇领导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难以转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不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发展才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增长率才是硬道理”,片面的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可持续发展之路背道而驰。
(二)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基础设施状况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综合水平、生产的发展程度和人们消费的现实程度,还直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宁波市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
1、规划问题:乡镇发展初期由于缺乏规划指引,导致建设无序开展,给当前发展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如雨污分流、污水管网铺设难度大等。
2、污水问题:截止到xxxx年底,全市还没有一个乡镇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几乎还是空白(xxxx个行政村仅有xx个试点),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农村溪流河道,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3、卫生厕所问题:卫生厕所改造过程中普遍存在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标准不够,导致废水渗排或不能进行合理处置,影响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
4、生活垃圾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清运—县填埋(或焚烧)”处理网络还存在覆盖面、配套设施及规范管理等方面问题,致使垃圾直接向河道倾倒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5、工业污染问题:乡镇企业存在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等具体问题,由此滋生了少数企业存在偷排、漏排等违法排污行为,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三)乡镇环保队伍亟待组建和完善。随着xx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规模撤乡并镇之后,乡镇的环保监管和生态建设任务日益加重,而xx市到目前为止仅慈溪市设立了乡镇监察中队,绝大多数县(市)、区还没有成立乡镇环保队伍,没有专职的环保工作人员,致使很多工作到县级一下就难以推动,生态建设工作明显滞后。同时,在乡镇环保队伍中,无论是专职的或兼职的工作人员中还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因此,加强乡镇环保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组织开展环保知识培训,配备相应环保器材等工作也亟待完善。
(四)乡镇生态建设经费不足。开展生态建设工作是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生态建设涉及的建设内容以基础设施建设核心,而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与共享性,初期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等特征。近年来,xx市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性投资在绝对量上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但这一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基础设施建设总额的增长速度,由此导致财政资金难以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
(五)乡镇生态建设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乡镇建设前期缺乏规划引导,部分基础设施没有按实际要求进行建设,如污水管网铺设、绿化带及卫生厕所建设等,此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属于还旧帐性质,势必影响到部分居民的个人利益,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宣传部门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宣传力度,调动居民参与、支持乡镇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妥善处理建设过程中潜在的各类问题。此外,宁波市是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在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方面与xx市民存在差异,势必要通过加强宣传,灌输人改变环境,环境改造人的理念,提高他们对生态建设的认识,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干*教育,提高生态意识。领导干*重视是抓好各项工作的前置条件。要抓好生态建设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干*生态教育和政绩考评结合起来,将如何开展生态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专题教育培训内容,并将建设业绩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使广大干*充分认识到开展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思想上到位,认识上深刻,决策上有力,行动上迅速,形成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的局面,全面推进乡镇生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建设力度,提升乡镇品位。要严格按照乡镇生态建设规划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坚持项目建设与环境改善、品位提升、经济发展相结合,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彰显城镇文化内涵。在具体项目建设上体现美观、实用、紧凑,不搞形象工程,建筑要富有特色,注重整体协调,体现文化品位。
(三)组建环保机构,加强素质培训。机构和队伍是管理和建设的主体,没有机构和人员就谈不上管理和建设,要尽快组建和完善乡镇环保管理网络,保障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和资金来源,使乡镇环保工作人员能够全心身投入到基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去。针对乡镇环保工作队伍还存在专业素质偏低,学历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等情况,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由各级环保部门举办的环保培训班,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
(四)拓展投资途径,确保投入到位。采取政府产权管理、间接调控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健全以政府引导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社会、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如各地污水处理管网建设经费由各级政府投资,而污水处理厂建设可采用xxx投资模式,在不改变原来用途的前提下,有偿、有期限地转让基础设施经营权;乡镇污水管网建设费用由市政府补贴、污水处理费返还金、建设补偿金和乡镇投资构成;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的形式,从建设到运行全部由企业负责,政府则在保障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相应补贴,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效用和对民间资本的带动作用,以政府杠杆资金吸引社会资金的广泛参与,确保乡镇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到位。
(五)加强环境宣教,实施寓教于乐。要动员广大群众支持、参与乡镇生态建设,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必须先从转变意识形态着手。各乡镇要积极引导全民参与,通过举办讲座、论坛和竞赛、中小学生宣传资料发放等多种形式开展环境教育和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宣传;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为全面掌握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政协根据今年重点工作安排,成立专门调研组,于今年上半年对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环保、水务、城管、畜牧等部门和部分镇街、有关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调研,专题召开座谈会,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剖析原因,寻求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全省减排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一)生态经济初具规模。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工业化集群化程度不断提高,培植形成了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等支柱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旅游业提档升级,干杂海货等专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7.6%,我市被列入全省50个服务业重点城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生态保护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全市林地面积达到57.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4%。加强流域治理和水保生态建设,治理塌陷地1.2万亩、水土面积168平方公里,治理区域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有力促进了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恢复保护了自然生态。
(三)治污减排成效明显。全面关停拆除机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水泥产能490万吨。万元gdp能耗、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xx年下降21.4%、29.2%、12.5%,圆满完成“xx”节能减排任务。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先后投资5.4亿元建设了城市第一、第二和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大坞生物医药基地4处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中水回用率68%,位居全国县级市前列。投资1.3亿元,实施了城郭河、界河入湖口等6处人工湿地建设,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关停小火电14.9万千瓦,对29家废气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铺设供热管网68公里,关停燃煤锅炉76台;建设了3家机动车尾气检测站,严禁超标车辆上路,减轻了机动车尾气污染,城区大气优良天数逐年增加。
(四)城乡环境有效改善。在城区主干道全面推行“水冲路面、机械清扫、人工保洁”三位一体的保洁方式,城区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12座,新建改建水冲公厕100余座,完善了环卫设施布局。建设了垃圾处理场,累计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30余万吨。强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在14个镇建设了垃圾中转站,购置了压缩转运车、垃圾收集车,形成了“村收集、市镇转运、无害化、资源化管理”的垃圾处理模式。
(五)安全体系逐步完善。投资xx万元建成环境监控中心和监控网络,46家企业和2家污水处理厂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15家重点企业安装了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在泉上桥、群乐桥、王晁桥及白龙湾断面建设了4座水质自动监测站,
实现了自动监测、视频监控、生物监控三位一体的综合监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取缔土小企业106家,实施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家畜禽养殖场的搬迁整治工作,保障了全市饮水安全。
二、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当前生态问题日趋复杂化,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保护意识还有待增强。一些地方的个别领导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在开发与保护上顾此失彼、急功近利,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局部的经济效益;少数企业和单位仍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公众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主动性、自觉性还不够强,随意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二)生态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服务业发展仍滞后于工业,三产增加值占比依然偏低,三次产业比例中,二产为54.6%,三产为37.6%,二产高出三产17个百分点。工业内部资源型产业比重仍比较大,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达70.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任务重,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大。
(三)污染防治形势还不容乐观。一是大气环境质量仍需改善。由于我市火电、焦化企业较多,加之城市拆迁面广量大,导致大气污染、扬尘污染仍比较严重。据监测,我市城区全年仍有150天pm10超标,冬季雾霾天气时有发生。二是水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河流水质时有超标。5条骨干河流除新薛河水质较好外,另外4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城河、郭河属城市纳污河污染较重。从目前情况看,我市河流断面水质与环境标准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今年一季度,枣庄通报我市城郭河群乐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零,cod、磷、氟化物均超过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其中cod超标严重。河道治理任务艰巨。近年来,我市先后对荆河、小清河城区段以及北沙河、十河等部分河段进行了综合治理,五条骨干河道全长167.6公里,已累计治理125.1公里,但是达到20年一遇标准的仅为42.9公里,尚有120公里需统一治理提高防洪标准,尤其是流经城区南部的郭河南支、北支尚未启动治理,河道不畅,污水直排,垃圾遍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
城河河道内垃圾遍布(xx.4.7) 北沙河河道被占用(xx.3.28)
量;分布在农村的小型河流、支流、坑塘等本应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今多数垃圾成堆,变成了“垃圾河”。荆泉水源地保护面临考验。位于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我市和山亭区少数污染严重的塑料加工、食品加工等土小企业死灰复燃现象严重,隐蔽生产,偷排污水,对全市饮水安全构成很
荆泉水源地上游山亭区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我市荆河河道(xx.3.19)
大威胁。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偏大,利用率低,导致土壤中氮、磷等化学物质过剩、流失,农药残留于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一定污染。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秸秆焚烧和乱堆乱放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对农村污染造成了不良影响。
文本框: 污水处理厂污泥堆积文本框: 荆河上游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河道(xx.3.28)(四)环保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一是污水管网配套不健全。城区多处污水管网建设时间久,基础资料亏缺,投入资金不足,管网及检查井经常性堵塞损坏,不能及时修缮;建于1999年的荆河、小清河污水渠,老化破损严重,尚有9公里未完成改造,污水外溢现象突出。城区东部、学院西路等区域尚未建设污水管网,导致*校宾馆、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等处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荆河;洪绪片区污水产生溢流现象。郭河北支南岸南沙河镇驻地、鲍沟现代玻璃生产基地支管网不配套,未能与第二污水处理厂管网对接,废水直排河道。新建农村社区管网配套设施不健全,生活污水多数直接排放。二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存在问题。污泥围厂问题严重,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300余吨,不能及时有效处置,造成厂内污泥堆积如山。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和大坞生物医药基地污水处理厂,由于污水量不足等原因,无法正常运行。级索镇、滨湖镇污水处理厂尚未开工建设。三是固体废物处理设施不全。目前,我市尚未建设粪便处理场,城区每年公厕、居民小区化粪池清抽粪水约3万余吨,清掏粪便约xx余吨,主要采取简易排放,对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城区各类餐饮服务业达1200余家,日产餐厨垃圾量约60吨,无法得到有效处理。
(五)造林绿化任务还十分艰巨。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4%,距离创建国家森林城市31%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森林资源总量仍然偏小,部分山区仍有荒山未绿化;西部平原区森林面积偏小,农田林网带断网破;森林生态系统还不完善,生态防护功能不强。
(六)农村环卫整治还任重道远。我市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才刚刚起步,覆盖面还较小,目前460个居实行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仅占市村居总数量的36.9%。尚未实行城乡
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村居,仍然存在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乱倒的现象,垃圾占道、垃圾入河、垃圾围村的问题仍很突出。在垃圾中转站建设、垃圾收集运输设备购置等方面资金投入缺口较大,在目前各镇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在资金投入上存在一定困难,亟需建立市、镇街、社会多元投入的保障体制。
(七)生态建设机制还不够健全。一是生态奖惩机制缺乏。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生态补偿融资渠道和主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方式。资源开采企业对塌陷地、采石、采砂矿坑恢复投入不足,生态保护得不到有效的经济补偿,生态破坏缺乏应有的惩治,个人或企业破坏生态环境,政府买单的现象严重。二是污水处理管理体制不顺。污水管理方面,当前是住建局负责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的规划建设,市政处负责管网的排查维修,水务局负责纳入污水管网的污水处理厂的巡查监管,市环保局负责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出水水质的监管,致使部分工作沟通协调困难,难以有效开展。三是生态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环保部门监察、监测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仅有20余名,难以承担大量的环境监管工作任务;环境应急车辆、通讯、防护等应急设备十分缺乏,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差。
三、加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市委、市政府在3月底召开的生态滕州建设暨环境保护工作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滕州和美丽滕州的奋斗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确保万元gdp能耗比,cod、氨氮、二氧化硫、nox排放量年均减少2.5%以上,出境断面河流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质要求,空气质量二级天数每年增加10天,城市污水处理达到全覆盖,实现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城乡美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幸福滕州。
(一)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节能减排,构建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要以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方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要素支撑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促进生态环境优化与经济永续发展良性互动。一是积极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要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计划。推进机械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食品医药、能源、轻纺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植玻璃深加工、不锈钢制品、汽车配套、生物医药、家居装饰、食品加工六个百亿元产业板块,促进工业经济的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要策划和引进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型企业,促进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速规模膨胀。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评、能评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新增能耗及污染物。发挥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引导与倒逼作用,坚决淘汰重污染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要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实施“零增地技改”,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运用税收、土地等政策措施,鼓励产业园区内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促进“废物”的再利用、零排放。二是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依托良好的人口、区位、交通优势,努力做好“大旅游、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文章,加快推进微山湖古镇、鲁班文化创意产业园、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义乌·滕州商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抓住我市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机遇,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要扶持培育壮大盈泰集团、东启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区,按标准化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要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要鼓励引导广大农户特别是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标准化生产,建立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培植壮大盈泰立体种养科技示范园等标准化种养示范园。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深施肥技术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鼓励扶持发展不施用任何化肥、农药的高品质有机农产品生产,使农业“返朴归真”,积极培育一批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实施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环境,构建水绿山青、蓝天洁净的生态环境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要深化水污染防治,让水质更加清澈。全面构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确保城郭河、北沙河、界河、新薛河四条河流断面水质达到三类水质要求。要加快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今年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行;抓紧开展排水管网普查工作,收集整理管网资料,加快维修城区破损管网,新建城区东部、北部管网,确保xx年底前城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快级索镇和滨湖镇两处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增铺西岗、级索、东沙河、官桥、东郭、大坞、界河、木石等8个镇51.5公里的污水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完善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管网,确保正常运行。实施好总投资2.2亿元的城郭河、北沙河、界河、新薛河等4条河流的1.5万亩的湿地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郭河下游段治理、北沙河中游段治理、十河官庄拦河闸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综合治理河道16公里,切实改善断面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要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让空气更加清新。加快焦化企业和燃煤电厂脱硫除尘治理再提高工程实施进度,开展新源热电公司等3家公司脱硝治理。推进大坞生物医药基地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香料企业全部进入基地生产经营,统一治理污染物。加大热力管网铺设力度,增加集中供热面积,关停供热管网范围内、重要路段两侧和镇驻地的燃煤锅炉。对建筑、拆迁等工地进行集中整治,切实减少扬尘污染。强化机动车尾气管理,严禁未进行尾气环保检测或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上路行驶。要积极推广秸秆还田、青贮氨化、秸秆沼气、秸秆压块、秸秆发电等技术,建立完善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运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要加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力度。彻底关停小蓄电池生产企业。严格化学品风险评估和监管,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和管理,确保所有企业做到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探索水泥jt窑固废处置技术,提升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尽快选址建设粪便处理场,解决粪便随意处置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尽快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场,切实解决餐厨废弃物环境污染问题。
二是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要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全力打造“绿之城、水之乡、文之邦”,努力实现城市园林化、镇村生态化、水系风景化、山区林果化、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力争到xx年完成创建目标。要突出抓好城市绿化,积极实施北辛公园、杏坛广场等增绿增花工程,开展林荫路、林荫公园、林荫庭院、林荫停车场等大绿化活动,真正让城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要抓好水系绿化,整合林业、水利、交通、农业、城建、旅游等项目资金,重点搞好“秀美荆河”建设,高标准搞好小清河市民休闲长廊建设,尽快启动城郭河生态景观长廊建设,贯通城市水系,完善配套设施,彰显生态休闲亲水特色。继续抓好沿河、沿湖、沿库造林,对五大河流两岸和境内水库周边,建设护岸林、护坡林、水源涵养林。要抓好山丘绿化,大力实施荒山绿化、破损山体治理和山坡地经济林基地建设。要抓好通道绿化,突出抓好京台高速公路、东木路等道路绿化项目,提升绿化美化品质。抓好平原绿化,积极实施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平原造林工程,大力开展农田林网化建设。抓好镇村绿化,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等“四旁”绿化。要加强水土流失和小流域治理,搞好生态湿地修复和采煤塌陷地治理,对生态退化严重地区进行生态修复重建。要加强微山湖湿地等风景名胜区、莲青山等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在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区、重要土壤保护区等区域,规划建立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
三是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搞好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坚持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每年集中1—2次的时间,开展大扫除、大清整活动。各镇街、各部门要组织发动广大干*职工和群众,对辖区内脏、乱、差问题进行彻底治理,在清脏治乱上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尽快编制完成《滕州市城乡环卫一体化总体规划》,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全面推进“村收集、市镇转运、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实现规范运作、全域覆盖。要进一步研究推动城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目前我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的是填满处理方式,虽然成本低,但占用场地大,而且容易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焚烧处理垃圾可以处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可以有效缓解土地紧张的问题。因此,建议我市尽快考察论证,早日新上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真正做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强化宣传教育,形成统一共识,构建善待自然、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要采用生态教育、环境宣传、文化熏陶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环保国策,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曝光非法排污和破坏生态的典型案件,定期公布城市空气质量和重点流域水质,通过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水日”等载体,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继续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对照创建指标,不断完善提高软、硬件建设,力争xx年创建成功。各镇街要积极创建设国家级、省级生态镇、环境优美乡镇、绿化示范乡镇。要积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推进文明幸福村、环卫一体化示范创建活动,每年评比表彰一批先进示范村。要在全市各级*政**、企事业单位、社区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创建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单位、学校、企业、社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
(四)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双向约束、权责清晰的生态制度体系。一是建立组织保障体制。建议成立市委**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协调行动。镇街、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改革环保管理机制,对镇街环保所试行“垂直化”管理,由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对镇街土小企业清理取缔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切实增强镇街工作责任意识。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镇街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镇街和有关部门,逐级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政绩考核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镇街差异化考核工作机制,在考核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强对发展质量的考核;在考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考核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形成污染者付费、保护者受益、治理者获利的机制。要积极争取并用足用好上级生态补偿资金,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保障改善民生等。特别对近年来新增生态公益林,全部纳入市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报酬,强化管护措施,确保造林绿化成果。四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要优先安排生态文明专项资金和工作经费,并逐年增加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资金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投入的综合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扩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凡是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产业化的项目,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要改革环卫收费模式,借鉴泰安、薛城等地区水务部门代收垃圾处理费成功经验,实行自来水代收,增收生活垃圾处理费。要加强环卫队伍建设,各镇街均要组建环卫所,配备领导力量和专业人员;村级配备专职保洁员,市、镇财政给予工资补助,保证工资发放到位、队伍长期稳定。五是建立应急防控机制。督促有关镇街、部门、企业制订应急预案,建设应急处理设施,有效遏制环保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危险化学品、造纸、医药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立风险源信息库。加强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监管监测,实行生态安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96位用户关注
40位用户关注
68位用户关注
40位用户关注
35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66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
8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