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公路调研报告
当前,我省高速公路建设正处于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省厅、集团公司加快公路发展,强力推进治超工作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治超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高速公路治超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检测设备不够完善,还有部分设备未达到科技治超的要求。自xx年11月份我省在高速公路大力开展治超工作以来,先后经历了便携地磅和固定动态磅的检测使用过程。为提高检测速率,后来还安装了车辆自动识别系统,但由于动态磅准确率有一定偏差,司机多易采用跳磅、扭磅、冲榜、走s等作弊手段违规过磅;自动识别系统的安装,虽然较好的减轻了治超员的工作强度,但个别时候出现的识别系统识别率低、容易出错等问题,仍不能达到高效率的要求。
(二)、治超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工作需要存在一定差距。治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治超人员文化水平低下,对治超政策学习理解不够透彻,对司机政策解释不到位,影响着整个治超工作的开展。
(三)、治超工作的法规建设和各项规章制度仍需健全高速公路。从治超工作开展以来,集团公司先后制定了多项治超规章制度,并于xx年10月编写了《超限治理工作制度汇编》。但是,我省目前还没有一套较为完备的治超法规体系,对于非法超限超载车辆,除了列入黑名单,没有更多明确的责任追究办法。
(四)、非法改装车辆及液压装置超限车辆违规操作。自xx年11月高速公路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以来,个别治超站屡次发现货运车主在车轴上隐蔽安装“千斤”、“气囊”逃避超限检测的伎俩,干扰正常的治理超限超载秩序。目前,受利益驱使,个别大件公司安装电子开关控制的液压系统,在通过检测站时按照预先制定的重量逃避超限管理。当前在治超工作中又有一种披着“合法外衣”的新型逃避检测的设备——狼狈,被一些不法利益的承运司机运用,将严重超限车辆驶入高速公路,造成公路设施的损坏,在出口由于受设备限制,这些车辆的通行造成通行费的严重流失。
(五)、信息相对封闭,文化生活单调,不利于治超人员的全面发展。当前我省高速公路治超检测室还不够配套,仍然使用的是活动房,在一定程度上给治超工作带来了不便;同时治超员在八小时之外,文化生活还相对比较单调,对外界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
二、急需解决的办法和主要对策
自治超工作开展以来,我省的治超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针对上述存在的几个方面问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超限运输治理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总结两年来高速公路治超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平时工作经验,我们经过认真分析,积极探索提出如下对策:
(一)、坚持科技治超,完善检测设备,不断更新检测设备。要不断完善检测设备,定期联系宝鸡四维公司,电子公司和省公路研究所校验设备。同时,各站要设立设备维护员,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完好。力争达到“装备精良化”的根本要求。
(二)、坚持人文治超,加大治超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治超队伍的全面素质。我们建议上级职能部门能加大公开招聘力度,严把治超队伍进入的门槛,要切实把那些政治素质强、作风纪律严、业务素质精的大学生以及从部队转业复退的军人吸收进来。要加大人员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各站应开展治超员“星级评定”,坚决清除不合格的治超人员。要加大人员培训的力度,切实提高治超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真正能打硬仗,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治超队伍。整理文章:
(三)、坚持制度治超,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法制化建设水平。建议上级职能部门能加强调研,不断完善《超限治理工作制度汇编》。各站可以结合本站工作实际为治超人员配发规章制度和应知应会手册。同时,为打好治超工作攻坚战,要不断推动治超规范化进程,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立足于高速公路自身发展的实际,尽快出台有操作性的地方性治超法规制度。同时,对于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应落实责任追究制,真正使治超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四)、坚决遏制非法改装车辆及液压装置超限车辆违规操作,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虽然私装“千斤”、“气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稍微留心还是非常容易判别。而液压多轴车辆却相对隐蔽,这种装置工作原理是多轴车辆驾驶室安装一个经过改装的电子开关,它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系统与各轴连接,在车辆通过地磅时将重量前移,承载轴过磅时只能称量出很小的一部分重量,有经验的治超员称其为“地蛇爬”。在前期,治超工作中多轴车通过地磅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设备看到轴载重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由于版本升级检测室根本不显示多轴车辆各轴的承载重量,我们建议各站在检测此类车辆时,要求值班班长全程监管,安排班长坐在司机驾驶室实行专人监督检测,尽量保证检测数据与车辆实际重量相符。同时使用静态称重设备进行称重,是避免和杜绝该类车辆检测作弊的最有效方法。我们建议在主线和省界治超站安装静态称重地磅,同时,协调上级办证部门统一规范多轴车进出站点。在主线或省界站对于列入黑名单违规操作液压装置多轴车辆不予办理超限运输证,禁止行驶高速公路。同时对于出口的多轴车辆,可充分发挥收费治超联动机制,有条件的可在静态磅称重。而狼狈是一些为谋取不法利益的承运司机运用的手段,在普通半挂车辆安装的一种装置,添加狼狈是为了承运大件货物顺利通行高速公路,可获得更高的利益,所以现在利用狼狈办理超限运输通行证,逃避超限车辆检测的一种手段,而狼狈是加装在半挂车头与车箱之间的一种装置,可随时拆除加装后可增加两组排轴线,使办证吨位达到100吨,为承运大件不可解体的货物带来便利,例如普通6轴半挂车辆在未办理超限运输通行证时,通过超限站时标准为55吨,办证认定标准为60吨,加装狼狈后办理超限证通过超限站认定标准为100吨,在上道后可在服务区拆除狼狈后正常行驶,在下道时造成车证不符或严重超限等情况,对治超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在此提醒下道各收费站认真核对车辆实际称重信息和超限证办证吨位高速公路,避免减少通行费的流失,确保颗粒归仓。
(五)、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造拴心留人的治超环境,不断解决一线员工后顾之忧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当前我省高速公路正迎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大潮,多条高速公路在建,我们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在修建高速公路配套设施时,要充分考虑治超办公设备和宿舍楼。要尽可能想方设法完善相关设施,进一步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压力,让每一名治超人员享受到企业改进发展的成果,激发广大员工积极树立新一轮交通加快建设的激情和豪情。
上几点是我们在治超工作中认真分析、积极探索中总结出来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希望全体管理干部和治超人员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努力破解治超管理中的发展 难题,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治超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使治超管理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积极创新为推动高速公路治超管理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趋向,即文化化。行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干部职工头脑,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塑造服务品牌和行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一、什么是公路养护行业文化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养护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此这样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交通行业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规范交通行业行为的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展现交通行业外在形象的环境和形象标识。因此,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事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公路养护行业文化与公路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二、云南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日益重视公路文化建设,把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作为对内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对外展示行业风貌、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举措,且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从xx年起,省管公路贯彻“12435”发展思路,促进了省管公路的机制改革,使公路行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受社会高度评价的“三个工程”为例:
“321”工程即:三年时间,建设300个高标准的大管理所,200个设施完善的石料场,100个设备齐全的机械化站”。到xx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个、石料场156个、机化站108个,新改建职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决了职工住房简陋,材料靠外购,手业养护等历史遗留问题。“321”工程不仅改变了我省公路养护的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养护技术手段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还扭转了养路职工过去“技术素质低,养路机械化水平低,养护生产力低”的“三低”状况。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xx年底,全局投入资金11503万元。自实施安保工程后,在全省机动车猛增至600万辆的情况下,xx年的交通事故比xx年下降39.8%,经济损失减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09人,这是我省20多年历史上没有过的。“安保”工程,受全社会欢迎,都称这项工程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务工程”。全局以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行车环境、为公路维护提供安全环境、为公路设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为”作为最高服务标准。围绕'实施安保工程,增设服务设施、规范标志设置;填筑会“吞人”的深侧沟;在主要交通路口、风景区设置人性化标志标牌;实施环境生态绿化工程,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路政咨询服务、温馨亲情服务、公路通行信息、路况信息服务、畅通便捷服务,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务的民本形象。树立云南公路路况好、路风正、行车畅、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
(一)、云南公路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公路行业是一个社会性、技术性、服务性、综合性很强的部门,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需要从事公路行业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然而,当前公路行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十.五期末,我省省管公路在编人员20226人,专业技术人才仅为299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4.3,技术工人15443人中高级以上技工仅占32.9,职工队伍素质偏低,文化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
(二)行业核心价值观缺失。
行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职工对行业性质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是干什么的;二是对行业使命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三是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现在如何;四是对行业前景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可以说当前绝大多数公路职工对上述四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三)行业文化与行业脱节。
公路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行为,目的在于规范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形象,增强品牌效应。当前的公路文化建设大都表现为提口号、拉标语、定制度,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停留在公路文化建设的外延和表象上,与公路行业的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结合不够,没有把文化元素融入我们的行业。
(四)、对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
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和监督方法;二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理解缺乏层次性、系统性、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渗透在公路行业职工内心世界中行业群体合力挖掘不够;三是对公路文化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模糊认识,有着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只要有公路不怕没路养”,“事业单位,不怕下岗”等传统思维方式。
(五)、行业文化建设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以效果推断程度、衡量水平。例如,一家单位路管好了养好了,经济效益上去了,似乎一好百好,文化建设必定是高水平的,给干部职工在认识上产生严重误导。这种以为行业文化一学就会地简单化认识是幼稚的与片面的。尤其是那种迎合政治需要,以偏概全的做法更是十分有害的。
关于我省农村公路养护模式的调研报告
省公路局组成调研专班,赴五山、潜江、咸安、大冶等地就我省农村公路养护模式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了听汇报、座谈和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现将调研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五山、潜江、咸安、大冶等地在农村公路养护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村公路养护模式。
(一)五山'协会管理模式':农村公路养通过公开竞标和合理低价议标两种形式进行,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乡镇农村公路管养协会和村管养协会分会负责。公路养护权拍卖的具体方法是:养护路段按3-5公里为一标段,每标段1000元养护费,每标段确定2-3名候选人,报乡镇管养协会通过后,对外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然后召开竞标会,由评标委员会(村委会主要干部、无职党员、退休村干部、群众代表及县乡道所专业技术人员7-9人组成)进行综合打分,确定中标者,由村级管养分会与中标者签定管养协议,养护路段每年一招标,与合格中标人每年签一次协议,从而建立长期有效的养护管理机制。
这种模式优点在于能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显著增强。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用市场运作的方式招标确定养护人员。由镇'路协'负责组织,村级分会具体实施,通过公开竞标或议标,根据里程来设置专职养护人员职数,然后由镇村两级'路协'与中标人签定管养协议,具体承担清扫路面、疏通边沟、整理路肩、维护路产等养护事项。目前,该镇已有14个村近100公里农村公路养护由竞标成功的25名专职农村公路养护员承担。通过招标确定农村公路养护人员,该镇的农村公路路况大为改观,基本做到了路面干净、边沟通畅、路肩平整、标志齐全。
二是分比例筹资,落实养护人员待遇。养护人员工资按每年每公里1000元核定,具体采取'5:3:2'的分担比例,即每公里农村公路的养护费用,交通部门拿500元,镇政府从财政拿300元,村委会从集体积累中拿200元,确保专职养护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兑现。
三是健全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为使养护管理有章可循,该镇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五山镇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五山镇农村公路养护招标实施细则》、《五山镇农村公路养护考核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了提升农村公路品位,在交通部门的扶持,参照干线公路相应标准,建立错车道,设置了警示牌、防撞墩;为了保障农村公路通畅,定期上路巡查。此外,还对照管理目标和签定的目标责任状,按照《公路养护百分考核表》,由交通部门、镇政府、村与'路协'联合,分季度对农村公路建养管各项工作进行专项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
(二)潜江'合同养护管理模式':对于油路或水泥路的路面养护,各乡镇每年根据辖区内公路养护的实际,与交通部门签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合同书,委托专业养护机构进行养护;对于清扫、除草、疏通管涵等日常养护则在村组中选派责任心强的养护协管员进行管护。为保证养护质量,交通部门建立了专门的养护基地,选拔了一批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购置了一批农村公路养护设备,组建了农村公路养护公司,保证了大中修养护质量。还从每个乡镇交管站和协管队伍中抽调人员,经统一培训后上岗,形成日常养护网络。
这种模式优势在于养护资金有可靠保障,养护质量也稳步提升。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养护资金得以落实。市政府和交通部门每年各拿出50万元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同时市政府还从各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拿出2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养护,保证了农村公路养护稳定的资金来源。
二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养护质量。每年初由市交通主管部门与各乡镇就其辖区内需养护的农村公路签定责任书,由市农村公路办公室引进多家养护单位,通过市场竞争的办法,以合同形式委托在竞争中获胜的单位进行养护。
三是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协管员制度。从乡镇交管站中抽调骨干进行农村公路养护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回原乡镇担任农村公路养护协管员,专门负责对辖区内农村公路进行日常巡查管理,每月定期向市农村公路办公室汇报,以便统一进行养护调度。
(三)咸安'委托养护管理模式':区交通局受区政府委托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养护的管理工作,负责筹措、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监督区公路段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组织协调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区公路段受区交通局委托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及养护工作,负责拟订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管理方式简便,养护资金和养护质量有保障。主要特点是:
一是确保养护资金专款专用。区财政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专户,省公路局下达的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区财政安排的财政资金、区交通局筹措的养护资金等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统一规划到区财政农村公路养护基金专户实行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养护资金首先必须满足日常养护需求,节余款额用于安排公路大中修工程及水毁修复工程等,不足部分由区交通局负责筹措。年度养护资金有节余的转入下年。
二是日常养护得以落实。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主要实施单位为咸安中天公路养护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由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与中天公司签订承包合同,并按日常养护工程年度预算的5%提交履约担保金。咸安中天公路养护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从区公路段剥离,经工商注册,实行自负盈亏的专业化养护公司。下辖4个公路管理站、一个养护工程队和23个专业化养护道班。中天公路养护公司根据各道班所在位置,将咸安各乡镇、村组公路列入各道班进行正常养护。
三是农村公路养护的检查、验收、考核有标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检查、验收、考核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养护工程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坚持进行日常巡查和每月按养护线路的20%进行一次不定期、不定线路的抽查,对发现的养护质量问题严格按《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检查验收细则》予以惩处。每月20号前由养护工程承包单位或承包人上报养护工程进度报表和养护工程质量自查表,每月下旬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组织检查验收,检查验收情况为养护工程费支付依据。每季度末由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区公路段、区交通局、各乡镇(村组)有关人员联合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年度考核小组由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区公路段、区交通局、区政府、各乡镇有关人员组成,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检查验收细则》和《农村公路养护百分考核奖惩细则》,对全区养护公路进行验收,对承包单位或承包人进行综合考核。
(四)大冶'专设机构管理模式':为加强和规范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在原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正着手组建市农村公路管理局,为隶属市交通局的副科级单位,内设三科一队,即计划工程科、财务审计科、养护管理科、路政大队,配备编制17人。其主要职能:负责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规;负责编制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养护计划,并督促落实;负责全市农村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工作及养护工程招标投标;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工程质量实施行业监督和检查;负责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便于农村公路养护的统一管理,但要注意避免增加新的人员经费和管理经费。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体系。按照《公路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等文件精神,市政府制定了《大冶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农村公路管养分级负责,养护管理体系、技术规范、路政管理、保障投入、检查验收等要求,理顺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按照'谁受益、谁养护、谁管理'的原则,落实市、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责任。市政府承担县道养护管理、乡道大中修工程,乡镇政府承担乡道的小修保养、村道的大中修工程,村委会负责村道的小修保养,配合乡政府搞好村道大修。
二是积极筹措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为保证农村公路正常养护,该市正在研究制定《大冶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突出'统一计划、分级投入、行业考核、专款专用'的原则,除上级定额补助资金外,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市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在乡镇财政分成中每年提取10%;公路沿线受益单位、社会企业和个人捐款;村民委员会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筹集。如还地桥镇政府今年拿出3万元资金,委托镇城管办对还虹公路进行养护。该镇东庄村2.3公里的水泥路养护资金由本村两个碎石厂投入,聘请两名养护人员负责路面清扫保洁。保安镇的保长路、金山店镇的金梅路、灵乡镇的毛灵路等里程比较长的通村公路都由当地政府投入养护资金。
三是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为确保养护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已制定了《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招标投标暂行规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原则进行招投标。公路养护工程招标标底要满足下列条件:公路小修保养最小标的为连续1公里以上:公路小修保养最短养护合同期限为一年;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投资在xx元以上的项目。所有等级公路的大、中修等养护工程作业单位,养护工程费按照养护定额和养护工作量核定,依照养护合同拨付。市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对本地区农村公路养护成本进行测算,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数据库,绘制农村公路电子地图,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制度、技术规范、养护定额、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标准。对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通村公路,由村委会按'就近从简、包养到人、属地优先'的原则,采取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养护。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意识薄弱,责任不明。养护是公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在许多地方,重建轻养的思想比较严重。公路沿线部分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差,任意侵占公路、开设马路商店、利用公路打场晒粮等影响公路畅通的现象还很严重。虽然现在已明确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的责任主体,但具体责任还不明确,导致部分农村公路未得到有效养护。
(二)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难度大。
(三)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标准不明。交通部颁布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有效地提高了国省道的养护质量。但是农村公路与国省道在交通量、路面结构、重要程度、养护资金上都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农村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不能直接套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而目前交通部、省交通主管部门也还未制定出台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标准。
(四)路政管理难。农村公路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很大,加之农村公路建设时未征地,也尚未明确路产路权,亦没有埋设界桩,红线控制区土地使用和管理上政出多门,出现违章建筑处理难,公路遭到破坏处理难。
三、对策与建议
针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困难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养新模式,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养,确保农村公路健康发展。
(一)贯彻《条例》,明确主体,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健康发展。
解决农村公路管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和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合理划分村委会、乡镇政府、市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的职责权限,逐步完善农村公路管养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公路管养缺位的突出问题。当前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上突出的问题是责任主体不明,职责不清,机制不一,由此造成了农村公路发展后劲不足。为此,研究制定科学的、与农村公路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资金筹措方式是实现农村公路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和《湖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各级政府以及行政村组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以及养护工作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组织建设、人员队伍、养管内容、任务标准、考核奖惩等。
(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养模式。
当前,在我省已经建成使用的农村公路中,各县市乡镇对于农村公路管、养的态度和方法各不相同,效果也大相径庭,可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管养模式。可以借鉴的是:
一是'协会养护模式'。五山镇是我省乡镇中农村公路修建较多,采取'协会养护模式'起步较早的乡镇之一,他们采取招标确定养护人员的办法,积极开展路肩培土,边沟清理,路面保洁,路政管理等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类似于这种探索可规范操作模式,在一定范围内试行。
二是'合同或委托养护模式'。潜江、咸安等地由政府出资,委托交通部门(潜江模式是交通部门与乡镇签定养护合同)和公路部门对农村公路进行养护,其资金来源比较有保障,养护验收考核操作上简单易行,可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市试行。
(三)强化措施,多方筹资,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到位。
资金问题是困扰和制约农村公路养护的首要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是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一是确保省安排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落实到位。按照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省交通厅在交通规费中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要逐步到位。
二是地方政府按照规定投入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要到位。县级财政每年直接从财政收人中要拿出每公里不低于1000元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乡镇政府可从税收超收分成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三是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坚持'不搞摊派、不加负担、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一方面鼓励广大群众有钱出钱,无钱出工等,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本籍在外创业人士捐资。还可利用公路两旁优势资源转让和出让冠名权筹集一部分养护资金。
四是加强养护资金监管。财政、交通等部门要协商制定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办法,加强监管,坚持专户储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防止中间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资金足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对养护资金使用情况,应定期向公路沿线乡镇、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指导,强化监管,确保农村公路管养质量。
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并制定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程、养护工程预算定额标准和管理办法。农村公路的管养应结合每条路的具体情况和交通量大小,分别采取经常性、季节性、突击性、专业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在养护管理方式上实行'包路段、包质量、包责任、定奖惩'的'三包一定'原则,将养护管理直接与责任人利益挂钩,充分做到责权统一,保证农村公路的畅通,真正做到农村公路'建一条,养一条,管一条,发挥效益一条'。
对技术难度较大的养护及大、中、小修工程,由乡镇组织专职养护人员进行养护,或通过招标确定公路养护公司进行养护。路面日常的保洁、护理等通过竞标实行承包制,把路面保洁等日常养护任务承包给个人。
(五)加强宣传,齐抓共管,做好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对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乡镇政府及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公路、公路用地、公路建筑控制区及公路附属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加大公路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力度,使公路沿线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和爱护公路的自觉性。鼓励制定村规民约,杜绝在公路上打场晒粮、路肩上堆放杂物,减少超载车辆绕道农村公路行驶。为保护农村公路不受损坏,每个乡镇可配备一名交通助理,各行政村指定一名村干部负责辖区内公路管养工作,对侵占公路、损害公路的现象加以制止。
关于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的调研报告
县在州属农业大县,农村公路占我县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80%。据底统计报表,全县、乡、村公路总里程为1549公里,其中县道288公里,乡道村道1261公里。与我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相比,占较大比例的农村公路总体上仍十分落后,是制约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农村公路不畅通,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如何使大县真正转变为强县,只有让通畅的公路走进农村,才能走出一条腾飞之路。
纵观我县农村公路的现状及其建管养模式,虽说成绩不小,但问题依然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公路的总量不足,等级较低,通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部分老少地区交通条件相当落后。二是农村公路质量不高,畅通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断头路还不少,有的地方公路缺桥少涵,常年失修,路况差,有的公路睛通雨阻,抗灾能力低,沿线安全设施严重不足。三是农村公路的管理缺少全局长远的管理理念,建管养不能协调一致,往往是重建轻养,路政管理难。
针对农村公路工作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县委、政府决定把发展农村公路作为交通工作的一个侧重点,决心要改变农村公路的面貌。,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全县县乡公路投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通达工程、通乡油路工程、农村修建计划齐头并进,以来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同比增长178%。到底,全县12个乡镇全部实现通油路。应该说,县农村公路建设在xx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下一步农村公路工作怎么干,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按照“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建设目标,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一、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提升建设农村公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从《关于加快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从“三个代表”的高度,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深度,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努力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交通部门积极响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思路出发,找准加快建设农村公路建设为切入点,做了大量的工作。相关部门也能无条件服从大局,服务基层,做好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配套服务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来,建设农村公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一决策,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从我县农村公路的现状看,总体还有待改观,今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各级交通部门还须切实增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重大机遇,认真研究,积极争取一切有利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转变思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对交通公路事业寄予的厚望。
二、争取政策,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落实建设资金,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前提。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重在引导,关键要充分调动各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县近几年连续出台“关于加快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给予农村公路建设以前所未有的政策鼓励。从近两年全县配套建设资金的落实情况看,各乡镇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出各自的主观能动性。落实配套资金不是喊口号,表决心的事,而是非常具体和实际的行动。是真正反映领导分析当前亟待解决重要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忠实履行本职工作的现实表现,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还要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除了省里按规定补助一部分资金外,各乡镇要集中其它扶贫资金用于县乡公路建设。另外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广开资金筹措渠道,摸索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把配套资金真正落实到位。
三、规范操作,保证质量,建设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近年来,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是我国公路交通建设史上史无前例的宏伟工程,直接涉及几亿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抓好工程质量,不仅仅是公路建设自身规律要求,更是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县乡公路技术标准不一定很高,但质量要求决不能降低。交通主管部门要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分散,涉及面广,执行层面经验不多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通村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要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积极推行规范化、机械化施工。严格执行“四制”规定,结合实际,推行适宜的工程监理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终身制,严格工程验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采取坚决措施,该整改的必须整改,该返工的必须返工,确保工程质量,确保给农民兄弟走上合格的“放心路”。
四、依靠政府,发动群众,引导并保护好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广大农民兄弟而言,绝非一句空泛的口号,他们更愿意将之变为可实施的行动。通过近年来大规模的修建农村公路,各级政府有计划、有秩序地落实“一事一议”政策,农民对政府的可信度在增加,农民自愿修路的意识在增强。各级政府是修建农村公路的组织者,而农民则是支持修路营造良好环境的建设者,对于广大农民群众蕴藏着的修路热情,关键在于引导好、调动好、组织好、保护好。在这方面,西二镇创造了良好的经验,西二镇是地形条件差、底子薄、农村公路建设相对滞后的一个偏远乡镇,他们广泛宣传修建农村道路的重要性和脱贫致富的关系,激发干部群众想路、盼路的愿望,极大地争取群众的支持。该镇山后村地处偏僻,是苗寨,交通闭塞,过去全村无一条出行路。实施新的县补政策和计划,村里听到这个消息后多次找到交通局了解情况,听说项目计划每公里补助5万元,不足部分需乡群自筹,如果配套资金能到位的话就可立项。村班子马上召开全村群众代表大会,向大家征求意见,群众们听了以后积极支持,纷纷表示只要是真修路再多的钱也愿拿,积极支持配套资金的筹措,使得该项工程得以顺利开工建设。初,一条宽3.5米,长1.5公里的村级砂石路正式建成通车,多少代人的梦想,多少代人的期盼今朝实现,村民们由衷地感叹,这不仅是一条康庄路,更是一条连心路。
五、加强管理,努力探索,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之路。“三分建设,七分养护”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省厅领导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十分重视,把完善建养体制作为当前的重大课题来研究。从目前的情况看,县乡公路建成后,养护机制与养护资金问题非常突出,与此同时,对农村公路重建轻养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许多地方的农村公路在建成后因缺乏有效的管养而过早损毁,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因此,我们坚持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摆正建设与养护管理的位置,克服重建轻养的思想倾向,要求建设与养护工作要齐步走。首先,要积极改革和完善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签订养护工作质量保证责任状,落实到人。每年年初都召开多次调研会,同时制定周密的养护工作计划,平均每年投入养护经费570余万元。不但投入了资金,而且有较为健全的养护管理体制和养护管理办法,才能确保好路率指标的提高;其次,要进一步落实和用活“7351”政策,建立健全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流动养护相结合制度,积极推行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养护承包责任制,提高公路养护水平。三是可以利用农闲发动群众整修公路,努力提高农村公路路况。我们各乡镇均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大胆探索体制创新,主动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努力创建长效、稳定的意见,开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新局面。
总之,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谁都离不开路,修好农村公路是荫及亿万农民的大事,需要政府扶持,建立部门配合、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我们要与时俱进,埋头苦干,迎难而上,让公路走进农村,连通外边的世界。
第2篇 关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我区农村公路养护总里程达到xxx公里,其中:县道xx公里、乡道xx公里、村道xxx公里。农村公路作为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区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与城市联系交往的基本途径和纽带,对我区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如何管理和养护好已建成的农村公路,提高公路使用质量标准和年限,使其连续、稳定地为农民服务,是当前交通主管部门面临的一个问题。现今,农村公路的建设速度虽快,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为提高农村公路的好路率和完好率,解决农村公路失养的严重状况,开创我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新局面,现就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一、我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目前存在的问题
1、我区农村公路改建改造任务繁重。xxxx年以来,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迅猛,至xxxx年,全区xx个行政村通村道路全部硬化,通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xx%。但是,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建设标准低,路面宽度为x-x米,缺乏必要的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加之养管不够到位,损毁比较严重,修建公路时,为了节省成本,一般是随弯就弯,随坡就坡,农村公路多是坡高路陡,抗灾能力差、病害多,需要修建较多数量的防护工程和排水设施,但因资金不足而造成许多通村公路建设一开始就存在缺陷,整体路况较差,后期养护费用大,给这些地段的农村公路养管工作带来了严重的不便。
2、我区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难度大,一些公路抗灾能力低。由于农村公路线长、路远、量大,管理起来十分困难。且处于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而通村公路建设和规划,因受资金“瓶口”的限制,只好降低设计标准,有些通村公路建成之日路基就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区农村公路路网的整体效益和综合服务功能。通村公路路基等级较低而导致的问题十分突出,易遭受洪水冲刷,经常发生塌方、路基缺口等现象,由于养护资金短缺,难以及时修复,给我县农村公路养管工作造成重创。
3、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问题亟待加强。群众爱路、护路、管路意识淡薄,侵占公路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很大一部分人根本无公路养护的意识,认为路坏了,有国家修。甚至有人认为现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本就不需要养护,要是养护也是白白的浪费财力、物力、人力。而沿线的百姓,更是图自家方便,把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临时打谷晒场的大好场所,在路肩上种菜,经常把各种堆积物都堆在路边。有的更是占道堆放,致使路面裂缝、麻面、坑槽、边坡坍塌等公路病害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公路,降低了公路使用寿命。
4、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标准已不适宜当前形势,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规章有待加强完善和规范。养护责任没有真正的落实,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由于缺少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导致大量的乡村公路缺管少养,路政管理不到位,养护体制缺乏活力。我区县乡道、村道日常管理养护资金标准已难以承担目前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情况。近几年,养护设备、材料、人工价格上涨,且镇(街道)、村财政状况不好,筹措资金困难,现定养护资金标准已不适宜。
5、养路员工资偏低,造成养护队伍不稳定、素质偏低。据统计,65岁以上的养护人员占到总数的xx%。由于工资待遇比较低,现行标准为每人xxx元/月公里,很难招纳到年轻、素质高的人员。聘用的养护人员大多年龄偏大、素质较低,整体工作能力不强,致使农村公路存在养护标准不高,养护效果差、技术含量低现象,亟待提高养护队伍的综合素质。
6、养护技术低、质量不高,农村公路养护队伍中专业养护人员配备少。目前,农村公路养护仍旧以扫帚、铁锹为主要工具,工艺粗放、设备简陋;且目前农村公路养护人员中极少有专业的养护技术人员,从事养护的技术人员比例不足5%,掌握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能力差,大大降低了养护水平。
二、抓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
必须探索建立一条符合我区实际的新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全民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与管理应遵循“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区交通主管部门应依据职责,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对养护质量的检查监督和资金的监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应当接受审计、财政和交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2、确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
抓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核心在政策,关键是资金。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促进农村公路事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需要充实的资金力量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应提高农村公路养护工人工资现行标准,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财政补贴资金,同时加大政府财政预算对农村公路中小修保养资金的投入,且农村公路养护财政资金应当逐年增加。
3、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渠道
争取地方政府的投入:积极加大地方财政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投入,地方财政要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纳入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因为乡级政府和村委会财力有限,要让他们拿出资金来养护农村公路实在是困难,为缓解资金压力又减少农民负担,采取以工抵资方式,每村的村路除了设立专门的养护工人,保证村路的保洁、保畅工作,还要在对村路实施具体养护时能出工出力,以减少养护工程的开支。
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管理养护资金投入:通村公路是以村为主,发展乡村经济的必要条件,所以,必须要向广大人民群众灌输“要想富,先修路”、“路通财通”的思想,调动受益村民群众的积极性,村民委员会也可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发动农民采取出资、以劳代资、捐赠材料(如沙、石)等方式,一方面弥补资金的缺口,另一方面,农民参与了公路的直接管理养护,对公路的质量也有保证。
4、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的改进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全面养护、注重实效、保障畅通”的原则。建立责权明确、管养分离的养护体制。要求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主体在行政村,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农村公路的通行情况,分别划定一定里程或区域,分配给靠近的行政村,交通主管部门为其免费培训农民养路工,农民养路工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养护农村公路。农民养路工按照养路的好坏或达标率,从行政村委员会或交通主管部门领取一定的报酬。实行专业化养护和个人承包两种机制,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的市场化。农村公路日常保养可根据交通量、路面类型、地形特点等实际情况,采取群众集中进行季节性养护、专业养护等方式,而对于公路养护大中修、防护、水毁修复等技术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鼓励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按路段或区域通过竞争或招标方式择优选定具备资质条件的专业化养护公司,实行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对于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农村公路,也可采取聘用、委托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养护,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的市场化。
5、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技术水平,推广使用农村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如近几年采用的改性沥青混合料、用乳化沥青、密封胶灌缝等,提高了养护质量和工作效率。现农村公路沥青路、水泥路的增多,使养护作业不可能像过去对待砂石路那样,配备实用的养护机械如沥青路面修补机、路面破碎机具、道路清扫机、混凝土路面清缝机和道路边沟挖掘等设备能更好处理公路变形、车辙、裂纹、剥落、磨损、脱落和坑洼等病害。建立一支养护管理专业队伍,负责对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路政、路产维护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指导,并要全方位、多层次对管护领导小组成员和具体管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迅速地掌握一些农村公路养护内容、措施、质量等基本知识,以尽快适应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需要,从而提升养护人员管养水平。
6、完善农村公路防护设施和安保等附属等工程
我们应把发展理念从侧重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逐步转向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注重提高公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全面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条件。要强化农村公路防护设施和安保工程,处理好公路建设与周围环境和谐的关系,解决好危桥、急弯、视觉不良、排水不充分、安全设施缺乏、平面交叉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性能,保障行车安全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总之,农村公路是“三分建设、七分养管”,我们要正确理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关系,坚决克服“重建轻养”的思想,做好边建边养工作。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做到长效管理、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使农村公路保持长期良好的技术状态,更好的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促进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第3篇 云南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调研报告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保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方便、快捷运营的重要配套设施之一,是为满足驾乘人员长途旅行中基本的生理、心理需求,满足车辆加油、维修需求等提供服务的便利场所,是展示高等级公路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服务区直接服务于司乘人员,间接服务于整个社会,加强服务区的经营和管理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社会效益非常突出。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云南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调研报告,请参阅。
导读:云岭高速公路沿线设施开发有限公司下属于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云南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和管理单位,运行两年多来,在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服务的同时,在拉动驻地经济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丰收。
云岭高速公路沿线设施开发有限公司下属于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云南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和管理单位,运行两年多来,在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服务的同时,在拉动驻地经济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丰收。
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公司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服务区建设、管理、经营的新模式,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构建灵活、有效的经营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构建制度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在对云南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基本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优化服务为指导,找出服务区运营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一)服务区发展迅速
云南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建设环境恶劣,但高速公路的里程一直在稳步增长,从全长129.8公里的昆曲路发展至今,全省高速公路已达到2508公里。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服务区的发展因此受到影响,比起国内山东、河南等省的服务区发展明显滞后,但在省政府、交通厅及公司上下共同努力下,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公司现已开通45个服务区(加油站)、33个加水站和3条通信管道业务;制作单立柱广告牌3座、桥体广告牌6面、载杆广告牌1块,有总面积1556平方米的公益公告。
(二)服务区基础建设逐步适应,经营成效显著
由于云南特定的地形、地貌,除一些服务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向外扩建外,其他服务区都逐步适应市场的需要,增加服务功能。像读书铺服务区、墨江服务区等都是在不断改进、完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来满足司乘人员的需求。
目前,服务区的经营以整体出租为主,部分是分项承包,只有极少部分服务区的业务公司开始自营。同时,公司对服务区的经营进行管理和监督。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开拓建设,服务区取得显著成效。仅2023年一年,就收取合同租金2592.29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注重社会效益,树立企业形象
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的实现,尽力为司乘人员提供方便,向公众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如沿滇西方向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属于公司管辖的所有服务区公厕都对公众免费。在调研中,目睹一些服务区为司乘人员免费提供开水、免费为车加水,像读书铺服务区热情的服务大受过往司乘人员的称赞。还有的服务区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像通关服务区免费为司乘人员提供开水、车辆常用工具、常用药品、生活小用品、油品咨询常识等。像普文服务区为老、弱、病、残专设厕所,免费为司乘朋友提供洗浴热水等。各服务区员工做到统一着装、微笑服务、制度上墙,这些细微的服务,从细节上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效应,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启动引资合作项目,改变公司经营模式
经过市场调查,以条件较好的阳宗海服务区、小团山服务区为试点,启动引资合作开发项目,与康辉旅游集团公司合作经营服务区超市、商店、餐厅,开展旅游商品、餐饮、地方特色产品等经营项目。
自公司成立以来所辖服务区以租赁为主,对服务区的经营主要采取管理型形式。为实现利益最大化、提升服务质量,公司改变了过去的以租代管的模式,阳宗服务区、小团山服务区、墨江服务区、恐龙山服务区采取的自营项目,在2023年计划实现500万元的收益,其中墨江服务区的自营餐厅4月19日一开业就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五)企业文化建设加强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向。适宜的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团队凝聚力,塑造企业形象的主要因素。2023年完成了省公路投资公司企业徽标的设计和vi企业形象识别手册的编制;完成了两个文化走廊的建设安排工作;公司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强化服务区管理,规范服务质量,设立滇西、滇南、昆曲及东部现场管理组,制订严格的巡查、巡检制度。同时,聘请了22位沿线服务区行风监督员,加强服务区文明建设;开展创建文明岗位和青年文明号以及星级服务区评比等活动;建立1-2个样板服务区,打造公司品牌。
2023年3月启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活动主要是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解决企业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企业凝聚力、创新力,是实现公司科学发展的精神保证,为公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六)规章制度健全,经营合法
服务质量是服务区赖以生存的基础,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舒适化是服务区运营的规范。公司年内贯彻实施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认证工作;在生产管理中落实各项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员工档案、各项考核、奖惩办法等规章制度;守法经营,所有服务区超市均明码标价,价格合理。确保了服务区设施完好、功能适应、停车规范、服务周到、安全卫生、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良好状态。
二、服务区发展面临的机遇
当前是我省服务区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面临着如下机遇:
(一)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东南亚国家接壤,有4060公里的边境线,特别是 2023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云南快速发展的高速公路网将把云南服务区与国内外拥有近18亿人口和每年2万亿美元生产总值总量的大市场联为一体,给服务区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
(二)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和发展以及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的增加,人们日益渴望回归自然,驾车出行的需求日益强烈;自驾车、团队旅游的形式也逐渐成为时尚和潮流,为服务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司乘人员对食、住、娱、购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已不在满足简单的快餐、简陋的住宿、品种少、质量差的物品。司乘人员的需求与服务区供给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矛盾,这对我们服务区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难得的扩大发展的机遇。
(四)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部分服务区带来新的发展方向。高速公路是区域间陆路运输和物流通道中的重要线路,具有无可比拟的交通便利性、快捷性。现代商贸商品对快速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诸如鲜花等鲜活产品,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施大大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时间,这就为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发展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现代流通业提供了机遇。
三、存在问题和挑战
(一)服务区分类标准
根据我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多彩的人文环境及场地大小、发展现状、交通流量和社会需求,将服务区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加水点四类。其中:大型是服务功能最齐全,经营品种最丰富的服务区,中型其次,小型是应具备基本功能的服务区,加水点是云南所特有的。
大型服务区:一侧停车80-150辆,每侧占地1.4-2.4公顷。卫生间的容量,应满足80-100人同时使用。除达到中型服务区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商务、休闲、娱乐、atm自动取款机等功能;餐饮品种丰富,有自己的特色菜,超市经营品种不少于300种。
中型服务区:一侧停车50-80辆,每侧1.0-1.4公顷,卫生间的容量,应满足50-880人同时使用。除达到小型服务区基本条件外,餐饮品种应让顾客有所选择,超市经营品种不少200种,且货柜不能空缺、铺货整齐。
小型服务区:一侧停车30-50辆,每侧占地0.8-1.0公顷,卫生间的容量,应满足30-50人同时使用。必须具备加油、汽修、餐饮、住宿、超市、公厕和停车等基本服务功能,餐饮品种应满足司乘人员的基本就餐需要,超市经营品种不少于100种。
加水点(服务点):每侧占地0.2-0.4公顷,卫生间的容量,应满足10-20人同时使用。
以上服务区划分标准是参考、借鉴国内服务区的标准及国内外服务区发展趋势制定出来的。考虑到我省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施时,需灵活掌握,应更多的结合服务区的实际情况而定。
(二)服务区分类
见附表。
(三)服务区存在共性问题
通过对服务区存在问题进行梳理,现把各个服务区存在的共性问题,整理、归纳如下:
1、功能设置
(1)服务项目简单。我省大、中、小型服务区普遍存在面积小、规模小、服务功能简单的问题。大型服务区中占地面积在100亩以上的服务区只有小团山服务区,读书铺服务区和小海子服务区占地在80亩以上是功能、设施较齐全的,但也只有餐饮、加油、便利店、汽修、加水、厕所这些功能。中型服务区有5个占地在30-40亩之间,小型服务区中占地最少的是胜境关服务区只有1.09亩,最大的是潘所海服务区占地面积29.5亩,他们具有共同点都是:基本功能不齐全。
(2)缺少住宿设施。公司服务区只有南华灵官桥和云南驿服务区有住宿设施,其余都不能提供客房。司乘人员有住宿需求而不能满足。像读书铺服务区高峰期有20多辆车停在服务区内,司机就在车上休息过夜。这样,司机休息不好,路上行驶不安全,也给服务区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3)没有分车类设置。服务区中,只有读书铺是分大、小车型停车加油的,其它服务区没有分车道设置。有的是由于场地限制,有的是规划不合理。随着车辆和出行人员的增多,车流、人流混杂在一起,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4)服务区设施的建设不能与高速公路同步使用。服务区的建设没有同高速公路同步,对运营中的司乘人员的需求没有科学的预测和规划。像服务区排污设施不完备是所有服务区共同存在的问题;蒙自服务区、湾田服务区、冷泉加水站、南屏服务区还没投入使用,而大渡岗服务区现在还在筹建中。服务区设施和功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既降低了顾客的满意度,也带来生产的安全隐患和社会问题。
2、服务质量
(1)超市经营品种单一。一是大、中、小型服务区均存在这个问题,超市以饼干、矿泉水、方便面和一些速食食品为主,已不能满足司乘人员的需求。他们有品尝当地特色食品的愿望,有购买当地特色商品的动机,而这些当地特色产品缺乏;二是没有充分利用好现有条件,一些超市货架上没有摆满商品,品种货色比较少,还有条件充实超市货物品种。
(2)汽车修理规模小,业务单一。目前,我省服务区汽车修理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建筑规模小,功能不够齐全,缺少先进的设备,无法满足现代汽车的修理需要,部分维修项目不能正常提供和开展,业务相对单一。
3、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单一。目前服务区的经营模式主要还是租赁经营的形式,出租资源,收取租金。一方面,不能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而且前期租赁承包费用偏低,为国家和企业带来损失。另一方面,承包商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环境卫生投入不足,管理水平落后,人员配备不能满足环境清洁和车辆疏导等工作的要求,造成了服务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社会公众反映较大,也是造成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的根本原因。
4、环境卫生
良好的卫生环境是顾客满意度的重要体现。但目前服务区内的环境卫生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1)厕所问题。这是所有服务区共同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厕所卫生条件差。这也是厕所遭投诉最多、最频繁的原因。当然这有不文明乘客乱丢乱拉的客观原因在里面,然而我们还是应从自身找原因;二是厕所蹲位少,像研和服务区只有三个蹲位,还有南华灵官桥、永平曲硐等服务区,根本不能满足司乘人员的需求,造成乘客在服务区长时间停留和车辆拥堵现象,特别是每逢节假日高峰期,情况更是严重;三是设施损坏严重。厕所门、冲水阀、洗手台水龙头损毁严重,便池管道损坏造成缺水和堵塞,造成厕所内卫生条件差。这些形成很坏的社会影响。
(2)厨房餐厅卫生欠佳。餐饮服务是各服务区的一个基本职能,但部分服务区,不注重卫生和设施的建设,只注重效益。造成厨房内污渍斑斑、地面积水,被脚踩过后留下黑乎乎的脚印。
(3)大部分服务区的垃圾箱肮脏、破损,既不美观也不实用。结实耐用而又富有个性化的垃圾箱,不仅能起到承载垃圾、美化环境的作用,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
5、安全生产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消除安全隐患对于公司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是:
摆摊设点。摆摊设点是我省服务区的通病,既有管理上的不力,更有客观上的原因。受利益驱使,服务区的周边村民为了蝇头小利,在服务区周边、服务区内或加速车道旁边搭建简易屋棚,摆起小货摊、承办小修理等。他们要么安营扎寨,一家人全生活在里面,像甘庄服务区和墨江服务区;要么打游击,你来我就走,你走我就来。像甘庄(4月15日已彻底得到清理)、墨江、小白营、板桥服务区等都较严重。摆摊设点不但增加管理的难度,而且给服务区工作人员、司乘人员及摆摊农民带来危及生命的危险,于己于人都存在重大危害。同时,这还影响到服务区的经营秩序、经济效益、区内卫生和治安环境安全。
6、精神文明建设
服务区内缺少显眼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宣教物,标志标识导向指示牌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每个服务区的名称没有明显的标示出来;缺乏充满热情、人性化的宣传标语。在服务区附近没有专门的指示性、导向性标识牌,对于有需求的顾客不能对服务区的位置和功能提供引导。服务区内,各项设施和服务的引导牌、指示牌缺乏,也有部分标牌设置不够醒目,给不熟悉情况的司乘人员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四)服务区存在的个性问题
目前,服务区的发展存在一些普遍问题,现按大、中、小型三种类型,择其要分列如下:
1、大型服务区(8个)
(1)租赁经营模式。由第一分公司管理的昆石高速线上的小团山停车区和阳宗服务区加水为我公司自营项目,其余均为出租承包经营,餐厅、超市系公司对外合作项目尚属于筹备阶段;由第二分公司管理的曲胜高速线上的小海子服务区采取租赁经营的模式;由第三分公司管理的玉元高速线上的峨山服务区属整体租赁承包,位于元磨高速线上的墨江服务区餐厅自营其余分项承包,位于元磨高速线上的通关服务区采取的是分项承包经营的方式;由第四分公司管理的位于昆安高速线上的读书铺服务区采取整体租赁承包经营的模式。
(2)安全监管设施不全。服务区安全防护的监控系统和设施不完备;没有专职机构和专门的保安人员,对于服务区内的治安监管力度不够;缺乏交通指挥人员和交通指示标识,使进出服务区的车辆处于无序状态,交通安全隐患较大。
(3)服务基本功能设置不全。小团山停车区,现只有加水和厕所两项服务项目;小海子服务区、读书铺服务区和楚雄服务区三个服务区相对服务项目较为齐全,具备餐饮、加油、便利店、汽修、加水、厕所六项功能,但没有住宿、娱乐、休闲设施提供。其它4个服务区基本的服务功能也都不能满足司乘人员的需要。
(4)缺少休闲、娱乐设施。按照大型服务区的标准,服务区内应设有供司乘人员休闲、歇息的地方。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逐步完善,人们对出行的环境、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司乘人员已不再满足于加油和如厕,有更高的需求:缓解疲劳、放松身心。目前,服务区缺少供司乘人员休息、消遣的地方。司乘人员下车就自己找位置停车、歇息、喝水、抽烟等,这也间接造成安全问题。
(5)设施损坏,没有及时维修。小海子服务区场地受损严重;楚雄服务区上行线新整改的花台由于工程质量较差,出现破损影响服务区对外形象;墨江服务区绿化美化维护不够,影响环境美观。
(6)排污设施,不能满足需要。服务区规划建设时,节能减排设施与服务区功能没能配套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像读书铺服务区停车区和加水区没有排水沟;阳宗服务区已有排污设备,但排污能力较弱,加水或洗车后造成积水; 峨山服务区没有中水处理及排污设备。不但影响服务区内的环境卫生,影响了服务区的社会形象。缺乏污水处理设施。运营车辆运输的货物各种各样,在洗车的过程中经随意冲洗就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容易引发与周边村民的矛盾,如读书铺服务区附近的村民就因水污染鱼塘而产生不满。
(7)绿化带有待完善。绿化带应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缓疲劳、愉悦身心的作用,但目前服务区绿化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阳宗服务区(下行线),进口处的绿化带的草坪没有显示绿草如茵的景象,既不稠密,也不茂盛;树也没有成荫,不能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带不来美的享受;小海子服务区绿化面积较少,不能有效减少灰尘污染,起到愉悦身心,延缓驾驶员视觉疲劳的作用。
(8)功能布设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进出车道设置不合理,加油站设在服务区的进口,减速道短,没有给超长超大的货车留设足够的转弯空间;像阳宗加水站设在服务区加速车道出口处;小团山临时增设的加水站位于停车区出口加速道路段;峨山服务区厕所在油罐区储油库旁边,司乘人员习惯抽着烟进入厕所,这些都是造成安全隐患的大问题。
(9)服务区规划,缺乏整体协调。由于早期对服务区设计缺乏统筹规划,缺乏整体协调性。如楚雄服务区加油场地过小出现拥堵现象;阳宗服务区(下行线)加水点与绿化带布局不合理,加水点处于服务区出口处,绿化带位于进口处,占地面积较大且绿化效果不好;读书铺服务区没有地下通道,服务区的经营项目受到影响。
2、中型服务区(5个)
一个出入口车道,不能满足需要。服务区的出入口仅设计为一个车道,损坏后,维修十分困难。大多数的服务区车道均为一条,这也是服务区出入口处损坏较为严重,一直不能得到很好修整的原因。像嵩待高速待补服务区、曲胜高速小海子服务区、扬武服务区等场地损坏严重。另外,还有永平曲硐服务区垃圾桶不够,泥土地面、盖板损坏严重。
3、小型服务区(19个)
(1)小型服务区为典型的租赁经营模式,除富源加油站的综合楼天龙酒店为合作经营外,其余18个服务区均是承包,收取租金。
(2)资源浪费。主要表现在服务区资源闲置,场地没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像嵩待高速公路k105+950处的打鹰山加水站,占地面积9亩,过往车辆较多,有开发其它经营项目的条件。
(3)设施设备也存在一些问题:砚山服务区和平远服务区的卫生间设施陈旧,蹲位少;南华灵官桥高杆灯损坏,没有及时修理;禄裱服务区进出口盖板损坏严重、垃圾桶损坏严重、服务区下行线无围墙、群众能随意进出,存在安全隐患等。
(4)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砚山服务区员工宿舍与加油机距离不够;保山板桥服务区的加油棚建筑设计高度不够;小甸中服务区下坡道减速距离较短,这些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四、提高沿线服务区发展水平的措施和建议
(一)沿线服务区发展总体目标
为了加快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根据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法》、《云南省高等级公路管理条例》、《关于加强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云交高管[2022]180号文件《云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改造与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及云路投党发[2022]39号文件《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服务区宣传工作实施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和国内外服务区发展的趋势,提出沿线服务区总体发展目标。
1、总体要求
服务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经营、规范管理。优质服务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开展经营服务活动;高速高速公路服务区必须与高速公路同步建设、同步开通;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改造、经营管理,坚持科学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准确定位,强化管理,保证功能的原则服务区管理要求达到设施完好、功能适应、停车规范、服务周到、安全卫生、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良好状态。
2、规划设计、建设改造
服务区的规划布局、规模设置应根据区域路网建设规划布局和交通流特性,做到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与路网规模相结合,项目服务设施布设与单点服务设施规模相统筹。规划、设计、建设、改造从总体上满足服务区提供的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相适应;合理确定服务区各设施的功能和布设位置,保证旅客使用方便,交通安全有序,并力求总体布局紧凑、使用高效。不鼓励利用主要空间面积建设草坪、花坛。
3、功能设置
服务区设施功能与服务区的规模相适应,提供基本服务和延伸服务。小型服务区须具备加油、汽修、餐饮、住宿、超市、公厕和停车等基本服务功能;大、中型服务区除提供基本功能外,还要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功能;积极开拓应急医疗、手机充电等便民服务。
场地应布局科学、合理,停车场应实行车辆分区停放,保证车辆进出顺畅。服务区的功能布局应坚持,餐厅和卫生间分离、客车和货车分离、加油站和停车场分离、职工宿舍楼和业务楼分离。
卫生间容量在分类标准中已列出,此处不再赘述。卫生洁具的选择要具有大众使用的特性,以满足不同驾乘人员的需要,并适宜经常性的卫生维护。高峰时段应有应急调整方案。
服务区车辆维修设施要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要求;应设置残疾人通道,在相关服务设施中设置残疾人专用设备。
4、经营管理
服务区应当合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对提供的服务合理定价,明码标价,并自觉接受各管理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服务区全体员工应遵循现代文明社会的职业道德,顾客至上,以人为本,文明服务;员工着装统一,按规定佩带上岗证,文明用语、礼貌待客、微笑服务,保证24小时为司乘人员提供良好服务
5、环境卫生
服务区广场、绿化区及各经营场所做到地面无积水、无污染、无烟蒂和果壳等杂物;服务区餐厅、厨房要保持清洁卫生、无蚊蝇,餐具及时冲洗、消毒;食品应确保安全、卫生,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服务区公厕免费使用,有专人清扫,定期喷洒消毒药物,保证不间断供水,达到无异味、无杂物。地面、隔板保持清洁、干燥。洗手池、台面、镜面清洁无污垢、无水滞;服务区排污、排水设施应保持完好,做到排污达标、排水畅通,垃圾桶等卫生设施应经常清理、消毒。
6、安全生产
建立健全安全、消防管理制度、建立与当地政府、公安、消防、路政的联防、联动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具备防火预案、防中毒预案、防突发治安事件预案、防紧急传染性疾病预案等相关预案;做到无严重工伤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食品中毒事故,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并做好各项安全宣传活动。
7、精神文明建设
服务区文化建设应以公路文化为主体,兼顾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展板、宣传栏、墙报、永久性标语、公示牌、公告牌、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宣传和展示10个方面的内容:服务区名称、重要功能、服务项目;管理公示牌、服务承诺牌(标明服务承诺内容、监督举报电话,设立意见投诉箱);公司服务区管理、经营和服务工作标准;云南省交通地图,重点标明公司管辖公路和服务区分布情况;公司标志、简称;公司广告词;主题文化景观;公路行业公益广告;公路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主管部门对服务区考核评定等级。
(二)针对解决共性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服务区存在的共性问题,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整发展思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模式、抓住机遇,实现思想认识的的大跨跃。要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从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角度出发,调整思路,力争服务区发展上新的台阶,实现服务区跨越式发展。
2、功能设置
(1)完善硬件设施,拓宽服务项目。针对我省服务区基本功能不完善的问题,经营设施首先要具备满足司乘人员基本需求的功能,充分发挥服务区的功能和作用。根据顾客和市场的需要,补充和完备服务区的设施和功能,以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提升企业形象。对于司乘人员基本的餐饮、购物、休息、公厕、加油、汽车维修等需求,要做到细节化、人性化设计。
(2)科学布局,分车类设置。根据服务区场地大小和主要停靠车辆的种类,规划、改造停车分类设置。 针对性地设置公共设施和配套需求设置,使各类设施得到有效的使用。分类服务区的专业性服务也可得到很好的发挥,有效解决资源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同时,分车类设置也是减少拥堵、降低危险的有效途径。根据云南特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结合路段的长短、车流的类型及其数量频率、车辆通过路段的时间和服务消费需求时间及频率等因素灵活规划、改造车道设置。
(3)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物流业。高速公路具有无可比拟的交通便利性、快捷性,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布设物流节点的最佳区位。现代商贸商品特别是诸如鲜花等鲜活产品,对快速提出更高的要求。利用高速公路服务设施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时间。制定科学的物流配送,适时向现代物流业进军,同时,依托服务区来开发客运和旅游业务也有着较大的可行性,一方面服务区可以有选择地与部分汽车运输企业达成为其提供配载服务的协议,另一方面可与服务区附近的汽车运输企业合作开通短途客运班线,将旅客运送到家服务。服务区发展物流配送和快件货运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3、服务质量
(1)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良好、规范的服务是实现服务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证。在经营服务中,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按规定着装统一,并佩带服务胸卡;要坚持使用文明用语、规范服务、礼貌待客、耐心热情,举止大方、微笑服务。以热情、高效、主动、周到、礼貌为服务准则;以客到有迎声,客问有答生,客走有送声为服务承诺,形成制度化的服务理念。通过规范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获得经济上的大丰收。
(2)进一步丰富经营品种,增加服务内容。多渠道的开发服务项目、丰富经营品种,引入富有本省或地方特色的产品。开发、引入地方特色餐饮、小吃、农特产品等;提供专业便捷的汽车零配件维修服务,为司机提供专业的保养建议和个性化服务。通过不断丰富服务区经营的特色品种,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使服务区经营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规范汽修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服务区汽修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优势,实现汽修服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服务区综合社会服务功能。首先要规范服务内容。车辆修理车间应保持整洁、明亮;配件分类摆放,包装简洁,让车主直观地看到、感到配件质量正宗,使用放心;服务人员操作符合规范,给顾客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其次要拓展服务领域。在原有维修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发展新的服务领域和市场。例如,与大型运输企业联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其定点维修厂,为其提供高速车辆维修和保养。还可像售后服务市场延伸,创造并争取成为售后服务特约中心,实行维修、售后服务、配件等一条龙服务。
(4)抓品牌建设,提高服务质量。良好的服务质量是服务区吸引客源的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区的经营、管理层次和水平,可以从抓品牌建设入手,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以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树立高速服务区品牌,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对服务区所有服务设施进行统一标准,制定工作程序并严格操作,引入iso9001质量标准对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在提高硬件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针对客人的不同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
4、经营模式
(1)创新经营模式,不同行业联合经营。突破以租代管的租赁承包经营模式,与餐饮、食品公司实行联营,与日用百货、食品、地方特产等厂商、超市产品厂商结盟,进行联合营销,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透过彼此之营销通路开拓新客源,在扩大经营利益的同时,让消费者获得物超所值的享受。创新服务理念,与当前蓬勃发展的汽车租赁、自驾游、车友俱乐部、旅游餐饮住宿、旅游特色商品销售等与高速公路相关度密切的行业实现整合,开展专门化、特色化的服务;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开发服务区系列产品,实现司乘人员与服务区的双赢。
(2)实行强强联合,激发企业活力。加强与知名企业合作, 实行多元化组合、品牌化经营的发展思路。知名企业丰富的客户资源和良好的品牌效应会使企业迸发出强劲的活力。运用知名企业成熟规范的管理来约束我们服务区的经营行为,优化工作流程,使服务区的管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促进服务区经营跃上一个新台阶。
(3)实行连锁经营,形成规模优势。通过分析国内外服务区的经营状况,实现规模化生产、连锁式经营是今后服务区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市场的挑战,服务区要发挥规模效益,必须实行规模经营、连锁经营的发展途径,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经营模式代替分散化、零星化、松散化、粗放化的经营模式。
实行连锁经营,必须严选厂商,维持质量信誉。经过严格选定厂商后,要求厂商更改包装、设计,符合服务区的整体形象。另外,为了维持产品的质量,聘请专业评鉴人员,定期为厂商和产品打分。引进特色名店,使服务区经营收入保持逐年稳定增长。
5、环境卫生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环境质量。良好的环境卫生是服务区管理好坏的重要标志,是服务区吸引客源的重要保障。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环境卫生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制定服务区环境卫生整治方案和卫生管理制度。把服务区卫生整治工作量化、细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签订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书,实行管理目标责任制。服务区与重点部门如餐厅、客房、厨房、厕所、停车场以及工作人员宿舍等各负责人签订卫生管理责任书,实行环境卫生管理目标保证金制度。三是服务区加强考核力度,从人员管理、服务质量到环境卫生整治进行考核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作好记录并反馈到个人,月末汇总,并从保证金中进行经济奖惩,提高工作人员的环境卫生管理责任意识。
6、安全生产
(1)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应急预案。服务区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消防管理,严格按有关规定设置消防设施,配备消防设备;建立与当地政府、公安、消防、路政的联防、联动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快速、高效的应急机制。
具备安全生产紧急预案;高峰期有应急措施;进行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确保万无一失;建立服务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机制,与服务区驻地派出所签订治安联防协议等,为服务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2)把好安全关,确保安全。安全无小事,服务区的安全工作尤其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好食品卫生安全关。即原材料采购关。要求设立专人负责采购、管理、仓储,严格遵守当地卫生防疫站各项规定。二是把好加油站安全关,加强巡逻,加强教育,加强培训,熟悉各项预案,熟练运用各种器材。三是把好广场秩序安全关,及时引导车辆,加强巡逻,加强硬件设施的设置。四是把好车辆安全关。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加强检查,加强培训,定期养护。五是把好电器安全关。严格按照手册执行,建立电器档案,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卡。六是把好消防器材安全关。定期检查药液的有效性,另外采取与每名工作人员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责任安全生产。
7、精神文化建设
(1)加强文化宣传,展示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走向市场,融入市场,求得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让人们对我们的企业有所了解,进行文化宣传,展示企业文化也就必不可少了。我们的服务区文化宣传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展示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主要包括服务区名称、服务项目、文化景观、公益公告、相关法律法规等;另一部分是导向标志标识,又分为两套,一套是针对车流设计的标志标识,按高速公路的标准设计,能有效引导车流;另一套是针对人流设计的标志标识,按城市公园里的标志标识进行设置。通过文化展示达到让外界对我们服务区有一个准确、明晰的认识。
(2)创建学习型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企业,不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精心培育企业文化,逐步规范企业管理,提升我们服务区的整体形象。根据员工的工作、休息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集中培训、分班组学习、征文比赛、心得交流、外出学习等,还可邀请高级专家、学者来讲课。通过这些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工作中员工的整体素质、文化水平由此转化而成的工作能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
(3)发挥、提升文化品味,拓宽服务范围。云南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其中世居民族有26个;大自然赋予云南特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别具特色的风貌,无论是对云南人,还是外地人都形成强烈的吸引力、新奇感。通过积极的与当地文化、旅游等部门的合作,将当地人文历史、民俗风情融入服务区,以各种表现形式,丰富服务区市场的文化内涵。以丰富特色品种、丰富文化内涵为途径,逐步将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成为主题服务区、人文服务区、特色服务区,使之成为展示云南特色、云南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窗口,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充分体现服务区市场的丰富内涵,实现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赢。
(三)针对个性问题的措施建议
1、大型服务区
(1)补充、增设服务项目。根据大型服务区的标准,除具备餐饮、加油、便利店、汽修、加水、厕所等基本条件外,根据车流量、客流量、社会需求增设商务、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如为司乘人员提供免费加水、洗车等服务。另外在一些大型的服务区设立吃、住、玩一条龙服务,按照星级宾馆的要求,进行经营管理,并根据地域的不同增加服务特色,吸引回头客。
(2)堵、疏双管齐下,做好整治工作。对于摆摊设点和流动摊贩治理难的问题,采取严厉打击与合理疏导相配合的方式。与当地政府联合,对于违反规定的摊贩,采取严厉的治安处罚进行打击,同时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堵与疏双管齐下,在堵的同时,与当地政府协商另辟场地,作为村民卖农产品的场地,做到既解决村民民生问题,又保证服务区和村民的安全。
(3)建设、改造服务区排污设施。服务区排污包括客房部、汽修车间、加油站、公厕、贮水池及化粪池设施。加强排污设施的建设与改造,要在坚持规范化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切实加强维护与管理,对处理效果定期开展监测,确保服务区排放的生活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凸显文化,打造品牌。我省地域文化、人文风情丰富多彩,根据服务区所处位置,充分挖掘云南当地特有的资源优势,在自然景观中融入民族文化,推出不同于国内外的、新颖的服务内容。如发挥滇南墨江富有特色的哈尼民族文化优势,利用墨江北回归线城这一自然资源,突出文化品位,打造品牌服务区。宣传口号可定为穿越北回归线,感受哈尼风情。同时,借助墨江丰富的水果资源,宣传瓜果世界、一年四季瓜果香的地方特征,既丰富服务区超市商品种类,满足司乘人员对当地特色产品的需求,又增加服务区收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还有像普洱县可利用普洱茶知名品牌这个亮点,把普洱茶文化、历史文化融人服务区服务中,建设普洱茶服务区。以良好的形象和优质的品牌,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顾客到服务区消费,从而促进服务区内部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总之充分发挥好我们的优势,使云南服务区跻身于全国前列;打造云南特色服务区品牌,将具无限美好的前景。
2、中型服务区
(1)巧妙组合,精心设计绿化带。服务区是司乘人员接触公路景观最直接并驻足欣赏时间较长的地方。服务区的绿化,应与服务区的功能相配合,着重考虑消除司机因连续高速行驶所带来的疲劳与紧张感,使司乘者能够在短暂的停留中增加兴趣以恢复精神。其绿化景观一般可通过栽种植物,辅以园林小品等宜于休息的设施使整个服务区空间形成各种绿色植物的有机组合,使人们感觉舒适清爽,迅速解除疲劳重新开始新的旅程的作用。
3、小型服务区
(1)加强管理,及时进行故障排查、修理。制定合理、有效的运行、维护、维修制度,严格按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养护和维修。对损坏的设备尽快修复或更换
4、加水点
加水点自成一个独立的服务点是我省特有的现象。因为是加水的缘故,一般疏于安全防范,在实际操作中,应配备齐全的消防等安全设施。
结语
为探索服务区建设、管理、经营的新模式,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云岭高速公路沿线设施开发有限公司全面学习科学发展观,推进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推行功能适宜,设施齐全;诚信经营,文明服务;环境整洁,保障安全的工作标准,完善服务区功能,整治服务区环境,注重安全、维护稳定,为驾乘人员提供优质文明服务,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次调研目的在于运用科学发展观,发现问题、查找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提出解决措施、建议,把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到实处,切实解决问题,使公司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构建和谐交通作出新贡献。
第4篇 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
实施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我市把抓村村通公路建设作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回报农民兄弟,服务城镇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实际行动,“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从领导到群众抓村村通公路的劲头不断提高,使全市农村公路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公路网基本形成,通达深度逐步提高。
一、全市城乡公路现状
截止20xx年底,全市拥有公路394条,通车里程1159.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05.13公里,其中列养公路250.713公里;省道3条,75.57公里;县道139.61公里;乡道乡道327.01公里。全市411个行政村,已全部通公路,现有通车里程722.6公里,其中101个村(含沿省、县道路边的村)已建油路(水泥路)路面里程64.94公里,未建油路(水泥路)路面的村310个,里程657.66公里。目前,应城市已基本形成了,两横、三纵,一外环为主骨架,干支相连、内早外联、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一条路带动一个产业,一条路造福一方人民,一条路激活一片人心。依路建市场、沿路开园区、借路跑运输……在城乡公路上,当地农民因路制宜辟财源,20xx年全市现实国内生产总值89.5亿元,财政收入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9元。
二、实施村村通公路建设经验
1、精心组织,相互配合,把村村通公路作为“爱民工程”实施。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了公路建设指挥部,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各处、镇、场和开发区也相应成立了村村通公路建设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市交通积极配合做到了指导勘测设计到位,工程质量监督到位,验收合格后申报补助资金到位。截止20xx年底我市通乡公路已完成了上级下达三年通乡油路计划的80,通村公路已完成120公里。
2、多法筹资,政策配套,把村村通公路作为“亲民工程”落实。20xx年,在通乡公路建设中,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采取“城市支援农村,机关支援基层,干部支持农民”的方式,号召全市干部职工为通乡公路建设捐物捐款,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市17000多名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630多万元,为市通乡公路全面启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通村公路建设中,全市各乡镇、行政村继续发挥这一光荣传统,积极向在外的知名人士、私营业主发出“月是故乡明”捐款修建通村公路的倡议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市直部门通过支援农村小康建设纷纷向驻点村伸出援助之手,缓解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矛盾。于此同时,全市各处、镇、场和开发区积极出台了优惠政策,做好了涉及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市直各相关部门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市公路建设指挥部的统一要求,特事特办,简化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
3、精心施工,保证质量,把村村通公路作为“示范工程”建设。一是大力推行“双五个一”的工作方法,即实行一条通乡油路一名市级领导、一名交通局班子成员、一个工作专班、一名专业监理人员,一条通村公路一名乡镇主要领导、一名交通局技术顾问、一个筹资和建设专班、一块质量公示牌的工作方法,做到建一条通村公路,在人民群众中树一座丰碑。二是建立工程建设、廉政建设双合同制。在签订工程建设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建设合同,确保在村村通公路建设中,做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三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城市从公路部门抽调十名工程技术人员派驻各施工合同段,对工程所用的材料,各工艺流程现场监督检查,并挤出资金购置了回弹弯沉仪、铅孔取样机等检测设备,及时纠正工程质量问题,同时市交通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经常到施工现场巡回检查,发现质量隐患,限期整改,不留后患。四是采取投标的方式和应城市广宇监理公司签订了监理合同。作为通乡公路建设的社会监理,监理公司严格执行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履行监理合同,监督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实施,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五是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不断提高施工单位质量意识。质量是效益,质量是生命,为使施工单位履行施工合同中保证质量的义务,应城市对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集中进行技术培训,并提出了确保路面施工质量的“三个到位”(路槽处治的深度、土质、辗压),“确保五度”(宽度、厚度、平整度、拱度、密实度)及“严把六关(备料、配比、拌和、摊铺、辗压、养生)的工作要求。因此,各施工单位都建立了质量自检机构,在监理公司的督办下,每个施工合同段工程完工后都按规定出具了自检资料。六是加强村村通公路建设的财务管理。为保证村村通公路建设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提高投资效益,应城市对国债资金的使用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单独建帐,专人管理,单独核算,同时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
4、建管结合,大胆尝试,把村村通公路作为“长效工程”管理。一是采取“谁受益,谁养护 ”。农村公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地方,应城市以此为原则实行市、乡、村三级负责制,即县道由市政府负责,乡道由乡政府负责,村道由村委会负责,通过突击养护、日常养护、抓示范路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乡镇、村组和广大农户养护的积极性。二是大力推行“农村公路民养化”。对农村公路实行分段招标,分村组、分户承包,以承包养护、委托养护形式,确保减少养护成本,增大社会效益。三是充分利用交通公路部门人才资源,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含量。全市目前退休、退养的公路部门养护人员20余人,在行业改革中被清算的曾经长期在公路养护岗位工作的协议工40余名。通过引导,让有劳动能力的退休退养人员、协议工、下岗人员继续到农村发挥技术优势,再找岗位,解决农村养护技术力量问题。
三、村村通公路工程实施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建设速度上不来,差距大。在20xx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明确提出,到20xx年,全省5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到20xx年,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我市,是全省经济强市、文明城市,我们的规划应高于这个平均水平。然而,我市目前只有24.6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差距很大,任务艰巨,按上述标准衡量,我们的建设速度明显滞后。
二是配套资金上不来,启动难。据测算,市通村公路的平均造价是每公里12万元,除上级交通部门每公里补助5万元外,其余均需自筹,因此,各地虽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迫切愿望,但由于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启动十分困难。
四、加快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建议
为加快应城市通村公路建设步伐,尽早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标,我们建议如下:
1、建议市政府建立“村村通公路建设领导专班”,由市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计划、财政、交通、建设、国土、农业、供电、林业、广电、电信、移动、联通、公安、水利)和各乡镇场、办事处、开发区负责人为成员,以加强对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负责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建议全市各处、镇、场和开发区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在不新增债务包袱的前提下,通过以下办法筹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一是交通部门争取一点:通村公路修建油路(水泥路)的资金补助政策是每公里5万元(路基宽度6米,路面宽度3.5米),工程竣工后,经省、孝感市交通部门验收合格的,由交通局争取补助到位。
二是财政部门补助一点:市政府对通村公路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其补贴标准可据市财政收入情况每公里1至2万元,财政补贴原则上不封顶,即修多少按政策补贴多少。
三是乡镇村自筹一点: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用民主方法筹集资金。
四是社会捐资一点:可发动“四有”(即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家乡有感情)人士对家乡公路建设进行赞助,也可采取立“功德碑”的形式,发动农民群众捐资。
五是部门帮扶一点:利用省市扶贫对口单位、市直联系单位、小康工作队驻点单位帮扶修建通村公路,解决部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六是项目资金列一点:在扶贫资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等与通村公路相关联项目资金中列一部分用于通村公路建设。
3、建议相关部门配合支持,给村村通公路建设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各处、镇、场、开发区应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加快村村通公路建设,做好涉及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各行政村要完成通村公路的路基、桥涵等配套工程,国家和市政府“以奖代补”的资金只能用于路面建设。通村公路建设占用土地,以处、镇、场、开发区为单位统计,按程序报国土部门审批。国土部门要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特事特办,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涉及供电、林业、水利、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的拆迁工作,由各部门自行负责解决,原则上不予补助。涉及乡镇村的拆迁工作一律由所有地乡镇解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故推诿、阻挠。
第5篇 乡村公路建设与管护的调研报告
乡村公路是乡镇人民对外联系、发展经济、交流文化的纽带。近几年,我县乡村公路建设发展较快,全县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对于乡村公路的管理养护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妥善解决,长期需要上级投入。没有投入,公路质量就逐年下降,致使很多乡村公路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xx乡、zz乡结合产业发展,探索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机制,改变了过去乡村公路建设难、管理难、养护难的状况。
一、两乡交通概况
xx乡地处渝鄂边境,原有12个行政村,1968户,6996人,地域面积75平方千米。境内公路,1981年建成,当时作为省道,路况较好,国家每年拨付专款,统一组织道路的养护。1990年后国家不再统一组织维护,乡政府缺少资金,公路养护便无法落实。经年累月,致使该段公路路面大坑套小坑、大槽套小槽,过往运煤、运货车辆都带着锄头、被子、方便面,司机开一段车,又下来用锄头填几个坑,陷车、断轴、破胎或堵车就卷着被子在车里睡觉,37公里路车辆正常行驶就需11个小时,如遇堵车,常要三五天才能疏通。
zz乡位于县城东部渝鄂交界处,原有7个行政村,1870户,6700人,地域面积48平方千米,素有“煤炭之乡”之称,以前只有唯一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全乡的煤炭都是通过这条路颠簸45公里,运至县城码头,再借助长江水道辗转到其它地方。为降低运输成本,1979年,乡里决定打通zz至长江边一渡口的出境干道,乡里召集民工修建了3公里后,由于技术方面原因而搁浅。1985年,乡里再次召集村民民工建勤修路,在原有基础上延伸了8公里后不了了知。1990年,乡里又一次牵头修路,将原来的测设方案完全否定,重新进行了勘测,修至11公里左右,因为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再次搁浅。1999年,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zz乡第四次实施长红公路的修建,历经两年,终于实现了初通,但路基不牢、路况极差、无人管护,“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便是对它的真实写照。并且乡政府还欠下160多万元的债,摊下一大堆遗留问题。
二、“四层法”化解公路建管难题
xx乡和zz乡境内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矿资源, 近几年,两乡以煤炭为主导的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去年,xx乡原煤产量达到12万吨、烤烟4500担,zz乡原煤产量达到25万吨。随着两乡产业的快速发展,本就瘫痪的公路,已成为制约两乡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打破这一瓶颈,乡党委、政府一般人在对辖区已形成规模的煤炭企业经营现状进行深入调查、论证后认为,从产业发展角度,两乡道路最大的收益户是煤炭企业,解决道路管养问题,可以探索企业参与的路子,改善企业只用不管的道路建管现状。于是,两乡提出了由政府统筹,煤炭企业出资的办法,着手开始乡村公路建管各项工作。并从统一思想认识、精心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进行长效管护四个层面探索出乡村公路建、管、养的长效机制。
第一层:统一思想认识。让企业自愿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针对这一困难,两乡分别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乡镇干部全部参加的思想工作小组。从煤炭产业发展、煤炭企业发展的角度,从为群众办好事的角度,进行宣传发动,与企业负责人交心谈心,耐心的同企业老板计算道路整修后运输成本降低、产量提高、企业效益的增加值,对比分析整修公路投入与实际产生的效益比,让企业认识到整修公路是企业发展的需要。xx乡采取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一人一矿,分片发动,据介绍,为做通某煤炭企业的思想工作,负责该矿的乡领导曾连续三天在煤矿吃、在煤矿住。zz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则实行白天工作,晚上登门的办法,开展这项工作。
动员企业的同时,乡镇干部还走村入户,以院坝会等形式,进行公路整修宣传,结合乡里煤炭、蔬菜、烤烟、药材、农产品运不出去,生活、生产物资运不进来,过往司机和行人谈“路”色变的道路状况,给群众分析公路整修后带来的好处,让群众知道修路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的需要,更是惠及自己的大事,使广大群众积极支持道路的整修。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乡煤炭企业后悔自己没有及早重视运输道路建设,影响了效益,思想很快统一到乡党委、政府的认识上来。群众也对乡上的这些行动拍手称快,表示一定积极支持。
第二层:精心制定方案。在煤炭企业同意自愿出资后,两乡庚即成立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出资企业负责人为副组长,乡镇干部、村社干部为成员的公路整修领导小组,制定公路整修具体方案。一是决定公路整修统筹协调工作和资金的管理由乡政府负责;二是制定整修公路的规模、工期、工程质量、青苗损失、安全措施、奖惩办法等,如xx乡要求整修的公路背水沟要畅通、铺三米宽的碎石、路面不准有大于10厘米的坑;三是落实各煤炭企业出资比例,xx乡由境内的四家煤炭企业承担道路整修资金。zz乡由两企业负责公路的整改资金及zz乡政府在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债务偿还。
制定方案的过程中两乡还重点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广泛听取出资企业的建议,尽可能的尊重企业的意愿,xx乡曾四次向企业印发意见征集书、两次组织企业讨论规划,zz乡曾三次召集企业负责人对规划进行讨论;二是强化村社干部大局意识和为公路整修的服务意识,使村“两委”主动配合公路整修;三是广泛听取群众对公路整修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村社“一事一议”,完善公路整修过程中有关群众损失补偿的办法。
第三层:认真组织实施。为确保公路整修的顺利进行,xx乡和zz乡成立了统筹协调组、财务管理组、材料采购组、质量安全巡查组、矛盾纠纷调解组和公路整修组,实行统筹协调、分组作战。统筹协调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企业负责人和村社负责人为成员,重点负责公路整修过程中各组之间的工作协调、与邻近乡镇在整修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协调工作。财务管理组由乡长任组长,企业代表为成员,负责公路整修的经费管理。材料采购组由一名副乡长为组长,企业代表为成员,负责炸药、石子、水泥等材料的采买。质量安全巡查组由乡政府与企业代表组成,全天进行安全和施工质量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施工队现场整改。矛盾纠纷调解组由乡和村社干部组成,负责对施工过程中沿路植被、农民庄稼被损等可能发生的纠纷进行调解处理。公路整修组由乡政府、企业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具体整修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两乡还强化“三公开”,一是公开经费的开支,设立公示栏,随时公布开支情况,每月由出资企业负责人集体对开支情况进行审核。二是公开材料采买,各项材料的价格由政府、企业负责人按照“质中求廉”的要求共同决定。三是公开质量巡查情况,做到每天一公布,每半月一评比。
第四层:进行长效管护。xx乡和zz乡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公路不仅要“管”当前、更要“养”长远,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发挥农村公路的长效作用。xx乡和zz乡与企业负责人、村社干部一起制定了公路的长效管护办法。两乡在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上,重点体现在“三化”:一是长期化。企业负责资金、政府管理,建立管护基金,保证管护经费安全,同时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作为管护工作的奖励资金,激励和提高管护质量。xx乡建立了管护基金50万元,zz乡20万元。二是规范化。制定了公路养护员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公路养护员的养护路段、养护标准和养护要求,实行公路养护员由公路所经过村的群众公开推荐,确保了公路管护见形象。xx乡聘请20名管护员,zz乡聘请18名管护员。三是制度化。建立定期检查评比制度,每月由政府与村社干部进行一次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管护人员立即整修,年底由政府、企业、村社干部组成检查组进行评比。公路养护管理不达标的,扣发补助和工资,并及时更换公路养护员,对公路养护好的村和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使公路管护步入制度化轨道。同时,政府与各煤炭企业还签订协议,即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运输限载标准,如发现煤矿超限装载,煤炭企业必须罚交一定道路修护费,对政府在交通安检查中发现两次超载的运煤车辆,通报各煤矿不得允许该车再运煤。
三、交通改善促进产业发展
通过“四层法”,xx乡投资110万元,完成37公里的公路整修,原来车辆正常行驶需11个小时,现在只要2个小时;zz乡投资310万元,完成全长18公里的公路整改,政府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债务全部偿还,运煤里程比原来减少27公里,每吨煤炭运费降低6元,过去一天跑一趟,现在每天可跑两趟。公路建设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扩大了两乡对外经济技术和物资交流,加快了优势资源开发,在去年基础上,今年xx乡原煤产量增加5万吨、烤烟产值增加177万元,zz乡原煤产量增加5万吨。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为两乡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
第6篇 关于公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后,如何抓好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公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全省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后,我市公路管理局成建制下放市人民政府管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涉及了每一位公路人的切身利益,牵动着每一位公路人的心,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面对改革是每一位公路人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全省领导干部会提出全民创业,富民兴赣和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提出全民创业,和谐创业的大背景下,如何抓好公路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调动广大公路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掀起全民创业,和谐创业的高潮,是摆在全局两级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局党委于近期积极组织开展了以加强公路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全民创业,和谐创业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调研活动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个别访谈与集中座谈相结合,个别访谈的对象包括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和服务对象等100余人,召开座谈会10场(次)。现将此次调研活动的情况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基本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好的方面
1、主要表现:
①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我局有1个党委和9个党(总)支部,一贯注重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墙报等形式,宣传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等,增强了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并得到了广泛地支持,全局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本文章原创网站为-]
②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方式。我局充分利用萍乡公路网、《萍乡公路信息》等载体,组织开展网上开放式思想政治教育、每周五学习日活动、交叉上党课、以会代训、政工干部集中培训和一对一结对子帮教等,多渠道、多方式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了教育对象。
③夯实了良好的教育基础。逐步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一方面进一步充实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才力量,各单位分别配备了两人或两人以上的政工干部;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教育设施,如全局添置了近30台电脑并实现了联网,添置或完善了电教设备10套等,较好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④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教育,我局不断总结了以人为本,两本一化的具有公路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全局的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均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教育对象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发挥了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模范作用。
2、原因分析:
①党的基层组织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局7个基层单位分别成立了党(总)支部,局机关和离退休干部分别成立了党支部,支委会成员配备齐全,全局的基层党组织健全,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得力,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地有声有色。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党(总)支部认真抓了党员和非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督促党员学习、进行党性分析和积极整改,鼓励非党员干部职工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并要求相互监督、相互促进,使党员受到了深刻的党性锻炼,使非党员干部职工真正获得教育、灵魂受到触动。比如:上栗分局党支部注重从抓好党建基础工作入手,以抓好党员、干部职工思想建设为重点,为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②教育制度执行得力。一直以来,我局非常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各党(总)支部较好地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其中包括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并通过监督考核等措施确保制度真正得以执行。比如:湘东分局党支部设立日监督牌,公开每天监督员的身份和电话,全天候接受广大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和服务对象,对包括执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在内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同时,市局党委按照相关制度之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党(总)支部执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兑现风险金直接挂钩。
(二)不足之处
1、主要表现:①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相对滞后。我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状况的变化相比还有滞后性。例如,网络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涉取方式,但我局的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工作还不够,甚至有部分干部职工还是网络盲,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盲点;有些政工干部深入学习理论不够,许多问题自己说不清楚,理论学习和教育缺乏深度和说服力;工作方法老一套,尤其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公路干部职工思想特点的方式方法研究不够,讲究实效不够实,创新方法不够全,针对性不够强。
②思想政治教育情
感投入不够。因受政工干部综合素质的影响,少数政工干部对自己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够,甚至认为从事政工工作不如行政、专业技术工作吃香,也很难做出成绩。自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投入的感情不多,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夸夸其谈,无的放矢。
③思想政治教育人才资源相对缺乏。我局主要履行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费收征管职能,专业技术性强,专业技术型人才较多,而政工干部较少,而且政工干部大多是半路出家,政工干部队伍特别是青年政工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2、原因分析:①受公路行业特点的影响。公路点多、线长、面广,人员较多且分散,集中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难;公路职工中有60%左右的养路工,直接从事公路生产养护工作,养路工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上路作业时间比较长,工作劳动强度大,接受思想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强,思想政治学习的精力不够充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负面作用所带来的冲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也必然得到广大公路干部职工的拥护和支持,通过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也为广大干部职工所认同。但是市场经济造成某些领域片面追求物质利益,使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认为市场经济就是金钱的世界,加之价值观的形成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相比具有缓慢性和滞后性,这就对广大政工干部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使他们的理性认识和行为选择产生矛盾状态,进而产生思想波动和情绪消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情和投入的感情不够多。
二、主要对策
(一)认识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虚。
思想政治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不同于畅通的公路那样具体。因此,不少思想政治受教育对象甚至是政工干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务虚的工作,耗时耗财且难以看到实际效果。
然而,纵观古今中外历史,政治是一种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在我国,____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领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一贯注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伟大理论思想,弘扬各种优良传统,树立民族精神。这看似是一种虚的东西,但恰恰是这种无形的力量,将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紧紧围绕在___的周围。我局党(总)支部和政工干部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务虚性,把握好思想政治的灵魂,认真结合公路工作实际,深刻领会省委全民创业,富民兴赣和市委提出的全民创业,和谐创业,富民兴市的精神,将广大公路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谋求公路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行动上来。
(二)注重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二实。
1、确保教育的手段和内容实在。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采取一定的方法作用于教育对象,促使教育对象接受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过程,它必须借助于物质手段向教育对象系统、充分、快捷传递具体实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物质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与物质条件的好坏有直接关系。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是听报告、读报纸、念文件、谈心、家访等,这种教育手段不仅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而且很难大范围地提高教育对象的理论修养和思想素质。现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兴起,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及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准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物质手段。而且以图、文、声、像等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含量,事与理、情与法、形与声、形与神等有机交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和艺术性。我局将逐步加快完善教育设备,转变教育手段,将更加具体、详实的思想政治内容传递给广大干部职工。
2、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因人施教。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我局广大干部职工认知能力的差异性较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重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日益广泛,载体形式不断创新,不仅对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也对教育对象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有人认为,现在人的文化素质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政治教育不存在文化水平的障碍。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局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养路工实际文化程度低于档案记载,有的实际文化程度是小学,对一些基本政治理论难以完全理解和消化,听不懂、记不住、跟不上。结合广大干部职工的实际,考虑其文化素质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要因人施教,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不能随意加深教育的内容,超出部分干部职工的理解能力。
(三)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寓。
1、寓教于情,即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化在情感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它不仅涉及人的认识活动,而且涉及人的情感活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说理与情感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未投入感情的思想政治教育味同嚼蜡,令人反胃;融入真情实感的思想政治教育犹如一捧温泉,沁人心脾。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把说理和情感感染性结合起来,既诉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努力做到情理交融。一方面,摒弃摆着架子说教,板着面孔训人的教育方式,建立同志式的平等关系,这样你讲的大道理,干部职工才觉得亲切可信。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理解和关心他人。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解和关心群众本身就是一种实际教育。特别是在外地施工的一线工人和养路护路工人,野外作业,又脏、又累、又苦,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工作、生活等方面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个人疾病、婚恋以及家庭困难等,对此,应予以理解、同情和关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讲清道理,说明原因,真正使干部职工感受到组织的祥和、集体的温暖,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2、寓教于行,即把思想政治教育化为自身的行动。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教育者的言教水平;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育者自己的思想水平、言论行动上的模范作用。它是无声的思想工作,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干部职工。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实践证明,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说话才有人听,道理才有人信,模范作用本身就是有力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在经常、反复教育干部职工要正确对待的问题上和在道理上容易说、行动上不好做的问题上,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出好样子,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得人心,取得实效。所以,必须坚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把理论上的大道理自己首先付诸于实践,变成现实的无声力量,去感染和影响干部职工,使他们真正感到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
3、寓教于乐,即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娱乐活动中。寓理于乐,就是把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内容,融入到干部职工喜闻乐见、兴趣浓厚的文娱活动,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和美的享受中,诱发出真善美的力量,从而潜称默化地受到教育。根据教育内容,顺势入理,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如演讲比赛、文艺晚会、劳动竞赛、参观访问等;同时对干部职工身心无害且能得到正当娱乐、陶冶情操、增进友谊,而自发组织起来的活动,也应大开绿灯予以支持。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时机上,得到熏陶催化。譬如,进行敬业爱岗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可分批组织干部职工到施工现场走一走或干一干,这样不用费多少口舌,就能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热爱本职、努力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总之,通过此次调研,我局党委进一步掌握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现状,并认真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对策。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工作做到干部职工的心坎上,把全局干部职工的精力和智慧引导和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形成竞相创业、和谐创业、全神贯注抓发展、一心一意促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7篇 农村公路的调研报告
4月23日至25日,___总理在四川大巴山区视察时说,公益事业要靠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农民以自己的双手改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直接受益的、像乡村道路这样的公益设施,不能算增加农民负担。农村公路建设要学会用民主协商的办法,从为贫困地区服务的实际出发来解决。
序言
公路,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靠它来连接城市与乡村、靠它通过运输(仅指公路运输)工具这一载体来实现人和物的流动,以达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而其中的农村公路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中央正在加大西部大开发的力度,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县际和农村公路建设,因此,要实现大安交通发展新跨越,就必须整合道路资源,在20xx-20xx年期间,抓住机遇、大力开展农村公路建设。
一、xx区农村公路的现状和优势
(一)公路现状
xx区人民通过几十年艰苦不懈的奋斗,使公路从无到有,不断延伸,公路技术等级不断提高,公路交通事业不断发展,交通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十五”期,全区多渠道筹措资金1.5亿元投入到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对主要县道、重要乡道、旅游通道、开发区道路进行了全面硬化,实现了乡乡通水泥路的目标。何市三级客运站建成投入使用,xx二级客运站(xx市东门汽车客运站),也即将投入运营。公路交通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xx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过多,目前交通环境的改善还是低水平的,全区远郊乡镇公路大循环和近郊乡镇公路小循环的目标还未实现,公路网化程度还较低。据统计,在全区413.5公里公路中,除国、省道5条38公里已全部硬化,8条县道56.3公里还有6.5公里未硬化,29条乡道162公里只硬化了9条35.4公里;64条村道157.2公里硬化了11条16.7公里;xx区境内自井管养道路总里程23条52.722公里,其中省道4条22.663公里,县道3条15.636公里,盐道16条14.423公里。公路主干道虽已建成,但“毛细血管”还不畅通,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公路技术等级普遍偏低,多数乡村公路不仅是低级路面,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断头路,乡村公路不畅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优势
一是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1000亿元资金加大对全国乡村公路的改造和升级。交通部表示,今后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全面改造农村公路,让农民兄弟走上水泥路或油路;四川将从今年起,每年安排1亿元对完成县通乡、乡通村油路或水泥路的地区给予“以奖代补”。这些新的措施和政策出台,都为进一步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二是当前农民群众建设乡村公路的热情高涨,要求建设改造乡村道路的呼声迫切。因此引导好村民“一事一议”,辅之以政策和适量资金支持,就能掀起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潮,使“星星之火”达到燎原之势。
二、制约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的原因和实施目标
(一)我区公路隐含着的问题
一是目前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普遍偏低,交通环境的改善还不够高。以大安区为例,在全区391公里公路中,硬化率仅占26.1%。据统计,多数乡村公路不仅是低级路面,而且还有相当一部份是断头路,乡村公路不畅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是由于公路重建轻管的观念较为突出,长期以来对乡村公路路面养护投入极少(有些乡、村根本没有投入),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加之少数群众整体利益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致使乡、村公路的路产路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乡村公路的路状极差,车辆通达程度低。尽管公路修到了家门前,车辆也很难行至家门口,一些群众仍然要步行几里或几十里的山路才能乘上班车,公路的运输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未真正发挥出来。
三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公路建设欠帐过多,交通部门和乡镇均相应背上了较为沉重的债务袍袱。目前公路建设、养护资金还未真正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安排,对交通建设项目都是采取的“以奖代补”政策,因此,要妥善处理好公路建设的负债问题已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大力筹资继续投入农村公路建设,更是难上加难。
(二)20xx年—20xx年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目标
国家要求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各地计划和公路建设部门必须做好乡、村油路的改造和道路升级的前期勘察设计、规划工作,争取在20xx年初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我区早规划、早部署,就能获得比较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争取中央、省、市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从而促进农村公路建设。
一是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中央、省、市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的历史机遇,加快交通事业发展,努力提高通达深度,提升公路等级,强化公路养护,构建农村公路体系目标,促农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是基本原则: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先通后畅再联网,着重提高通达深度,逐步提高路面等级,逐年完善,升级上档。
三是主要目标:乡道以改建油路和水泥路为主、村道以新建土路、改建泥结碎石路为主。20xx-20xx年,规划改造县际和农村公路共427.59公里,总投资13405万元。其中改建县道4条13.119公里、乡道30条164.471公里,村道250公里(其中新建土路100公里、改建泥碎路250公里)。全区实现通乡公路全面硬化,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农村的交通环境将会得到根本改善。具体任务是:
1)县、乡道建设:
总长177.59公里,总投资10605万元,其中水泥砼路面93.527公里,沥青路面84.06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三级及以上的24.739公里,四级的152.9公里。分年实施规划为:
1、20xx年,计划投资3977万元。其中改造县道3.973公里,改造乡道44.547公里,共计48.52公里。
2、20xx年,计划投资1743万元。其中改造县道3.766公里,改造乡道34.814公里。共计38.58
3、20xx年,计划投资1635万元。改造乡道30.162里。
4、20xx年,计划投资1861万元。改造乡道31.5公里。
5、20xx年,计划投资1389万元。其中改造县道5.38公里,改造乡道23.448公里,共计28.828公里。
2)村道建设:
投资2800万元,建设农村公路250公里。其中新建土路100公里、改建泥碎路250公里(注:新建土路按3万元/公里、改建泥碎路按10万元/公里测算)。分年实施规划为:
20xx年,投资575万元,新建土路25公里,改建泥碎路50公里,共计50公里;
20xx年,投资460万元,新建泥土路20公里,改建泥碎路40公里,共计40公里;
20xx年,投资445万元,新建泥土路15公里,改建泥碎路40公里,共计40公里;
20xx年,投资445万元,新建泥土路15公里,改建泥碎路40公里,共计40公里;
20xx年,投资445万元,新建泥土路15公里,改建泥碎路40公里,共计40公里;
20xx年,投资430万元,新建泥土路10公里,改建泥碎路40公里,共计40公里。
三、大力发展我区农村公路的方法和保障措施
(一)努力筹措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要实现农村公路近期发展目标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问题,目前的筹资渠道一是结合中央、省、市有关公路建设精神,区应出台《大安区农村公路建设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实施意见》,发动群众集资建路;二是充分利用省、市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政策,努力争取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三是以农村客运线路经营权拍卖、转让形式,向经营单位收取公路建设维护费;四是全区除农田基本建设义务工应抽一部分用于公路建设外,还应把土地出让、建筑工程、公路两旁的开发和向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文化娱乐业征集的交通建设资金纳入倾斜政策之内;五是区财政应将农村公路建设补助固定纳入预算安排;六是农村公路渡改桥资金可争取省、市补助和乡镇群众自筹。
(二)建立健全公路建设领导机构。组织领导是搞好公路交通的根本保障,区应建立大安区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交通、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各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的机构,以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
(三)认真搞好“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工作,在农村公路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杨民主,对农村公路建设等级、投资规模、建设方案等应在充分征求广大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来定,公路建设的资金使用应在乡、村的政务公开栏上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坚持择优选择施工队伍,保证工程质量。在认真审查施工单位建筑资质的基础上进行公路建设的招标工作,区纪委、监察局要始终介入到公路工程招标工作的全过程,交通局和水利农机局要进一步完善公路工程质量监理制,搞好公路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理,继续发动沿线群众对工程的施工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全方位严把工程质量关,保证工程质量。
(五)乡镇党委、政府要搞好公路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认真解决好公路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占地、青苗、附着物和杆管线搬迁等具体问题。
(六)是要处理好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关系。
公路建成后,要取得预期效果,主要靠养护管理。一是全市应建立将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机制,确保养护经费的落实;二是全面进行养护体制改革,从深层次解决养护机制问题,将养护逐步推向市场,化解包袱,轻装上阵;三是根据《公路法》的规定,层层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落实养护资金和人员,积极推行村民自治养护公路的办法,确保农村公路完好畅通。另外,市区公路交通主管部门还应把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纳入技术指导和服务范围之内,开展检查评比,督促乡、村养好、管好公路,使公路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其发挥应有的运输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服好务。
(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1、在实施“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工作中,市、区应出台相关的“以奖代补”政策给予引导,调动乡镇、村组修建农村公路的积极性;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在道路的日常维护管理上明确具体的管理办法,落实专人养护道路,建立长效管养机制;区交通和水利农机部门要将农村公路纳入技术指导和养护管理的工作范围,开展检查、总结、评比,对农村公路管养搞得好的乡镇给予奖励,激励乡镇更好地管养农村公路。
2、区交通局要进一步扩大交通管理职能,积极争取对农村客运市场的经营管理权,对有条件通客车的农村公路开展客运优质化服务,实行客运线路经营权拍卖转让,收回部分公路建设投资。同时要求经营单位与相关乡镇签定好《公路管护协议》,落实管护资金和人员,区交通局与相关部门一起坚决打击非法营运的机动车辆,取缔非法营运,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3、依照《公路法》规范有序地搞好公路两旁的土地开发,搞好招商引资,使公路两旁的国有划拨土地能得到合理利用,区交通局和乡镇人民政府也可在土地出让中获得收益,用于公路交通建设和偿还公路建设债务。
4、按照《公路发展规划》和路政管理要求,严格路政管理审批制度,分级负责。明确区管县道、重要乡道和旅游通道,乡管乡道和重要村道,防止乱修乱建。
四、20xx-20xx年农村公路实施后的效果评价
上述规划实现后,使我区农村等级公路在20xx年的基础上净增159.4公里,达到212.1公里,农村公路铺装率将达到71.3%,特别是农村渡改桥16道完成后,区内基本消灭断头路,农村公路将实现网络化,农村的交通环境将会得到根本改善。公路修通后,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村民,促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近郊团结镇在2000年公路未改造之前,生姜年产量6000吨、产值900万元,萝卜5000吨、产值75万元,20xx年公路整治修通后,生姜年产量10000吨、产值3000万元,萝卜12000吨、产值180万元,这两项蔬菜已成为该镇两大品牌支柱产业;远郊永嘉乡20xx年因道路不通,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380元,20xx年冬至20xx年春全乡采取“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办法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后,全乡的经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据统计,全乡农业资料运进每年可节约50多万元,农副产品运出每年可节约50多万元,农产品解决了销售难后,价格提高了,每年还可多卖出50多万元,农村建房的材料运费每户可节约5000元,特别是养殖业形成了规模,经营走向了集约化,20xx年与20xx年比,生猪可增加3000头、增加值300万元,羊增加5000只、增加值50万元,家禽家畜也成倍增加。20xx年底全乡人均收入达到了2780元。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界牌客运站建成后,大安的农村客运将形成以大安二级客运站为枢扭,向何市、界牌两边辐射,再以何市、界牌为始发站点将客运班车发往村头、组里的格局。那时农村客运繁荣,老百姓出行便捷,对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将起积极的作用,也为经营农村公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第8篇 乡公路建设与管护的调研报告
乡公路建设与管护的调研报告
乡村公路建管“四层法”――xx乡、zz乡公路建设与管护的调研报告敬 仔乡村公路是乡镇人民对外联系、发展经济、交流文化的纽带。近几年,我县乡村公路建设发展较快,全县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对于乡村公路的管理养护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妥善解决,长期需要上级投入。
没有投入,公路质量就逐年下降,致使很多乡村公路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xx乡、zz乡结合产业发展,探索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机制,改变了过去乡村公路建设难、管理难、养护难的状况。
一、两乡交通概况xx乡地处渝鄂边境,原有12个行政村,1968户,6996人,地域面积75平方千米。境内公路,1981年建成,当时作为省道,路况较好,国家每年拨付专款,统一组织道路的养护。
1990年后国家不再统一组织维护,乡政府缺少资金,公路养护便无法落实。经年累月,致使该段公路路面大坑套小坑、大槽套小槽,过往运煤、运货车辆都带着锄头、被子、方便面,司机开一段车,又下来用锄头填几个坑,陷车、断轴、破胎或堵车就卷着被子在车里睡觉,37公里路车辆正常行驶就需11个小时,如遇堵车,常要三五天才能疏通。
zz乡位于县城东部渝鄂交界处,原有7个行政村,1870户,6700人,地域面积48平方千米,素有“煤炭之乡”之称,以前只有唯一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全乡的煤炭都是通过这条路颠簸45公里,运至县城码头,再借助长江水道辗转到其它地方。为降低运输成本,1979年,乡里决定打通zz至长江边一渡口的出境干道,乡里召集民工修建了3公里后,由于技术方面原因而搁浅。
1985年,乡里再次召集村民民工建勤修路,在原有基础上延伸了8公里后不了了知。1990年,乡里又一次牵头修路,将原来的测设方案完全否定,重新进行了勘测,修至11公里左右,因为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再次搁浅。
1999年,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zz乡第四次实施长红公路的修建,历经两年,终于实现了初通,但路基不牢、路况极差、无人管护,“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便是对它的真实写照。并且乡政府还欠下160多万元的债,摊下一大堆遗留问题。
二、“四层法”化解公路建管难题xx乡和zz乡境内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矿资源,近几年,两乡以煤炭为主导的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去年,xx乡原煤产量达到12万吨、烤烟4500担,zz乡原煤产量达到25万吨。
随着两乡产业的快速发展,本就瘫痪的公路,已成为制约两乡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打破这一瓶颈,乡党委、政府一般人在对辖区已形成规模的煤炭企业经营现状进行深入调查、论证后认为,从产业发展角度,两乡道路最大的收益户是煤炭企业,解决道路管养问题,可以探索企业参与的路子,改善企业只用不管的道路建管现状。
于是,两乡提出了由政府统筹,煤炭企业出资的办法,着手开始乡村公路建管各项工作。并从统一思想认识、精心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进行长效管护四个层面探索出乡村公路建、管、养的长效机制。
第一层:统一思想认识。让企业自愿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针对这一困难,两乡分别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乡镇干部全部参加的思想工作小组。
从煤炭产业发展、煤炭企业发展的角度,从为群众办好事的角度,进行宣传发动,与企业负责人交心谈心,耐心的同企业老板计算道路整修后运输成本降低、产量提高、企业效益的增加值,对比分析整修公路投入与实际产生的效益比,让企业认识到整修公路是企业发展的需要。xx乡采取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一人一矿,分片发动,据介绍,为做通某煤炭企业的思想工作,负责该矿的乡领导曾连续三天在煤矿吃、在煤矿住。
zz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则实行白天工作,晚上登门的办法,开展这项工作。动员企业的同时,乡镇干部还走村入户,以院坝会等形式,进行公路整修宣传,结合乡里煤炭、蔬菜、烤烟、药材、农产品运不出去,生活、生产物资运不进来,过往司机和行人谈“路”色变的道路状况,给群众分析公路整修后带来的好处,让群众知道修路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的需要,更是惠及自己的大事,使广大群众积极支持道路的整修。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乡煤炭企业后悔自己没有及早重视运输道路建设,影响了效益,思想很快统一到乡党委、政府的认识上来。群众也对乡上的这些行动拍手称快,表示一定积极支持。
第二层:精心制定方案。在煤炭企业同意自愿出资后,两乡庚即成立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出资企业负责人为副组长,乡镇干部、村社干部为成员的公路整修领导小组,制定公路整修具体方案。
一是决定公路整修统筹协调工作和资金的管理由乡政府负责;二是制定整修公路的规模、工期、工程质量、青苗损失、安全措施、奖惩办法等,如xx乡要求整修的公路背水沟要畅通、铺三米宽的碎石、路面不准有大于10厘米的坑;三是落实各煤炭企业出资比例,xx乡由境内的四家煤炭企业承担道路整修资金。zz乡由两企业负责公路的整改资金及zz乡政府在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债务偿还。
制定方案的过程中两乡还重点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广泛听取出资企业的建议,尽可能的尊重企业的意愿,xx乡曾四次向企业印发意见征集书、两次组织企业讨论规划,zz乡曾三次召集企业负责人对规划进行讨论;二是强化村社干部大局意识和为公路整修的服务意识,使村“两委”主动配合公路整修;三是广泛听取群众对公路整修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村社“一事一议”,完善公路整修过程中有关群众损失补偿的办法。第三层:认真组织实施。
为确保公路整修的顺利进行,xx乡和zz乡成立了统筹协调组、财务管理组、材料采购组、质量安全巡查组、矛盾纠纷调解组和公路整修组,实行统筹协调、分组作战。统筹协调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企业负责人和村社负责人为成员,重点负责公路整修过程中各组之间的工作协调、与邻近乡镇在整修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协调工作。
财务管理组由乡长任组长,企业代表为成员,负责公路整修的经费管理。材料采购组由一名副乡长为组长,企业代表为成员,负责炸药、石子、水泥等材料的采买。
质量安全巡查组由乡政府与企业代表组成,全天进行安全和施工质量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施工队现场整改。矛盾纠纷调解组由乡和村社干部组成,负责对施工过程中沿路植被、农民庄稼被损等可能发生的纠纷进行调解处理。
公路整修组由乡政府、企业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具体整修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两乡还强化“三公开”,一是公开经费的开支,设立公示栏,随时公布开支情况,每月由出资企业负责人集体对开支情况进行审核。
二是公开材料采买,各项材料的价格由政府、企业负责人按照“质中求廉”的要求共同决定。三是公开质量巡查情况,做到每天一公布,每半月一评比。
第四层:进行长效管护。xx乡和zz乡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公路不仅要“管”当前、更要“养”长远,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发挥农村公路的长效作用。
xx乡和zz乡与企业负责人、村社干部一起制定了公路的长效管护办法。两乡在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上,重点体现在“三化”:一是长期化。
企业负责资金、政府管理,建立管护基金,保证管护经费安全,同时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作为管护工作的奖励资金,激励和提高管护质量。xx乡建立了管护基金50万元,zz乡20万元。
二是规范化。制定了公路养护员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公路养护员的养护路段、养护标准和养护要求,实行公路养护员由公路所经过村的群众公开推荐,确保了公路管护见形象。
xx乡聘请20名管护员,zz乡聘请18名管护员。三是制度化。
建立定期检查评比制度,每月由政府与村社干部进行一次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管护人员立即整修,年底由政府、企业、村社干部组成检查组进行评比。公路养护管理不达标的,扣发补助和工资,并及时更换公路养护员,对公路养护好的村和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使公路管护步入制度化轨道。
同时,政府与各煤炭企业还签订协议,即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运输限载标准,如发现煤矿超限装载,煤炭企业必须罚交一定道路修护费,对政府在交通安检查中发现两次超载的运煤车辆,通报各煤矿不得允许该车再运煤。
三、交通改善促进产业发展通过“四层法”,xx乡投资110万元,完成37公里的公路整修,原来车辆正常行驶需11个小时,现在只要2个小时;zz乡投资310万元,完成全长18公里的公路整改,政府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债务全部偿还,运煤里程比原来减少27公里,每吨煤炭运费降低6元,过去一天跑一趟,现在每天可跑两趟。公路建设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扩大了两乡对外经济技术和物资交流,加快了优势资源开发,在去年基础上,今年xx乡原煤产量增加5万吨、烤烟产值增加177万元,zz乡原煤产量增加5万吨。
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为两乡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
第9篇 高速公路收费站学习型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公众出行的方式逐步呈现多元化,运输体系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相互角逐的竞争格局。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中兴起的一支生力军,如何保持其传统的运输优势,在全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认为,提升服务水平是关键。在服务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加强基层所站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成为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具有地处偏僻,职工离家较远、回家不便,对外接触少,工作单调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维护职工思想稳定,丰富职工生活,推进基层所站的文化建设,打造学习型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赣州管理中心赣州北管理所地处赣州市郊区,现有在岗职工39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5人,高中学历14人,初中学历3人。本文选取赣州北管理所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实施,力图探索推进江西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可行性策略。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访谈人数为10人,对基层所站工作岗位进行了全覆盖,具有代表性。
一、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工作特点
随着江西高速公路进一步转企改制,高速公路的行政色彩已逐渐淡化,服务角色不断增强。高速公路收费人员的工作职责除了对过往车辆发卡、收费、找零、答疑外,还必须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高速公路收费工作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工作和生活场所地处偏僻。
高速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提供安全、快捷、畅通的行车环境。这一特点决定了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只能分散在远离闹市城镇的高速公路沿线,以便对高速公路的突发事件作出及时反应和调度,确保车流畅通。因此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相对比较分散和封闭,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
(二)工作内容单调。
高速公路收费站绝大多数都是多条车道并列的.开放式场所,每个收费员往往都在不到二平方米的收费亭的狭小空间连续、独立地操作,工作内容相对单调、封闭、沉闷,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三)全天候、三班倒运作。
除出现特大突发事件或极端天气需要对高速公路进行全封闭外,高速公路都必须保持全天候向公众开放。因此也决定了收费人员必须全天候、三班倒地运作。
(四)收费技能技术含量较低。
收费人员的工作是对车辆分类作出判断,然后根据行车里程按照规定收取车辆通行费,并提供发票和找零服务。这种技能不需要高深的知识,技术含量较低,只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的人员,经过简短的培训后都基本能够胜任。
(五)顾客对于收费人员的服务敏感度不高。
虽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普遍比较重视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但从由于顾客选择行驶高速公路,更多的是因为其快捷畅通,他们在收费站停留的时间十分短暂,因此对于经营单位着力打造的收费人员服务形象,顾客并不十分敏感。但是如果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差,则容易引发顾客的不满情绪。
二、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学习方向不明确。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收费技能的社会通用性不高,发卡、收费的技能含量并不高。虽然社会对高速公路服务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收费系统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对职工提高收费技能没有形成太大压力。由于缺乏统一的引导,职工学习方向不明确,业余时间普遍在上网、聊天、游戏、看电视中度过,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职工对待学习态度不一致。
随着交通系统的改制分流,高速公路基层收费人员结构复杂,年龄跨度大。职工对待学习的态度不一致,对待工作的诉求点也有差异。“收入增长”与“个人提升”成为年轻一代费收员学习的主要诉求。年龄偏长的已婚职工则以“身体健康”和“收入增长”作为目标。
(三)职工学习方式单一。
在调查中,90%的职工表示,读书与朋友聊天是他们提高自我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地处偏僻,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相对封闭,职工学习方式选择面窄。职工学习主要依托基层所站现有资源。以赣州北管理所为例,职工学习主要集中在职工网络学习室和职工书屋。因为缺少计算机方面的培训,部分职工甚至很难利用网络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
(四)职工学习时间不稳定。
一线职工三班倒运作,学习时间不稳定,难以组织所有职工集中学习。因个人爱好的不同,学习内容也难以确定。应通过学习兴趣调查,将职工的个人爱好进行分类,分时间,分类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小范围的组织引导,加强学习的合理性。
(五)职工职业培训效果不明显。
作为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业,高速公路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服务交易周期很短,其服务效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职工参与学习培训的积极性。
(六)职工学习缺乏反馈机制。
在相对封闭的高速公路工作环境当中,没有参照物,职工对自身学习效果和服务水准判断不准。作为服务行业,职工参与学习的效果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主要是从车主对服务态度的反馈中获得,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三、高速公路基础所站学习型组织建设对策分析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学习环境
完善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激励员工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基层所站特点,着重抓好二块阵地建设。
一是做好职工书屋建设。对职工书屋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图书上架,建立完整的图书借阅制度和书屋开放制度。同时,根据职工兴趣特点和工作需要引进新图书。
二是加强对职工网络学习室的管理,对上网时段、上网内容进行监管。网络学习室重点向一线职工开放,根据职工计算机调查摸底情况,举行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培训。同时,改善职工书屋和网络学习室的环境,注重内部卫生和温馨氛围的建设,将其建设成职工“愿意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学习场所。
(二)健全学习制度,注重学习引导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职工学习中主要存在学习态度不统一、学习方向不明确、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缺乏必要的学习引导机制。所站要把学习制度建设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展开。
一是要建立职工学习兴趣档案,将职工的爱好进行归类。
二是完善日常学习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集体学习的管理,加强监督,对不愿意参加学习的职工进行通报。
三是实施职工学习激励制度,对上进好学的职工,根据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比如说对参加职业培训使学历获得提升的职工给予一定程度学习费用的报销;对在专业技能或者是个人专长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职工进行奖励。通过奖励制度,激发全体职工的学习热情,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职工各有所长
高速公路转企改制后,对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职工感觉到形势变化带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部分职工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愿望。由于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构成多重化,受教育层次多样化,应根据职工的学习档案,统一组织进行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实用性,使基层所站职工各有所长。
(四)拓宽学习渠道,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针对高速公路信息封闭和学习渠道单一的特点,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根据职工的兴趣要求,适时组织一些兴趣讲座。讲座的形式可以邀请专家现场讲学或者购买一些图书或者视频讲座片,引导职工强化自身兴趣特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大讨论,提升职工对自身业务技能的关注。可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学习吸收同行业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差距,认识不足,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习型组织建设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但是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建设过程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从转变职工意识形态入手,从加强组织引导入手,突出重心,全力推进,通过成功的个案实验推广展开,努力营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高速文化。
第10篇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2018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行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化、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渗透日益深入,现代经济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趋向,即文化化。行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干部职工头脑,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塑造服务品牌和行业形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增强行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实现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
一、什么是公路养护行业文化
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文化在公路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是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养护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对此这样界定的:精神文化是交通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交通行业的核心文化;制度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规范交通行业行为的规章制度;物质文化是体现交通行业价值理念、展现交通行业外在形象的环境和形象标识。因此,公路养护行业文化是公路事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公路养护行业文化与公路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二、云南公路养护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日益重视公路文化建设,把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作为对内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对外展示行业风貌、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举措,且取得了显着成绩。如:从xx年起,省管公路贯彻“12435”发展思路,促进了省管公路的机制改革,使公路行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受社会高度评价的.“三个工程”为例:
“321”工程即:三年时间,建设300个高标准的大管理所,200个设施完善的石料场,100个设备齐全的机械化站”。到xx年底,全局已建成大所275个、石料场156个、机化站108个,新改建职工宿舍8530套。基本解决了职工住房简陋,材料靠外购,手业养护等历史遗留问题。“321”工程不仅改变了我省公路养护的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养护技术手段和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还扭转了养路职工过去“技术素质低,养路机械化水平低,养护生产力低”的“三低”状况。
“安保”工程。“安保”工程即:“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截止xx年底,全局投入资金11503万元。自实施安保工程后,在全省机动车猛增至600万辆的情况下,xx年的交通事故比xx年下降39.8%,经济损失减少32.6,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09人,这是我省20多年历史上没有过的。“安保”工程,受全社会欢迎,都称这项工程为“救命工程”。
“人性化服务工程”。全局以为公路用户提供安全行车环境、为公路维护提供安全环境、为公路设施提供安全保障,的“三为”作为最高服务标准。围绕'实施安保工程,增设服务设施、规范标志设置;填筑会“吞人”的深侧沟;在主要交通路口、风景区设置人性化标志标牌;实施环境生态绿化工程,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路政咨询服务、温馨亲情服务、公路通行信息、路况信息服务、畅通便捷服务,打造公路人性化服务的民本形象。树立云南公路路况好、路风正、行车畅、效益高,安全快捷的良好形象。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以下难点:
(一)、云南公路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公路行业是一个社会性、技术性、服务性、综合性很强的部门,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需要从事公路行业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然而,当前公路行业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十.五期末,我省省管公路在编人员20206人,专业技术人才仅为299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4.3,技术工人15443人中高级以上技工仅占32.9,职工队伍素质偏低,文化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高素质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
(二)行业核心价值观缺失。
行业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职工对行业性质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是干什么的;二是对行业使命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三是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即公路行业现在如何;四是对行业前景的认识,即公路行业未来的发展如何。可以说当前绝大多数公路职工对上述四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全面的。
(三)行业文化与行业脱节。
公路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行为,目的在于规范管理行为,优化行业形象,增强品牌效应。当前的公路文化建设大都表现为提口号、拉标语、定制度,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停留在公路文化建设的外延和表象上,与公路行业的建设、养护管理等实践结合不够,没有把文化元素融入我们的行业。
(四)、对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
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问题认识欠缺,思路不清。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和监督方法;二是对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理解缺乏层次性、系统性、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渗透在公路行业职工内心世界中行业群体合力挖掘不够;三是对公路文化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模糊认识,有着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只要有公路不怕没路养”,“事业单位,不怕下岗”等传统思维方式。
(五)、行业文化建设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以效果推断程度、衡量水平。例如,一家单位路管好了养好了,经济效益上去了,似乎一好百好,文化建设必定是高水平的,给干部职工在认识上产生严重误导。这种以为行业文化一学就会地简单化认识是幼稚的与片面的。尤其是那种迎合政治需要,以偏概全的做法更是十分有害的。
第11篇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调研报告
,才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益。实现预防性养护应具备两个条件:(1)技术条件,包括道路及桥梁结构检测系统、路况评价预警系统、养护决策系统及成套养护设备;(2)机制条件,指养护管理体制及其运作模式,需要建立完善的养护决策、养护规划、养护调度及工程养护监理制度。
8、法规建设滞后,影响养护市场化进程。近几年来,一系列公路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公路法规体系尚不配套,尤其是高速公路管理与养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难以适应突飞猛进的高速公路建设和养护体制改革的要求,因此应加速制定高速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养护保障、养护定额等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建立完善养护系统,以实现养护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二、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存在问题的成因
1、重建轻养。自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目前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3.4万公里,并且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再用2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要达到8.5万公里。由此可见,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时期,建设任务很重,各地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将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高速公路项目的融资及建设上面,而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问题,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好,早期无须养护”的思想,没有充分认识到“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重要的发展”的真正内涵,因此导致高速公路养护资金被挪用挤占,养护体制缺乏创新等问题的产生。
2、体制不顺。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国家不断深化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一方面调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的积极性,解决了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混乱等问题。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混乱必然导致养护体制的不顺,尤其是“政、事、企”不分现象比较严重,养护管理套用计划经济模式,长期封闭运行,使得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长期缺乏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以及效益意识。
3、管养不分。由于各地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增长迅速以及养护市场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管养不分”现象比较普遍,许多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既是养护管理者,又是养护生产者,同时也是养护质量的监督者,这种管养不分的传统养护模式,很难实现养护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养护实施的严格性和彻底性、养护监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从而给高速公路养护带来诸多弊端。
4、垄断经营。长期以来,由于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管养不分,因此目前各地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基本上都是内部封闭运作,垄断经营,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公开性、透明度不够,离真正的市场化、社会化要求有相当的距离。这对于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容易导致养护效率低下、养护成本居高不下、养护人员过度膨胀等问题的产生。
5、规模不经济。目前,各地高速公路管理基本上采用“一路一公司”或“一路一处”经营形式,所管辖里程最多200公里左右,最短的只有十几公里。而大多数经营公司(或处)自设养护机构,这必然使高速公路养护无法达到最佳规模,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养护规模不经济,则容易导致养护单位无钱购置现代化养护设备或由于里程短出现养护设备闲置浪费现象,另外规模不经济也会导致养护队伍文化素质不高,养护技术不强、养护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6、规章不健全。为了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和交通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公路养护市场准入暂行规定》、《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管理暂行规定》等等。但是,由于目前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以省(市、区)为主,上述规章制度的颁布只是给各地高速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原则,指明了方向。各省(市、区)由于具体情况各异,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一,各种养护体制改革的具体执行政策及配套政策尚未完全出台,从而导致养护体制改革的混乱和问题的产生。
三、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养护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应加快高速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步伐,积极响应交通部提出的养护体制改革基本精神,理顺管理体制、建养并重、管养分离,同时打破垄断经营,健全各种规章,实现养护市场化、规模化及专业化运作。从改革实践看,自从“九五”期间交通部提出“管养分开、事企分离”养护体制改革原则以来,各地在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公路养护模式上,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和实践,全国涌现了以“上海模式”、“吉林模式”、“浙江模式”、“湖北模式”为代表的众多成功范例。在市场化改革实践中,已经显现出市场化养护的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1)事企分开,突出养护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有利于精简机构,可以改善人浮于事,吃大锅饭的局面。(2)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从事养护的企业进行自身的优化改革,有利于培育高素质的养护企业。(3)有利于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和养护质量。这些成功范例的出现以及其显示出来的市场化养护的优越性充分说明了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的可行性。在具体实施中,尤其应注意下面几点:
1、建养并重。要顺利推进高速公路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政府部门及高速公路管理机构首先要消除认识上的误区,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到建养并重,保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2、理顺体制。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做好养护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条件。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已经具有相当规模,高速公路运输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为此交通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高速公路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从有利于高速公路事业的大局出发,尽快建立起精简高效、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办事规范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
3、管养分离。高速公路市场化养护模式的实施就是要通过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价格机制等引入养护工作中,达到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的目的。为此,就应该逐步实现管养分离,将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所属的适宜于市场化养护工区、养护中心等与管理机构相分离,并通过合并、重组等形式将其培育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我发展、自我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独立产权”的养护企业。
4、监管到位。在高速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定位,即政府部门是养护市场的“掌舵者”,而非“划桨者”,它以自己的行政权威对高速公路经营公司、高速公路养护公司、高速公路养护中介机构的市场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同时制定有关政策及规则保障养护市场规范有序运转;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应该对养护市场准入、招投标、养护质量等方面加强监管,做到政府监管到位,保障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5、依法保障。市场经济本质是法制经济,在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中,应该以《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规为龙头,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有关法规的制定。政府部门应建立一整套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评价办法及检查制度,使高速公路市场化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减少改革风险,保证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12篇 公路养护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公路养护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区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意见》要求,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了大讨论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示范区、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通过这一阶段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我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调研如下:
一、我区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在示范区党工委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农村公路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为286.51公里,其中县道93.68公里,乡道23.27公里,村道166公里,二级公路47.58公里,三级公路83.6公里,四级公路155.3公里,全区农村公路中沥青混凝土路163.5公里,水泥混凝土路123.1公里,公路密度227.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全区8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基本形成了九纵六横的公路交通格局。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我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我区道路管理养护体系现状
目前,我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按照区政府20xx年制定的《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执行,将农村公路养护分为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按属地管理原则,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乡镇设立道路办,配备2名管理人员,通过区乡联聘、乡用乡管,对养护人员实行合同养护。区交通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安排养护工程计划,区公路站具体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并对乡镇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各乡镇道路办负责对养护人员的日常检查考核。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资金由交通局和乡镇共同对半承担,根据考核结果,交通局将日常养护资金拨付乡镇,再由乡镇计量支付。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由区公路站路政队负责全区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并指导各乡镇具体做好本辖区内公路管理工作。
三、我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还较为滞后;管理养护责任不能全部落实,养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养护机制缺乏活力、养护质量不高;乡镇养护管理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平衡等,直接影响我区农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具体表现在:
1、养护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区公路养护资金还未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安排,仅靠省交通厅拨付的正常养护经费用于公路养护,资金缺口较大。同时,由于燃油税费的改革,不再征收拖拉机等养护费,造成养护经费严重短缺。每年只能根据省上拨付的养护资金情况,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制定养护计划,致使有些道路需要维修养护因缺少资金而不能实施,迫使道路待病运行,更增加了损坏程度。
2、由于各乡镇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投入不足,养护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加之少数群众整体利益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致使乡、村公路的路产路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害。
3、治超工作存在困难。由于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普遍较低,加之我区交通路网发达,一些超限运输车辆对农村公路造成一定损害,目前,由于我区没有国、省干线公路,无法设立治超检测站,对农村公路治超,仅靠一辆流动检测车进行,从根本上无法解决治超问题。
4、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各乡镇虽都设有道路办,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机制,养护管理人员少,以至于个别村道存在失养现象。对于大中型养护工程,存在养护机械装备短缺,养护工程以人工操作为主,与规范化养护体制不相适应。
四、我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要求
按照省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陕政发〔20xx〕72号)要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按照统一领导、县管为主、分级负责、各方支持的原则进行,各县级人民政府为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筹集和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养护工作,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按照有路必养,确保质量的原则,应纳入政府的财政年度预算,并应随着农村公路里程增加、技术标准提高和地方财力增长,逐步增加养护资金。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主要由市、县财政按比例承担,县级财政统筹安排,市级财政给予补助,具体安排标准为:县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费和日常养护费,实行分专户储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接受本级财政部门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监督检查。
五、几点建议
1、建议区上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安排,专项列支,用于化解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良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道路的建设成本。
2、进一步健全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按照区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明确以政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交通局为行业管理责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加快乡镇政府管理养护体制的建立健全,配齐养护人员,加大管理的力度,使农村公路管理在组织、制度、养护标准、考核、资金保障等各方面规范化、制度化。
3、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进一步深化交通行业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建立专业化、机械化的养护施工队伍,使全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更加标准化、科学化。
今后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交通工作要服务于经济发展,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服务于群众快捷方便出行和实现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农村公路养管工作,进一步强化农村公路养管措施,力争用一至二年左右的时间,建立符合我区农村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69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
30位用户关注
53位用户关注
77位用户关注
95位用户关注
99位用户关注
31位用户关注
4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