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敬老院服务管理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一、敬老院基本情况
县目前共有2所敬老院,分别为县中心敬老院和县镇农村敬老院(2018年7月正式运营),其中县中心敬老院修建于2007年,占地面积1200㎡,为2层楼房,共有床位80张,入住老人16名,管理人员3名、服务人员5名,已办理法人证书和18位社会信用代码;县镇农村敬老院,项目总投资780万元,该项目位于镇呷拥社区,占地面积560㎡,建筑为4层楼房(带无障碍电梯),建筑面积2460㎡,共有房间80间。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完成基础建设和部分设施设备采购,预计2018年7月正式运营。
二、加强敬老院管理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我县敬老院目前实行公办公营,每年由县财政配套60万元用于敬老院正常运营开支,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敬老院管理服务工作:
1、建立健全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在工作中,我们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敬老院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院长岗位职责》、《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院民守则》、《卫生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请假制度》、《安全消防制度》等十多项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既做到敬老院的规范管理,又充分调动了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实行院长负责制,突出自我管理,体现以人为本原则。敬老院作为一个大家庭,为了营造和谐、温馨、生活有序“大家庭”氛围,我们在全面推行制度管理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院民自我管理,全院形成周密的自我管理体系,从生产、生活到医疗出行等方面全部实行“院民自治、阳光操作”,提高了院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增强了敬老院的凝聚力,营造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敬老院的健康发展。
3、开展“争创”活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敬老院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评选出了一批“五好院民”,还给予奖励。切实调动了院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极大地激发了院民们的生活热情。
4、安全保障。敬老院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灯8盏、灭火器16个,实行敬老院定期走访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常态化,重点检查用火、用电、用气和食物方面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及时化解院民各类矛盾,从根本上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
5、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每年爱心企事业单位组织员工到敬老院开展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部分企业每年为院民购置衣物,县医院组织医疗技术骨干为院民做全面免费体检,县委政府每年给老人们拜年并给院民送来慰问品和慰问金。
6、优化服务,竭力创建星级敬老院。在敬老院管理服务工作中,始终贯串着“爱心管理、亲情服务”这一宗旨。工作人员配备方面:管理服务人员都具备有爱心、有孝心的基本条件,服务人员挂牌上岗,工作主动热情文明,不怕脏不怕累,能耐心细致周到的为老人服务,院民普遍感觉满意;生活方面:每周更换食谱,并由指定供应商供应菜肉奶等生活用品,确保食物安全与质量;医疗方面:全院院民全部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每月定期为五保老人检查身体,准确填写院民健康档案。做到小病不出院、大病有保障,切实做到“老有所医”、“老有所靠”;文化娱乐方面:院内设照料中心,配备电视音响等设备,每天组织跳锅庄等文化娱乐活动,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使全体院民切实享受到*和政府的温暖;思想教育方面:经常组织有文化的院民带领大家学习、收看电视,并加强对职工、院民思想道德和*的基本路线教育,正确引导职工作职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模范、院民主动作争创文明敬老院民,争当文明院民的标兵。
三、敬老院服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县敬老院作为一个公办公营性质的事业单位机构,其经费全部由县财政负担,随着对敬老院服务质量上要求逐步提高,所需财政资金逐步加大,同时敬老院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有政府与敬老院、敬老院与院民、敬老院与院民家属等多重关系存在,各种不可预见性的因素较多,矛盾隐患突出,亟待法律法规对敬老院资金管理和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2.文化娱乐较为单一:入住院民主要的文化娱乐方式为跳锅庄,读书、看报等关内地区常见的老年人文娱方式基本没有,这一方面是由于入住院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由于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无相应业务水平来院民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
3.院民高原病较多,普遍体弱,护理难度大:目前我县敬老院共入住16名老人,其中生活部分自理5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4人,我县敬老院护理人员只有4人,且全部为女性,因护理员工资比较低,招不到合格的男性护理工,在对入住院民的生活护理中多有不便。
四、做好敬老院服务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是加强财政和社会慈善资金投入,改善敬老院基础设施;
二是加强人才引进,提升服务管理软环境;
三是提高护理员工资,同时引导社工、志愿者等参与敬老院服务管理。
第2篇 敬老院社会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xx年4月25日
地点:寿星敬老院
实践目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共同努力,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安心的这一代。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此种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感受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群体,并且给予他们温暖。 通过为期一天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近生活,丰富人生。
早晨8点我们出发,前往寿星敬老院,九点半左右抵达。到达敬老院之后,组长先与敬老院负责人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沟通,就实践的相关事宜等达成共识,同时另一部分同学前往敬老院附近采购慰问品水果等。
十点整我们集体进入了敬老院,老人们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同学们在简短的自我介绍以后便开始与老人们聊天,并发放水果。老人们对于我们的到来起初有点意外,沟通起来之后便越来越开朗,与我们合影留念,给我们讲一些他们年轻时的事情。讲到工作,讲到家庭,讲到子女,讲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十一点半是老人吃饭的时间,之后到两点半都是老人休息午觉的时间,在照看完老人吃饭之后我们便暂时的离开让老人们安静的午休。下午两点半,老人们午觉醒来之后我们再拜访,这次老人们比早晨更加开朗,和我们聊了很多。
画面中的这位老人今年81岁高龄,交谈中我们惊讶的发现她是我国西南地区有机化学教育的第一批人。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三十多年,在当年那样的环境那样的条件下能够投身化学教育事业,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这一位今年95岁高龄,看微笑,看谈吐,丝毫不减当年的风范。
其他的同学也没闲着,洗干净我们带来的水果发给老人们吃,推着轮椅带他们在院子里转转。没有儿女在身边,或许只是和他们聊聊天,听他们回忆年轻时候的事,他们同样会很快乐。大家轮着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她们的微笑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最让我们难以割舍的是老人们依依不舍的眼神,和那份不舍的情怀。老人们说:“我们的到来就好像是他们的孙子孙女去看望他们一样”这就是他们的快乐简简单单,我们衷心祝愿他们身体健康。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总感觉我们带来的一点水果,一天时间,太少太少。带走的却是老人们的盼望,离别时的叮嘱,太多太多。不知道此行之后,要再过多久才有机会再去看望他们。这样相处的机会,太少太少。希望这一天的热情和感动,可以持续久一点,再久一点。
敬老院之行结束了,留下的思考是深刻的,虽然硬件设施已经相对完善,老人们在生活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软环境的打造没有我们预期的那样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仅仅是经济建设,需要的是更高的国民素质,当我们七老八十的时候,希望看见的绝不是每年一次的大学生实践,而是更多的人花更多的时间关心老人,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群。同时这次活动也提醒了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业有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社会的需求,更多的实践经验也将伴随我们走的更远。走出校园,看看社会,看看现实,我们会发现肩上的担子还是有点重的。
第3篇 关于农村敬老院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改善农村五保群体的生活状况,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农村大局稳定、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我市农村敬老院建设有了快速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渐显现,我市农村敬老院的现状远不能够满足五保老人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市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使我市农村敬老院建设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在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根据市纪委的要求和局*组的统一部署,对全市农村敬老院建设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全市敬老院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市实际供养农村五保对象17693人,其中分散供养14430人,集中供养3263人,集中供养率为19%,离省政府提出的20xx年集中供养率达50%的目标相差甚远。我市现有农村敬老院91所,可入住床位3758张,现实际入住五保老人3263人,入住率为87%。除去资源整合因素,乡乡基本建有敬老院。91所敬老院共有管理人员258人,其中60以上的180余人,占管理人员65%;高中以上文化69人,初中以下文化189人,除少数敬老院院长由社区、乡镇干*任职外,其余人员均是临时人员,月工资最低180元,最高600元,平均400元左右。20xx年我市的集中供养标准为年人均20xx元,20xx年调高至年人均2245元,资金来源于省财政年人均850元补助,其余由县(市)区、乡镇财政补齐,市财政每年拿出12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支持各县(市区)敬老院建设。从20xx年3月份起,供养经费按月由县(市区)财政专户直接拨付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
20xx年以来,全市共改扩建农村敬老院30所,新增建筑面积26575平方米,新增床位1953张。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认识不足的问题。少数乡镇*委政府在认识上有差距,重视程度不够,改扩建进度缓慢,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敬老院管理滞后、基础薄弱,一些孤寡老人对敬老院缺乏了解,也一定程度造成部分敬老院孤寡老人“不进来”、入住率低的问题。
主要原因:一些领导缺乏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责任意识不强,对农村敬老院宣传力度不够。
敬老院规模小,基础设施简陋。我市现有农村敬老院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小、房屋数量少,建筑结构不合理,设施陈旧老化不配套,基础条件差等问题,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落后与每年增加五保集中供养住户之间的矛盾突出,虽然近几年我们加快了改扩建步伐,但历史欠帐较多。
主要原因:基础薄弱,农村敬老院建设没有跟上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管理落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通过多年努力,全市每所敬老院均制定建立了民主管理、财务管理、院务公开、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经营等制度,但制度不配套、内容肤浅、具体落实不够等问题明显存在。现住敬老院院长大多都是本乡镇的村民或是村干*,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学习,缺乏敬老院管理的专业知识。
主要原因: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低,选聘机制不畅,教育培训不够,管理制度执行力和操作性不强,院长素质不高也是敬老院管理不善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供养标准偏低,经费投入不足。全市的敬老院资金来源主要是五保供养金和城乡低保金,慈善捐赠虽有但远远不够。虽然省、市文件均要求将院长和工作人员的工资、敬老院工作经费及老人的丧葬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但一些地方仍未能纳入。我市的集中供养每人年标准2245元,虽较以前有一定增长,但因物价上涨较快,标准仍然比较低。影响了五保老人生活水平提高。
主要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快,县(市、区)、乡镇投入不够、违规挤占供养经费现象存在。
(五) 是集中供养率不高,老有所乐尚待突破。截止20xx年底,我市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为19%,与周边一些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黄山市30%、芜湖市30%),离省政府50%的目标要求差距很大。
主要原因:一些地方对敬老院建设缺乏责任感,有些甚至认为是种负担,领导过问少,群众关心少,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二是尽管各乡镇虽有敬老院,但由于财政困难,资金投入少,设施落后,五保老人入户院积极性不高,导致分散供养的多,集中供养的少;三是由于一些五保老人,脾气古怪,难以合群,加上观念陈旧,恋家恋土,始终惦记着自己的一点私产不忘,不愿入住敬老院。
对策与建议
以提高认识为主导,抓住破解难题的切入点。各级*委、政府要增强责任意识,把敬老院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列入*委、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中去,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将考核结果与干*的升迁使用挂起钩来。民政、财政、卫生、人事、劳动、监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各级要进一步加大对敬老院的宣传,摒除陋习和偏见,让群众正确认识敬老院,营造敬老、爱老的舆论氛围。让五保老人“进得来”,真切感受到*和政府的关心、社会的温暖。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构建五保对象的和谐家园。
敬老院建设要杜绝重建轻管,就必须要有一个好制度、一个好院长、一支好队伍。要建立健全敬老院各项管理制度并不断优化和创新,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民主监督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院务公开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要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实施,让院民广泛参与院务管理,从而达到民主理财、干事清正、心齐气顺的效果。
选择好院长是搞好敬老院工作的关键要素之一,要按照敬老院工作特殊性的要求选人用人,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坚决避免用人上的优亲厚友。各县市区要认真执行省财政厅、省民政厅(民福字[20xx]115号)文件的规定,选聘好管理人员,加大对院长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做好敬老院工作的自觉性、责任心和能力水平。各地要按照省民政厅、财政厅下发的《关于全省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管理经费列入县、乡财政预算的通知》要求,将管理工作人员的生活补助和管理工作经费落实到位,确保敬老院管理人员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正常运转。
各敬老院要努力营造卫生健康的优良环境和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氛围,最终达到构建五保对象和谐家园的效果,让入院老人“留得住”、“养得好”。
因地制宜,以副补院,增强五保供养的自身实力。
院办经济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各乡镇敬老院可利用土地、水面等,开展一些种植、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力争蔬菜、副食自给,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有条件的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大做强,没有条件的要通过政府支持,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努力创造条件,走出”以副补院“的新路子。同时,要处理好生产经营与院务管理的关系,让五保对象在自愿参与适合他们身体状况的生产劳动,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提升敬老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各地要根据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实施办法》规定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编制20xx年至20xx年建设规划,确保20xx年底前,五保集中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敬老院的扶持力度,加大医疗救助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敬老院各项资金的监管,全面实现“县级直达“的管理办法,有效保证和维护五保对象的生活权益。
县市区和乡镇要摒弃等靠要思想,充分整合资源,多方筹措资金,采取财政补贴、社会募捐、乡镇自筹的办法来加大投入力度。要创新手段,广泛宣传,借助社会力量推动敬老院建设;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心与热情,鼓励他们捐款捐物参与敬老院建设;市级政府逐年加大“以奖代补“建设敬老院的力度,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敬老院减免优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帮助敬老院的良好氛围,为敬老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资金和物质支持。
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发展民生、保障民生的需要,是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突出问题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市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第4篇 敬老院调研报告
近年来,镇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委、政府始终把解决五保户供养和老年人养老问题作为最大的民生,并以镇敬老院和白顶子村互助养老幸福院为平台,大力支持、扶持家庭养老,推动了全镇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东北部,与仪陇县相邻,辖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0个合作社,2450户,总人口811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07人,70岁以上老年人口730人。全镇已享受五保供养人员64人,其中享受集中供养22人。残疾人316人,已办证226人。60岁以上失能困难老人900人,空巢老人600人。
(一)镇敬老院基本情况
镇敬老院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九十年代初正式使用,现有建设面积近800平方米,床位45张,实际入住五保老人15人。聘有管理及服务人员2名,其中:院长1名,月工资900元;炊事员1名,月工资600元。
(二)镇白顶子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于xx年,xx年11月份正式投入运行,是整合原派出所及文化站闲置资产改建而成,现有使用面积500余平方米,设有棋牌室、视频聊天室、休息室、阅览室、厨房、餐厅等生活娱乐设施,其主要功能是为白顶子村及附近居委会484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互助养老服务,现聘有1名兼职的管理人员和服务员,月误工补贴800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敬老院方面
1、基础设施差、设备老化。一是房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经几次维修,但由于已使用近三十年,现仍存在多处漏水,后阳台裂缝等安全隐患;二是建设敬老院时未征用、耕种土地,造成现在入住人员无地耕种,造血功能不足。
2、入住率较低,有一点劳动能力的不愿入住,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龄五保户又逼迫要求入住,而敬老院目前又无力承担,矛盾重重。
3、运转经费保障不足。
一是五保供养人员补助标准偏低,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特别集中供养人员和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人员。
二是管理服务人员财政未预算工资补贴,经费无正当来源,只能挤占挪用临救资金等民政专项资金支付。
(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方面
1、缺乏管理经验,互助养老中心作用未完全发挥。由于xx年底才开始运转,在农村属新生事物,加之镇(村)宣传、引导不够,农村还主要依靠居家养老,其功能目前主要还只用于喝茶、聊天、打牌等娱乐功能上,对老年人医疗服务、精神慰藉、权益维护还没做到位,还处在启动探索阶段。
2、对自愿入住互助养老中心老人缺乏管理经验,目前虽有老人提出入住申请,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经费保障不敢让其入住。
3、运转经费无保障,目前国家对互助养老中心(包括管理人员工资)无任何补助,为保障其运转,政府只能整合一切民政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养老工作,特别是五保老人和留守老人的养老工作。
2、加强敬老院、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等养老机构硬件建设,提高农村养老硬件水平。xx年计划投资10万元维修镇敬老院,投资25万元建设土桥庙村互助养老幸福院一个。
3、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吸取别人推进养老事业先进工作经验,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出一条适合实际的政府推进养老事业经验。
4、强化资金保障,xx年,我们将一方面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将整合一切民政资金确保敬老院和互助养老幸福院正常运转,和老年人正常养老生活所需。
四、几点建议
1、建议市财政按一定规模和标准预算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人员工资。
2、按照区别对待原则,分年龄段和实际身体状况,适当提高五保供养人员、特别是集中供养人员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生活自理人员的补助标准。
3、上级应给予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生活设施的规范配套。
4、加大对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人员培训和指导,以利于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5、加大对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硬件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不给乡镇留资金缺口。
农村敬老院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敬老院调研报告(2)
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改善农村五保群体的生活状况,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农村大局稳定、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我市农村敬老院建设有了快速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渐显现,我市农村敬老院的现状远不能够满足五保老人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市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使我市农村敬老院建设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在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根据市纪委的要求和局*组的统一部署,对全市农村敬老院建设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全市敬老院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市实际供养农村五保对象17693人,其中分散供养14430人,集中供养3263人,集中供养率为19%,离省政府提出的xx年集中供养率达50%的目标相差甚远。我市现有农村敬老院91所,可入住床位3758张,现实际入住五保老人3263人,入住率为87%。除去资源整合因素,乡乡基本建有敬老院。91所敬老院共有管理人员258人,其中60以上的180余人,占管理人员65%;高中以上文化69人,初中以下文化189人,除少数敬老院院长由社区、乡镇干*任职外,其余人员均是临时人员,月工资最低180元,最高600元,平均400元左右。xx年我市的集中供养标准为年人均xx元,xx年调高至年人均2245元,资金来源于省财政年人均850元补助,其余由县(市)区、乡镇财政补齐,市财政每年拿出12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支持各县(市区)敬老院建设。从xx年3月份起,供养经费按月由县(市区)财政专户直接拨付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
xx年以来,全市共改扩建农村敬老院30所,新增建筑面积26575平方米,新增床位1953张。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认识不足的问题。少数乡镇*委政府在认识上有差距,重视程度不够,改扩建进度缓慢,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敬老院管理滞后、基础薄弱,一些孤寡老人对敬老院缺乏了解,也一定程度造成部分敬老院孤寡老人“不进来”、入住率低的问题。
主要原因:一些领导缺乏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责任意识不强,对农村敬老院宣传力度不够。
敬老院规模小,基础设施简陋。我市现有农村敬老院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小、房屋数量少,建筑结构不合理,设施陈旧老化不配套,基础条件差等问题,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落后与每年增加五保集中供养住户之间的矛盾突出,虽然近几年我们加快了改扩建步伐,但历史欠帐较多。
主要原因:基础薄弱,农村敬老院建设没有跟上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管理落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通过多年努力,全市每所敬老院均制定建立了民主管理、财务管理、院务公开、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经营等制度,但制度不配套、内容肤浅、具体落实不够等问题明显存在。现住敬老院院长大多都是本乡镇的村民或是村干*,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学习,缺乏敬老院管理的专业知识。
主要原因: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低,选聘机制不畅,教育培训不够,管理制度执行力和操作性不强,院长素质不高也是敬老院管理不善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供养标准偏低,经费投入不足。全市的敬老院资金来源主要是五保供养金和城乡低保金,慈善捐赠虽有但远远不够。虽然省、市文件均要求将院长和工作人员的工资、敬老院工作经费及老人的丧葬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但一些地方仍未能纳入。我市的集中供养每人年标准2245元,虽较以前有一定增长,但因物价上涨较快,标准仍然比较低。影响了五保老人生活水平提高。
主要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快,县(市、区)、乡镇投入不够、违规挤占供养经费现象存在。
(五) 是集中供养率不高,老有所乐尚待突破。截止xx年底,我市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为19%,与周边一些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黄山市30%、芜湖市30%),离省政府50%的目标要求差距很大。
主要原因:一些地方对敬老院建设缺乏责任感,有些甚至认为是种负担,领导过问少,群众关心少,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二是尽管各乡镇虽有敬老院,但由于财政困难,资金投入少,设施落后,五保老人入户院积极性不高,导致分散供养的多,集中供养的少;三是由于一些五保老人,脾气古怪,难以合群,加上观念陈旧,恋家恋土,始终惦记着自己的一点私产不忘,不愿入住敬老院。
对策与建议
以提高认识为主导,抓住破解难题的切入点。各级*委、政府要增强责任意识,把敬老院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列入*委、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中去,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将考核结果与干*的升迁使用挂起钩来。民政、财政、卫生、人事、劳动、监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各级要进一步加大对敬老院的宣传,摒除陋习和偏见,让群众正确认识敬老院,营造敬老、爱老的舆论氛围。让五保老人“进得来”,真切感受到*和政府的关心、社会的温暖。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构建五保对象的和谐家园。
敬老院建设要杜绝重建轻管,就必须要有一个好制度、一个好院长、一支好队伍。要建立健全敬老院各项管理制度并不断优化和创新,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民主监督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院务公开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要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实施,让院民广泛参与院务管理,从而达到民主理财、干事清正、心齐气顺的效果。
选择好院长是搞好敬老院工作的关键要素之一,要按照敬老院工作特殊性的要求选人用人,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坚决避免用人上的优亲厚友。各县市区要认真执行省财政厅、省民政厅(民福[xx]115号)文件的规定,选聘好管理人员,加大对院长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做好敬老院工作的自觉性、责任心和能力水平。各地要按照省民政厅、财政厅下发的《关于全省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管理经费列入县、乡财政预算的通知》要求,将管理工作人员的生活补助和管理工作经费落实到位,确保敬老院管理人员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正常运转。
各敬老院要努力营造卫生健康的优良环境和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氛围,最终达到构建五保对象和谐家园的效果,让入院老人“留得住”、“养得好”。
因地制宜,以副补院,增强五保供养的自身实力。
院办经济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各乡镇敬老院可利用土地、水面等,开展一些种植、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力争蔬菜、副食自给,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有条件的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大做强,没有条件的要通过政府支持,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努力创造条件,走出”以副补院“的新路子。同时,要处理好生产经营与院务管理的关系,让五保对象在自愿参与适合他们身体状况的生产劳动,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四)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提升敬老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各地要根据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实施办法》规定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编制xx年至xx年建设规划,确保xx年底前,五保集中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敬老院的扶持力度,加大医疗救助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敬老院各项资金的监管,全面实现“县级直达“的管理办法,有效保证和维护五保对象的生活权益。
县市区和乡镇要摒弃等靠要思想,充分整合资源,多方筹措资金,采取财政补贴、社会募捐、乡镇自筹的办法来加大投入力度。要创新手段,广泛宣传,借助社会力量推动敬老院建设;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心与热情,鼓励他们捐款捐物参与敬老院建设;市级政府逐年加大“以奖代补“建设敬老院的力度,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敬老院减免优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帮助敬老院的良好氛围,为敬老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资金和物质支持。
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发展民生、保障民生的需要,是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突出问题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市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第5篇 农村敬老院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敬老院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改善农村五保群体的生活状况,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农村大局稳定、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我市农村敬老院建设有了快速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渐显现,我市农村敬老院的现状远不能够满足五保老人的需要,成为制约我市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使我市农村敬老院建设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在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根据市纪委的要求和局*组的统一部署,对全市农村敬老院建设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全市敬老院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市实际供养农村五保对象17693人,其中分散供养14430人,集中供养3263人,集中供养率为19%,离省政府提出的20xx年集中供养率达50%的目标相差甚远。我市现有农村敬老院91所,可入住床位3758张,现实际入住五保老人3263人,入住率为87%。除去资源整合因素,乡乡基本建有敬老院。91所敬老院共有管理人员258人,其中60以上的180余人,占管理人员65%;高中以上文化69人,初中以下文化189人,除少数敬老院院长由社区、乡镇干*任职外,其余人员均是临时人员,月工资最低180元,最高600元,平均400元左右。20xx年我市的集中供养标准为年人均20xx元,20xx年调高至年人均2245元,资金来源于省财政年人均850元补助,其余由县(市)区、乡镇财政补齐,市财政每年拿出12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支持各县(市区)敬老院建设。从20xx年3月份起,供养经费按月由县(市区)财政专户直接拨付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
20xx年以来,全市共改扩建农村敬老院30所,新增建筑面积26575平方米,新增床位1953张。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认识不足的问题。少数乡镇*委政府在认识上有差距,重视程度不够,改扩建进度缓慢,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敬老院管理滞后、基础薄弱,一些孤寡老人对敬老院缺乏了解,也一定程度造成部分敬老院孤寡老人“不进来”、入住率低的问题。
主要原因:一些领导缺乏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责任意识不强,对农村敬老院宣传力度不够。
敬老院规模小,基础设施简陋。我市现有农村敬老院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小、房屋数量少,建筑结构不合理,设施陈旧老化不配套,基础条件差等问题,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落后与每年增加五保集中供养住户之间的矛盾突出,虽然近几年我们加快了改扩建步伐,但历史欠帐较多。
主要原因:基础薄弱,农村敬老院建设没有跟上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管理落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通过多年努力,全市每所敬老院均制定建立了民主管理、财务管理、院务公开、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经营等制度,但制度不配套、内容肤浅、具体落实不够等问题明显存在。现住敬老院院长大多都是本乡镇的村民或是村干*,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学习,缺乏敬老院管理的专业知识。
主要原因: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低,选聘机制不畅,教育培训不够,管理制度执行力和操作性不强,院长素质不高也是敬老院管理不善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供养标准偏低,经费投入不足。全市的敬老院资金来源主要是五保供养金和城乡低保金,慈善捐赠虽有但远远不够。虽然省、市文件均要求将院长和工作人员的工资、敬老院工作经费及老人的丧葬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但一些地方仍未能纳入。我市的集中供养每人年标准2245元,虽较以前有一定增长,但因物价上涨较快,标准仍然比较低。影响了五保老人生活水平提高。
主要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快,县(市、区)、乡镇投入不够、违规挤占供养经费现象存在。
(五) 是集中供养率不高,老有所乐尚待突破。截止20xx年底,我市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为19%,与周边一些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黄山市30%、芜湖市30%),离省政府50%的目标要求差距很大。
主要原因:一些地方对敬老院建设缺乏责任感,有些甚至认为是种负担,领导过问少,群众关心少,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二是尽管各乡镇虽有敬老院,但由于财政困难,资金投入少,设施落后,五保老人入户院积极性不高,导致分散供养的多,集中供养的少;三是由于一些五保老人,脾气古怪,难以合群,加上观念陈旧,恋家恋土,始终惦记着自己的一点私产不忘,不愿入住敬老院。
对策与建议
以提高认识为主导,抓住破解难题的切入点。各级*委、政府要增强责任意识,把敬老院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列入*委、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中去,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将考核结果与干*的升迁使用挂起钩来。民 政、财政、卫生、人事、劳动、监察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各级要进一步加大对敬老院的宣传,摒除陋习和偏见,让群众正确认识敬老院,营造敬老、爱老的舆论氛围。让五保老人“进得来”,真切感受到*和政府的关心、社会的温暖。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构建五保对象的和谐家园。
敬老院建设要杜绝重建轻管,就必须要有一个好制度、一个好院长、一支好队伍。要建立健全敬老院各项管理制度并不断优化和创新,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民主监督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院务公开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要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实施,让院民广泛参与院务管理,从而达到民主理财、干事清正、心齐气顺的效果。
选择好院长是搞好敬老院工作的关键要素之一,要按照敬老院工作特殊性的要求选人用人,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坚决避免用人上的优亲厚友。各县市区要认真执行省财政厅、省民政厅(民福字[20xx]115号)文件的规定,选聘好管理人员,加大对院长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做好敬老院工作的自觉性、责任心和能力水平。各地要按照省民政厅、财政厅下发的《关于全省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管理经费列入县、乡财政预算的通知》要求,将管理工作人员的生活补助和管理工作经费落实到位,确保敬老院管理人员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正常运转。
各敬老院要努力营造卫生健康的优良环境和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氛围,最终达到构建五保对象和谐家园的效果,让入院老人“留得住”、“养得好”。
因地制宜,以副补院,增强五保供养的自身实力。
院办经济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各乡镇敬老院可利用土地、水面等,开展一些种植、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力争蔬菜、副食自给,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有条件的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大做强,没有条件的要通过政府支持,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积极努力创造条件,走出”以副补院“的新路子。同时,要处理好生产经营与院务管理的关系,让五保对象在自愿参与适合他们身体状况的生产劳动,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四)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提升敬老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各地要根据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实施办法》规定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编制20xx年至20xx年建设规划,确保20xx年底前,五保集中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敬老院的扶持力度,加大医疗救助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敬老院各项资金的监管,全面实现“县级直达“的管理办法,有效保证和维护五保对象的生活权益。
县市区和乡镇要摒弃等靠要思想,充分整合资源,多方筹措资金,采取财政补贴、社会募捐、乡镇自筹的办法来加大投入力度。要创新手段,广泛宣传,借助社会力量推动敬老院建设;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心与热情,鼓励他们捐款捐物参与敬老院建设;市级政府逐年加大“以奖代补“建设敬老院的力度,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敬老院减免优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帮助敬老院的良好氛围,为敬老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资金和物质支持。
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发展民生、保障民生的需要,是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突出问题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市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第6篇 敬老院社会调研报告
时间:20xx年4月25日
地点:寿星敬老院
实践目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共同努力,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安心的这一代。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此种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感受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群体,并且给予他们温暖。通过为期一天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近生活,丰富人生。
早晨8点我们出发,前往寿星敬老院,九点半左右抵达。到达敬老院之后,组长先与敬老院负责人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沟通,就实践的相关事宜等达成共识,同时另一部分同学前往敬老院附近采购慰问品水果等。
十点整我们集体进入了敬老院,老人们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同学们在简短的自我介绍以后便开始与老人们聊天,并发放水果。老人们对于我们的到来起初有点意外,沟通起来之后便越来越开朗,与我们合影留念,给我们讲一些他们年轻时的事情。讲到工作,讲到家庭,讲到子女,讲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十一点半是老人吃饭的时间,之后到两点半都是老人休息午觉的时间,在照看完老人吃饭之后我们便暂时的离开让老人们安静的午休。下午两点半,老人们午觉醒来之后我们再拜访,这次老人们比早晨更加开朗,和我们聊了很多。
画面中的这位老人今年81岁高龄,交谈中我们惊讶的发现她是我国西南地区有机化学教育的第一批人。从事有机化学教学三十多年,在当年那样的环境那样的条件下能够投身化学教育事业,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这一位今年95岁高龄,看微笑,看谈吐,丝毫不减当年的风范。
其他的同学也没闲着,洗干净我们带来的水果发给老人们吃,推着轮椅带他们在院子里转转。没有儿女在身边,或许只是和他们聊聊天,听他们回忆年轻时候的事,他们同样会很快乐。大家轮着在为老人们表演节目,她们的微笑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最让我们难以割舍的是老人们依依不舍的眼神,和那份不舍的情怀。老人们说:“我们的到来就好像是他们的孙子孙女去看望他们一样”这就是他们的快乐简简单单,我们衷心祝愿他们身体健康。时间总是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总感觉我们带来的一点水果,一天时间,太少太少。带走的却是老人们的盼望,离别时的叮嘱,太多太多。不知道此行之后,要再过多久才有机会再去看望他们。这样相处的机会,太少太少。希望这一天的热情和感动,可以持续久一点,再久一点。
敬老院之行结束了,留下的思考是深刻的,虽然硬件设施已经相对完善,老人们在生活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软环境的打造没有我们预期的那样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仅仅是经济建设,需要的是更高的国民素质,当我们七老八十的时候,希望看见的绝不是每年一次的大学生实践,而是更多的人花更多的时间关心老人,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群。同时这次活动也提醒了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业有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社会的需求,更多的实践经验也将伴随我们走的更远。走出校园,看看社会,看看现实,我们会发现肩上的担子还是有点重的。
第7篇 敬老院调研报告范文
引敬老院调研报告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敬老院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为丰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并不断提高以文辅政效能,深入基层,了解民生,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近日, 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永城市十八里镇敬老院的基本情况、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启示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十八里镇敬老院位于十八里镇正西约1公里处,十八里镇敬老院建于2006年,2009年市财政拨款260万进行扩建,总占地面积约22678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房屋134间。院内有门卫室、医务室、娱乐室、会议室、读书阅览室、餐厅、食堂、洗浴室、健身康复器和四幢两层坐北朝南橫向排列的花园式小楼,被依次划分为普通生活区、拥军优属区、特殊护理区,用来供身体条件较好、复员退伍军人以及身体不好需要特别护理的五保老人生活居住。2011年,十八里镇敬老院获得河南省文明示范敬老院;2012年获得了国家民政部创先争优活动优秀服务品牌称号。
十八里镇目前共有195人名老人享受五保待遇,管理服务人员15名,其中,在敬老院生活的老人有130名,平均年龄71岁,年龄最大的95岁。院方管理人员2名,服务人员13名。是一所集居住、生活、健身、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敬老院。
二、具点做法
十八里镇敬老院建院之初,地域偏僻,经费不足,没有管理经验,服务人员极度缺乏,社会上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为在困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广泛争取社会上的理解、支持、信任和认可,镇敬老院迎难而上,不断创新探索,通过集体管理、民主决策、以副养院等方法措施,走出了一条以副业养院,自给自足的服务民生之路,具体做法如下:
1、领导重视 建章立制 成立了以主管民政工作的副镇长为组长,镇民政所长、司法所长、派出所长、综治办主任、国土所长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支持协调敬老院的一切事务。在广泛征求供养对象的基础上,制定了院长责任制、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值班制度、保卫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炊事员岗位职责、人员管理规定、食堂管理、财务、卫生、医疗、安全预案、老人亲属、来访人员登记制度、老人外出报告和请假等一系列制度。使敬老院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集体管理 民主决策 提倡、支持、鼓励、积极推动五保老人参加敬老院的各项工作。选择身体健康、有执行能力的老人代表参与选举或者罢免院长;监督院内各项财务开支;定期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日常事务管理;院民均可以就院内事务发表意见,表达看法,提出要求。积极参与建设、管理内部事务,积极为敬老院的生存发展出点子想办法。及时在公开栏、明白墙上公示收入、开支情况以及有重大影响的决策计划,广泛征求五保老人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他们的监督和质询。在敬老院内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平等、民主、轻松愉快的生活工作氛围。
3、注重学习 强化服务 十八里镇敬老院除两名管理人员外,其余13名服务人员均是从社会上招募来的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没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因此,定期开办学习班,邀请有关专家和医护人员讲解时事政策、法律知识和医疗陪护、饮食搭配常识等内容成为敬老院日常学习的必修课;周二、周五集中全院人员学习时事政治、听取有关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讲座。周一、周三、周五所有管理的服务人员抽出2小时时间听心理知识讲座,不断提升为五保老人做好服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改善入院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把生活费由2012年每人每天7.4元提高到2013年的9.5元每人每天;每人每年发放冬、夏、春秋装三套和每月30元的零用钱;定期购买给老人洗漱用品;定期为老人理发洗澡。饮食方面,根据不同老人不同的饮食习惯,做到荤素搭配,对患有疾病的老人,指定专门的服务人员送饭送菜,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危老人设有特护区和专职服务人员进行24小时特别护理。敬老院管理人员更是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每逢传统佳节或者有老人过生日,敬老院都要天专门准备一桌饭菜和特定的日蛋糕等向老人表示祝贺,力争让每位老人都过得称心、舒心。五保老人生活的房间,包括冬天用的被褥,夏天用的凉席、空调、电扇等和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年底还将开展为五保老人供暖活动,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敬老院专门为五保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老人的身体状况、病史,基本情况等,遇到有五保老人住院还指派专人照料。定期走访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并做好帮扶记录。院里专门成立了丧葬小组,具体负责五保老人死后的丧葬事宜,解除五保老人对死后无人过问的担忧。该敬老院自建院以来共安葬32位五保老人,解决了丧葬费用7万余元,从根本上解除了五保老人对身后事的担忧。
4、以副养院 服务民生 由于五保老人多,镇政府每年扶持的6万元资金和上级主管部门为五保老人拨付的生活费用(每人每年3600元),在当前不断走高的物价水平下,除去吃饭、穿衣支出外,敬老院的电费、娱乐、院内设施维护和老人们的医疗和丧葬等费用支出根本无法得到保证。为了让五保老人吃好、住好、生活愉快、没有后顾之忧,管理服务人员自已动手将生活区后面20多亩闲置土地进行平整后,种上土豆、甘蔗、藕、辣椒、黄瓜、番茄、茄子、空心菜、大蒜、洋葱、韭菜等反季节大棚蔬菜架和红芋等农作物。在后面的小沟旁边,建起板房用来养羊、养猪、养鸭、养鹅,就连房子后面的小河沟里也废地利用,被管理人员用铁丝网圈住用来发展规模养鸡。不仅能保证五保老人吃上新鲜可口的蔬菜,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和大力发展养殖业,十八里镇敬老院逐渐摸索出一条以副养院服务民生的生存发展之路。目前,敬老院每年养羊100多只,年创效益3万元;养猪82头,年创效益2.8万元;③养鸡3000多只,年创效益8.96万元;院内种植大棚蔬菜,年创效益4.6万元。敬老院还根据农村婚、丧、嫁、娶事情多的特点,购买了礼炮车向外出租,年创效益1.2万元;一年下来,纯副业收入达到20.56万元。利润的40%用于保证服务生产,10%用于服务奖励,其余50%全部用在改善院民的生活上,这种敞开怀抱面向社会极富特色的办院模式极大的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条件,为当前形势下举步维艰的敬老院的生存和管理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5、创新形式 形成合力 十八里镇敬老院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实现与社会的互动,积极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敬老爱老工作,促进敬老院事业健康。在有关单位、部门的支持、协助下,镇里的企业及社会团体(华星粉业、聚鑫置业、友谊建筑公司、卢师傅食品公司、华标水泥厂、十八里镇中学、十八里教会、望堂教会、柘树教会)等,每逢传统节日都前来敬老院帮扶慰问,为老人们送去了爱心和真情。十八里敬老院积极争取社会上的力量,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表达对老人问题的关注关心,形成合力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十八里镇敬老院在实践中,通过积极探索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极富特色的发展之路,但也存在一系列包括服务服务人员专业素质、编制以及年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少专业人才 人员年龄偏大 敬老院里现有的13名服务人员最大的将近70岁,最小的也过了30岁的年龄。其中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的占2人,初中学历的有5人, 6人的学历是高中。他们都是从社会上招聘过来的,有的是退休后村干*,有的是附近村上的闲散劳动力,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训练,虽然有工作热情,为老人们服务的愿望也很强烈,但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缺少专业技能的服务人员,终将不利于敬老院的长远发展和健康成长,也难以在品质上为老人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2、人员编制较少 发展后劲不足 上级有关部门为敬老院核准的人员编制远远不能满足为五保老人提供服务工作的需要,也不利于敬老院今后的长远发展。
四、经验与对策
十八里镇敬老院面对经费不足、编制及人员缺少等现实困难与问题时,不等不靠不抱怨不伸手,而是立足实际,自力更生,创新形式,通过有限的空间,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出租等副业,充分发掘潜能,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在破解当前敬老院普遍存在的生存与发展难题上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具有鲜明的推广示范意义。
1、政策支持 政府在财力和人员编制上为敬老院的生存、发展提供切实保障的同时,应在工商、税务、小额金融贷款发放等方面为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有条件的敬老院发展第二产业,千方百计拓宽以副养院的路子。
2、提高素质 尽快引进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临床护理经验的新型人才,加强对现有聘用人员的综合服务技能培训,不断改善服务人员的年龄结构,向着年青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向着人才要效益,向着思路要出路,向着观念要发展。
3、形式多样 企业或个人在履行社会义务,表达对老人的关爱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在年节或其它时间到敬老院慰问表示关爱,也可以支持敬老院上一些力所能及的小项目,帮助他们强化造血功能。有场地的可以免费或者优惠为老人们活动多提供场所,比方说,卫生医疗组织可以定期为老人提供免费上门的身体检查,客运和景区可以联手为五保老人提供免费出游活动,电影公司或都剧团登门为老人送艺术进敬老院等等。
4、示范推广 我国目前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群成为对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问题,如何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是事关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十八里镇敬老院的做法,不仅对所有地处农村的敬老院有鲜明的示范意义,也对地处城区的敬老院的生存发展起着积极的表率引领作用。通过挖掘自身潜力,争取社会力量支持,从力所能及的小项目、小服务做起,抓住机会为敬老院的发展和自立拓宽道路。
敬老院调研报告范文
第8篇 敬老院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镇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委、政府始终把解决五保户供养和老年人养老问题作为最大的民生,并以镇敬老院和白顶子村互助养老幸福院为平台,大力支持、扶持家庭养老,推动了全镇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镇敬老院基本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敬老院方面
1、基础设施差、设备老化。一是房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经几次维修,但由于已使用近三十年,现仍存在多处漏水,后阳台裂缝等安全隐患;二是建设敬老院时未征用、耕种土地,造成现在入住人员无地耕种,造血功能不足。
2、入住率较低,有一点劳动能力的不愿入住,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高龄五保户又逼迫要求入住,而敬老院目前又无力承担,矛盾重重。
3、运转经费保障不足。
一是五保供养人员补助标准偏低,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特别集中供养人员和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人员。
二是管理服务人员财政未预算工资补贴,经费无正当来源,只能挤占挪用临救资金等民政专项资金支付。
(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方面
2、对自愿入住互助养老中心老人缺乏管理经验,目前虽有老人提出入住申请,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经费保障不敢让其入住。
3、运转经费无保障,目前国家对互助养老中心(包括管理人员工资)无任何补助,为保障其运转,政府只能整合一切民政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养老工作,特别是五保老人和留守老人的养老工作。
3、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吸取别人推进养老事业先进工作经验,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出一条适合实际的政府推进养老事业经验。
4、强化资金保障,2015年,我们将一方面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将整合一切民政资金确保敬老院和互助养老幸福院正常运转,和老年人正常养老生活所需。
四、几点建议
1、建议市财政按一定规模和标准预算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人员工资。
2、按照区别对待原则,分年龄段和实际身体状况,适当提高五保供养人员、特别是集中供养人员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生活自理人员的补助标准。
3、上级应给予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生活设施的规范配套。
4、加大对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管理人员培训和指导,以利于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5、加大对敬老院和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硬件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不给乡镇留资金缺口。
28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