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2023
为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为下一步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打好基础。最近我们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组织成立了调查组,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个别谈话、下发问卷等形式,对全镇个党总支和个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概况
镇党委下辖有个党(总)支和个党支部,共有党员人。个党总支分别是教办党总支、机械厂党总支和口琴厂党总支;个党支部中,有机关事业党支部个、农村党支部个和企业党支部个。通过调查,我们对全镇基层党组织进行划类分析,其中作用发挥好的党(总)支部个,占总数的%;较好的个,占总数的%;一般的个,占总数的%;软弱涣散的党支部个,占总数的%,总体较好,略有问题。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几年来,镇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市委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我镇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
1.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相结合,全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镇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和大局,把党建工作目标和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和推动了中心任务的完成,把党建工作做到了实处。
2.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辟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领域。镇党委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变化,不断更新党的基层工作理念。一是更新组织建设理念,注重研究各类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途径,做到各有侧重、分类指导。二是更新党员价值理念,通过给在职党员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强化党员意识,拓展党员参与社会工作的领域,使党员的价值在更多更广的领域得到体现。三是整合党建资源的理念,充分认识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增强自身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实施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实现对政治资源和组织资源的整合和运用。
3.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我镇把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作为一项硬性任务,从教育培训入手,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自觉性。通过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等理论知识的教育,提高了广大基层党员的素质,不断增强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
4.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制度,保证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镇党委坚持以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为根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村务和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促进了党的生活正常化,规范化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5.实行镇领导挂钩责任制,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驻村镇领导通过帮助所驻的村和企业建班子、强队伍、订制度、抓落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全镇名正、副科级干部每人驻一至两个村和若干企业,同村、企党员干部一道研究工作,制定措施,解决问题。镇党委实行定期调查汇报检查制度,对指导不到位的及时提出批评和指导意见,对工作不力,出现问题的追究领导责任,并及时总结不足,研究下步改进措施,真正把镇领导挂钩负责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有效的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近几年来,镇党委按照中央及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全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从调查情况看,我镇农村党建工作开展的还很不平衡,在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两个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党员混同于普通群众。总的来讲,大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是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精神和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少数党员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弱化,党员意识有所退化,只顾个人小家庭,对国家和集体的事不管不问。有些年龄大的党员由于年迈体衰,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无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年轻党员虽然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生机活力等方面占有优势,但这部分党员流动性强,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2.个别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组织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落实。调查发现个别党支部存在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发现了个软弱涣散支部:其中防水公司等个支部,班子严重缺额,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配备长期不到位;马桥建筑公司等个支部,半年以上没有正常开展组织生活。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形成了不利的局面。还有部分党支部班子不团结,尤其是个别村两委班子严重不协调,各唱各的调,甚至互相拆台,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损害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
3.部分基层组织班子事业心不强、责任目标不明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个别党支部成员尤其是支部书记事业心不强,素质能力较差,加上责任目标不明,没有树立起干好党的事业、做好群众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上不思进取,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干一番事业的精神,导致班子弱化、工作散漫,上边政策不清、下边情况不明,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更无从谈起,党员群众对其很不满意。
4.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实效性。有的党(总)支部不能把上级布置的党建工作任务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及有利条件,反而当成工作负担。把开展组织活动仅限于传达上级文件和中央精神,读书读报,不能把开展活动与本村、本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学习深度不够;有的党支部组织活动变成了业务工作会,失去了应有的政治性、思想性和严肃性,对党员的思想动态过问较少,思想教育的方法很少采用。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通过调查我们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尽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全面提速,改革不断深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面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上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一是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不适应。有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还不完全适应这种快速的、跨越式的发展形势。有的固步自封,固守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还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二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不适应。有的基层党组织思想观念陈旧,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进党的工作,使党的工作出现机关化、行政化的现象。三是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而事实上我们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强。
2.部分党组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抓中心忘党建,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两张皮,有的是职能错位,履行党务职责较差。有的职能部门对基层党组织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对基层党建情况不明,出现谈行政业务滔滔不绝,说党建工作一窍不通的现象。部分党员干部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没有把抓经济工作与抓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工作只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出现了都管、都不管的现象。
3.部分村党支部工作思路不清,发展农村经济办法不多。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能力不足。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部分村没有长期发展规划,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不能从传统种植结构中解脱出来,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不宽,办法不多,不能满足群众致富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严重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4.党员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党员作用的发挥。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经过调研分析,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出现老龄化现象严重,学历层次偏低。由于年龄结结构老化,导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由于文化知识素质低,有些党员干部在发挥作用上显得有心无力,存在着三个不适应:一是独立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与群众盼望致富迫切心情不适应;二是有的党支部班子成员政策水平不高,有私心杂念,与群众要求公开、公正、公道的迫切愿望不适应;三是依法行政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不适应。
5.个别村干部更换频繁,财务交接不清。调查发现大多落后村,一是干部难选、更换频繁,二是财务制度混乱、交接不清。导致遗留问题年复一年,群众积怨深,新上任干部工作难开展,并且每任干部互不服气,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短期行为严重,根本无干事业的长远打算。财务交接和财务公开都没搞好,财务监管失控,双代管执行不好,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有的村民理财小组人员只是村干部报个名,从没理过财,开过会,财务公开避实就虚,只是做个样子,长此以往导致财务收支失去监管,难免负债越来越重,问题越来越多,造成村级工作开展十分被动。
四、对策和措施
(一)健全组织,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好基础。要真正做到基层党组织健全完善、坚强有力,确保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空白,覆盖到基层所有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一是应建未建的要建,符合单独建立党支部条件而没有建立的,要抓紧组建;正式党员不足人的单位,要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尽快建立联合党支部。二是花大力气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属于支部班子或负责人缺乏战斗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要及时调整;属于班子成员缺额不齐的,要充实加强;属于一时没有合适负责人人选导致软弱涣散的,上级党组织要及时下派优秀干部任职。三是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没有一个好的载体,即使党员有发挥先进性的愿望,也很难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活动,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我镇将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好以争做五好党组织、争做优秀党员的双争活动和以学理论、学技能,比党性、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比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风建设、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增强广大党员的发展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探索出一条开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三)选派机关干部回村任职,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镇党委从实际出发,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后决定从机关选派一批优秀同志到村任职,一方面解决这部分村选人难的问题,充实后进村班子;另一方面使这些年轻党员干部自身得到锻炼。我镇将结合下一步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按照双强标准,选准配好村支部班子,尤其是选好支部带头人。镇党委经过认真分析基层党组织状况,摸清实底,组织了专门工作班子,尽职到位抓基层班子建设,继续抓好两推一选,试点搞好公推直选,选准选好支部班子,在选人上做到思想解放、视野开拓,大力从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促进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以有效解决党员、干部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明确任期目标,以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来强班子,带队伍。
(四)认真抓好后进村财务整治工作,有效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在抓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抓村级财务整治工作。财务不清是农村矛盾的焦点,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堵住漏洞,消除群众疑虑,化解干群矛盾,要通过民主手段健全民主议事、民主理财制度,切实发挥他们的监管作用,不要流于形式。村务、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一定要让群众信得过。对因干部更换财务交接不清的镇将成立专门班子,办理交接,理清头绪,建立往来帐,通过建章立制,切实把村级财务管理好,特别是对村级与群众发生的债务,要制订具体措施加以消化。要严格控制支出,严格管理,有效遏制财务制度混乱的现象,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第2篇 三严三实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在盟委的领导下,xx地区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机制载体创新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管理经济转型、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xxx现有基层党组织66个,其中,基层党委6个,分别为哈拉盖图农牧场党委、乌拉盖牧场党委、贺斯格乌拉牧场党委、巴音胡硕镇党委、公安党委和机关党委,有党总支3个,党支部57个。有党员1079名,其中,农牧民党员85名。
第3篇 2023年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和团结农民的坚强堡垒。xx多万名农村党员是带领农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因此,如何按照十八大的部署和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通过采取座谈交流、实地查看、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全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区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和机制,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发挥服务作用上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服务组织体系逐步健全。各地采取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多种方式,在维稳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业园区、产业链条中建立党支部或功能党小组,不断优化组织设置模式。对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先行建立群团组织,以群团组织为纽带,延伸党的触角,实现村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探索推行农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现了行政村、责任网格、小组三级组织网络全面覆盖。全区农村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和农村中心学校、卫生所、防疫站等基层乡镇事业单位党组织覆盖率达到了99%。
(二)服务帮扶机制逐步建立。把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更好地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民需导向、直面农村的服务帮扶体系。一是建立了以“下基层”活动为主体的多种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全区3.7万名机关干部全员下基层,进村入户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各地也建立了形式多样的联系群众机制,如灵武市“五送两带一包”活动、贺兰县“两集中两优化两满意”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等。二是健全常态化民情收集、办理和反馈机制。全区“下基层”活动建立以县为枢纽的工作机制,统筹解决各类问题。各地探索建立了“5188901民生专线”、政务微博等民意收集、民情分析、民事办理制度。三是健全统筹城乡的服务帮扶机制。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连心工程”,通过“三连”结对方式,形成城乡基层党组织整合联建的新格局。设立农村党员“双带”资金,目前已发放6批800万元,在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地广泛开展了党员承诺、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提供资金、项目、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帮扶支持,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党建工作互促、困难党员共帮、为民实事同办、和谐社会联建。
(三)服务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坚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上下联动,加强农村党组织的服务平台建设,努力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服务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设立200万元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专项资金,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在沿黄城市中选择试点推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银川市设立村(社区)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市、县财政每年支出7000多万元,按照行政村每年不高于20万,社区每年不高于10万的标准给予支持,提高基层党组织为民办事能力。二是扎实推进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社区组织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力度,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目前,全区所有行政村都已建成功能比较齐全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大多数活动场所面积达到100平米以上。三是全面加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在已有县、乡、村党员服务中心(站、点)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党员服务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的整合,打造共享共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党员服务和便民服务相统一。四是积极构建农村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各地着力加强以工作网站为重点的组织工作信息发布平台、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重点的党员教育平台、以基层党建工作手机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党内信息互通平台、以微博为重点的党群即时互动平台等建设,着力打造功能齐全的党建工作信息平台。探索建立网络党支部、网络党校,大力推广网上宣传党建知识、受理入党申请、接转组织关系、开展组织生活等。五是着力打造党代表工作室。自治区制定了《关于在全区乡镇(村)和街道(社区)建立党代表工作室的指导意见》,并召开现场会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到xx年全区乡镇(村)、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都要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党代表工作室,充分发挥党代表工作室深入联系服务基层党员和群众的作用。六是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建立村干部“两提三保”待遇保障机制,对连续任职20年以上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给予一定奖励补贴,全面落实村干部任职补贴“不低于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倍”的硬指标。大学生村官待遇比照各地新录用公务员工资标准发放,并缴纳相关保险。
(四)服务考核评价方式逐步完善。在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方面,突出群众满意的导向,努力赋予群众更大的话语权、评价权、监督权。一是深入推进群众评议工作。各地认真总结推广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群众评议的有效做法,在xx年基层组织建设年分类定级工作中,分领域组织党员群众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情况作出评价、提出意见,把群众评议与年度考核、党员民主评议、行风评议等工作相衔接,推动群众评议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二是优化农村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指标。在基层组织建设年考核中,引入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满意度指标,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的关键指标。三是注重考核评议结果运用。xx年在全区乡镇推行“两管三评一推优”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对乡镇领导班子管理考核。开展农村党员“评星定格”活动,定期对党员党性进行分析评议。深入开展“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工作,坚持把服务党员群众情况作为专项述职的重要内容,把服务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切实发挥评议的导向性作用。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全区各地在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方面认识到位,行动积极,开展了有益探索,但工作开展的深度、广度有限,需要各级党组织在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和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和服务作用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和实践。《调查问卷》中,“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一项,选择“思想认识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的占25%,选择“工作经费短缺,无法开展服务”的占30.6%,选择“人员素质、配套设施落后、限制了服务”的占24.8%,选择“活动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未形成长效机制”的占29%;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关键”的看法,比例最高的是“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基层的服务保障能力”一项,占25.8%。这些数据反映出目前我区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有:
(一)服务意识不到位。树立牢固自觉服务的意识,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思想基础。从调研情况看,一些乡镇、村党组织和党员对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认识比较模糊,服务党员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还存在“官本位”思想意识,以及受计划经济时期重管理的工作模式影响,服务意识、服务理念尚未真正树立起来。
(二)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到位。如在“下基层”活动和各地开展的其他一些联系服务群众的活动中,如何实现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有效地联系与服务基层党员群众,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一些地方群众诉求渠道不畅通,群众的正常诉求得不到反映、解决,最终演变成持续不断的上访,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
(三)服务保障能力不足。建设服务阵地、打造服务平台,是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基础。目前,全区仍有52.87%的村、社区党组织年度党建工作经费低于1万元。此外,农村党员队伍年龄普遍偏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后继乏人、知识老化、能力弱化的现象比较突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弱、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等现状也制约着村级党组织服务能力的提升。
(四)服务标准及评价体系亟需完善。目前,受重视程度、工作基础、物质条件、党员队伍素质等因素制约,各地在探索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方面进展不够均衡,做法各不相同。如在部分市、县(区),已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化、网格状的党组织服务体系,有的还很不完善。目前,由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准确定位、评价体系尚不统一,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开展服务工作缺乏统一标准和要求,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基本还停留在摸索阶段和层次。
三、对策建议
通过对我区目前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调研,我们认为,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从认识上提高,从功能上强化,从机制上健全,从保障上增强,逐步形成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党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让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成为基层党组织的自觉行为。
(一)要提高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首要任务是提高乡村干部的服务意识,明确自身功能定位,把握好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党的xx大提出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党的十八大和xx同志一系列讲话明确指出,要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这就决定了基层干部要将思想认识统一到“服务”这一核心要求上,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意识。一是服务大局。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始终把农村党建工作置于发展大局中来思考、来把握、来推动,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科学发展的高度对接、深度融合,把握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使农村党组织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二是服务民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富民利民政策,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创造条件,帮助群众解决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实际困难,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服务群众。牢牢牵住群众利益这个“牛鼻子”,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增强新形势下服务群众工作能力,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四是服务党员。进一步健全完善关怀服务、素质提升、互助服务等制度机制,保障农村党员民主权力,使广大农村党员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关爱和温暖,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全面覆盖的服务组织体系是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前提。要主动适应城乡协调发展新形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要求,着眼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不断创新农村党的组织设置,密织农村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网络,构建全面覆盖的服务组织体系,做到党员全员参与、党组织全面覆盖;积极拓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的覆盖,根据农村村庄规模、产业布局、组织形式、党员流向等发展变化,在规模较大、党员较多的村建立党委或党总支,在自然村、村民小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把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到农村社会各个层面。
(三)要健全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这个重点来深化。一是打造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一体化服务平台。要加强各级党员服务中心、农村民生服务中心等有形阵地建设,积极搭建民意表达诉求平台、便民服务平台、助民增收平台、惠民保障平台、安民稳民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健全远程教育网、党建网、手机网等网络服务阵地,不断增强服务功能。二是拓展多样化、便民化的服务渠道。要完善一线工作法、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考核和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有效做法,积极组建以党员____网格服务团队,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三是完善经常化、制度化的服务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下基层”及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制度,不断完善“搜集、分类、流转、反馈、督查”群众反映问题五步调处机制,做到思路在一线谋划、工作在一线推动、矛盾在一线调处、成果在一线体现。
(四)要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一要完善农村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全面推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统筹抓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工作。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统筹设置机制、城乡一体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城乡互帮互助机制,推动城市和机关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努力使城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目标相协调、工作部署相适应、工作成效相促进。建立村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拓宽群众参与监督评价农村党组织服务业绩的渠道,努力形成组织评价机制,确保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着眼于增强党组织助推经济发展的功能,采取“产业+服务”、“支部+协会+基地”等方式,把党组织触角延伸到新型社区、产业链条、合作组织上,通过实现共同利益把农民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二要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农村党务工作者队伍,鼓励机关干部到农村挂职任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党组织书记,探索在村级组织配备专职党务干部,充实工作力量。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自荐公推民主选、跨村任职能人兼等方式,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选拔上来。抓好农村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梯次培养使用机制。加强教育培训,坚持严格管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加大考核激励力度,统筹解决农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动力和创业环境问题,通过办理养老保险、逐步提高待遇、定期走访慰问、机关事业单位定向考录等方式,激励引导农村党组织书记热心服务群众。三要加大工作投入,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提供物质保障。健全和完善农村党建工作激励保障机制,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方支持、农村党组织自我补充的多元化基层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村党组织活动有经费、有场地的问题,确保村干部报酬待遇增长幅度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推动各类资源向农村倾斜、重心向农村下移,为农村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拓展村级阵地服务功能,保证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发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探索建立经济薄弱村财政专项扶持制度,“输血”与“造血”并重,努力实现富民强村。
第4篇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者。近几年来,大地乡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机制载体创新抓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管理经济转型、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从中也反应出基层组织在
不同程度上存在了的问题:
一、我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
(一)、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培训机制缺乏。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干部培训长效机制能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也是基层工作新的尝试与探索,这对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的执政能力,巩同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基层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当前村级基层组织队伍缺乏干部的执政、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组织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二)、基层组织干部后备队伍机制难以稳定。我乡外出人口流动量大,村级干部队伍中有大部分外出经商、务工,村级工作的效率难以保障,大部分青年农民常年在民营企业打工,流动性较大,无暇顾及政治进步,在发展党员上还不够主动、积极。部分农民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加上组织本身对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吸引力不强,导致了农民入党人数减少,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比例失调,党员后备来源趋于减少。很难做到“选优配强”的后备工作。有很大程度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
(三)、基层组织建设的凝聚力不够。组织凝聚力直接影响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凝聚力不够会导致党的政策在向农村推进过程中缺乏吸纳力和渗透力,使政策效应大打折扣。一些农村基层干部间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部分干部缺乏服务农村、致富农民的能力。村“两委”关系理得不顺、工作相互拆台、相互指责,闹不团结的现象,以致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四)农村基层党员年龄结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党员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尽管农村党组织在培养和发展党员时,比较注重各阶层党员结构和年轻化、知识化,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村级组织干部队伍的素质状况仍不容乐观,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相当一部分发展对象仍然集中在乡镇机关、学校及村干部当中,即便发展了一部分素质较高的青年农民入党,也大多流动到外面打工,或从事其他行业,能留在农村务农和工作的很少。农村基层党员年龄偏高、素质偏低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与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农民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一切向“钱”看,在金钱至上观念的支配下,无意向组织靠拢;农村基层干部对青年农民的吸引力减弱。党员后备来源趋于减少。
二、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困难的对策和措施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成就中的不足,如果不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必将影响党的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一)把培养、选拔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放在农村党建工作的第一位。
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村级党组织书记不仅是组织内党员干部的带头人,还是全体村民的带头人和引路人。因此,培养、选拔好组织的带头人是解决当前组织建设难题的关键。摸清调查、培养后备“村官”。普遍采用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方式,多中选好,好中选优。
(二)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模式,扩大组织工作面。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党员从业多样、流动性强,原有的村党组织受到地域的局限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可以创新组织设置模式,打破按区域设置党的基层组织的传统模式,在面广量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里建立党的组织,特别是对致富愿望强烈、致富技能较高的青壮年农民的吸引力更大,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难、年龄结构老化等方面的难题。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教育体制,实行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接受培训教育常态化。
农村党组织建设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与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陈旧的思想观念分不开的。农村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村党组织书记往往处于“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境地。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教育制度,依托党校等教育平台,对村党组织书记等村级干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培训。建立一套及时、科学的农村基层难点、热点问题反馈机制,将反馈信息进行梳理、归纳,作为村干部培训内容,不断提高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篇 2023年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发展,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2023年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近几年来,在盟委的领导下,xx地区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机制载体创新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管理经济转型、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xxx现有基层党组织66个,其中,基层党委6个,分别为哈拉盖图农牧场党委、乌拉盖牧场党委、贺斯格乌拉牧场党委、巴音胡硕镇党委、公安党委和机关党委,有党总支3个,党支部57个。有党员1079名,其中,农牧民党员85名。
(二)今年以来党建工作总体进展情况
按照全盟“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提升年”主题活动的要求,以落实先进性教育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为载体,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双链双推”、国有企业“五个一”、“三创一落实”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以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为核心,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教育培训上,xx地区党委从中心组学习入手,健全了学习培训、理论研究、缺席补课等制度,坚持每月安排两个集中学习日,安排专人备课,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表率。在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上,出台了《xxx干部教育培训办法》、《xxx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各项制度,并实行“一人一档”,引入考学、评学制度。同时,每年安排不少于30万元的专项培训经费,用于对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全方位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干部走出去,参与招商引资,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多角度提高干部谋发展、抓发展的能力。近两年以来,xx地区先后组织60余人次,分别赴江苏华西、霍林郭勒市进行了学习考察,选派2名年轻科级后备干部到沈阳、温州进行为期一年的驻地招商。培训中,注重发挥党校为主体,组织、宣传、党校、就业、涉农涉牧部门多方参与的培训资源。年内,投入资金建成了藏书万册、面向全社会公开的图书阅览室和占地200平米的党员教育培训阵地;邀请区内外专家举办专题讲座5期,培训党员干部540人次;组织巡回宣讲15场次,培训1500余人次。
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加大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力度,改进了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年初,在xx地区范围内,首次采取不定向全员民主推荐形式提名科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并通过公开选拔形式选拔科级领导和后备干部,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做到了多渠道选贤任能。同时,通过实施县处级领导、直属科局、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基层制度,强化领导干部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能力,通过落实日常跟踪考核,建立实绩登记簿制度等,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整体转变。
二是以机制载体创新为目标,全面加强城镇社区党建工作。继续推行处级领导联系社区机关责任制和党建工作分析通报问责制,加大对城镇党建的帮扶指导力度。年内,将社区的办公经费由原来每年的3000元提高到5000元,将社区人员工资由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20元,并适当提高了社区人员在计生、就业保障服务方面的补助。为社区全部配备了电视、电脑、vcd等设备,通过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服务承诺、党员挂牌服务等一系列制度,强化了社区党支部的服务功能。同时,在xx年已实现每个社区200平米活动阵地的基础上,今年又为努日音化社区新建总面积750平方米的三层街面楼房。为具备条件的社区全部开通了远程教育,并利用网络举办远程培训7次,培训党员干部400余人次。机关党建工作主要以“三创一落实”活动为抓手,按照年初有目标、年终有结果的要求,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方面,我们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xx地区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调查摸底工作,并采取“挂、靠、联、派、建”的方式,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年内,对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7个经济实体选派了13名党建指导员,并明确9名处级领导为联络员,负责指导、协调党务工作。对在xx地区周边的企业,如大青山肉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与经济局成立联合支部形式进行管理。对党员数量较多的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初进行了摸底排查后,出台了组建党委工作方案。拟通过选举方式在该企业组建一级党委。预计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均可组建党组织。
三是以推动“两转双赢”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牧区党建工作。结合镇、嘎查村班子换届工作,有计划地配强配齐了基层领导班子。在镇一级领导班子中,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配备35岁以下年龄干部2名。在嘎查村班子换届中,注重将“三向”培养对象选入班子,嘎查村党支部班子平均年龄40岁,较上届下降1岁,“两委”班子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3名,占班子总数的72%。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官配备率达到100%。注重基层阵地的改善,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今年投入10万元启动了乌兰哈达阵地建设,并通过财政预算10万元用于远程教育的前期投入。同时,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待遇,将嘎查村干部工资由每月200元提高到400元,办公经费由每年5000元提高到xx0元,实行按季度拨付。每年还安排基层干部不少于两次的外出考察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今年4月,组织部分嘎查村干部赴通辽、吉林等地就日光温室、暖棚建设等进行了学习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与相关地区签订了5.8万只鹅雏的购买合同,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成功引进西门塔尔牛196头。至目前,嘎查村农牧民共投资266万元,引进西门塔尔牛458头、大鹅64000只,有力地推动和加快了走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养殖业的步伐。
注重强化农牧区党建的典型引导作用,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xx地区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统一规划、管理。今年以来,xx地区围绕服务大项目、黄牛改良、乌羊提纯复壮、生态移民等内容,选树典型示范户46户,捆绑投入扶持资金480万余元,并通过观摩互访、座谈交流及印发宣传册的办法,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在典型的带动下,目前,xx地区已有540名农牧民成功实现了转移或转产。
(三)党建工作问责制履行情况
深入落实旗县市(区)党委有关领导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目标,实行xx地区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场镇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嘎查村、分场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的“三级党组织”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完善了xx地区、场镇两级基层党委主要领导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目标,将责任目标细化、量化、逐级分解到相关部门,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建立了处级领导、直属科局联系嘎查村、分场制度。目前,xx地区9名党政领导、32个直属科局及100多名科级领导干部在9个嘎查村和16个牧业支部都建立了帮扶联系点。同时,健全和完善了领导小组例会、问责汇报、分析调研以及联席会议等制度。至目前,xx地区党委书记先后主持召开2次党委会、3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次基层党建汇报会议,专题听取了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提升年、嘎查村活动阵地利用、基层领导班子教育培训管理、远程教育等方面的汇报。并就提高社区干部待遇和经费等问题,形成了专题纪要,对近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与此同时,建立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党委定期问责,组织部经常督查和场镇党委日常督促的逐级督查责任制,每年由xx地区党委组织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督查不少于4次。结合实绩考核和基层组织建设半年汇报,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进行通报、点评。各基层党委结合推进重点工作,对所属嘎查村、分场进行日常督促。通过逐级督查,掌握实情,寻找差距,督促推进,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
二、当前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年龄老化,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带领农牧民群众致富的本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是党建与经济工作不能很好地融合促进,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仍有差距,一定程度上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
三是国营农牧场党建一直列入城镇党建工作范畴,按照城镇党建模式管理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上级对口资金来源极少。四是随着草牧场“双权一制”的落实,农牧民居住高度分散,如何提高活动阵地利用率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对此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按照盟委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抓好党建责任制的落实,以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性为目标,强化党建机制载体创新,全面推动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xx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有效推进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在抓任务落实上,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机制,按照年初责任状,严格落实目标、分析、问责、通报四项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例会、联席会议的作用,强化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人员、经费、场地等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二是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在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嘎查领导班子上下功夫,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现场交流等多种途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论政治、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尤其要注重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富能力。同时,采取公开选聘方式,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聘用工作,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切实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
三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基层活动阵地的投入和使用力度。年内,力争高标准完成努日音化社区和乌兰哈达阵地建设,并配备配齐各项设施,解决“有场地办事”的问题。对国营农牧场党组织,在切实抓好目标任务落实的同时,多方争取筹措资金,着力解决活动阵地缺乏和阵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并逐步理顺所属关系,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在机关党建方面,要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着力落实四个长效性机制,强化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和党建意识,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
第6篇 城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近期,我们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区部分街道、社区、农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对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和认识,对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目前,城区共有基层党工委xx个,党委xx个,党总支xx个,党支部xxx个,党员xxxx名。近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形势从总体上来讲是好的,呈现出不断加强和改进的趋势,特别近两年来,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通过实施“党建网联工程”,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了新气象,发生了新变化,党员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建设“四宜”城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有不适应的地方,需要用改革的精神,发展的办法去研究解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强,政治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一是部分单位党政“一把手”角色定位不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同经济和业务工作割裂开来,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了业务工作上,忽视了支部书记的责任,对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不热心,存在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致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党建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二是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经济和业务工作不够熟悉,对大局缺乏了解,找不到基层党的建设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三是有的尽管能够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开拓进取、迎难而进的劲头不足,工作成效不明显。
(二)少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组织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一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在农村,由于没有成规模的村办企业,村集体收入普遍较少,而村级债务负担比较重,据统计在xx个村(菜场)中,年集体收入少于xx万元的x个,入不敷出的村xx个,年收入达到xxx万元的村仅有x个,集体经济薄弱使修路、敬老等公益事业无力去办,村级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同时群众由于得不到实惠,对干部缺乏信任感,普遍存在“个人顾个人”思想。在社区,基本没有集体收入,而区财政下拔的办公经费一年仅xxxx元,连最基本的办公所需耗材都难以满足,社区党支部想组织党员开展一些活动,或奖励一些工作成绩突出的党员,都苦于经费无法保证和落实,许多想法、思路都“落空”了,久而久之,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二是“无地方办事”问题突出,这点在社区表现尤其明显,据统计,目前xx个社区中还有x个社区没有办公场所,办公场所面积不足xx平米的有xx个,xx-xx平米的xx个,阵地建设步伐仍较缓慢,如和济社区党委,现有党员xxx名,而借用的办公场所中党员活动室面积不足xx平米,严重影响了组织活动的开展;三是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尽管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农村、社区干部职务补贴和激励机制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整体来看,村、社区干部待遇仍然偏低,以xx年为例,农村主干年平均岗位报酬xxxxx元,“两委”委员平均岗位报酬为xxxx元;社区主干平均岗位报酬xxxxx元,“两委”委员平均岗位报酬xxxx元,明显低于在岗职工平均岗位报酬水平,同时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也未建立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少数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不高,人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部分党组织班子成员特别是农村干部的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不相适应,部分农村干部“双带”能力不强,责任意识淡化,群众威信不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办法不多,在当前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形势下,村级组织必须思考“干什么”、“怎么干”的课题,村干部必须成为“复合型”、“市场型”、“民主型”的干部,但目前,我们的村级党组织和村干部还没有实现这种角色的根本转变,突出表现在工作职能、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上,没有把工作重心定位到研究市场、招商引资、发展项目上来,同时,部分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不强,不善于或不会运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来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问题,缺乏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比较薄弱,队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在调研中发现,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年轻党员比例较小,党员队伍年龄老化。这个问题在农村、社区和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农村青年大多数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较难;部分改制和停产企业多年来未输入年轻力量,发展党员后继乏人;近两年新发展的xx名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党员中有xx名因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后流出城区;而离退休回村、回社区党员逐年增多,从而造成了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截止xx年底,全区xxxx名农村党员中,xx岁以上xxx名,占xx%;xx岁以下党员xxx名,仅占xx%;全区xxxx名社区党员中,xx岁以上xxxx名,占xx%;xx岁以下党员xxx名,仅占xx%;二是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比较薄弱。在教育方面,多数党内组织生活仍以读报纸、学文件为主,与工作实际结合不紧,远程教育网等现代教育手段未能有效利用,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不少单位还经常因为工作忙或人员外出不易集中而减少活动次数,组织生活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和随意性,个别支部仅在每年“七一”组织一次活动,还有部分支部,为了保证参会率采取发放5-50元“书报补贴”、“误工费”的办法,但“三会一课”制度的执行依然困难。在管理方面,对那些不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不自觉参加党内生活、不主动交纳党费的党员缺乏严格有效的组织处理措施,大部分的流动党员都是在外出前或返乡后一次性交纳全年党费,个别党员甚至几年联系不上。在监督方面,党内监督的方式方法都比较软弱,在调研中发现,xx街道xx社区有1名xx年无法联系、未参加组织生活、未交党费的党员,党支部一直未采取组织处理措施,这些现象的存在反映出在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有很多缺失。三是党员先进性体现不够明显。受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党员政治热情、荣誉观念淡漠,再加上支部工作同中心工作缺乏有机融合与渗透,致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在服务群众和经营管理中充分体现出来。特别是接管的改制企业党员,存在人户分离较多、流动就业较多、不满情绪较多的“三多”现象,导致这部分党员联系不方便、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对社区党组织不认同等问题,很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运行不顺畅,机制优势未能充分显示。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因身兼数职,既管党务又管政务,存在岗位职责不清、任务分工不明,抓不住党建工作重点,甚至忽略了党务工作。二是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不自觉。有的正副书记集体领导观念不够强,遇事喜欢个人说了算,不想发挥成员的作用,甚至担心发扬民主不利于集中;三是党建考核机制不完善,多数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因指标较为笼统,难以量化,且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控措施和制约手段,导致党建工作的考核操作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当前,我区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的作用更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__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抓好政治教育,增强先锋意识。要从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要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树好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党组织在安排布署工作的时侯,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和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注重发挥党建的龙头带动作用,切实把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之中。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推动“党建网联工程”的实施,发挥网格优势,创新组织设置,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立足夯实基础,下大力气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要继续抓好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以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为契机,进一步选强配齐支部领导班子,切实加强基层党务培训,不断提高支委会的整体素质和领导水平,切实提高社区、农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工资待遇等,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把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成为坚强领导集体。二是要着力发展集体经济。要结合实际,找准突破点,依托现有的经济条件和优势,做活工农结合文章,拉长产业链;通过广泛招商用活外来资源,盘活闲置资源,拉动项目建设;利用自然条件优势,构建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产业带,带动旅游沿线村的经济发展;三是抓好活动阵地建设。要加大区财政投入力度,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共建单位扶持,多方筹措资金解决社区活动场所问题,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同时,要落实党组织活动经费,建立党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新机制,提高党组织自主活动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着眼发展需求,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要采用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组织培训、示范点建设、大学生村官“一帮一”等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综合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班子每位成员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市场经济的摔打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二是要加强作风建设,使每位成员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抓实干,吃苦耐劳;三是要加强能力建设,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党员干部进行政策法规、市场营销、现代技术、产业调整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培养他们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实地培训,现场学习,培养开放意识和开拓精神,提高带民致富的本领。
(四)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基层党校、远程教育、网络媒体等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党员进行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就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二是加大发展力度,充实后备力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中的优秀青年的教育和引导,把优秀青年人才吸引在党组织周围,使其积极向党组织靠近。三是创新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内容上,要把学习文件、了解上级精神与学现代知识、学业务、学法律、计算机知识等结合起来,增加广泛性;在教育形式上,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请专家教授大课、到爱国主义基地和党建模范支部参观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吸引力;在教育时间上,原则上要保证每月一次,但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统筹安排、灵活开展。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党员管理监督机制,使党员的言行自觉落实到组织的管理监督和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引导党员树立良好形象。特别是对接收的改制企业党员,要进一步理顺组织关系,按党员居住地、工作单位为准,及时合理接转组织关系,解决人户分离问题;要创新管理方式,分类进行帮扶,通过开展创业培训、实用技能培训、开发公益岗位等,为下岗失业党员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
(五)健全工作制度,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党(工)委、党总支(支部)在党的工作中的应有作用。一是建立和完善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以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且制定的《创建“五型”党组织量化考核细则》和《“双亮双争”党员品牌活动考核细则》为参考依据,将党建工作考核与各单位中心工作相结合,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量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二是健全和完善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健全完善以党建联席会为主的协调机制、以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社区“三议两公开一监督”的决策机制、以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的监督机制、以岗位目标承诺和党员承诺为主的管理机制,以民主评议、结对帮扶、设岗定责、关心激励为主的党员发挥作用长效机制,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环境。三是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疏通和扩大党内民主渠道,强化党内民主参与的力度,使党员能够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发挥集体智慧,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第7篇 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在盟委的领导下,xx地区党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机制载体创新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管理经济转型、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xxx现有基层党组织66个,其中,基层党委6个,分别为哈拉盖图农牧场党委、乌拉盖牧场党委、贺斯格乌拉牧场党委、巴音胡硕镇党委、公安党委和机关党委,有党总支3个,党支部57个。有党员1079名,其中,农牧民党员85名。
(二)今年以来党建工作总体进展情况
按照全盟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提升年主题活动的要求,以落实先进性教育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为载体,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双链双推、国有企业五个一、三创一落实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以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为核心,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教育培训上,xx地区党委从中心组学习入手,健全了学习培训、理论研究、缺席补课等制度,坚持每月安排两个集中学习日,安排专人备课,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表率。在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上,出台了《xxx干部教育培训办法》、《xxx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各项制度,并实行一人一档,引入考学、评学制度。同时,每年安排不少于30万元的专项培训经费,用于对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全方位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干部走出去,参与招商引资,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多角度提高干部谋发展、抓发展的能力。近两年以来,xx地区先后组织60余人次,分别赴江苏华西、霍林郭勒市进行了学习考察,选派2名年轻科级后备干部到沈阳、温州进行为期一年的驻地招商。培训中,注重发挥党校为主体,组织、宣传、党校、就业、涉农涉牧部门多方参与的培训资源。年内,投入资金建成了藏书万册、面向全社会公开的图书阅览室和占地200平米的党员教育培训阵地;邀请区内外专家举办专题讲座5期,培训党员干部540人次;组织巡回宣讲15场次,培训1500余人次。
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加大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力度,改进了干部初始提名方式,年初,在xx地区范围内,首次采取不定向全员民主推荐形式提名科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并通过公开选拔形式选拔科级领导和后备干部,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做到了多渠道选贤任能。同时,通过实施县处级领导、直属科局、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基层制度,强化领导干部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能力,通过落实日常跟踪考核,建立实绩登记簿制度等,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的整体转变。
二是以机制载体创新为目标,全面加强城镇社区党建工作。继续推行处级领导联系社区机关责任制和党建工作分析通报问责制,加大对城镇党建的帮扶指导力度。年内,将社区的办公经费由原来每年的3000元提高到5000元,将社区人员工资由每人每月4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20元,并适当提高了社区人员在计生、就业保障服务方面的补助。为社区全部配备了电视、电脑、vcd等设备,通过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服务承诺、党员挂牌服务等一系列制度,强化了社区党支部的服务功能。同时,在2023年已实现每个社区200平米活动阵地的基础上,今年又为努日音化社区新建总面积750平方米的三层街面楼房。为具备条件的社区全部开通了远程教育,并利用网络举办远程培训7次,培训党员干部400余人次。机关党建工作主要以三创一落实活动为抓手,按照年初有目标、年终有结果的要求,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方面,我们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xx地区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调查摸底工作,并采取挂、靠、联、派、建的方式,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年内,对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7个经济实体选派了13名党建指导员,并明确9名处级领导为联络员,负责指导、协调党务工作。对在xx地区周边的企业,如大青山肉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与经济局成立联合支部形式进行管理。对党员数量较多的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初进行了摸底排查后,出台了组建党委工作方案。拟通过选举方式在该企业组建一级党委。预计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均可组建党组织。
注重强化农牧区党建的典型引导作用,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xx地区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统一规划、管理。今年以来,xx地区围绕服务大项目、黄牛改良、乌羊提纯复壮、生态移民等内容,选树典型示范户46户,捆绑投入扶持资金480万余元,并通过观摩互访、座谈交流及印发宣传册的办法,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在典型的带动下,目前,xx地区已有540名农牧民成功实现了转移或转产。
(三)党建工作问责制履行情况
二、当前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年龄老化,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带领农牧民群众致富的本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是党建与经济工作不能很好地融合促进,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仍有差距,一定程度上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
三是国营农牧场党建一直列入城镇党建工作范畴,按照城镇党建模式管理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上级对口资金来源极少。四是随着草牧场双权一制的落实,农牧民居住高度分散,如何提高活动阵地利用率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对此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按照盟委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抓好党建责任制的落实,以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性为目标,强化党建机制载体创新,全面推动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xx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有效推进xx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在抓任务落实上,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机制,按照年初责任状,严格落实目标、分析、问责、通报四项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例会、联席会议的作用,强化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人员、经费、场地等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二是在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上,进一步在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嘎查领导班子上下功夫,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现场交流等多种途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论政治、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尤其要注重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富能力。同时,采取公开选聘方式,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聘用工作,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切实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
三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基层活动阵地的投入和使用力度。年内,力争高标准完成努日音化社区和乌兰哈达阵地建设,并配备配齐各项设施,解决有场地办事的问题。对国营农牧场党组织,在切实抓好目标任务落实的同时,多方争取筹措资金,着力解决活动阵地缺乏和阵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并逐步理顺所属关系,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是在机关党建方面,要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着力落实四个长效性机制,强化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和党建意识,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
第8篇 2023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关于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深入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调查研究的通知》(渝学组办〔2022〕45号)要求,江津区委组织部成立了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夏沛同志为组长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课题调研组。调研组从今年5月初开始,分服务型镇村党组织、服务型机关党组织、服务型学校党组织、服务型“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等4个子课题,对江津区内27个镇(街)、45个区级部门进行了深入调查走访,共向机关党员干部、村(社区)党员干部、普通党员、非党员群众等4类人员发放调查问卷1200多份,召开座谈会22场,走访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400余人,并查阅了国内多个省市相关资料,就建设服务型镇村党组织问题研究形成了本报告。
一、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现实意义
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按照这一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江苏省无锡市委在xx大的次年就提出了打造“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意见;浙江省宁波奉化市委在2023年开展了以“三服务”____“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活动;贵州省遵义市委在2023年3月提出了以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城乡党建一体化、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共同服务科学发展等“五大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从重庆的情况看,在全国各地大力开展服务型组织创建活动风起云涌的同时,我市也在2023年底提出,在基层党组织中落实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建立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新体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基层党的建设。
问卷调查中,476位干部群众认为,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是各级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宗旨;680位干部群众认为,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是各级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分别占被调查对象的39.7%和56.7%。在调研座谈和随机走访中,大家普遍认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具有以下三大现实意义。
(一)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被调查对象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在体制和制度设计、机制建设以及各种行政行为中,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发展,以及物质文化精神需求等方面的需要,切实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与我们的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分化不断加快,人们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服务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党员群众的的困难和问题难度加大,为我们各级党组织增强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群众,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深化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
江津区于2023年2月起,在全市率先实施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试点,着力通过政府职能重新定位、重组镇街二级机构、创新岗位人事管理、改进工作方式等,提高政府效能,变行政管理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努力实现“小政府大服务”。事实上,在基层,党委与政府虽是“两块牌子、两套班子”,虽然党委与行政职能上有分工,但在具体行政行为中,绝大部分是党政分不开的,很多工作是通过机关党员干部来实现。在村(社区),“村(社区)党委”与“村(社区)居民委员会”融合度就更高。以江津为例,全区264个村(社区)中,“四职干部”全部是党委委员,有7个村(社区)为书记主任“一肩挑”,村(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行为,实际与村(社区)党委的管理服务行为是一致的。由此看出,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积极参与,对法治服务型政府建设起到了强大的保障和推动作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就江津区而言,实际是实现基层党组织在职能定位上的自动调适,是对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领导,是深化巩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手段。
(三)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的需要
江津是重庆市规划建设的6个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之一,目前正以“千亿工业强区”和“一江两岸”城市建设为引擎,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必须要有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一个蓬勃发展的经济环境,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的基层党组织,必须发挥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的优势,为此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调研座谈和走访中,被调查人员普遍表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发扬联系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不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发展就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和引导,各种矛盾和问题就会积聚爆发,影响江津“加快”和“率先”发展,阻碍和延缓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步伐。
二、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差距
从全国各地的做法看,建设服务型党组织重点在于建立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三大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调研中发现,三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一)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存在保障“软化”问题
一是经费保障不足。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党的建设工作虽然建立了工作责任制,重庆也强调党建是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的“主业”,但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仍十分明显,特别是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各级党建经费保障更显捉襟见肘,基层党组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突出。一方面,财政投入明显不足。2023年,江津区除向基层党组织按每名党员划拨30元的活动经费,以及保障必要的区级党建工作经费外,未向镇街和村(社区)划拨其它专项党建工作经费。村(社区)党组织由于服务联系党员的半径较大,内容太多,人均30元只是杯水车薪,仅够每年“七一”表彰座谈等重大活动开支,加上镇(街)、村(社区)的工作经费十分紧张,无力对党建工作进行补贴。从待遇上看,村级党组织除书记外,一般委员并未纳入务工补贴保障。另一方面,村(社区)党组织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普遍无集体资金支持“输血”,多数村(社区)还存在农税减免前的“上清下不清”问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比如,李市镇林家嘴社区(农村社区)集体负债就近10万元。同时,村(社区)干部和社(组)长务工补贴标准过低,2023年,江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411元,而社组长务工补贴全年仅600元,村(社区)党组织中还有未兼任行政的“干委员”,还没有补贴。
二是人员保障不足。由于镇街党组织对党员群众的服务大多经由了村(社区)党组织这个中间环节,所以人员缺乏保障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村(社区)。几经建制调整后,江津区由1047个村(社区)调整为现在的264个,村(社区)规模成倍扩大,而村级党委(总支)委员的配备却仍在3-7人,所以村(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数量也成倍增长。以我区白沙镇为例,总人口14万人,村级党委(总支)委员人均联系服务党员为31人,联系服务群众达1238人,均是1993年时的5倍以上,联系服务群众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村(社区)党组织“干委员”无务工补贴、社组长补贴太低与其“脱产”、“半脱产”工作量之间的巨大反差,也导致村(社区)干部职务对群众缺乏诱惑力,客观上造成了村(社区)干部的青黄不接。
三是设施保障不足。虽然经两年来的努力,全区新建了12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基本解决了村级党组织无活动阵地的问题,但基本办公设施仍然配备不完善,综合服务承载能力偏弱。
(二)党组织服务党员存在机制“虚化”问题
一是服务学习机制不健全。这一现象突出表现在村(社区)。由于党建经费的投入不足和务工补贴的无保障,导致有的村(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在意识上不主动,在方式上不变革,传统的“三会一课”、教条式的文件学习方式、坐等党员上门的空泛方式,已不满足当代党员的学习需求,有的党员多年未参加过学习,未过组织生活。
二是党内帮扶机制不健全。江津区有多种原因致贫的困难党员2896人,有50年党龄以上的老党员3217人,有地下党员231人。尽管全区已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帮扶引导,但目前仍未形成党内帮扶上下联动机制、资金筹措长效机制、帮扶效益评估机制等,帮扶方式多停留在“输血”层面,未能实现“造血”,多数接受过帮扶的党员仍旧未能摆脱贫困。
三是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基层党员的独立性大大增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内陆人口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聚集,党员流动性增强。江津区目前流动党员达4890人。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思潮的侵入,造成部分党员的党性淡化。这三大因素的合力造成村(社区)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加上普遍未建立对先进党员的激励表彰制度、对违背《党章》行为党员的惩戒处罚制度,致使有的党员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有的不愿“亮出身份”,极端者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不如一般群众。
(三)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存在能力“弱化”问题
历经1993年撤县设市以来的三次建制调整,江津区由114个区(镇、乡)调整为现在的27个镇街、 由1047个村(社区)调整为现在的264个,“一镇如一区、一村如一乡”现象突出。如,我区白沙镇人口达到14万人,是全市人口第二大镇;石门镇永安村人口12646人,是全区人口第一大村;四面山管委会洪洞村幅员面积98平方公里,是全区面积第一大村。镇街和村(社区)规模的成倍扩大,使得基层政府服务半径随之成倍延伸,行政管理服务往往“鞭长莫及”,镇街和村(社区)党组织、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足。调研中发现,基层群众主要面临五个突出困难。
一是表达难。国家大政方针、惠民政策、镇街和村(社区)重大决策等无法及时宣传普及,群众在政策理解和集体事务了解上存在一定的“盲区”;镇街党委和村(社区)党组织成员的相对减少,基层群众“见村官如见县官”,有话无说处,有意见无提处,表达渠道不畅。
二是诉求难。当前,社会深刻变革,各种利害关系日益交织,因征地拆迁、低保救助、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入学医疗、农村饮用水、耕地流转管理等引发的群众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群众有意见建议和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化解。
三是办事难。由于镇村规模过大,多数群众远离中心镇和村(社区),加之城市化进程中“386199”部队、“弱病残贫”留守农村,他们往往不了解、不熟悉房屋建设、换取户口簿、兑现种粮和机插秧直补、办理准生证等各种行政审批手续和证件的办理地点和办事程序。
四是生活难。当前,贫困户、“五保户”、烈军属、病残孤老等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存在生活上的特殊困难,有时遭遇突发自然灾害事故,也会产生新的困难群众,他们需要以低保、优抚救助、困难补助等方式进行帮助。
五是致富难。在农村,不少农民缺思路、缺项目、缺技术、缺资金、缺土地,农村沟凼渠池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发展农业产业十分困难;在社区,有的居民无资金积累、无专业技术、无就业岗位,存在创业和就业难,致富无门。
三、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现途径
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要从载体上入手,从制度上规范,从机制上保障,逐步形成区、镇、村三级联动,党组织、党员、群众三位互动的工作格局,让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成为基层党组织的自觉行为。
(一)抓住关键,构建三大联系服务工作体系
一是建立“以城带乡”的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工作体系。在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必须秉承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意识,发挥自身在人、财、物上的优势服务于下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组织,建立在组织工作上宏观指导、在组织设置上互建共促、在党建资源上互通共享的工作体系。要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健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好“强人治镇、能人治村”,选好配强下级党组织书记,搭建好党组织班子,积极探索上派下挂、交流锻炼为下级党组织培养党建人才的方式。要善于突破传统的“单位建党”的思维局限,积极探索城乡结对共建的组织设置模式,推行部门党组织与镇街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在管理服务和工作目标要求上以城带乡。要通过财政划拨、捐助、引导社会投入等方式,积极为基层党组织提供财物保障,实现城乡党建资源的互通共享。江津区近年来实施“精镇强村”工程,以“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方式进一步选好配强了基层党组织班子,特别是在2023年村(社区)换届中,以“公推直选”方式产生了260多名新的村级党组织书记,9名“双带”能力强的书记“异地上岗”,48名德才兼备的机关党员干部到村(社区)任书记(副书记),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在城乡结对共建“三联工程”中,82个区级部门党组织、47个企业党组织、16个社区党组织与145个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形成了“城乡联建、强弱帮建、村企同建”的“以城带乡”党建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互帮互促”的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工作体系。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要充分尊重党员、依靠党员,善于倾听党员的声音,满足党员在学习求知、权利保障、生活帮扶等方面的需求。要按照“五年把全体党员轮训一遍”的要求,制定并落实党员轮训规划,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教育学校、现代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的作用,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载体,党员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以走进课堂学、网络课堂学、专家指导学、外出考察学等方式,满足党员在学习求知上的需求。要健全党员谈心制度,推行定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分层级谈话制度,党组织书记要定期找党委(支委)委员谈话、党组织班子成员要定期找党小组长谈话、党小组长要定期找党员谈话,要做到党员有政策疑惑必谈、有思想苗头必谈、有困难委屈必谈,在谈话中了解和引导党员思想。要扩大党内民主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表达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等权利,扩大党务公开范围,定期公开党内事务。要面向困难党员、老党员开展党内关怀和互助帮扶,建立帮扶台帐,有针对性地选择帮扶方式,建立帮扶长效机制。江津区自2023年起实施“手拉手党内互助工程”,在党内互助帮扶上积极探索。在资金的筹集上,探索出“财政划拨一点、党费注入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长效办法,每年筹集党内互助帮扶资金达150万元;在帮扶方式上,3500多名党员干部与2000余名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针对党员的困难类型,分别开展扶学、扶智、扶技、扶业和送医疗、送资金、送岗位、送技术等“四扶四送”活动,增强帮扶实效性。在帮扶效果上,正在探索建立评估修正办法,努力提高帮扶方式和资金使用的科学性。
三是建立“以人为本”的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必须发动全体党员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主体作用,当好上级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以群众的发展和需求为核心,倾听群众呼声、化解群众困难、满足群众需求、促进群众发展。近年来,江津区相继探索出了“民情日记”、“五群活动”、“一线工作法”等贴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新路子,特别是目前正在全区推行的“五员村官”行动,收到了良好实效,受到群众普遍好评。其基本做法是引导全区近3000名村(社区)社(组)党员干部、镇街机关驻村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当好“五员村官”,积极化解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存在的“五难”问题,努力实现群众“五有五能”新需求。即:引导当好群众的“思想引领员”,通过宣传政策、走访群众、交心谈心、开展农民道德评议等方式,畅通表达渠道,化解群众表达难,使群众有话能说;引导当好“民事调解员”,通过坐班“定点接访”和定期走访,调处群众纠纷,化解群众诉求难,使群众有诉能解;引导当好“全程代办员”,通过“定点服务”(设立三级为民办事点,区设立“行政服务大厅”,27个镇街设立“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在行政村设立380个便民利民“全程代办点”)+“流动衙门”(各村“全程代办员”每周2天以上走村入户为群众流动办公)的方式为民代办各种行政审批事务,化解群众办事难,使群众有事能办;引导当好“民政助理员”,通过“一查二助三帮扶”,协助办理低保、优抚等民政事务,化解群众生活难,使群众有难能帮;引导当好“助农工作员”,通过“理思路、强技术、筹资金、壮产业、谋销售”等措施,化解群众致富难,使群众有业能扶。
(二)突出重点,健全三类联系服务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联系服务的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是实现联系服务的前提。就服务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需求看,需重点建立联系信息、服务反馈、情况通报三项信息公开制度。建立联系信息公开制度,即上级党组织要向下级党组织、党组织要向党员、党组织和党员要向普通群众公开联系方式,保证联系畅通。比如,江津区在“五员村官”行动中,全体“五员村官”向普通党员和群众印发了近20万份“党群连心卡”,公开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并亲切提示“如果有需要,请您联系我”;在接访群众时,向群众公开接访时间、接访地点、接访干部等信息。建立服务反馈制度,就是要及时把为民办理事务、办理群众意见建议等情况及时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反馈当事人,增加服务透明度。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就是要针对联系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重大情况、重大事件、重要问题建立通报制度,畅通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重要情况在上下党组织之间、一定党员范围之间的信息渠道,为各级党组织改进联系服务方式、制定联系服务对策提供决策参考。
二是建立联系服务的内容规范制度。规范内容是服务落到实处的保障。要善于根据上述“三大工作体系”中联系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在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工作中,需重点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下级党组织人财物保障制、党建工作激励考核制等制度;在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工作中,要重点建立党员教育管理制、党员权利保障制、党内服务帮扶制等制度;在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则要对联系服务的方法途径、标准要求等作出相应制度性规定。比如,我区在“五员村官”行动中,建立了“宣传走访”、“接访调解”、“办理反馈”、“评官评事”、“考核督导”等五项工作制度,每项制度都有明确的要求,如在宣传走访制度中规定,“思想引领员”要做到“五必宣”、“三必访”、“四必谈”。即:计生殡葬土地等相关法律法规必宣、农村发展或社区建设的重大政策必宣、农村医疗低保等惠民措施必宣、村(社区)重大决策事项必宣、村级材务情况必宣;群众反映问题必访、发生群体性事件必访、出现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必访,“五员村官”每周每人不少于3个半天走访群众、全年所有群众都要走访1次;群众思想抵触必谈、群众疑惑不解必谈、群众负面宣传必谈、群众违法违规必谈。去年以来,各基层党组织共张贴了5000多条标语、发放了近万份资料、召开3000多场院坝座谈会开展宣传,走访群众15万户,收集社情民意10多万条,谈心群众近8万人次,发现和解决问题4100多个,消除萌芽性矛盾80多起。
三是建立联系服务的考核评价制度。考核评价是撬起服务质量的杠杆。要针对联系服务的内容、效果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问卷统计显示,838名干部群众认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干得好不好,应该由所在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来评价,占调查对象的69.8%。江津区顺应这一民意,修改制定了区级部门党组织业绩考评办法,建立部门实绩集中考评制,由群众代表、重点企业负责人、区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区级领导、镇街负责人、离退休老同志代表这8类人员在考评大会上对部门工作实绩现场评分,其中“两代表一委员”、老干部代表、企业代表和群众代表占参评人员总数的75%。在“五员村官”工作考核中,江津区创新性地建立了“评官评事”制度,由各村(社区)根据幅员面积和群众户数的实际,每10-50户推选1名户代表,组成本村(社区)“户代表”评官评事委员会(“五员村官”有担任户代表),每半年对“五员村官”工作进行一次评定,连续2次评价结果为“不满意”的,可直接免去在党组织的职务;属村(居)民委员会班子成员的,村(居)民可依法罢免其职务。
(三)完善机制,形成三级联系服务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实现服务主体三级联动。要通过层层选派、下派挂职等方式,充实和壮大基层党组织服务队伍。当前,区级层面要紧紧抓住重庆市开展的“万名干部到村任职”、“万名技术人员支医支教支农”、“选派万名大学生村官”等“三万工程”和“千名组工干部下基层”等活动契机,积极选派村(社区)急需的专业型人才、“双带”能力强的领导型人才到村(社区)工作。镇级层面要继续巩固和深化“精镇强村”工程,深化机关干部驻村(社区)工作、优秀机关党员干部到村(社区)任书记(副书记)工作,把联系服务的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力争通过以上方式,每个村(社区)新增3-5个工作人员。要积极探索村(社区)党组织服务队伍“自我扩充”方式,鼓励通过组建“志愿者队伍”、“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模式,增加工作力量。江津区在社区党组织中推行“无职党员认岗领责”活动,发动无职党员积极认领“楼长”、“区长(小区负责人)”、“卫生监督员”等公益职务。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村(社区)干部队伍“专业化”之路,认定其身份为“准公务员”或事业类别,使其身份与所担任的联系服务和行政事务职责,与其“脱产干部”繁重的工作相匹配。
二是夯实服务基础,实现经费保障多方联动。要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各级财政都应为下级党组织划拨一定的财政经费,以保障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开展、设施配置之需,并应自上而下形成一种财政保障机制,夯实执政党的建设基础。要充分体谅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工作的艰辛,建立收入与工作相适应的劳资关系,扩大基层干部务工的财政补贴范围,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全部纳入补贴,并建立补贴资金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增长调节机制,使之达到或基本达到当地平均收入水平。要依托中介组织或产业载体,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社区)党组织经济的调控力。比如,我区支坪街道花铺村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发挥花铺村“无公害蔬菜基地”的优势,因地制宜建立了“蔬菜协会”,通过产业传带服务党员群众,同时也通过收取“会费”的方式,积累党组织工作经费,又反过来增强服务群众能力。又如,我区石门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先后成立了花椒、运输、渔业3个产业支部,依托党员业主和党员大户的支持,筹集党建工作经费,目前全区产业型支部已有80多个。
16位用户关注
12位用户关注
11位用户关注
70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
63位用户关注
46位用户关注
12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