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关于网络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就是1566范文网为您精心整理的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到您。
关于网络的调查报告一、 调查背景
网络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交流越来越便利,网络正广泛深入地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及工作方式。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最活跃的人群,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用户。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学生,使得部分学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对于上述有关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为有效地开展网络服务、加强网络服务管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坚实的基础。为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促进网络设施与服务的改善、探讨加强网络服务管理方法,促进大学生积极理智地使用网络。同时也就对于大学生使用网络该注意什么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大学生上网的效率提出有关的见解。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对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得出一定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二、 调查内容
(一)调查方式:
20xx年4月12号到18号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对矿业学院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 (抽样方法)进行调查,为保证全面了解各类学生情况,避免由于抽样误差形成特殊样本群,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样总体为矿业学院本科生,抽样框为按顺序排列的矿业学院本科学生宿舍寝室号序列。具体抽样过程是:首先对本本院本的科学生宿舍楼进行抽样,抽得三号、四号宿舍。在每个宿舍楼,基本上按25%比例随机抽取具体寝室号,然后选择第一个开门的同学或离进门最近的一位同学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5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对上网的时间及方式
从调查情况看:75%的同学有过逃课或者通宵上网的经历,98%以上的同学在一周内至少要接触一次网络,上网的地点不统一,网吧、宿舍、家里都是同学们上网的地方,其比例分别为:32%、66%、2%。其比例如图所示:
2、上网的目的及上网做什么
从调查情况看,88%的同学上网时没有任何目的,因为上网之前没做任何计划,纯属消磨时间和发泄对社会的不满等,12%的同学接触网络则是为了自己的学习需要。少部分同学通过网络游戏来刺激自己,在虚拟的网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 其比例如图所示:
3、上网对身体的影响及看法
从调查情况看:接近七成的同学认为上网主要影响心理,接近八成的同学认为对身体没有伤害,45%的同学知道上网有害健康,但是还是坚持上网,原因是他们认为这种伤害对身体或者本身来说无所谓,是值得的。少数同学意识到上网会对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其比例如图所示:
4、上网的花费来源
从调查情况看:同学们上网的花费来源是很明确的自给,省吃俭用的很少了,还有极个别的同学的上网花费还在向父母索取,少部分同学上网话费来源不明确。其比例如图所示:
5、对互联网信息的看法和减少上网或停止上网的态度:
从调查结果看,互联网的信息有好必定也有害,45%的同学认为互联网是很有必要存在,因为互联网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便于及时的查找,55%的同学认为好与害是看自己上网时作何选择,如果减少上网或停止上网,超过90%的同学表示无法生存或感觉生活会很无聊。
三、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存在问题
1、长期的上网,不但觉得眼睛发酸,而且有时会感觉眼睛模糊,看东西不清楚,影响视力。
2、电脑有一定的辐射源,这些辐射源直接会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内分泌系统的稳乱。从而使皮肤代谢不规律,会使皮肤变差。
3、更多的是通宵上网,逃课上网,过度上网导致影响身体,心理问题也不断的上升。
4、学生沉迷网络,有的同学通过网络游戏来来寻求刺激,在虚拟的网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体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有的同学会去光顾,从而影响心身的健康。 6、有的同学利用网络聊天打发时间,发泄等等表现出了同学们无心学业等等。
(二) 对策
鉴于上述的问题我们做出以下的对策:
1、 我们必须好好利用网络。
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熟练使用网络已经成为他们需要必备的技能之一。可以说,接触和学习使用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在大学里的必修内容之一。但是网络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要端正上网的态度。虽然大部分同学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进行网上写作等。但也有那么一部分同学,上网消磨时间。他们搜集不健康信息,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玩游戏、看电影等娱乐上。这种态度是需改正的。 上网时间要适度,否则会影响自己休息。我们同学大部分都能够按时作息,但也有少部分的同学上网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逃课上网者也屡见不鲜! 再次,理智地对待上网。记得原来我们学校一名女生,沉溺于网恋,不惜放弃学业,与千里之外的网友见面,结果一去不复返。这是极不理智的。还有网络具有隐蔽性,也很容易让人形成一种玩世不恭的社会心理。这也提醒我们,要理性看待上网,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应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交流活动。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学一些编程设计,练习制作一些网页。千万不要沉溺于网络游戏。否则,将可能一无所获。
2、搭建网络教学交互平台
通过搭建互动的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及时、便捷、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大学生的交流互动提供环境和支持。各高校应该通过开设各种专题网站、主题论坛以及在线学习小组等方式,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师生畅所欲言,真正发挥网络互动功能,以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以及与网络媒介之间的互动。
3、发挥教师的网络教学作用
尽管大部分网络学习平台都提供了交流互动工具,但由于缺乏合理的组织和有效指导,导致网络交流工具利用率低,因而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网络互动率低的现状。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通过教师对网络学习活动的组织、过程的调控和管理等活动,通过增强教师对网络学习的参与度,通过教师充分在线及时交流和错时互动,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以提高网络学习效率,激发大学生的网络参与热情。
4、培养学生自身的主动性
许多大学生仅把网络当作获取信息的工具,进行网络学习时缺乏交流和分享
意识,限制了网络积极作用的发挥。大学生们应转变态度,努力掌握网上沟通技巧,通过交流协作,进行思维碰撞,建立并维持和谐的网络互动关系,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网络互动,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提高网络学习的参与度。
5、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辨识力
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网络信息,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但还是很容易迷失其中。所以,有必要锻炼其信息辨识能力、批判能力、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在三个层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一是对大学生进行动画和网页、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术层面的技能培训;二是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地搜集、获取信息,筛选整理信息,发布信息等知识技能的专题培训;三是进行创造性地运用信息的方法和策略的培训,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抵抗信息干扰的能力,为有效开展网上学习创造条件。
6、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建立学科性强、专业化的学习网站
当前大学生网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网络上有效的学习资源少,需花费较多时间甄别;网络学习资源太分散,整合不够;有深度的专业性网络学习资料较少。相较之下,国外一些知名大学注重实施课程开放计划,网络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当下亟需整合各类网络学习资源,适应高校学科建设需要,建立学科性强、专业化的学习网站,丰富和推广各类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以改善网络学习资料少、专业性不够、过于分散的现状。对于专题化学习网站既要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资源库,还应建设学习导航系统和反馈系统,以使得学习内容更加条理化,便于知识搜集、筛选和互动。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处于一种自由、放任和散漫状态,缺乏对时间的计划,这也势必影响到大学生利用网络的效率。建议大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时,要具体化、明晰化。通过增强自律意识,提高网络时间的管理能力,提高网络的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使用网络时应该明白,网络的存在和不断发展自然有他独有的生存原因即快捷方便,但他的反面影响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及众所周知的即虚假与迷恋.对此我们希望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都能与我共同正视这个问题,我们要驾驭网络让网络成为我们的工具,而不是让网络驾驭我们成为网络的奴隶.都要小心玩物丧志,美好的东西事物过度的追求和利用都将会物极必反,总而言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最起码要知道自己上网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什么。只有理性对待网络,才能让网络真正地为我所用,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关于网络的调查报告,尽在1566范文网。
第2篇 网络对大学寝室同学间心理距离影响调查报告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人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增长见识、奉献社会,磨练意志、培养品格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化的过程,是发展个性、促进个人进步和完善社会角色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却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初期将面临很大挑战。大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可提高大学生应付各种情况的能力,培养广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才干,学会自我管理,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最终实现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学习《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学》等课程之后,我们通过对周围同学寝室生活、使用电脑情况现象的观察,运用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和调查方法,调查分析网络对大学寝室同学之间心理距离的影响。
调查目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及其思想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网络产生的极大的依赖,面对着电脑屏幕,浏览新闻,看电影、听音乐、聊qq,一言不发、相安其事、自得其乐,仿佛八九十年代大学生在寝室海吹狂侃,无话不说的融洽气氛已经永远定格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寝室内的沉寂和室友之间关系的渐渐疏远。我们不禁要思考:网络的普及是使寝室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加亲近了,还是日渐疏远?
本小组成员旨在运用社会学理论所学的知识和社会调查方法,通过抽样调查,对大学生上网时间,内容及形式,对寝室生活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网络对大学生寝室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的影响,并为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增进寝室同学之间交流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寝室生活氛围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调查对象
考虑到调查的可操作性,课题组从我院本科生中经过简单随机抽样,抽取8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在实证的基础上,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电脑网络对大学寝室同学之间心理距离的影响。
调查方案及过程
本课题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搜集资料和数据,通过简单随机抽样,从我院本科生中抽取80名同学。为确保问卷的回收率和质量,发放自填问卷,现场填写回收的方式,问卷发放80份,回收80份,有效问卷71份,有效率88.75%。问卷设计包含对学生基本上网环境的调查,上网的时长、上网内容以及电脑网络对受调查者本人、室友的影响。
关于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亲疏很难通过具体的指标来测量,更多地涉及一种心理感受,因此,小组成员通过访谈的形式,以及他们对和室友的关系的亲疏程度的感受,对问卷调查所不能涉及的许多难以量化的指标作一些定性描述,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是研究者获得更多直观、感性的材料。
在数据统计分析阶段,运用spass、execl等数据分析软件,将每份问卷各项内容录入之后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形成统计表格、图形,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相关回归分析,验证假设。
调查结果
此外,通过对你拥有电脑后,你跟同学、室友相处时间变化如何?一题的统计,42%以上的学生感觉拥有自己的电脑后,寝室的集体活动少了,大多时间用于上网,23.32%的同学感觉不变,6.8%的感觉变长。
调查结果分析
上网时间及内容
此外,通过对比第4、5题的统计结果,平均每天上网1-5小时的同学的人数超过了平均每天在寝室1-5小时的人数。虽然这些统计结果需要剔除一些影响因素,但是这一组数据的差距我们不难看出网络充斥着我们的课余生活,尤其对寝室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网络对大学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源于其以下的几个特点。首先,自主性和开放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其承载的信息量极大,使用者可以自主选择、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取自己所需的任何信息,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次,网络具有平等性和虚拟性。在网络上,个人身份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地位的平等带来了交流的自由,任何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网络创设了一个虚拟空间,人可以尽情地尝试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还能轻松实现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梦想。此外,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沟通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网络营造的虚拟现实是一种特殊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大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换,新闻之后的跟帖,各种网络社区、bbs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比现实生活中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渠道。
通过对上网内容的统计,如图3,相当一部分同学集中在看电影、听音乐、及其他一些娱乐,浏览新闻、查找资料,以及网络交流方面,而这些也正体现了网络的便捷极大地满足了同学们的需求。一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了大量新闻资讯和各种资料、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和畅通的信息交流沟通渠道。
电脑网络对寝室集体活动的影响
此外,通过对你拥有电脑后,你跟同学、室友相处时间变化如何?一题的统计,42%以上的学生感觉拥有自己的电脑后,寝室的集体活动少了,大多时间用于上网,23.32%的同学感觉不变,6.8%的感觉变长。
通过对一些同学的访谈,他们普遍感觉大一的时候,室友之间经常聊天,聊着自己的高中生活、家乡的风土民情,有的寝室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有卧谈,聊着彼此津津乐道的各种话题。同时每个人在寝室的时间也很多,再加上大一时刚来,还是有些不安全的感觉,空间上大家也共同认为寝室是一个让人心理上感觉最安全的地方。时间空间较多重合带来的结果就是公共活动的增多,刚到大学时4个人总是一起结伴活动,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一起去看电影、聚餐。在聊天、公共活动等互动中,寝室群体关系逐渐形成。这种大环境也对寝室成员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历了生活上的磨合期后,寝室成员相互熟悉,互动频率逐渐增高。
网络提供资料来源和信息沟通渠道
电脑、网络对个人生活有无影响,个人的认知并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
尽管70%的同学认为自己并非沉迷网络,但是另一组数据却指出遇到学习困难时,有62%的同学选择通过上网查资料,向网友询问 。
不难看到,网络资源的广泛性和便捷性已经改变了同学们在学习中的选择取向。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并且愿意选择省时省力的方式,但与此同时,网络资源却成为了分割观点的存在。当前,同学学习中更倾向于从网上汲取观点,并将之当做自己的想法,缺乏了将观点提出并讨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即使是在寝室中进行的,也会让同学在思维和相互关系这两方面有所获益。
而正是这种求便捷的心理不禁对同学个人的思维做了隐性的限制,让每个人都更乐于去搜索而非讨论,减少了思想的交锋,为个人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一个人和他人的交往受着其个人思维模式的影响。可以说,电脑网络将这一过程内化,将其固化为同学们感觉不到的一种共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电脑网络毫无疑问的影响了寝室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
通过对当你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或心理压抑时你会怎么办?一题统计结果可发现,仅有23%的同学会向自己的室友倾诉,寻求其帮助,而70%以上的同学则借助网络媒介来疏通自己的抑郁情结。qq、msn、博客等远程通讯手段,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交流空间,很多同学有心情郁闷烦躁的事情都倾向于上网倾诉解决,或者写写自己的博客发泄情绪,电脑网络为大家提供了新的情绪低落的调节方式电脑的情感支持越来越凸显出来,寝室同学作为情绪倾诉者的地位降低了。
从数据中可知,电话联系亲友依然占据了最大的比例,32%的比例可以说并不是特别高显然,网络这一新兴的媒介对于传统的电话等媒介有了一定的取代作用。不妨大胆猜测,这样通过电脑屏幕键入自己的想法,利用qq,飞信等媒介即节省了生活费,同时也比直接在寝室中接电话道明要更保守、含蓄。就这么看来,网络也许赋予了一个同学在与家人联络方面的相对隐私,但这样又是构成了同学之间漠然的基础原因?因为不了解,所以只能选择礼貌的招呼,缺乏了一个宿舍对待同一问题的共同感,也缺乏了同学之间相互的感情交流,扩大了隐私权的范围,从而在心理上制造了无形的隔阂,导致了宿舍同学之间交流不足的状况。室友作为第一选择的只占了23%,不过若将其当做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来看,也许更好理解就像前言所提到的,八九十年代大学生之所以在宿舍中海吹狂侃、天南地北等现象正是随网络的崛起而消失。
此外,时代的差异也造成了这一现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处于中国的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的价值还是以社会性为重;而经过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城市化等社会演化进程,个人对家庭的定位有着脱离不开的关联。同时再看一下通过网络与网友分享这条,虽然只占据了13%,但是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宿舍室友之间的交往。这条可以下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校内等实名制网络社区,二是非实名制的论坛和博客。实名制社区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说给宿舍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分明同处一室,却要选择网络留言,留下的文字取代了面对面的沟通,或者是对方失意是一个单纯的鼓励眼神。这给人以一种错觉,仿佛只有在网络中才能敞开心扉,只有在网上才能说出真的内容。那么,这又是基于隐私保护原则还是其他原因?(在这里我们不得而知)而另外一种非实名制的论坛和博客,其作用更像是一个树洞我讲我的,反正来看的人又不认识我(或者根本没人看)。诚然这是一种发泄方式,但这种选择本身就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回避(和日常生活相关),而这种回避显然会加重人对于舍友的不信任感,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壁垒。
由此可见,与宿舍同学倾诉烦恼正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它无法取代亲友语言中可感知的关切,也面对着相对私密的网络的挑战。
网络催生虚拟的社群网络
人们进入网络,除了要获得信息的满足外,人际交往也是一个重要的使用诉求。bbs、博客、网络社区的形成,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广阔的观点表达平台,并逐渐形成了以网络为媒介的虚拟社群,在这一社群有形成独特的话语符号、讨论方式和人际关系,以宿舍为单位的传统社群网络逐渐弱化。
虚拟社区的交往具有超时空性。通过网络,人们之间的交流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网络中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在虚拟社区里,我们只能通过网名、 id号标识自己。id号依个人的爱好随意而定。所以,传统的性别,年龄,相貌等在虚拟社区里可以随意更改。
结论及建议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的媒介,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首先,网络极大得拓宽了同学们的信息来源渠道,使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大事。以网络热点为中心的聊天话题的增加对没有电脑的寝室成员产生了话语剥夺。没有电脑的寝室成员大多数时候在聊天时被逐渐边缘化,加剧了寝室同学之间关系的紧张。其次,电脑网络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电影、音乐、游戏等,使得寝室成员对寝室集体活动心理依赖减少,寝室成员之间的直接沟通、交流机会减少,心理距离渐渐疏远。此外,一些同学对网络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沉迷网络游戏,产生现实的、虚拟的两个自我, 它会扭曲一个人的心智,造成人格异化,不但不利于大学生提高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反而会促使他们逃避困难,脱离现实,造成人际关系危机。最后,网络虚拟社区的形成,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广阔的意见、观点表达平台,并逐渐形成了以网络为媒介的虚拟社群,在这一社群有形成独特的话语符号、讨论方式和人际关系,以宿舍为单位的初级社群逐渐弱化。
当代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网络在学习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减少对网络的过分依赖,提高自我管理、约束的能力,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加强与同学的沟通和交流,为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氛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据网络发展,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以使当代大学身自觉地按照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要求来处理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关系。
第3篇 gwi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在gwi调查的32个国家当中,有近7%的网民是16到19岁的青少年。而在7%中青少年网民中男性居多占比58%,而这主要受到人口比例,以及部分国家快速发展的影响。在区域上,6/10的青少年住在市区,郊区占1/4,超过半数受访者不喜欢说明收入,因为6/10的青少年还是学生。 另外。超过一半的对网络隐私表示担忧,47%的青少年更喜欢匿名上网。
网络娱乐对青少年来说很重要,看视频短片是最受欢迎的网络活动,半数人正在使用视频点播服务。青少年平均每天花1.15小时收看网络电视,不太愿意为网络内容付费,但是1/5的青少年每个月收看 netflix。音乐方面,soundcloud比spotify更受欢迎。 1/4的青少年使用vpn,能够更好的访问娱乐内容。1/3的青少年正在使用广告拦截。
当然,游戏离不开硬件设备的支持,这份曝光指出80%的青少年已经拥有智能手机,但是平板拥有量低于平均水平。 青少年每天花3个小时访问手机网站,但是4g用户水平较低,仅为16%。 80%的青少年看电视时同时使用第二屏幕,手机最受欢迎。最喜欢和朋友聊天或玩游戏。青少年每天花1.5个小时使用游戏控制台,1/3玩手机游戏,其中1/5的青少年正计划购买ps4。
可以看到,这份来自gwi的数据可谓相当全面,同时它也让我们感觉到青少年网络游戏需求,仍然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第4篇 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昨日,千龙网联合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布《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57.8%的中学生使用微信沟通,微信成为中学生最主要的聊天工具。但晒照片、网购、扫二维码等习惯,在不经意间造成的安全隐私问题却被中学生们所忽视。同时,还有四分之一的中学生选择在微信中屏蔽家长及老师。
昨天上午,北京市徐悲鸿中学的一间教室内座无虚席,在专家的引导下,60名师生和家长以新媒介素养为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对于微信内容的真实性,高达69.6%的中学生认为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中,大部分是可靠的。正确辨识虚假与真实的信息、提高中学生安全上网意识,显得至关重要。
此外,扫二维码更是很多青少年的随手习惯,还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
针对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报告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建议中学生在使用微信朋友圈时禁止陌生人查看照片,小心微博相册、签到、足迹等,学会朋友圈照片、地理定位、评论功能等权限设置,合理选择软件安全控件,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学校应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教育使中学生不断增强自控和自护能力。家长应对孩子进行安全上网的引导,让孩子能快速识别网络不安全因素。
第5篇 女大学生求职网络优秀调查报告
女大学生求职网络
“到面试时,学校才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我的希望一下破灭了。”今年研究生毕业的严钰一直想到高校当老师,如今已经投出去40份简历,唯一一次参加一所师范学校的面试也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她是女生。
近日,山东人才网进行了一次女大学生求职及择偶意向网上调查,4天时间共有7311名女大学生参加了本次调查。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在就业上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被调查者中,认为“比较严重”的占52.8%,认为“不太严重”和“不存在”的分别占44.4%和2.8%。对于女大学生就业为何难这一问题,42.4%的女生认为“岗位少,求职者多”是主要原因,其他依次为“用人单位歧视女大学生”占24.8%,“自身素质不够强”占24.6%,“社会关系不多”占8.2%。山东人才网人力资源师刘谦认为,近年来明确提出“不要女性”的单位和岗位越来越少,性别歧视是隐性存在。
3月30日,山东人才网联合当地都市女报举办了一场女性专场网络视频招聘会。当天共有152家单位参会招聘,为女大学生提供了2800多个岗位。排在前三位的热门行业分别是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电子技术、贸易行业,热招职位主要为销售、生产/营运/工程、计算机/互联网/通讯、人事/行政/后勤、公关/广告等。
新闻专业的白雪峰今年本科毕业,她说,她们班级90名学生中女生占三分之二,班里20多名同学前几天从兰州跑到西安参加人才招聘会,但“很多理工类岗位明确不招女生”,有个文秘岗位也注明只要男性,“可能觉得女生比较麻烦吧”。据了解,她们班有三分之一的女生已经找到工作,但大多是靠家里的关系。
对于性别歧视,去年毕业的王宝却有不同看法。她说她并没有感觉在应聘过程中受到歧视,应聘成功后在参加单位新员工培训时,她发现200多名新员工中,女生比男生还多,“领导也曾直言招聘时不想要女生,但几轮考试下来,很多女生很优秀”。王宝认为大单位大公司存在性别歧视问题的就少很多,男女生同场竞技拼的都是能力。她说女大学生就业时要总是考虑歧视问题,就会给自己带上无形的紧箍咒,不利于找工作。
此外,调查还显示,“稳定、没有风险”仍是女性求职者比较看重的因素,有72.2%的被调查女生赞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其中,选择“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的分别占19.4%和52.8%。从调查和招聘现场看,女大学生对薪酬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在求职最关心的6个问题中,该因素仅以12.3%的比例排在第四位,而“晋升深造机会”位列第一。刘谦分析认为,这说明女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职业生涯长远规划,说明她们对。
第6篇 网络信息与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网络信息与大学生思想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在最近的几项调查中表明,在我国各大高校学院对大学生上网问题并没有给予关注,学院没有为学生上网提供应有的条件,也没有提供应有的指导。先进的网络技术、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对网络认识的滞后及网络化环境的缺失构成尖锐的矛盾。
一、调查背景
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 。网民中18至24岁之间的年轻人所占比例,超过一半以上的网民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上网用户学历以大专以上的青年居多,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网络用户中的主要群体。
二、调查目的
网络功能强大,具有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与大学生猎奇、求知、掌握最新信息等特点相符合。因此,网络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网络已经深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网络究竟对于大学生产生了哪些影响,以及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减少网络对于我们的负面影响呢?这就是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
三、调查方法及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法。一共发放63份问卷,回收63份问卷。
调查对象主要是我校的大学生,从性别来看,女生占43%,男生占57%;从年级来看,大一占38%,大二占38%,大三占21%,大四占3%。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最初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初中及初中以前接触网络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8.25%,那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且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过早的接触网络,若没有旁人正确的指导,容易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过早的沉迷于虚拟世界。
(二)大学生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偏长,对网络依赖较大,影响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花费在网络上不超过1小时的人仅占10%,62%的人上网时长为1--3小时,13%的人上网时长为3--5小时, 15%的人平均每天上网时长超过5小时。周末平均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小于3小时的仅占25%,44%的人周末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为3--5小时,17%的人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为5--8小时,周末平均每天上网时长超过8小时的人占14%。由此可见,上网占据了大学生生活的大部分空余时间,甚至还占据了其他学习工作休息的正常作息时间。调查结果显示,78%的人是利用空余时间来上网,5%的人会选择在课堂上上网,8%的人会减少其他活动来增加上网时间,甚至通过延迟睡眠时间熬夜上网的人达到9%。另外,长时间的对着电脑手机等,会给人视力造成伤害,且对于人的身体产生辐射问题;如果坐姿不正确的话,容易造成大学生脊椎炎等健康问题。熬夜上网不仅会打乱自己的生活作息规律影响睡眠,而且对室友的睡眠质量也产生影响。
网络不仅生理上对于大学生造成影响,在心理上对大学生也造成较大的影响。44%的大学生表示远离网络3天会感到不适应,这表明近半成的大学生在心理上对网络有了较深的依赖,也就是我们最近所听到的一个新词“软瘾”,过度依赖网络有可能使我们患上网络“软瘾”,它不同于毒品、赌博或者酒精的那种无法自拔的沉迷,甚至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危害。而一旦我们过度沉溺其中,在获取短暂的快乐之后,它更多的是在榨取我们的时间、精力,麻痹真实的情感,使我们远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许多大学生在软瘾支配下漫无目的地在网络上游走,在虚拟世界中消磨时间。在软瘾的支配下难以自拔的耗时耗力,事后或许会有些后悔,但当时却难以摆脱,直至最终阻碍上瘾者实现更高的生活目标。
(三)大学生利用网络不得当,与其上网初衷并不一致,有较大出入。
32%和24%的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分别是学习、工作和获取各种有效信息、新闻,32%的大学生上网主要目的为娱乐消遣;然而只有21%的大学生上网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学习和工作上,11%的大学生上网大部分精力用在获取各种有效信息和新闻上,52%的人上网用来娱乐消遣,还有少部分人上网用来购物和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有一大部分大学生上网并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此外,网络包罗万象,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却有32%的人上网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娱乐消遣,大学生如何认识利用好网络还是一个很值得学习的课题。
(四)大学生对于在网络上结交朋友,甚至“网络恋爱”的态度比较开放
71%的人并不反对在网络世界里结交朋友,甚至有6%的人倾向于在网络上结交朋友,29%的人选择从来不在网络上结交朋友。
由上图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是支持“网恋”现象的,35%的人虽然反对,但是对方诚恳,也可能改变态度;仅8%的人事完全反对自己身边朋友亲人的“网恋”现象的。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网恋”的态度还是比较开放的。
(五)大学生对于网络上的负面信息有一定的抵制能力
22%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对其完全没有影响,68%的大学生认为影响不大,10%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很大。这个结果并没有预期的那么糟糕,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有较好的是非判断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的。
五、对于大学生如何更好利用网络的建议和措施
(一)控制上网时间,尽量避免熬夜上网。
(二)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增加体育锻炼时间。
(三)多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和集体活动,丰富自己的空余生活,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
(四)多浏览时事新闻,少刷微薄,人人,少玩网络游戏。
六、此问卷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调查对象仅限于我校大学生,调查范围比较狭窄。此外,此问卷设计也有不足之处,问卷偏重于网络对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但是又不完全是对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因此选题上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更加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望谅解。
第7篇 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和认识状况调查报告
一、 调查方法及样本概况
本次《北京大学学生对网络游戏认知状况的调查问卷》由信息管理系11级学生调查小组在王*-*明教授的指导下制作、发放和回收。调查以北京大学本科生及硕士生的所有在读学生为总体,考虑到学科、兴趣爱好、性别等因素,在抽样过程中采用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24份,回收问卷324份。通过筛选景逻辑校验,排除种种情况造成的废卷,最终得到的有效问卷302份,有效率为93.20%,符合问卷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标准。
样本整体中,男生占53.31%,女生占46.69%,基本符合北京大学学生的总体性别比例;其中,人文科学学部占19.54%,社会科学学部占37.09%,理学学部占29.47%,信息与工程学学部占13.90%。
二、 样本分析
(一) 北京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及主要途径
1、北京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在调查对象中,总计有57.94%的同学表示自己曾玩过网络游戏,42.06%的同学表示不曾玩过网络游戏。总体而言,北京大学学生中玩过网络游戏与未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大致相等,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略多于不曾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可以说,网络游戏在北京大学学生中间有着较高的流行程度与传播广度,至少有一半的被调查者曾不同程度地接触过各类网络游戏。
2、北京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主要途径。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本身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因此,对于外界信息与事务的接受较快,同时,对于外界了解的途径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网络游戏方面,“朋友介绍”是北京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最重要途径,有50.6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这一途径了解网络游戏的,在各项途径中居于首位。其后的是“网上宣传”,占了被调查者总人数的37.41%。而通过“报刊杂志”了解网络游戏的则仅有15.89%。总体而言,北京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过程中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1)人际传播对于网络游戏在北京大学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2)网络游戏作为基于网络的游戏形式其宣传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与大学生上网状况相适应。
(二) 北京大学学生对网络游戏的基本态度及特征
1、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的影响。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认为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的占总人数的19.20%,而认为有一些影响的占总人数的 47.68%。这两项合起来占了总人数的66.88%,即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都认为,网络游戏确实会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相对的,仅有21.19%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游戏对于学习生活没有任何的影响。但是,在关于“您的周围是否有因为网络游戏而沉沦的同学”这一问题上,只有9.60%的被调查者认为 “有,很多”,高达91.72%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是个别”,而还有15.23%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这表明北京大学的学生,一方面认同网络游戏对于大学生的学园生活有负面的影响,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认为这样的影响尚不严重。
2、对待网络游戏的态度。对于玩网络游戏的目的,有81.14%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是“纯粹娱乐”。同时,有60.57%的被调查者从不通宵玩游戏,有 39.42%的被调查者只是偶尔通宵玩游戏,仅仅1.71%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通宵玩游戏。而对于没有了网络游戏后的感受,选择“照样过下去”和“生活更精彩”的占了曾接触过网络游戏的被调查者总数的96.57%。对于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而言,网络游戏的存在意义仅仅是纯粹的娱乐工具。
(三) 北京大学学生对绿色网游的认知情况
1、对绿色网游的了解程度。自“绿色网游”的概念在2023年被提出后,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表示对绿色网游“很了解”的同学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64%。而只表示“听说过”的则占了被调查者总数的38.74%。而表示“完全没了解”的则有多达、被调查者总数的57.61%。由此可见,尽管绿色网游的概念已提出了2年之久,北京大学的学生对于绿色网游仍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2、对绿色网游宣传情况的看法。在调查中,认为当前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好”的只占了接受调查总人数的2.64%。即使算上认为“一般”的同学,也仅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26.15%。相对的,认为当前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差”的则占了接受调查总人数的60.59%。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北京大学学生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状况是不满意的,这也导致了前文所提的北京大学学生对绿色网游缺乏了解的问题——不论是在玩网络游戏的人群还是不玩网络游戏的人群,只有极少数的人对绿色网游有所了解。
三、 结论与思考
(一) 北京大学学生对网络游戏认知状况的特征分析
1、目前,北京大学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普遍使用网络,在此基础上,网络游戏也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由此可见,网游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有57.9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曾玩过网络游戏,42.06%的同学表示不曾玩过网络游戏,网游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耳熟能详的名词;
2、北京大学学生主要通过朋友介绍与网上宣传来了解网络游戏,人际传播对于网络游戏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这对于我们在大学生中开展有关合理游戏健康成才的宣传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3、在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66.88%的被调查者承认网络游戏确实会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但是同时,在关于“您的周围是否有因为网络游戏而沉沦的同学”这一问题上,认为“有,很多”的只有9.60%,认为“只是个别”的却占总人数的91.72%,而认为“没有”的同学也占到了总人数的 15.23%。这一点也是与北京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原因相关联的:曾接触过网游的被调查者中的81.14%表示,自己接触网络游戏只是纯粹为了娱乐。
4、对绿色网游的认知状况。当前北京大学学生对于绿色网游的了解状况并不理想,不论是在玩网络游戏的人群还是不玩网络游戏的人群,只有极少数的人对其有所了解。在被调查者中,仅有3.6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绿色网游很了解,而表示“完全没了解”的则占了多达57.61%。造成这个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上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以及重视不够,仅有 2.64%的被调查者认为对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好,与此相对的,有60.59%的被调查者对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给予了很差的评价。
(二) 对策分析
1、注重人际传播渠道,引导大学生合理游戏,健康成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人际传播,受到身边同学、朋友的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大规模普遍性的宣传活动开展合理游戏的宣传效果并不会很好,因此,需要发挥学生骨干等的作用,将宣传工作落实到院系、落实到基层,真正深入到同学中间去,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开展合理游戏、健康成才的宣传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团组织与班集体的作用,加强沟通,贴近同学,了解同学的实际情况与所感所想。
2、加强绿色网游宣传,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对于大学生而言,接触网络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有81.14%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游戏只是“纯粹娱乐”,而对于没有了网络游戏后的感受,选择“照样过下去”和“生活更精彩”的占了曾接触过网络游戏的被调查者总数的96.57%。因此,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游戏并非不可缺少,而恰恰是由于缺少足够的引导来度过课余时间,在无聊之下才选择了网络游戏这一途径。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所要做的一方面是通过鼓励社团活动、发挥学生会等团体的作用,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同学参与集体活动;另一方面则在大学生中
居强宣传绿色网游,杜绝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引导大学生合理游戏,健康成长。
第8篇 关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摘要:本次调查是为了了解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本次调查通过采访调查的方式,通过对本学校的大学生采访更深刻体会到网络给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背景:我校《另外,还有6%的同学认为他们可以在网游结交世界各地的人,感受不同人的影响感觉置身其中感到很快乐这个特点也是他们长期迷恋于网络游戏的原因之一。
还有,还有4%的同学认为,玩网络游戏所能够给他们带来的现实利益也是一个原因。有的人玩网游可以获取收益,在游戏中。
3.网络游戏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调查中,每个调查对象都承认网络游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经济状况。
在学习方面,有30%的同学认为玩网络游戏使他们无心学习,一到期末就想到如何才能及格,最后几周就在这种压力之下度过。
在身体健康方面,有40%的同学提到,由于玩家一旦沉溺于游戏,往往会接连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坐在电脑跟前,更多的是干脆通宵。也有的是晚上上网,白天睡觉,严重破会了人的生理规律,最终影响到身体健康。最终也无心学习.本文来自转载请注明
有10%的同学提出,由于网络游戏中有暴力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杀人和踢人,他们在这种暴力中感到心里上的快感,心里健康受到严重侵蚀。甚至可能引发犯罪.
有20%的同学谈到,对网络游戏的痴迷使得玩家丧失了进取的目标和奋发图强的斗志,更失去了做别的事情的兴趣。他们完全迷失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最后,还有10%的同学提出,由于玩网络游戏需要投入一定的金钱,尤其是对于那些新手而言,技术不熟练会导致他们要花费较多的钱来提高自己的装备。而大学生的钱主要来源于家里,这势必给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宽裕的家庭增加了一些经济负担。有些学生宁愿拿吃饭的钱网游戏,冲点卡。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
4.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和建议
在我看来,网游既有好处又有坏处,但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的虽然有的同学认为它也可以带来很多积极的作用,例如记忆力的加强,反应力的锻炼,团队精神的培养,学习压力的缓解,等等。而且,网络游戏的发展在增加我国的经济收入和网络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网络游戏不能完全反对
在消除网络游戏的消极作用方面,我觉得应当对网络游戏这个产业进行规制。,有应当进行立法来规范网络游戏,如对暴力和色情游戏进行禁止等等。还有更应当从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在大学,关键在与学校的管理,应当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的心理需求,多做疏导工作,帮助大学生认清现实和虚幻,增强他们的自控力,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求真务实精神,培养一个有上进心的学习环境。
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我深刻了解了“wearethelostgeneration“的含义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承担复兴国家的使命。我们应有勇气说“wearenotthelostgeneration”。
第9篇 2023年消费者实体店内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在店内购物时,20到29岁消费者中半数人上网比较价格
在店内使用手机比较商品价格方面,男性(42%)的比例比女性(37%)的要高。最活跃的年龄段是20到29岁,这个年龄段受访者中49%表示经常这么做。紧随其后的是15到19岁和30到39岁,分别占45%。
随着消费者在店内在线比较商品价格这一行为的盛行,零售商必须时刻警惕及关注在线竞争者的价格,并能够对价格变动迅速作出反应。对亚洲和南美的零售商尤其如此,因为那里的消费者的这一行为更活跃。
国家方面,韩国、中国和土耳其的消费者更积极地在店内使用手机比较价格,分别有59%、54%和53%的消费者表示经常这么做。
在向朋友或家人寻求建议对男性和女性同样重要
男性和女性都喜欢在店内使用手机向朋友或家人寻求建议,分别40%的女性和39%的男性经常这么做。20到29岁的消费者在这方面也是最活跃的,占48%;15到19岁的青少年和30到39岁的消费者紧随其后,分别占47%和40%。
这说明消费者在店内做决定时,消费者更愿意从自己的人际圈子中获得口耳相传的建议。店内销售人员和购物体验也是显著的外部影响。
给商品拍照方面男性和女性很相似
国家方面,墨西哥、中国和土耳其消费者最喜欢拍照,分别占49%、49%和47%。相比之下,印度(12%)、乌克兰(13%)和印度尼西亚(16%)的消费者对此最不关注,但是这些国家的零售商也必须关注这种活动,因为这些国家的智能手机普及率正在增长。
第10篇 网络调查报告
2023年关于网络调查报告
2023年关于网络调查报告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20世纪末,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凭借承载信息量的广泛与巨大等优势,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据统计,目前我国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 000万,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少年成长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
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图,有的利用网络传播暴力、不良信息,有的利用内容不健康的互联网游戏吸引青少年,使得有些孩子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不仅学业受到严重影响,身心受到很大伤害,也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互联网的不良影响。初一的学生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对网络接触的不是很多,他们对网络充满了好奇,也很迷惘,有很多学生以为上网就是玩游戏或聊天,他们对网络也没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经上网查资料,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利弊所在,今后我们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来学习
三、研究对象:全体网民
四、研究方法:
★访谈法(调查几位同学,记录他们的上网历程)
★上网查资料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分析数据)
五、研究过程
六、研究结果:
1.如何防止学生沉迷网络
面对网络是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学生缺乏筛选和鉴别的能力,往往照单全收,由于获取信息非常容易,你几乎无法控制孩子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由此孩子便容易患上“信息过度综合症”,典型症状是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的`虚拟世界以及电视里,现实中则变得孤僻自闭,出现交流障碍,长时间上网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影响孩子的发育,不良的垃圾信息还会严重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怎样预防和矫正“信息过度综合症”呢?首先要加强和孩子的情感沟通,在家庭里多和孩子交流,并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认真倾听孩子的观点和心声,鼓励和支持孩子多接触现实中的社会,比如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等,这对于“抗衡”网络的不良影响是最重要的。其次,大人要懂得一些网络知识,这样才能和孩子顺畅地就网络问题进行讨论,有了共同语言,才有利于你的引导。最后,要通过你的言传和优秀的书籍给孩子提供信息的精华,提高孩子的识别能力。总之,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挑战,大人们不必尴尬、惊慌、忧虑、困惑,
只要“与时俱进”,就可以从容应对。
2.有关人员怎么看待网络
电脑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应该因为它存在弊端就凭主观意识一棒子打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利弊共存的,只要我们合理的运用,也可以避开弊端或是将变弊为利,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所以针对电脑使用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以下的几点的建议:
1、用电脑首先要明确目的,电脑是我们学习娱乐的工具,用电脑学习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娱乐只是让我们在学习的间隙轻松一下,不能本末倒置。
2、虚心接受父母监督,最好把电脑放在家里的公共地点如客厅,这样父母可对我们使用电脑在时间上和内容上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
3、合理安排用电脑时间,如果为了玩游戏,尽量在周末和节假日使用,这样安排不影响学习,父母也不会过分反对。
4、不迷恋电脑游戏,有时间多和同学出去运动,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和同学增进了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5、同学们不妨访问一下我们小组为您提供的热门网站,它能使你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愉悦了身心,何乐而不为呢?
第11篇 2023年网络购物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购物平台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日益增多,然而,质量问题、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引起的消费纠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网络购物消费状况,提升网络购物销售与服务质量,规范网络消费市场提供参考。丽水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各县(市、区)消保委在全市开展网络购物消费状况调查活动,现报告如下:
一、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方式,一是在丽水信息港、丽水消费维权网上开展网上问卷调查,收集调查问卷1105份;二是通过基层消费维权组织、消费维权义工向全市广大消费者开展问卷调查,发放《丽水市网络购物消费状况调查问卷》3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81份。共计有效问卷3786份。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概括:
此次参与调查的人员集中在19-50岁的消费人群。
(二)消费者每年网购费用
调查消费者每年在网络购物上所花的费用情况显示,39.93%的消费者表示每年在网络购物上花费占收入的10%以下,30.58%的消费者表示每年在网络购物上花费占收入的11-20%,15.98%的消费者表示每年在网络购物上花费占收入的21-30%,8.67%的消费者表示每年在网络购物上花费占收入的31-40%,4.84%的消费者表示每年在网络购物上花费占收入的41%以上。从数据看,我市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理性的。
(三)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选择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主要原因是“比实体店价格便宜”、“节省购物时间”和“可供挑选的商品种类多” 。
(四)消费者对网络购物中各要素的评价
消费者在网络购物商品时,消费者表示最看重的依次是售后服务、价格高低、优惠力度、用户评价,物流配送等 。
(五)消费者对网络购物中物流配送的评价
1、在网络购物物流配送方面,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是“货物安全、送货时间、配送费用、配送人员的服务态度、是否支持货到付款等
2、货物是否发生过受损或丢失方面,有9.25%的消费者表示经常遇到货物受损或丢失的情况,有46.54%的消费者表示偶尔遇到货物受损或丢失的情况,有44.20%的消费者表示没遇到过货物受损或丢失的情况。
3、物流配送的满意度方面,消费者对物流配送的满意度达39%,除此之外,还有9%的消费者对物流配送的满意度评价为“非常满意”,41%的消费者对物流配送的满意度评价为“一般”,而评价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分别为8%和3%。
(六)消费者对网络购物中售后服务的评价
1、对于网络购物售后服务方面,消费者最关心退、换货服务,其次是维修服务、信息查询服务、客服中心跟进服务、上门服务等。
2、对于7天无理由退货方面,在网络购物的商品符合《消法》规定7天无理由退货条件的,有65.89%的消费者反映都能及时无条件退货的,有30.13%的消费者反映退货时也设置退货条件,还有3.99%的消费者反映被拒绝退货。
3、对网络购物售后服务的满意度方面,9%的消费者对售后服务表示“非常满意”,37%的消费者表示“满意”,42%的消费者表示“一般”,还有9%表示“不满意”、3%表示“非常不满意”。
(七)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的权益维护
1、网络购物欺诈问题方面,受调查的消费者中有34.84%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65.16%的消费者表示“没遇到过”。
在这些消费者中,遇到的网购欺诈问题包括“商品信息不符”、“卖方信息虚假”、“发布信息但不能提供相应商品”、“卖方提供的服务不兑现”等。
2、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方面,在网络购物后消费者认为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能“得到保障”的有17.01%,认为 “难以得到保障”的有51.55%,“不清楚”的有31.44%。另外,34.39%的消费者表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经常收到”网络卖家或电商平台发的促销广告等,45.92%表示“偶尔收到”,19.69%表示“没收到过”。
3、消费者网络购物中的维权意识
当网购中遇到纠纷时,45.49%的消费者选择“与卖方协商解决”、28.24%的消费者选择“向电商交易平台投诉”、6.04%的消费者选择“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17.34%的消费者选择“向消保委投诉”、1.35%的消费者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1.12%的消费者选择“向媒体曝光”,另外,还有0.42%的消费者选择“其他”。
(八)消费者对于网络购物体验的满意度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7%的消费者对于网络购物体验表示“非常满意 ”、36%的消费者表示“满意”、46%的消费者表示“一般”、8%的消费者表示“不满意 ”,还有3%的消费者表示非常不满意。
(九)消费者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建议
消费者建议主要集中在:一是加大对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二是要加强对电子商务网站的审核;三是要建立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四是要健全售后服务制度;五是要明示各监管机构的权限及监管范围;六是要建立统一的购物流程规范;七是要健全举报投诉处理机制,简化处理流程;八是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网络购物活动。
三、消保委建议
(一)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完善诚信体系,规范市场准入。要完善网络交易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准入,严格网络经营者信息公示制。将网络经营主体的身份信息公示于网络平台,对于违法经营被查处的,加入全国统一的失信黑名单,使违法经营者付出失信的代价。二是加强广告监测,打击虚假宣传。充分运用互联网智能搜索引擎技术,对购物网站发布的各种形式的网络广告进行监测,挖掘违法线索,提高查处违法广告的效率。三是加大信息披露,引导理性消费。通过相关媒体以及购物网站,定期发布网上购物的消费警示,对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或案件予以网上公开披露,提醒消费者防范交易风险,引导理性购物。四是普及消费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加强网络购物方面的消费知识宣传,特别是要做好对特定消费人群的消费知识普及工作,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有效识别各类虚假信息,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共同改善网上购物的消费环境。
(二)网站、供应商要加强自律行为,提升网站知名度。网站、供应商(卖家)应加强自律,主动做好信用体系建设,真实反映商家信誉及商品信息,杜绝虚假宣传,剔除信用不良的供应商(卖家)或商品,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消费。同时,还应在有条件的网站建立“先行赔付”制度,提高消费者对于网络购物的信任度,减少消费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不断提升网站的知名度。
(三)消费者要掌握消费常识,理性参与网络购物。消费者一是掌握基本常识。注重学习网络交易知识,慎重对待网络购物。二是理性参与网购。不要盲目购买不必要的商品,也不要被某些网站上价格低廉的商品所迷惑,不要轻信商家的表面宣传,一定理性选择商品,避免商品出现与实际描述不符、质量瑕疵、假冒伪劣等现象。网上购物应尽量选择建网时间较长、信誉度较高、访问量较多的专业购物网站,优先选择己加入消保联盟的经营者,防止误入钓鱼网站购物。三是注意支付方式。在决定购买后,应尽可能使用第三方付款方式,不要随意将证件号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告诉对方,也不要轻信、接受任何直接汇款至个人账户的理由及要求。四是注意售后服务。消费者购物前应对发货时间、退换货手续、费用等问题达成协议,避免日后发生纠纷。在收货时还应先验货再签收,发现货物有损坏或货单不符时,可以拒绝签收。五是注意纠纷维权。要保存好电子账单或网上交易记录。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及时收集好证据,先及时与卖家沟通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卖家所在的网络购物平台投诉或向卖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12315举报投诉中心、消保委投诉。如若遇到网购诈骗,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遏止犯罪。
第12篇 关于**县农村药品流通供应网络的调查报告
关于_____县农村药品流通供应网络的调查报告 为认真实践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切实把___、国务院关于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部署落在实处,真正解决好县各族农民群众用药不方便、用不上放心药的问题,我县药监系统在推进农村药品监督管理网络和药品流通供应网络(以下简称 “ 两网 ” )建设中,为结合我县实际,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使我们更好的开展工作,我局开展了对我县农村药品流通供应网络的摸底调查工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_____县位于_____西北部,与贵州省接壤,与云南省相邻。全县辖 21 个乡镇 178 个村,面积 3552.96 平方公里,在地形上我县地处云贵高原的上升部,地势复杂多变山高路险,全县有 30% 属喀斯特地貌,交通极为不便。
我县共有壮、汉、苗、彝、仡佬5个民族,总人口35万。无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 79 家,医院(包括卫生院) 29 家,个体诊所 13 所,村卫生室143个。
_____是一个百色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交通不发达,信息不畅通,人口 90% 以上分布在广大山区农村,在市场监管的深度、广度上都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加之我县药品经营企业多集中在城镇,农村群众用药主要依靠卫生院(所)、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规范、便捷的药品流通供应主渠道尚未成形,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乡村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买药难、买放心药难的问题。
因此,在我县农村构建农村药品供应配送网络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我县目前的药品供应配送和农村药品监管情况 据我局调查我县有了一定的农村药品供应配送网络,在21个乡镇143个村的医疗点和药店中从合法渠道采购药品的占97.5%,实行供应配送的占91%.但是目前的我县药品供应主要是外地合法药品批发企业向我县乡镇用药单位和药品零售企业供药,然后药品经营企业向村发展经营网点,通过契约方式向村涉药单位配送药品,但是由于各个乡镇的供货渠道不同供应方式比较零乱,使得我局的监管工作比较困难,也使药品质量和服务跟不上,供应种类单一,甚至在某些比较边远的山村还没有建立经营网点,山区乡村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买药难问题。在我县的 21 个乡镇中的 79 家药品零售企业和 29 家医院(包括卫生院)主要的供药商近30 家。
主要的供货企业有:_____*药业有限公司、一心药业有限公司、九洲通药业有限公司、龙康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但也有部分零星的使用不同企业的产品:近的有_____市北丰医药器械公司,而远的有武汉王冠医药器械公司,但大部分的涉药单位使用的是广西和贵州黔西南洲的药商提供的药品和医药器械,也有部分涉药单位同时有几个供货商,这些供货商分布各处有近有远。
对这些现象涉药单位的解释主要是:求远的是由于价格杠杆的作用,近的供药企业的药价太贵了,为了赢利不得舍近求远找一些比较便宜的进货。而就近购买的认为供药商离得太远会导致供药不及时,在运输过程中有时会有破损的情况而供药方不承认不给赔偿的现象。
还有些认为同时跟几个供应商进货可以形成竞争,哪个的价格低,让自己得到更大的实惠就跟哪个要。从中可以看出在影响我县乡镇涉药单位进药渠道主要有价格高低和供货速度快慢两个因素。
在调查的过程中大部分的乡镇涉药单位对在我县建立配送中心表示欢迎,他们表示只要我县的配送中心价格便宜、服务到位、质量保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市场法则办事,他们就会考虑在我县的配送中心进货,也有部分涉药单位认
为他们经营的模式是先货后款,等到下一次进货才能付款,如果配送中心可以用这个模式才能考虑进货。 而在我县乡镇以下的村,由于农民居住分散,地广人稀,给企业营销工作带来难度。
同时,农民对药品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也使市场推广工作难度加大。没有足够的利润能维持生存所以在我县的很大部分边远山村没有药店和卫生员。
使我县的农村用药就医出现盲点让农民群众看病难。即使有了药店和卫生员的山村用药条件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很大。
农民手中的钱仍然很少,消费能力仍然很弱。农民购药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才是疗效。
在我县多数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消费者在购药时往往先对比价格,无论医生或药店店员如何解释药物疗效的重要性,他们都会首先考虑价位是否能够承担得起。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供应于是就出现了不少兜售假药劣药的药贩子。
而我分局由于人力有限加上药贩子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所以未能真正有效的打击兜售假药劣药行为。 我县针对人员不足、机动性不强弱点,规划构建“以专为主、以协为辅,专协结合”的农村药品监管新体系。
专,就是药监系统的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队伍。协,包括协管员(信息员)队伍;乡村两级医疗管理队伍;人大、政协、纪检监察、人民团体、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等社会监督队伍。
具体做法:一是加强协管员、信息员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并逐步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二是提高各基层食药监局药品快速鉴别能力,做好辖区内药品的初检和抽验送样任务,为药品监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是逐步建立由食药监、公安、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专项整治的合力。通过聘请乡、村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逐步建立起农村药品市场的两级监督网。
现已选定了人选现正在进行 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当中。 三,对我县两网建设的思考 在我县农村直接影响农民吃药的是价格问题,而影响价格问题在目前看医药的销售环节过多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我县建立药品配送中心是减少销售环节降低药品价格的有效措施。但如果指定让某一家乡镇医院或药店搞代购药品销售环节,而乡镇卫生院或药店由于种种原因药品贮存、养护设施并不完备,且加上一定的费用后再代购给乡村医生,价格偏高,类似药品批发行为,如果绕不开这个“坎”就违背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初衷。
能否在提是双方志愿、合理、合法,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实行到乡、村的价格一体化,搞代购药品销售的乡镇医院或药店和药品配送中心进行分红的形式避免加价行为,时也有利于代购企业的相互竞争。 “两网”应实行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按市场规律推进。
推进农村“两网”建设,实行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遵循市场规律。确定某一地区承担向农村集中配送药品任务的单位,不是由政府或哪个部门说了算,而是由所有药品经营企业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谁的药品经营管理规范且品种齐全就由谁来配送。
各地还及时打破地域限制,积极鼓励外市、外省的药品批发、连锁企业到本地农村发展药品集中配送和药品连锁经营。这就既推动了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发展,又促进了药品经营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而我们作引导、鼓励和监督的作用,总的来说就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戏台上究竟是谁在唱由市场说了算。 “两网”结合,同步推进。
农村药品监管网络与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相辅相承、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监管网络的建立,为供应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并促进其不断发展。
供应网络的建立和健全,为监管提供了便
利条件,同时也给药品监管网络建设提出新要求,促进监管网络进一步完善。在建设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同时要注意建设农村药品监管网络。
总之,药品购销渠道比较混乱,药品供应网还有空白点,药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农民买药难的问题突出,农民用药安全得不到根本保证,农村两网建设能解决农民的吃药难问题。两网建设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涉及区域医药经济的发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特点。
把“两网”建设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降低农村药品价格有机结合,争取卫生、工商、税务、计生、物价、公安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开展“两网”建设工作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开展农村“两网”建设工作,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农村药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有利于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
二00五年#月#日
90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
19位用户关注
93位用户关注
14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
62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