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调研报告
遵照县委的部署,结合审议县政府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报告的需要,7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县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于7月下旬前往璧山、荣昌、忠县等地考察学习。现将调研考察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
自xx年1月县工业园区批准设立以来,特别是xx年3月园区管委会成立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制定出台了《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园区为载体带动全县工业投入大幅增长,多年来“工业强县”的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园区管委会等县乡有关部门克服困难,忘我工作,实现园区征地拆迁、场平基建、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同步快速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园区征地拆迁较为顺利。南宾工业园区1.89平方公里启动区征地基本结束,完成征地2080亩;签订房屋拆迁协议214户,占应拆房屋239户的89.5%。拓展区中2平方公里的土地丈量、实物勘测等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启动区现已完成基建投资1.96亿元,竣工场平工程12个,园区内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等设施基本达到企业入驻需求;1.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科技孵化楼已面向社会招商;3.5万平方米安居工程已基本建成3万平方米。
三是入园企业渐成规模。现已累计入园企业35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亿元,建成厂房11.7万平方米(其中南宾工业园区入园企业24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亿元)。园区投产企业20家,解决就业1000余人。在建企业11家,主要包括电解锌、沃特矿业、火电、复合肥、氧化铁、中药饮片等项目。待建企业4家,其中升达地板即将开工建设。
四是“一区三园”协调推进。除南宾工业园外,西沱临港工业园、龙潭有色金属园均有较大项目落地,带动全县工业投入提速提档。
二、我县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认识尚未统一,配合不够默契
(二)建设资金断链,园区运行受阻
(三)土地指标紧张,项目推进困难
(四)区位劣势明显,引资到位较少
(五)体制机制不顺,办事效率不高
三、对发展我县工业园区的建议
(一)统一认识,形成抢抓机遇大办园区的强大合力
纵观世界各国和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历史及区位的原因,我县传统农业至今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产业获得了几个全国第一,但并没有改变民贫县穷的面貌。同时,第三产业在我县尚处于培育起步阶段,多年强力推进的特色旅游业仍然举步维艰。要想加快发展,的出路还是工业。发展工业如果继续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量小质弱,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唯有发挥园区“要素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的优势,才能走通走活“工业强县”之路。
在新一轮的产业大转移中,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向内地梯度转移、主城“退二进三”企业向“两翼”转移;同时,市委xx届三次全委会和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提出了许多含金量非常高的有利于区县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为我县园区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企业梯度转移不可能持续多年,市委市政府的政策也不可能直接送上门,如果不主动承接相当数量且形成产业链的转移企业,不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和市级部门的支持,我们就会坐失良机,石柱的发展就会滞后。当前,至关重要的是要在全县上下强化“工业强县”意识,坚定“以园兴工”信念,以“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的创新精神,全力打造园区,为石柱工业经济的兴起打下坚实基础。建议在全县开展“工业强县”大讨论活动,统一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为园区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真正形成“石柱的希望在工业,石柱的难点在工业,再难也要办工业”的共识。
(二)解放思想,突破陈规实现园区跨越式发展
“思想大解放,园区大发展”,园区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思想解放表现在敢不敢于突破陈规旧习,开拓创新。只有敢闯、敢干、敢试,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本本”,才能加快园区发展。常委会考察所到区县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是要敢于让利企业。一些同志担心我县入园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是不是过多,4万元甚至1万元一亩的地价是不是太低,收取的税费是不是太少。殊不知区位条件比我们好的地方都有实行零地价和零收费的。璧山县与中国奥康集团联合打造西部鞋都,奥康集团用地2200多亩,位置紧靠璧山县城城南,完成“七通一平”后每亩土地出让金为3000元,而奥康年创税只有1000多万元,按当时璧山县城的商业用地拍卖价折算,用奥康的税收去偿还土地价款,需要3xx年的时间才能平衡。但在奥康集团的引领下,目前西部鞋城在全国已有较大影响,整个鞋业年创税7000多万元,100多家企业用工1万人以上,工人月均工资超过1800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奥康的成功,使市内外企业普遍看好璧山的投资环境。目前,长安、宗申、力帆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璧山或在璧加工重要零部件。同处渝西的荣昌则出台了入园企业不收取县级行政事业费的“零收费”制,吸引大批企业到荣投资,xx年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渝西地区排名第二。璧山、荣昌的快速发展除区位比我们好之外,敢于让利企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要敢于举债建设。我市工业基础较好的区县大都靠举债建设,涪陵区欠债20多亿元,渝中区欠债30多亿元。市委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中,市政府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等各种会议场合,都提出要帮助渝东北、渝东南各区县融资建设工业园区,其实质也是帮助区县贷款。我们应敢于举债建设园区,从中长期贷款入手,力争多融贷资金,尽快用于园区“七通一平”建设。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如果大规模举债,园区到底多少年能收回投资,实现平衡。经县园区管委会测算,启动区1.89平方公里完成“七通一平”共需资金35000万元,到xx年实现规模后每平方公里产出25亿元,按此计算的投资回报期限为xx年。据了解,投资回报的平衡点在上海为xx年左右,重庆则相对长一些,璧山、荣昌等基础较好的地方为xx年左右。这样的投资平衡测算是指园区靠税收等直接收入与投入之间相比较得出的结论,常委会考察所到的区县都认为不能这样算,还必须算园区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南宾工业园区除了税收,它还能有效扩大县城规模;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有效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降低城镇失业率等,所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
三是要敢于储地用地。要承接大项目或产业集群项目,就必须加大园区土地征用和整治储备,完善好基础设施,筑巢引凤,使前来考察的企业愿意投资。璧山、荣昌等区县除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外,还解放思想敢于用地。荣昌县今年计划用地4000亩,上半年争取到位指标1000亩,实际征地拆迁8000亩。他们的体会是,只要做好了群众工作,安置好拆迁户,就可以早用地多用地。
四是要敢于创新机制。目前,阻碍区县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很多。要实现园区快速发展,不打破障碍、创新机制显然不行。在企业审批方面,荣昌实行了“授权”办理,在园区内设立了四个职能分局,一个*服务大厅,每年各职能部门将一部分审批序号留给园区,由园区自行在服务大厅一次性办结,不用再跑到各局审批。只要企业基本要件齐全,他们可以一天内办结,尽管如此,他们认为还不够快,在浙江昆山等沿海地区,只要企业达到“三符合”(符合产业结构、符合规划、符合环保要求),就可以先干再逐步完善手续。此外,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零费制”、土地指标先用后争取等等做法,都无不与他们灵活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关。
(三)拓宽渠道,集中各种资金投入园区建设
除了县财政先期投入3000万元用于场平外,我县园区建设主要依靠融资,县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对融资部分承担了相当的债务风险。如按目前的运行模式,要大力发展园区,就必须大幅度提高举债数额,所带来的风险较之渝西的区县会更高。因为我们的用地条件差(山地多、平坝少),征地拆迁加整治成本每亩需21万元左右,加上水电气讯等投资,每平方公里在3亿元以上。南宾工业园区8平方公里拓展区,须在短时期内融资20多亿元,这是我县财力所不能及的。即使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我县也不能提供相应的担保资产。因此,必须拓宽投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在拓宽投资渠道方面,一是可以借鉴璧山、荣昌、忠县的经验,责成县级部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用于园区建设:水务部门运用城镇供水工程等项目资金投入园区解决供水问题,交通部门争取路网建设资金解决园区道路建设问题,市政部门争取市政设施建设资金解决园区内道路硬化油化问题等等。二是按县委〔xx〕34号文件规定,天然气、电力、通讯等公用事业部门,要从企业增量扩容的需要考虑,积极铺设园区管网,以减轻园区“七通一平”的建设资金压力,降低政府的负债风险。三是在拓展区内规划30%左右的综合用地,实行招标拍卖,“以商补工”收回资金缓解融资压力。在增强融资能力方面,关键是做大现有资产存量。建议在县城规划区内尽力多征多储国有土地资源,以储备的城镇国有土地进行融资,提高承接吸纳贷款的能力。
(四)转变观念,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满足园区建设需要
目前,我县无论是发展工业园区,还是城镇扩容,都需要大量土地指标。而国家的大政策是把好土地闸门,对基层用地设置了很高的门槛。沿海发达地区和我市较发达区县,在上世纪末就认识到土地对于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意义,囤积了不少可供开发的土地。我县长期以来强调“管好土地”而忽视了“用好土地”,结果导致我县土地储备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主要瓶颈。市委xx届三次会议明确提出帮助渝东北、渝东南的16个区县建立特色工业园区,同时近几年我县运用市上批准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每年提供了几千亩的土地利用指标,从实现占补平衡角度讲,我县也应适当多享受一些土地指标。因此,采取多种形式,策划包装好项目,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是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国土部门的重要任务。建议我县每年为下一年储备可用土地指标xx亩以上,以保证园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五)创新机制,调整完善园区管委会职能职责和办事程序
一是适当调整园区管委会运作模式。对园区“企业运作、封闭运行、独立核算、自求平衡、滚动发展”的运行模式作出调整,使之适应新形势下多元化投入资金、多主体开展建设的需要。二是适当调整园区管委会管理职能。建议对园区松绑减压,不再承担招商引资任务,征地拆迁主要交由园区所在乡镇和县国土部门负责,水电气讯等公益事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交相关部门负责。同时,强化园区审批服务职能,使之更好服务入园企业。三是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实行县级行政事业性费用“零收费”制度,上级部门收取部分由县财政上缴,中介收费采取中介单位由园区推荐,企业自主选择并承担费用,园区代办的方式进行。四是调整企业审批*程序。可以借鉴荣昌的做法,实行授权委托、集中*,由职能部门留出部分审批文号直接授权园区办理。或者借鉴忠县的做法实行办结,不能因为部门的原因贻误建设进度和入园企业的生产经营。五是完善拆迁安置机制。可在城区较好位置统建居民小区,完善服务功能,限度满足拆迁户的合法利益,在此前提下对个别阻碍建设的钉子户依法实行强拆。
(六)严格管理,维护园区良好建设秩序
一是拟定入园企业基本条件标准。入园企业必须数质并举,注重环保和社会效益。引进项目要结合本地资源,突出特色、优势和重点,坚持“四不要”,即无税的不要,污染大的不要,实力弱的不要,劳动密集且附加值低的不要。二是加强园区土地管理。由政府出台《工业园区土地管理办法》,对不按协议投资投产的用地依法予以收回,禁止“跑马圈地”。三是建立完善入园企业退出机制。设立规范的退出标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四是加强园区审计监督。责成审计部门按期审计园区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五是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任务以利考核。如国土部门应争取到位的用地指标,规划部门应完成的园区规划面积和项目,交通、水务、市政等部门投入园区的争资立项任务等等,都应在相关部门的年初目标任务中加以明确,年底严格考核兑现。
(七)加强领导,健全园区决策议事机制
一是成立由县上主要领导负责的高层次议事决策机构,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决定园区建设的重大事项,制定解决疑难问题的硬性措施,明确部门和单位为园区建设排忧解难的任务。二是建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一个月召开一次的园区工作协调会制度,负责园区工作的具体协调和事务办理。三是建立园区企业主与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对话制度,不定期听取企业的工作建议、意见,现场解决有关问题。
第2篇 区政协关于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进一步确立了我区工业的核心地位,努力促进资源整合和集约发展的战略思路。围绕做强做大工业企业为中心、充分发挥民资民力的优势,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的重头戏来抓,促进工业经济的有效发展。
1月20日,区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就我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区政协领导参加了视察。副区也应邀参加。
一、基本情况
从视察的情况看,我区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地位和作用已被社会各界认同。目前,我区共有工业园区9个(含小区),规划建设面积已达36.7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72家,从业人员13476人,1—6月创收8亿余元,利润8000余万元,实缴税金4700余万元。
本次视察的三个工业园区正在抓紧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其中经济开发区和sanling园区已经成为项目集聚的新载体,初步形成了设施规范、机构健全、产业聚集、思路清晰的局面。吴地工业园区也正进入项目引进、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引资活动中。全区工业园区已形成办园区、兴园区、服务园区的良好氛围。各园区牢固树立了“项目是园区生命”的观念。为下步发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镇街领导充分认识到建设必须高起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高标准,招商引资、服务管理必须高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行政区域分割带来园区布局分散。我区最典型的工业园区就是经济开发区、长城和吴地园区。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行政区域上的分割,出现了单独规划、自行开发、相对分散的局面。从建设工业园区的角度看,存在着布局小、零散的现象,制约了园区的建设规模。
二是建设水准不高,规划档次偏低。明显表现在园区规划前瞻性、科学性欠佳、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项目引进上缺乏对产业发展具有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因而难以形成整合优势和规模效应。
三是缺乏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统筹考虑,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没有完全配套。包括园区内交通、供电、供水、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没有做到科学、长远规划。
三、建议
园区建设是加快我区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必须用全面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工业布局的调整,全面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抓龙头园区,努力构建区镇(街)两级工业园区体系。确立以建设区级工业园区为龙头,以镇(街)级工业园区为网络的园区建设策略,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分主次轻重先后规划和建设。
一是合理设置工业园区。首先是分层次建设园区。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和发展。作为省市级的工业园区要举全区之力,推进发展。重点发展经济开发区、南路软件园和长城吴地工业园区。各乡镇及周边应逐步延伸纳入开发区总体规划之列。通过界定园区的产业特色和覆盖区域,充分发挥重点园区的功能,树立全局观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本着招商引资、项目同等,保证重点园区建设的原则,真正形成加快产业集聚、资源优化的新局面。其次是对镇级园区应合理定义,实际应为工业小区。要实事求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健康发展。
二是要高标准抓基础设施建设。要高标准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设施齐全、整洁优美的园区环境。依托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规划性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供电、供水、排污及园区环境等设施必须做到“一次规划、长远受益”。同时要依托项目建园区,防止开而不发,浪费土地资源,使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先行,做到超前,降低成本,减少风险。
三是依托龙头企业促进园区发展壮大。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点睛之笔是壮大龙头企业,因此要选择那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极具发展潜力和拉动作用的企业和项目入驻。本次视察的精密轴有限公司、屏蔽电泵等企业在几年内就发展成为园区内的主导产业,无论是销售收入还是纳税都对园区建设形成了很大的支撑力。因此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是工业园区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关键。
第3篇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工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招商引资的有效平台。最近,我们对县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一番深入调查,感到我县工业园区建设虽起步较晚、进展艰难,但具备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优势和条件,必将成为我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平台。
一、我县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根据调查情况,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可概括为四句话,即:“历程艰难,问题不少,潜力巨大,机遇看好。”
所谓历程艰难,是指我县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进展较慢,应加快步伐。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始于xx年年初,先后在堡子镇园冲、林城镇酿溪和水平溪、连山乡大坪和建设等多处选址。同年4月,根据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第一个工业园区选址于连山乡大坪村。市国土资源局对该园区选址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但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一行到我县实地勘察后,对工业园区的选址提出了异议。后经我县多次论证和现场汇报,省国土资源厅要求我们慎重考虑后再报批。今年年初,我县又将第二个工业园区选址于林城镇水平溪(即大桥工业园区)。在园区建设具体操作上,规划由建设部门负责,土地征用由国土部门负责,资金由财政部门管理,工程由业主实施。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作为一个临时性机构,只在各部门之间起协调作用,缺乏必要的权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目前,连山工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20余万元,除进场公路已开工外,主干道、下水道、电信、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厂及办公楼等基础设施仅完成规划设计。大桥工业园区累计投入170余万元,搬迁了国防光缆和国防专用高压线路,进行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样,由于部门利益难以协调,园区的管理制度和优惠政策等仍处于讨论和拟订阶段。
所谓问题不少,是指影响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制约性因素较为突出,应引起重视。
一是思想统一难度大。一些干部包括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园区建设涉及的耕地征用、房屋拆迁、农民安置等都是“高压线”,怕担风险。而园区建设缺项目和资金,工作难以开展。同时,一些部门过分强调利益得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建设进度。加上园区产业定位于竹木精深加工,要集中使用商品材指标,势必要取缔现有的竹木加工企业,从而触及既得利益而遭反对。
二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我县一直拟以“财政少量投入,引资滚动开发,建成收益还债”的模式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投资收益问题,至今尚未找到合适的开发商。而就目前我县财政状况而言,要大量投入工业园区建设很不现实。加上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银行压缩信贷,进一步加大了园区建设筹资难度。
三是土地征用困难。由于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报批成了园区建设的政策“瓶颈”。即使是征用荒山坡地或残林地,也存在报批手续繁杂、费用过高的问题。一年多来,虽然我县极力争取,但省国土资源厅对园区土地征用至今还未审批,市计委对园区的立项也没有批复。另据县国土部门测算,连山工业园用地的综合征用成本约为2万元/亩,征地总费用高达6000万元。大桥工业园区的征用地因牵涉到260多亩稻田,其亩平征地综合成本更是高出了连山工业园区的2倍。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业经济部门的36名干部职工中,虽然有半数具有经济管理、工程和企业管理大专以上学历,但真正懂工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当紧缺,难以满足工业园区建设的人才需求。
所谓潜力巨大,是指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具备一定的优势和条件,应因势利导。
一是生态效益明显。我县园区定位于“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于竹木和矿产品精深加工。如入驻大桥工业园区的首林聚合木业公司,以次小薪材、杂灌木材、三剩物、玉米杆、楠竹杂料、不分类的塑料等为原料,生产环保性能极强的聚合木地板,“变废为宝”,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二是规模和生产效益明显。连山工业园区面积为3平方公里,计划分三期开发,预计总投资7170万元,最后一期开发将于2023年前完成。大桥工业园区面积为1平方公里,现已有2家企业入驻。其中,宝庆恒达纸业公司(占地约150亩,从业人数约400人)投资5000万元的两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年产值达1.2亿元,年创利税500万元;首林聚合木业公司(占地约100亩,从业人数约200人)投资5500万元的聚合木生产线已完成了80%的场地平整,年生产能力可达3万吨,年产值达1.8亿元,年创利税100万元以上,预计8月底即可正式投产。据预测,若工业发展速度按年均增长25%计算,到2023年,全县园区工业总产值将达5亿元;若工业企业上交税金按年均增长20%计算,到2023年,全县园区企业上交的税金将达3000万元。
三是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我县境内交通便利,209国道穿越南北,枝柳铁路纵贯全境,特别是包茂、怀邵高速公路建成后,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现。同时,我县每年可产楠竹200余万根,杉木、松林、杂木等木材10万立方米,且境内有各类金属和非金属矿产20余种,是发展竹木和矿产品精深加工最理想的场所。
四是能源供应充足。我县水电装机有37处81台,总容量达6.69万千瓦,另有总装机容量达9.37万千瓦的6处水电工程正在规划或建设中。同时,与国家电网有11万伏双回线路连接,丰水期可送出电力,枯水期可返供电量,完全可满足工业用电需求。五是外地客商投资热情较高。大桥工业园区已成功引进了2家较大规模的企业,连山工业园区也有了一批意向性项目。如湖南天利交通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 12.8 亿元建年产15万吨钡盐生产线,年创税金可达1.5亿元。此外,浙江、广西等地客商已多次到园区实地考察,拟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项目。所谓机遇看好,是指我县工业园区建设面临有利的宏观形势和良好机遇,应充分把握。当前,国家在宏观调控上继续采取紧缩“两根”(信贷和土地)的政策,主要是针对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和一些地区经济过热进行的调控,但决不是“一刀切”,对欠发达地区主要是采取促进发展的支持政策。
«___、国务院关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就充分体现了“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精神,为我们后发展山区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泛珠”合作进一步深入,有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承接要素重组和产业梯度转移;省委、省政府继续加大湘西地区开发实施力度,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省委、省政府前不久召开的“抢抓中部崛起机遇,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座谈会和金融座谈会,为我们加快园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信贷支持;市委、市政府要求每个县(市、区)必须建一个以上的工业园区,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快园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二、加强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工业园区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点。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既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又要加大对现有工业园区的整合力度,提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产业承载力、聚集力,使之成为加速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1、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克服本位主义和畏难情绪,切实加强领导,把园区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及时研究解决园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对园区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确保全县上下步调一致、政令畅通,真正形成园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2、要加强规划,科学布局。要按照“高品位、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的要求,切实抓好工业园区规划,把园区规划与城市功能提升结合起来。要把工业园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的一个主要功能区来建设,依靠工业园的发展活力和扩张力,带动城市的扩张和功能完善,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要把园区产业规划与国内产业转移发展的趋势和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提升园区经济集群效应,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3、要创新机制,突破“瓶颈”。要树立经营土地的理念,建立灵活机动的土地使用机制。一方面,可以将今后园区建设用地作为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进行报批,把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或是通过项目运作报批工业用地,通过项目审批土地。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特别是在企业用地上要严格把关,充分考虑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针对资金短缺的问题,要实行“适度性负债、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方式,形成高效的园区运作机制。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经营”的原则,将一些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向社会公开招标,吸纳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并大力发展各类为园区内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实行以商养园,以商促园。此外,还可采取向金融部门贷款、推行股份制等方式融资。
4、要加强协调,优化环境。一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服务中履行管理职能,在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做好服务。既要帮助入驻企业协调落实政策,搞好项目建设和开工投产,更要注重投产后的服务,促其尽快达产达标。二是健全工业园区管理机构。按照“精简、高效、责权统一”的原则,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对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代办式服务,做到“投感情、低成本、高效益、零障碍”,诚实守信,有求必应,兑现全部,增强园区的吸引力。
5、要扩大招商,引进产业。要牢固树立“无外不快”的思想,积极探索商业化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等新办法、新途径,改善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要建立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及时兑现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全民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在招商过程中,还要大力提倡“四优先”和“四不准”,即:规模效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企业、国家驰名商标企业优先;污染严重、高能耗、易燃易爆、国家限制发展的行业企业不准入驻。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驰名商标企业,要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入驻园区,促进全县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逐步走上产业延伸、产业关联、产业集群的发展轨道。
6、要以人为本,培养人才。要高度重视工业干部和人才的开发、引进、培养和使用,分期分批组织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到大专院校和管
第4篇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强动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业园区作为推进工业化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来抓,各工业园区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各地工业化进程中的排头兵。目前,全市10个工业园开发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33.2亿元,入园企业898户,其中投产企业569户。园区内引进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企业,形成了以济民可信、仁和、海尔思、博士达为龙头的医药产业;以兰丰、华厦、红狮为龙头的水泥产业;以清华泰豪、英田汽车、龙工齿轮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宝成鞋业、匹克鞋业为龙头的鞋革业;以××纺织和××服装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业;以旺旺食品、青龙高科、金源农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今年1-8月份,园区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34.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8.8亿元,实现税金6.33亿元,安置就业人数13.9万人,已初步显现出工业园区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益。
一、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问题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一是在发展经济定位上旧的思想观念影响较深。农业经济的烙印深刻,对发展工业的巨大潜力和优势认识不足;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制和管理模式;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受地域、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有畏难情绪产生。二是对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对发展工业园重视和抓落实不够。比如,有的地方对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投入和谋划统筹等方面力度不大,没有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经过严格论证的符合实际的详细规划。三是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认识不足,还有局部利益影响大局的情况。一些部门、一些单位在为客商服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一些部门为了维持或获取更大的利益、权利等,给招商引资设置人为的障碍,制约了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2、现行的管理机制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软肋”。
当前,我市所沿用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仍旧是在市县党委政府领导下,由园区的党委及管委会负责管理。但这样的管理机制,使得园区党委及管委会无权定事、无钱办事、无政策行事,只是利用财政拨付很少的办公经费来维持日常工作的运转。因此,在协调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园区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管理服务职能显得捉襟见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的健康发展。
3、宏观谋划相对薄弱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瓶颈”。
通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市县领导层都能充分认识到搞好工业园区规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真正落实到位,投入财力、人力和物力搞好园区中长期规划的不是很多。有些工业基础较好,工业园区起步较早的县市,规范工作相对做得比较早,相对也比较成熟,但还有一部分县市可能是园区企业不多,既上不了规模也上不了档次,骨干企业支撑不够,功能区域不明显,规划编制工作也仅仅才摆上日程;有的地方虽然也搞好了初步的规划,但前瞻性不够,科学性欠佳,档次偏低。
4、园区企业生产链条短、集群效益不明显是制约工业园建设与发展的薄弱环节。
目前,大部分的工业园区内各企业间没有自发形成专业化分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既竞争又协作的网络关系,企业间及其与支撑机构间缺乏有效的合作,集群的特点和区域产业整体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大部分园区内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存在技术水平偏低,项目规模偏少,产业关联度偏低等问题。
5、资金支撑脆弱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大部分县市一般处于吃饭财政状况,仅仅能维持工资的发放,再搞工业园区建设,搞基础设施普遍感到力不从心,使得部分园区建设水平偏低,建设进度缓慢,园区吸引力不强,集聚效应难以形成。
6、电价贵、用地紧、成本高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难题。
电价贵主要表现在:一是电价高,上高旺旺集团在全国11个省区有1xx年家企业,电价最低的只有0.22元/度,而上高电价达到0.72元/度,在集团内位居第二。其二,电价调整幅度过大过密。据上高工业园反映,xx年5月至7月接连电价“三级跳”。其三,有的工业园区电网设计滞后,时常出现电网超负荷大面积断电,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用地紧主要表现在:一是用地手段繁杂,不仅报批时间过长,而且增加了测量、评估等费用。二是土地开发运营成本过高。成本高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不配套,部分工业园区企业间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满足不了客商的配套要求。二是物流体系不完善,造成运价偏高,加上许多路段限速限载,对超速超载实行重罚,人为地增加了运输成本。
7、融资难、招工难、服务弱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融资难,主要体现为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招商引资新入园的企业,流动资金十分困难,这些企业到宜春后银行要重新授信,导致难以从银行贷款。招工难,主要是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量大,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年轻人掌握了一定技能后,流向沿海地区。服务弱,主要是在服务环境上,客商反映,块块管的部门比条条管的部门要好,非权力部门比权力部门要好,有些部门对企业有“两多一少”现象,即罚款多、检查多、服务少。
二、破解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瓶颈的对策
1、坚持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经济腾飞的良策。
近年来,我市虽然出台了一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和措施,但在领导机构设置,职、责、权、利的划分方面还没有形成可操作性很强的措施和办法。因此,我们认为,首先应尽快出台关于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管理办法,对今后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作出具体安排,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前进方向。其次,各县市区要尽快成立高效务实的工业园区建设指导协调机构,明确职责和目标任务,及时调解存在的问题。第三,建议在党委、政府把握好大方向的基础上,向园区进一步放权,给园区更大的发展空间,包括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政策、园区软硬环境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园区财政。暂时不具备建立园区财政的,可由县市区财政设立园区建设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实行项目管理,使他们真正有权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能办好事。
2、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建设前期必须认真搞好规划,而且要经过科学论证。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要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使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项目投资的集聚地,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根据财力、物力条件和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园区规划必须从形态开发转向功能开发,从单一注重经济指标转向全面提高竞争力,提高环境综合优势。要针对工业园区存在的多、散、小及定位不清、功能雷同、特色不明和规模较小等问题,按照地域相近、产业关联等原则,逐步加以整合,最终形成若干有规模、有特色、有效益的工业园区。各园区要本着土地节约、环境优美及科学性、前瞻性原则,做好园区产业布局、生活布局、消防、道路、供排水、排污等规划。
3、坚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发展工业园区,必须解决建设资金矛盾,只有在投入机制上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园区才可以顺利发展。要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搞好工业园规划,降低工业园的建设成本。政府要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支持,投入适当的启动资金,为园区的贷款提供担保机构。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确保园区的初期开发和滚动发展,将园区内企业所创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量部分和园区土地出让收入留给园区用于滚动开发建设,从国有资产出让变现或营运获得的净收入以及各级财政安排的企业改革与发展资金中专门安排一部分用于园区开发。要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园区主干道及水、电、气、通信设施,应由相关部门或小组发动民间资本投资建设。金融部门要积极探索新的融资和担保(质押)方式,简化审贷手续,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信贷支持。要实行“政府组织推动、财政扶持启动、土地批租滚动、内资外资联动”的办法,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实行风险资本、银行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动,逐步建立政府、银行、社会等多元融资渠道,逐步实现由依靠政府投入转向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4、坚持品牌发展战略,延伸产业链群。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名牌产品为核心,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和品牌延伸等办法,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发挥产业集群吸附效应,以配套产业集群吸纳龙头项目的落户,以密集的、庞大的生产需求市场吸引原材料生产供应商和国际物流企业、采购商的入驻,由零及整,不断延伸充实产业链。加强主导产品的内部分工协作,加速上游和中下游产品的拓展,填补产业链条上的空白点,逐步完善产业的整合工作。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品牌经营,积极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拓展品牌效应,建设品牌企业舰队,使品牌的无形资产在运动中增值,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主导产业的聚集和成长,努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为纽带、以专业化协作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使工业园区成为品牌企业、规模企业更密集、产业竞争力更强的经济板块。
5、坚持园区市场化运作,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
园区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建立灵活的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管理体制。二是建立一套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融资机制,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及其项目的建设。三要成立工业园区发展公司,架构银企合作平台,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信用担保机构,保证企业能够贷到必要的生产流动资金。要建立一套鼓励企业创新、激发内在活力的激励机制,通过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制订各种激励政策,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园区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6、坚持服务至上理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发展工业园区要有新思路,要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逐步转到主要依靠环境优势,特别是软环境。一是各级行政部门简化手续,减少审批环节。
二是严格禁止对企业乱收费行为,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部门、收费范围,实行集中统一收费。合法收费应通过园区规定的渠道统一实施,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直接向园区内的企业收费。三是破解招工的难题,一要实行市场化运作,设立专门从事工业园区企业劳动力的资源储备,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劳动用工招聘服务;二要设立县外、市外劳务招聘窗口,拓展县外、市外劳务招聘窗口;三要健全用工服务网络,完善市县级劳动力力市场,健全乡镇劳动事务所,设立村级劳动力转移联系点,发展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用工服务网络。四要供电部门要加大园区的网络建设,增加用电负荷量,保证企业的用电需求,实行电价听证制度,防止随意涨价,保护企业利益。
第5篇 2023年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是一个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是扩大招商引资的窗口,也是提高公共设施利用率的平台。为了搞好“如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研究课题,旗工业园区就加快园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现将关于我旗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巴林左旗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巴林左旗工业园区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园区工作在基础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巴林左旗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30,838亩,现园区由南塔工业园区、上京工业园区和凤凰山工业园区三个园区组成。
(一)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1、南塔工业园区。南塔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5238亩,基础设施总投资为1548万元,其中道路1,666米投资为66.8万元,桥涵投资25.1万元,供水投资为376.1万元, 供电总投资为790万元,征地投资为89.2万元,平整土地投资为200.8万元,现园区有6.6万伏变电所一座,园区内已实现“五通一平”。
南塔工业园区是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制造、化工、煤炭加工配送、非金属矿产品加工为主的园区。现入驻企业有7户,固定资产总投资为48,346万元,其中xx年底前入驻的有:吉安化工有限公司完成投资1,120万元;红烨库博股份公司完成投资8,000万元;红烨库博股份公司三期扩建工程投资12,000万元;平煤公司完成投资350万元;南塔自来水公司投资376万元。xx年新入驻企业有3户:阿旗鑫天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30万吨/年水泥粉磨生产线项目;白音罕山矿冶集团投资18,000亿元建设的6万吨/年铅冶炼项目;内蒙古源源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建设的煤炭加工及货场项目。
2、上京工业园区。上京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3,000亩,基础设施总投资为631.7万元,其中道路2,608米投资为47.5万元,排水2,100米投资为117万元,供水投资为320万元,征地投资为120万元, 园区拉电27.2万元,电话光缆已经开通,已基本实现“五通一平”。
上京工业园区是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兽药、纸制品加工等轻工轻纺为主的绿色环保型工业园区,现入驻企业7户,固定资产投资为5,667万元,其中xx年底前入驻的有:赤峰向阳兽药厂完成投资127万元;赤峰市百利造纸厂7,000吨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为1,100万元户;左旗龙翔肉禽有限公司总投资为1,200万元;左旗日升有限公司总投资为1,360万元。xx年新入驻企业有3户,其中:巴林左旗古城乳业投资700万元建设10吨/日鲜奶生产线项目;巴林左旗郑和木业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建设的木材加工项目;巴林左旗鑫达种业公司投资580万元建设的高粱米加工和玉米种子包衣项目。
3、凤凰山工业园区。该园区是xx年新规划的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22,600亩(约15平方公里),该园区主要以发展能源、电力、化工、建材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从今年一月份开始该园区聘请有资质的专家进行规划,现园区规划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开展。目前赤峰市白音诺尔铅锌矿投资4.6亿元建设的10万吨/年铅冶炼项目已开始土建工程。
(二)园区效益
1、经济效益。开工企业产值和效益同步增长,截至6月底,入驻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7,718.3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1%;实现销售收入30,372万元, 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0%;实现工业增加值9,132.1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63%;实现税金805.9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69%,占全旗工业1-6月份总收入9,529万元的8%;实现利润920.2万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其中:吉安化工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324万元,实现利税856万元;红烨库博股份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5,598万元,实现利税1,066万元。
2、社会效益。(1)园区共安排再就业职工750人,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职工收入的提高及生活水平的改善。(2)预计为当地居民可创收3,000万元以上,为左旗经济发展做贡献。就龙翔肉禽有限公司按年屠宰600万只鸡,2元/只计算,可为农户创收1200万元以上。(3)使工业园区注入新的招商项目,使左旗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4)能带动左旗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对科学养殖和深加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我旗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园区缺少高标准总体规划 。由于缺少一整套高标准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园区内道路无法定位、所有管网没有规划设计,园区建设缺乏明确长远目标。
2、园区基础设施滞后。由于缺乏建设资金,目前,园区内供排水、弱电管沟(通讯、有线电视等)、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基本没有或做得很少,特别是排水系统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3、入园企业不多、投资强度不高。(1)入园企业不多。截至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仅有14家,其中,规模最大的吉安化工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1,120万元,规模最小的赤峰向阳兽药厂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127万元。(2)入园项目投资强度低。入园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强度较低的现象,入驻的14家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013万元。(3)部分入驻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4、园区管理体制有待健全 。与园区建设相关的旗直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为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搞好服务,影响了企业主的投资积极性。
5、园区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1)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在征地、拆迁等方面不能积极配合,阻力非常大。(2)服务企业意识不到位。尽管园区的总体服务水平较好,但因园区工作人员较少,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服务企业不到位的现象。(3)治安环境有待加强。园区综合治理基础工作薄弱,部分企业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识不足,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三、我旗工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我旗的工业园区建设,应把“核心抓招商”工作思路与工业园区发展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我旗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充分借鉴外地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在连片开发土地、集中经营管理、优化招商环境上下功夫。
(一)规划先行,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的前瞻性。工业园区是工业布局调整的载体,其总体规划要与土地利用、交通环保、消防治安等规划配套起来,立足于规划先行,注重与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有机结合,做到长规划、短安排。在明确园区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和方向的同时,一是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园区的配套建设;二是要对入园企业的单位土地投资密度、投入产出率和上交税收等都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二)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园区建设无论从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还是形成工业区域、合理规划建设城镇等方面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设一流的园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吸引客商投资兴业,促进生产项目集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说到底,加快园区建设是为了“筑好巢,引来凤”。因此,园区要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型方向发展,能够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从而形成优势板块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科学指导,进一步促进园区快速健康发展。1、合理优化布局,高起点抓好园区规划。一要充分体现规划的综合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使三个园区的布局、产业定位、生态建设及配套设施都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超前性。二要以特色的思路来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园区特色优势,构筑园区龙头地位,凸现园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三是坚持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要树立长远目光,着眼于园区的长远发展,防止园不成形、区不成块的现象发生。
2、立足因地制宜,高标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适度超前。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适应长期的发展需求,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适度超前抓好园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因为资金制约就降低建设标准。二是梯度推进。要依托项目建设园区,根据入园项目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科学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防止空地、白地,防止开而不发。
3、运用市场法则,高水平抓好园区经营管理。一是要创新经营模式,将园区内的经营性项目改过去由政府包揽建设为行业部门投资建设或者合资合作建设;尝试公开拍卖园区公共设施的经营权、广告使用权、道路冠名权等,把园区建设变成资本运营过程。二是要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模式设置管理委员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统一负责园区管理。
(四)全力支持,进一步发挥园区的积极作用。1、核心抓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园区建设的生命线,园区建设目的在于有利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的成功与否又系园区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议旗委、旗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合我旗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大中小、内外资项目一齐上,在较短时间内引进一批项目,较快地树立园区形象,开创我旗园区工作的新局面。2、要利用园区的特色优势招商,进一步挖掘园区的特色和优势,做好园区的包装和推介,“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举办经贸洽谈会、项目推介会,不断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和公认度。要探索招商新办法,实现招商形式多样化,重视发挥网络信息在招商引资中的突出作用,开设园区招商网站,把各种信息通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发布出去,力争园区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3、落实优惠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要对现有的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完善,并认真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加大通报和反馈的力度,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确保优惠政策真正能够体现“优惠”。同时,要搞好政策研究,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抓住重点,制定更为灵活有效的政策。4、营造良好环境。优越的投资环境,特色的投资氛围,是竞争制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旗的发展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使我旗真正成为“投资者的天堂,创业者的乐园”,还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建设工业园区是工业兴旗的战略性举措,园区的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还需要认真地去研究和探索,进行严肃缜密的科学论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切忌盲目。打造好建设工业园区的平台,创造好软、硬环境,以诚信换取回报,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相信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定能给巴林左旗的经济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第6篇 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查报告
xxxx工业园是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建设沿江开放开发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园区的配套功能建设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一、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然而,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配套功能滞后的矛盾也更加显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问题有:
1、生产性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尚未建成,园区内污水管网还未全部成网,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港口河,工业污水大部分虽经企业处理再排放,但仍不同程度存在排放不达标和偷排、漏排的现象,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生活性配套设施仍十分滞后。受土地征用有一定难度的影响,园区规划中的四星级酒店建设一直无法推进,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园区的城市形象始终难以形成,这也对园区的投资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公租廉租房尚未建成,大量外来民工的住宿成为大问题,除少数企业建有宿舍外,多数企业目前只能通过由民工租住周边民房的方式来解决,引发租金上涨。由于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
3、服务配套水平仍有待提高。一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物流服务形式单一,企业物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园区现代化物流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二是劳务、法律、咨询、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服务能力弱;三是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缓慢,能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严重缺乏。
二、影响xxxx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主要原因
2、融资渠道少,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园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划拨,投入能力有限。而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不断增加,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许多配套项目虽有规划,但始终无法推进。
3、园区职权弱,项目协调困难。虽然2023年园区成立了管理机构,但很多县政府明确应赋予园区的职权没到位,给项目协调带来不少困难,加上项目的审批程序十分繁琐,这也对园区配套功能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加快xxxx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园区配套功能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工业新城的理念为指导,把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开发为基础,以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努力把xxxx工业园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1、坚持规划先行,努力破解要素制约
(1)明确定位,抓好规划修编。按照域中心城市强攻新城、决战新工业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县工业新城的总体要求,调整、修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区块划分及产业空间布局,确保园区总体规划与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在规划的内容上,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产业的组织引导、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配套功能的完善,进一步突出园区的城市功能,为园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园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2、突出项目重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1)加快建设生产性配套设施。要强化为园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抓紧建设投产一批当前企业生产所急需的基本配套设施,如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生态防洪排灌站等工程的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工业园区水、电、路、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做好建成区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树立良好的工业新城形象。
(2)不断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力争2023年实现周边村镇的土地应征尽征,抓好公园、公租廉租房、商场超市、酒店、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尽快完善园区的三产服务功能,为园区企业主和员工解决吃穿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
(3)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主要瓶颈。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一要大力培育园区土地市场。调控城镇建设区内的农村和农民建房,有计划地推出商贸用地出让,以地生财,筹措园区建设资金。二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园区企业的留县税收返还、工业项目用地的拍卖所得收入,除应正常上交的规费和审批费用外,剩余部分全部返还园区,或缓建一些非急需建设项目,挤出资金加大对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积极争取银行贷款。组建投资有限公司,以园区预留的商贸用地捆绑作担保,以投资公司名义向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四是试行土地资金委托保值增值制度。由各被征用土地的村集体将土地征用费按一定利率借给园区使用,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园区的资金紧张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3、适应园区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现开发区向城市的转变,必须协调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与园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体系。
(1)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发展提供紧密配套服务的新兴产业,是降低工业经济发展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加深产业链、提高产业一体化程度的有效手段。加快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以订单为中心改造业务流程,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加快周转,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园区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研究和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信息、人才、广告等方面的服务,使之成为园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
(2)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以满足园区居民消费为目标,以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为重点,逐步推出商贸用地拍卖,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不断提高园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把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等内容列入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责任范围,促进园区的和谐发展。
(3)努力构筑公共技术平台。产学研结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建设,加快集成各种中介服务资源,形成针对产学研合作需求的具体服务项目。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专利孵化、信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4、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明确园区管委会对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进一步理顺园区管委会与县有关部门的关系,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能划分,特别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业务衔接,使园区管委会承担的行政审批业务具有与相关部门同等的行政效力。协调税务、工商、环保、劳动安全、消防等行业管理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园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确保园区封闭管理的前提下,避免产生管理死角。
(2)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工业园区职能,优化办事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要尽快建立县审批中心园区分中心,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审批程序,使入园企业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进一步集聚扶工合力。各有关部门要从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亲商、安商、富商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工、扶工、促工的氛围。要拓展和深化促进企业发展的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尽力做好帮扶服务工作,着力改善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
第7篇 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全面详细地了解我县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和,为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现将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1、园区规划编制情况
2、园区建设情况
二、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企业个数少,生产规模小,经济总量不高。我县除去规模以上企业后,目前我县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上500万元的只有剑景水电开发公司、欧泰林化公司、剑白香猪厂等7家,而规模以上企业只有剑河县供电局、剑河县忠信建材公司、剑河县昌兴木业公司等3家,因而我县经济总量跟不上。
3、园区管理体制有待健全,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由于没有单独建制的工业区管委会(目前由工信办兼管)和独立的办公场所,缺乏行政调控能力,造成工业园区无法独立开展业务工作,快捷的园区工作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园区项目从立项到建成,程序复杂,手续报批一站式办理并未从根本上实现,县里出台的优惠政策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二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工作是招商引资,但目前还未建立起一套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招商引资机制,招商力度大,但是引进产业项目少、措施不力,全社会、全方位、经常性的工业招商引资氛围还没形成。
4、园区目前发展困难重重,从而无法保证园区的发展后劲。一是由于县级财力十分有限,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屯州工业规划区服务中心、垃圾填埋场、公租房、污水处理厂、供水工程扩建等基础设施工程启动困难。二是园区近期工业园规划的土地收储和实现五通一平及其它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大,而投入仅仅依靠县财政的单一投入,资金明显不足,是无法保障园区发展需要的。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长远规划与近期建设并重。一是加强与黔东循环经济管委会和相关规划资质单位的工作对接,力争在8月份完成《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基地发展补充规划环评报告书》以及《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发展补充规划(剑河功能区)》的评审和8月底前完成工业园区控制性详规等工作。二是加大土地报批力度,力争屯州2平方公里工业聚集区用地指标得到报批,为项目落地争取更大空间。三是加大对屯州工业聚集区第一期362亩已批用地的细化使用,确保20xx年所有生产性、非生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项目奠定基础。按照大规划、大建设、大投入的原则,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立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纳入年度预算,城建每年可列支一部分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场地出租、标准厂房租赁收益、园区企业年上交税收留成部分用于园区发展,逐步实现以园养园。二是争取省州相关部门的支持,采取发改委、工业、建设、交通、环保、水利等项目集中申报、资金捆绑使的方式抓好屯州工业规划区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新建项目、屯州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新建项目、屯州工业规划区公租房新建项目和屯州工业规划区污水处理厂新建项目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是争取省州的支持启动南明工业集聚区至三穗天柱高速接口二级公路建设项目进入省州今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盘子。
第8篇 2023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了搞好“如何加快曹县(青岛)工业园区建设”研究课题,县工业园区组织专门班子先后=次召开园区、企业和行政村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就加快园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同时,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建议==条。现将关于加快曹县(青岛)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发展现状
(一)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截至====年底,完成基础设施总投资====万元。其中,硬化道路==条,实际通车里程==公里;建设通讯管道=.=公里;铺设供水管道===米、排水管道====米;栽植路旁绿化树木===棵;安装路灯===盏;架设高压线路==公里;建设桥梁=座、涵洞==座;建设标准厂房=万平方米。
(二)园区项目建设有了一定进展
截至====年底,园区内企业==家,在建==家、投产=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累计完成税收====万元,涉及纺织、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其中,青岛入园项目==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三)园区管理体制初步确立 ====年初,园区管理体制初步确立,成立了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下设办公室、招商局、规划局、财政局,园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行政村实行属地管理,对企业实行封闭管理。同时,成立了园区派出所。
回顾园区的建设发展,有以下经验体会: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县委、县政府做出了“举全县之力发展园区”的战略决策,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园区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指挥长、县长为副指挥长的园区建设指挥部,同时,将园区建设的各项任务量化分解到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掀起了举全县之力建设园区的高潮,有力地促进了园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青岛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
青岛市委、市政府将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目标责任分解到各区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采取==区市对园区实行包片开发等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年底,共帮扶资金====万元,落地入园项目==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实现利税===万元。
三、县直部门密切配合
县直各有关部门,站在振兴曹县的高度,服从大局,全力以赴支持园区建设。县交通局、公路局、水务局、供电公司和网通公司,多方筹资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县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建工局积极协助园区做好土地征用、附属物清点、规划建设、工程招标等工作;县行政服务中心、工商局、发展局、环保局上门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及时完成了==家入园项目的注册、立项、环评等工作。
四、园区全体干部顽强拼搏
园区工作人员面对任务重、困难多,人员少的局面,一人当作三人用,一天当作三天干。去年,共为道路和项目建设征地====亩,拆迁房屋==户,迁移坟墓===座,清理树木=.=万棵,兑付补偿金===余万元;帮助客商办理项目立项、土地征用、工商注册等手续==余份,帮助客商解决临时住宿、资金贷款等困难==余件;对扰乱企业正常施工和生产的强买强卖、强装强卸行为给予了重点打击,为入园项目创建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确保了==余个项目顺利落户园区。
二、存在问题
(一)园区缺少高标准总体规划
由于缺少一整套高标准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园区起步区内==%的道路无法定位、所有管网没有规划设计,园区建设缺乏明确长远目标。
(二)园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由于缺乏建设资金,目前,园区仅建设==条道路,供排水、弱电管沟(通讯、有线电视等)、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基本没有或做得很少,如:路灯只是立设了灯杆,电缆至今未埋设。特别是排水系统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如:====年,由于雨水较大,排水管道没有配套,造成企业排水不畅,影响了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施工。
(三)入园项目规模小、投资强度低
=、入园项目规模小。截至====年底,园区共有企业==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平均投资规模====万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正和车辆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规模最小的奇源木业固定资产投资仅===万元。
=、入园项目投资强度低。入园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强度较低的现象,如:青岛==家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亿元,总占地面积===亩,平均投资强度仅为==.==万元/亩。
(四)园区管理体制不健全
=、财政体制未独立。园区未建立独立的财政体制,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如:园区工作人员工资不能及时发放、正常办公经费没保障,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园区与县财政存在往来借款,也给以后的工作造成遗留问题,等等。
=、派出机构未设置。与园区建设相关的县直部门还没有在园区设立派出机构,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搞好服务,如:土地证、规划许可证等手续办理,由于缺少派出机构,影响了工作效率。
=、园区人员力量薄弱。目前,园区现有工作人员仅==人,除了完成相当于一个乡镇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做好环境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等各项工作,每天加班加点,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一个人顶三个人干,一天当作三天用。尽管如此,有些工作仍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工作量是每个乡镇和县直部门无法相比的。
(五)园区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在征地、拆迁等方面不能积极配合,阻力非常大。
=、服务企业意识不到位。尽管园区的总体服务水平较好,但因园区工作人员较少,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服务企业不到位的现象,园区工作人员服务企业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治安环境还不够好。存在农村综合治理基础工作薄弱,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识不足,企业安全防范意识差、时有盗窃案件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通过赴苏北参观学习,园区一班人深受鼓舞,同时,深感压力巨大。对此,园区先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出了新的工作目标和“=====”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了“服务、苦干、创新、争先”的八字园区工作精神,决心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全面实现园区建设新突破。
“xx”工作目标:一年扎框架,二年成规模,三年上档次,四年大发展,五年再造一个新城区。
====年工作目标:力争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亿元,园区自身招商=亿元,力争落地项目==个,确保完成总投入==亿元。
====年总体工作思路:搞好一个规划,健全两个体制,实现三大突破,做好四项工作,强化五项措施。
(一)搞好一个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
按照新城区建设的总体思路,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园区==平方公里总体发展规划,与城区发展规划搞好衔接。规划突出“一线、两片、八区”的总体思路。“一线”指以青岛大道为园区主干线,打造成园区景观大道、精品大道;“两片”指青岛大道东、西两片,东片为行政商住区,西片为工业聚集区。“八区”为行政服务、商贸中心、文教卫生、生活居住、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综合加工等八大功能区域。
(二)健全两个体制,提高园区服务水平
=、健全服务管理体制。尽快在园区内设立县国税、地税、土管、城建、工商、劳动、电业等部门的派出机构,抽调分管业务的负责人和精干工作人员,进驻园区统一办公,由园区统一指挥、调度,为园区企业提供全程、高效、快捷、优质服务。
=、健全园区财政体制。尽快建立独立的园区财政体制,增加园区建设发展后劲,促进园区更快更好地发展;激发园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园区财政收入,推动园区快速滚动发展。
(三)实现三大突破,大力推进园区建设
=、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按照“大规划、大框架、大投入”的原则,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通过争取省投资公司贷款、青岛帮扶资金、全县各部门大力支援、市场化运作、土地置换、建筑公司垫付、招商引资等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亿元。主要建设八横八纵==条道路,总长==公里,硬化面积==万平方米;修建桥梁==座;栽植绿化树木=.=万棵,绿化面积==万平方米。安装路灯====盏。铺设路沿石==千米;设立道路标牌==个;打深水井=眼,铺设供水管道==千米,修建雨水管道==千米,修建污水管道==千米;修建弱电管道==千米,通讯、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架设高压线路==千米;建设新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园区企业商务中心和大型标志性建筑;建设=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配套设施及生活区工程;完成园区内三干沟、曹北河、四级河网和白花河清淤工程等十大工程。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平方公里路网,使==.=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七通一平”。建议县委、县政府继续向上级争取资金,举全县之力建设园区,努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年,以招大商、上大项目为主,力争落地项目不少于==个,总投资不低于==亿元。一是园区要突出承接好青岛帮扶项目。对==年开工建设的==个项目,上半年要全部竣工,年底全部投产运营。对今年入驻的项目积极搞好承接,在考察、办理各种手续、开工建设等方面做好工作,确保青岛项目快速落地;二是服务好乡镇和县直部门的入园项目。积极参与乡镇和县直部门入园项目,做好群众工作,及时提供建设用地;三是确保园区自身招商项目有个新的突破。通过转变招商方式,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一支专业招商队伍,年内至少有=个项目落地,总投资=亿元。
=、软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服务环境实现新突破。实行项目专人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全程服务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服务热情、细致、周到,打造出园区崭新的服务形象。二是社会环境实现新突破。在园区广大群众中,开展“园区发展我致富,我与园区共兴衰”活动,严厉打击各种强装强卸现象,为企业提供良好社会环境。三是治安环境实现新突破。打造一支快速、高效的公安干警队伍,严厉打击各种扰企业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创建“无黑恶势力、无各类霸头、无重大安全事故、无影响企业和园区发展的群体性事件”,实现企业“零投诉”的治安环境。
(四)做好四项工作,确保园区和谐发展
=、做好土地征用工作。今年园区预计道路和项目征地====亩左右。及时兑付土地补偿金,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办理好土地征用手续。
=、做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建设新农村的理念、模式搞好试点,进一步搞好整个园区的农村建设规划,解决好“空心村”问题,解决好违章建设问题。
=、搞好入园企业及建筑工地的管理。对现有入园企业扎口管理,不经园区管委会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到企业检查和收费;园区管委会与入园企业及时沟通,加强服务;对建筑工地加强施工管理、安全检查工作。
=、搞好失地农民的保障工作。对失地农民做好调查、统计、登记、备案,争取县政府支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为失地农民寻找出路,免费培训,优先安排进入园区企业务工,学习外地经验,探索出一条“失地村”迁移的成功路子。
(五)强化五项措施,为园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大力提高干部素质。在园区工作人员中,开展集中学习、短期培训、考核评比、述职点评等活动,提高园区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抓好干部作风转变。园区管委会出台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工作规范纳入了制度化的管理轨道。针对园区艰巨繁重的任务,园区干部拿出“一当十”的工作干劲,提出了“苦干、实干、拼命干、血战====年”口号,锻造一支敢打硬仗、勇打苦仗、善打胜仗的坚强干部队伍。
=、狠抓奖惩落实。根据园区==年工作目标,园区各局室都将==年工作量化、细化、责任到人。园区管委会将依据奖惩规定,真奖真罚,重奖重罚,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建设一支注重实干的干部队伍。
=、引入竞争机制。对园区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随时淘汰不胜任本职业务的工作人员。园区社会事业局,进行了人员的竞争上岗。园区招商局划分为招商一局、二局,招商工作也步入了竞争轨道,建立一支竞争向上的干部队伍。
=、抓好廉政建设。出台了廉政制度,园区干部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贿、受贿,不得随意接受企业宴请和馈赠;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应该下发到群众手中的资金;公开办事程序,树立一支良好形象的干部队伍。
第9篇 全盟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调研报告
围绕盟委、行署确定的重点建设一个主中心城市、两个副中心城市,统筹发展四个经济协作区域,重点打造六个工业园区这一中心工作,我盟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到目前全盟共建设了12个工业园区。根据盟委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我委将全盟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如下:
一、全盟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盟高度重视工业开发区(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打造产业承接和集聚发展的平台,培育形成具有地区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入驻园区企业不断增加,经济总量逐年提高,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数量与分布。截止目前,全盟现有各类工业开发区(园区)12个,除太旗没有园区外,分别位于其余12个旗县市(区),总规划面积381.9平方公里,已开发建设面积88.87平方公里。二连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工业园区,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白音华工业园区为自治区政府批复的自治区级工业园区,东乌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多伦工业园区、上都工业园区、西苏朱日和工业园区、东苏旗芒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阿旗德力格尔工业园区为盟行署批复的盟级工业园区,黄旗工业园区、白旗明安图工业园区和乌拉盖能源化工园区为旗县级工业园区。12个工业园区中列入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有4个: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音华工业园区、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和多伦工业园区。列入自治区“双百亿工程”的园区有5个:锡林郭勒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音华工业园区、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多伦工业园区和黄旗工业园区。
(二)园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产业承接和聚集发展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3.36亿元,其中今年前8个月完成2.68亿元,各园区道路、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截止到8月末,全盟12个园区入驻企业591户,同比增加50户,完成产值354.4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营业收入346.1亿元,同比增长17.5%;利润总额45.8亿元,同比增长12%,税金总额35.1亿元,增长16.4%,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4.66万人。
xx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园区有2个,白音华工业园区119.5亿元和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107.5亿元;超50亿元低于百亿元的园区有3个,东乌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57.8亿元、黄旗工业园区56.2亿元和上都工业园区59.4亿元;超30亿元低于50亿元的园区有2个,多伦工业园区43亿元和西苏朱日和工业园区34.7亿元。
(三)部分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产业链。各园区从自身优势条件出发,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向循环生产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初步形成了五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即煤—电—建材—粉煤灰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煤—电—热—硅、锗—太阳能光伏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煤—电—煤化工及其下游产品深加工产业链,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其废弃物利用产业链和农畜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生物制品及其废弃物利用产业链。围绕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重点推进了二连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音华工业园区、多伦工业园区、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和黄旗工业园区六大园区建设,提升我盟工业经济发展能力。
二、各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一)全盟推进的六大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1、二连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1993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合作区划分为口岸加工区、出口加工区,以木材加工为主导产业。总体规划面积49.75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8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0.73亿元,其中今年前8个月投资0.11亿元。多年来,二连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充分发挥口岸优势,大力发展木材深加工产业,重点推进家具、门窗、天花板、刨花板、纤维板、密度板、木塑复合分子材料和胶合板等木制品产业集群,建设进口木材加工生产基地。xx年,园区累计入驻企业65户,完成营业收入27.9亿元,增长17.5 %,利润总额1.1亿元,增长17.9%,税金总额0.7亿元,增长6.5%。截止到目前,累计入驻企业75户,同比增长1户。今年1—8月完成营业收入17.7亿元,增长12.6%,利润总额1.02亿元,增长28.1%,税金总额0.32亿元,下降3.3%,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0.16万人。“xx”期间,继续依托口岸优势,全力推进木材深加工产业,将二连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打造成为我国北方口岸木材加工生产基地之一。规划到“xx”末,进口木材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立方米,营业收入60亿元,年均增长21.4%。
2、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xx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产业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3.9平方公里,以煤炭、电力、煤化工和绿色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xx年,锡市对现有工业园区布局进行了合理整合,形成了“一区多园”模式,开发区产业区、中小企业园区、褐煤综合利用示范园区、食品加工园区等。累计投入基础建设资金9.8亿元,其中今年前8个月投资1.2亿元,产业区十横五纵道路和给排水管网建设初具规模。xx年,园区累计入驻企业87户,完成营业收入107.5亿元,增长37.9%,利润总额13.1亿元,增长161.7%,税金总额9.5亿元,增长91.4%。截止到目前,累计入驻企业89户,同比增加2户。今年1—8月完成营业收入61.4亿元,增长18.8%,利润总额8亿元,增长31.6%,税金总额6.5亿元,增长17.3%,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xx”期间,依托锡林浩特周边丰富的煤炭、有色金属资源,加快建设创源褐煤低温热解项目,加快推进电、热、锗联产示范项目,抓紧建设万吨电子级多晶硅、远红外光学产业项目、led光电产业项目,形成煤—电—化工产品及光伏产品产业链;积极推进高度节水大型坑口电站建设,利用粉煤灰、脱硫石膏、煤渣等燃煤副产物制造高档瓷砖、空心砖、石膏板等环保节能新型建材,形成煤—电—建材产业链;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积极引进建设工程机械、煤矿机械、化工机械、发电设备等大型制造项目,重点推进锡林海装风电、锡林重型机械、神工机械制造等装备制造项目建设;利用全盟丰富的畜产品资源,提升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水平和档次,推动集中加工、精深加工,实现加工增值,形成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链。规划到xx年,园区入驻企业达130户,比“xx”末增加49户,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45.6%。
3、白音华工业园区, xx年由盟行署批准设立,已列入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xx年4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距离旗政府所在地巴彦乌拉镇70公里,园区规划面积104.5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8.2平方公里,主要以煤炭、电力、煤化工、金属冶炼采选和绿色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69亿元,其中今年前8月投资0.6亿元,产业区道路和给排水管网建设基本完成。xx年,园区累计入驻企业26户,完成营业收入119.5亿元,增长33.5%,利润总额9.7亿元,增长209.9%,税金总额11.1 亿元,增长442.1%。截止到目前,累计入驻企业34户,同比增加8户,今年1—8月完成营业收入59.9亿元,增长18.4%,利润总额2.5亿元,下降48.7%,税金总额10.9亿元,增长25.6%,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0.52万人。规划“xx”期间,白音华工业园区以煤炭、电力、煤化工为主导产业,根据当地资源禀赋、产业特点,规划实施煤—电—煤化工—建材、煤矸石—电—建材、煤—电—多晶硅—光伏产品产业链、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冶炼—合金产业链、萤石采矿—萤石浮选—氟化氢—氟化氢下游产业链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到“xx”末,园区入驻企业80户,比“xx”末增加51户,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46.3%。
4、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xx年由盟行署批准设立,位于旗政府所在地乌里雅斯太镇8公里处,是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以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为主,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74亿元,道路一、二期工程、给排水工程和22万千伏变电站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工程已完成。xx年,园区入驻企业34户,完成营业收入 57.8亿元,增长20.8%,利润总额3.7亿元,下降26.1%,税金总额4.9亿元,增长72.5%。截止到目前,累计入驻企业34户,同比增加6户,今年1—8月完成营业收入33.8亿元,增长14.2%,利润总额3.4亿元,增长41.5%,税金总额2.0亿元,增长16.3%,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0.55万人。“xx”期间,该园区以有色金属采选冶炼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规划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形成煤—电—建材、煤—电—有色金属冶炼及其废弃物利用、畜产品精深加工及其废弃物利用等产业链条。到“xx”末,园区入驻企业50户,比“xx”末增加23户,营业收入240亿元,年均增长50.3%。
5、多伦工业园区,xx年由盟行署批准设立,列入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位于多伦淖尔镇东3.5公里处,规划面积40.5平方公里,已建成16.5平方公里,以煤化工为主导产业,积极开发下游系列化工产品。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04亿元,其中今年前8个月投资0.26亿元,二纵五横七条道路的建设及雨水、污水、给水管道的埋设已完成。xx年,园区累计入驻企业21户,完成营业收入43亿元,增长0.8%,利润总额1.7亿元,增长23.2%,税金总额2.2亿元,增长12.9%。截止到目前,累计入驻企业40户,同比增加19户,今年1—8月完成营业收入31.6亿元,增长14 %,利润总额0.92亿元,下降30.8%,税金总额2亿元,增长57.1%,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0.64万人。“xx”期间,该园区以煤化工、氟化工及其下游产品开发为主导产业,依托锡盟丰富的褐煤资源和萤石资源,围绕大唐国际多伦煤基烯烃项目,着力打造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煤化工延伸产业链、氟化工产业链、煤化工与氟化工相联系的产业链及煤化工、氟化工、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废渣、废气、中水、废塑料等“三废”综合利用产业链等产业链条,打造成为一个国内外有特色的现代煤化工替代石油化工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试点基地。到“xx”末,园区入驻企业50户,比“xx”末增加29户,营业收入193亿元,年均增长35%。
6、黄旗工业园区,xx年由黄旗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位于旗政府所在地新宝拉格镇东2公里处,规划面积15.61平方公里,已建成1.86平方公里,以石材加工为主导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9亿元,其中今年前8个月投资0.18亿元,完成了给排水管网和设施的建设,供电设备安装及铺设线路,园区专线公路建设完成,100兆光纤网设备已覆盖园区,完成公路两侧及厂区周围绿化带建设。xx年,园区累计入驻企业62户,完成营业收入56.2亿元,增长30.1%,利润总额8.4亿元,增长38.4%,税金总额4.6亿元,增长25.2%。截止到目前,累计入驻企业62户,同比增加2户,今年1—8月完成营业收入34亿元,增长32.7%,利润总额4.6亿元,增33.3%,税金总额3亿元,增长20.7 %,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0.31万人。“xx”期间,依托丰富的石油和花岗岩等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重点以石油开采和石材加工业为主。到“xx”末,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00户,比“xx”末增加40户以上,营业收入130亿元,年均增长23.9 %。
(二)其它六个园区基本情况
1、上都工业园区,xx年由盟行署批准设立,位于上都镇东1.5公里处,规划面积35.9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9.2平方公里,以电力、铁合金冶炼为主导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8亿元。xx年,园区累计入驻企业66户,完成营业收入59.4亿元,增长19%,利润总额13.7亿元,增长24.7%,税金总额3.4亿元,下降28.6%。截止到目前,累计入驻企业70户,同比增加7户,今年1—8月完成营业收入39.5亿元,增长39.7%,利润总额10.7亿元,增长26.5%,税金总额3.2亿元,增长0.8%,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0.31万人。“xx”期间,上都工业园区以煤电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规划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形成煤—电及其废弃物利用、乳制品精深加工及其废弃物利用等产业链条。到“xx”末,园区入驻企业80户,比“xx”末增加23户,营业收入150 亿元,年均增长24.1%。
2、乌拉盖能源化工园区,xx年由乌拉盖管委会批准设立,位于巴音胡硕镇东北67公里处,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已建成3.08平方公里,以煤炭开发和煤化工工业为主导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8亿元,进行园区东、北环路、西环路、s101线至农乃庙矿区公路及饮水工程的建设。xx年,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5户,完成营业收入31.5亿元,增长52.5%,利润总额14.1亿元,增长75.4%,税金总额5.8亿元,增长49.1%。截止到目前,累计入驻企业15户,同比增加1户,今年1—8月完成营业收入19.8亿元,增长7.1%,利润总额8.3亿元,增长14.5%,税金总额3.5亿元,增长0.2%,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0.13万人。“xx”期间,乌拉盖能源化工园区依托丰富的煤炭、水资源和交通优势,以煤化工产业为主。到“xx”末,园区入驻企业30户,比“xx”末增加15户,营业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37.1%。
3、阿旗德力格尔工业园区,xx年由盟行署批准设立,位于锡林浩特市南45公里处,阿旗别力古台镇西南130公里处,规划面积5.035平方公里,已建成2.33平方公里,累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0.5亿元。xx年,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6户,完成营业收入18.2亿元,增长6.3%,利润总额1.3亿元,下降7.4%,税金总额1.7亿元,增长17.3%。截止到目前,累计入驻企业16户,今年1—8月完成营业收入9.6亿元,下降20.9%,利润总额0.2亿元,下降78.3%,税金总额1亿元,下降13.5%,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0.16万人。“xx”期间,以冀东水泥和金河水泥为主发展煤矸石—石灰石—建材及石灰石深加工产业。到“xx”末,园区入驻企业达到30户,比“xx”末增加12户,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39.9%。
4、西苏朱日和工业园区,xx年由盟行署批准设立,位于赛汉塔拉镇南45公里处,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4.6平方公里,以电石、合金冶炼和绒毛加工为主导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亿元。xx年,园区累计入驻企业85户,完成营业收入34.7亿元,增长8.9%,利润总额6.6亿元,增长79.8%,税金总额2.1亿元,增长75.8%。截止到目前,累计入驻企业89户,同比增加4户,今年1—8月完成营业收入24.8亿元,增长17.2%,利润总额5.3亿元,增长16%,税金总额1.9亿元,增长15.8%,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0.43万人。“xx”期间,朱日和工业园区以铜、金和铁矿采选冶炼为重点。到“xx”末,园区入驻企业110户,比“xx”末增加25户,营业收入70亿元,年均增长19.7%。
5、东苏旗芒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xx年由盟行署批准设立,位于满都拉图镇西北45公里处,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4.1平方公里,以煤炭开采加工、煤化工产业为主。截止到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0.23亿元。xx年,园区累计入驻企业2户,完成营业收入16.8亿元,利润总额1.8亿元,税金总额1.1亿元。截止到目前,累计入驻企业2户,今年1—8月完成营业收入9.7亿元,增长8.1%,利润总额0.9亿元,增长2.2%,税金总额0.8亿元,增长20.9%,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710人。“xx”期间,芒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主要以芒来煤矿和大唐鼎旺化工有限公司为主,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链。到“xx”末,园区入驻企业达到20户,营业收入达到80亿元。
6、白旗明安图工业园区,xx年由白旗编办批准设立,位于明安图镇东,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1平方公里。经过几年的因地制宜的发展,现在明安图工业园区形成了“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三区”分别是朝格温都尔区、道西区和宝力根陶海区,主要产业有绒毛加工、肉类加工产业、金属合金选冶炼、风电开发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0.98亿元,其中今年前8个月完成投资0.06亿元。 xx年,园区累计入驻企业65户,完成营业收入8.9亿元,增长10.4%,利润总额0.3亿元,下降3.7%,税金总额0.2亿元,增长28.2%。截止到目前,累计入驻企业65户,同比增加1户,今年1—8月完成营业收入4.4亿元,下降6.7%,利润亏损208万元,下降130.1%,税金总额0.11亿元,下降23.9%,园区企业从业人员达到0.37万人。“xx”期间,明安图工业园区以风电开发利用、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为主,到“xx”末,园区入驻企业85户,比“xx”末增加24户,营业收入35亿元,年均增长32.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建设,各园区基础条件、入驻企业户数等方面都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其它盟市园区发展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工业园区亟待扩区升级。我盟12个工业园区中仅有3个园区获国务院、自治区政府批复,6个获得盟行署批复,仍有3个工业园区是旗县自己批复。二是各园区亟待加快完善各项手续。全盟12个工业园区中除阿旗德力格尔工业园区外,其余11个园区编制了总体规划,仅有4个获得批复;编制完成和正在编制产业规划的有9个,仅1个获得批复;编制完成和正在编制水资源论证的有9个,尚无获得批复;编制完成和正在编制规划环评的有7个,获得批复的有2个;全盟12个工业园区均采用入驻企业项目审批方式进行征地,目前没有园区进行整体征地和土地收储工作。三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由于地方财力所限,加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难,园区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条件还有较大差距。四是各园区招商引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园区发展不平衡,引进企业和项目数量偏少,特别是具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偏少,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园区协调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思路
下一步工作中,全盟各园区要按照盟委、行署总体部署和要求,全力打造百亿元企业和百亿元工业园区,实现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力争用3-5年时间,重点培育建成一批营业收入超50亿元大型骨干企业和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园区。到“xx”末,全盟13个旗县市(区)全部设立工业园区,力争有5个以上园区列入自治区级以上工业园区,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园区达到10个,其中超500亿的2个,全盟园区总产值力争达到xx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3%以上。
(一)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推动工业园区加快扩区升级。积极培育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音华工业园区、多伦工业园区、乌里雅斯太工业园区健康有序发展,为打造自治区和国家级开发区(园区)创造良好的条件。按照《自治区经信委关于印发自治区工业开发区(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各工业园区要在修订完善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控制性详规、环评、水保、土地征用或收储工作,并加快获得相关部门的评审和批复。积极申报将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工业园区升级为自治区级园区,享受自治区级开发区管理权限和政策。
(二)建设自治区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科学规划园区重点产业。按照自治区经信委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开发区(园区)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自治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引导资金,对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落地项目贷款优先给予贴息,各园区要积极开展申报自治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与工业园区建设同步推进,要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承接产业转移重点,着力引进市场前景好、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装备先进的产业。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通过承接相关产业,培育壮大园区优势特色产业。各地要积极争取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自治区经信委每年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进行考核评价,对发展快、目标完成好、效益突出、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大、综合评价指标优秀的,自治区专门安排资金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且自治区扶持工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优先向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倾斜支持。
(三)加强开发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园区健康发展。进一步对现有服务平台规范完善,各地区工业园区都要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建立配套完善的服务体系,“xx”期间,在现有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建成专业服务与综合服务配套齐全、高起点、高标准的服务平台,每个园区至少建立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在二连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白音华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引进各类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园区,共同搭建集上市保荐、中介机构、风险投资为一体的投融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同时,结合本地实际,以工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为载体,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走“专、精、特、新”之路,力争建设小企业创业基地20个。各工业园区要围绕能源、化工、矿产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建设技术研发中心。
(四)加大对园区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大财政资金对工业园区的扶持力度,每年对工业园区进行考核评比,盟、旗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种资源的配置要向园区倾斜,完善要素功能,改善园区基础条件,要用好用足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财政税收政策、关于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政策、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贴息贷款政策、企业发展资金和技术改造财政贴息资金政策等。国家级、省级及盟级的各项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要向工业园区倾斜。工业企业要向园区集中,今后凡新建工业项目除矿山类企业外,其余项目原则上都要集中到园区。
第10篇 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
遵照县委的部署,结合审议县政府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报告的需要,7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县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于7月下旬前往璧山、荣昌、忠县等地考察学习。现将调研考察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
自20xx年1月县工业园区批准设立以来,特别是20xx年3月园区管委会成立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制定出台了《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园区为载体带动全县工业投入大幅增长,多年来“工业强县”的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园区管委会等县乡有关部门克服困难,忘我工作,实现园区征地拆迁、场平基建、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同步快速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园区征地拆迁较为顺利。南宾工业园区1、89平方公里启动区征地基本结束,完成征地2080亩;签订房屋拆迁协议214户,占应拆房屋239户的89、5%。拓展区中2平方公里的土地丈量、实物勘测等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启动区现已完成基建投资1、96亿元,竣工场平工程12个,园区内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等设施基本达到企业入驻需求;1、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科技孵化楼已面向社会招商;3、5万平方米安居工程已基本建成3万平方米。
三是入园企业渐成规模。现已累计入园企业35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亿元,建成厂房11、7万平方米(其中南宾工业园区入园企业24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亿元)。园区投产企业20家,解决就业1000余人。在建企业11家,主要包括电解锌、沃特矿业、火电、复合肥、氧化铁、中药饮片等项目。待建企业4家,其中升达地板即将开工建设。
四是“一区三园”协调推进。除南宾工业园外,西沱临港工业园、龙潭有色金属园均有较大项目落地,带动全县工业投入提速提档。
二、我县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认识尚未统一,配合不够默契
(二)建设资金断链,园区运行受阻
(三)土地指标紧张,项目推进困难
(四)区位劣势明显,引资到位较少
(五)体制机制不顺,办事效率不高
三、对发展我县工业园区的建议
(一)统一认识,形成抢抓机遇大办园区的强大合力
纵观世界各国和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历史及区位的原因,我县传统农业至今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产业获得了几个全国第一,但并没有改变民贫县穷的面貌。同时,第三产业在我县尚处于培育起步阶段,多年强力推进的特色旅游业仍然举步维艰。要想加快发展,唯一的出路还是工业。发展工业如果继续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量小质弱,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唯有发挥园区“要素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的优势,才能走通走活“工业强县”之路。
在新一轮的产业大转移中,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向内地梯度转移、主城“退二进三”企业向“两翼”转移;同时,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和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提出了许多含金量非常高的有利于区县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为我县园区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企业梯度转移不可能持续多年,市委市政府的政策也不可能直接送上门,如果不主动承接相当数量且形成产业链的转移企业,不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和市级部门的支持,我们就会坐失良机,石柱的发展就会滞后。当前,至关重要的是要在全县上下强化“工业强县”意识,坚定“以园兴工”信念,以“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的创新精神,全力打造园区,为石柱工业经济的兴起打下坚实基础。建议在全县开展“工业强县”大讨论活动,统一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为园区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真正形成“石柱的希望在工业,石柱的难点在工业,再难也要办工业”的共识。
(二)解放思想,突破陈规实现园区跨越式发展
“思想大解放,园区大发展”,园区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思想解放表现在敢不敢于突破陈规旧习,开拓创新。只有敢闯、敢干、敢试,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本本”,才能加快园区发展。常委会考察所到区县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是要敢于让利企业。一些同志担心我县入园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是不是过多,4万元甚至1万元一亩的地价是不是太低,收取的税费是不是太少。殊不知区位条件比我们好的地方都有实行零地价和零收费的。璧山县与中国奥康集团联合打造西部鞋都,奥康集团用地2200多亩,位置紧靠璧山县城城南,完成“七通一平”后每亩土地出让金为3000元,而奥康年创税只有1000多万元,按当时璧山县城的商业用地拍卖价折算,用奥康的税收去偿还土地价款,需要300年的时间才能平衡。但在奥康集团的引领下,目前西部鞋城在全国已有较大影响,整个鞋业年创税7000多万元,100多家企业用工1万人以上,工人月均工资超过1800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奥康的成功,使市内外企业普遍看好璧山的投资环境。目前,长安、宗申、力帆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璧山或在璧加工重要零部件。同处渝西的荣昌则出台了入园企业不收取县级行政事业费的“零收费”制,吸引大批企业到荣投资,2023年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渝西地区排名第二。璧山、荣昌的快速发展除区位比我们好之外,敢于让利企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要敢于举债建设。我市工业基础较好的区县大都靠举债建设,涪陵区欠债20多亿元,渝中区欠债30多亿元。市委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中,市政府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等各种会议场合,都提出要帮助渝东北、渝东南各区县融资建设工业园区,其实质也是帮助区县贷款。我们应敢于举债建设园区,从中长期贷款入手,力争多融贷资金,尽快用于园区“七通一平”建设。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如果大规模举债,园区到底多少年能收回投资,实现平衡。经县园区管委会测算,启动区1、89平方公里完成“七通一平”共需资金35000万元,到2023年实现最大规模后每平方公里产出25亿元,按此计算的投资回报期限为13年。据了解,投资回报的平衡点在上海为10年左右,重庆则相对长一些,璧山、荣昌等基础较好的地方为12年左右。这样的投资平衡测算是指园区靠税收等直接收入与投入之间相比较得出的结论,常委会考察所到的区县都认为不能这样算,还必须算园区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南宾工业园区除了税收,它还能有效扩大县城规模;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有效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降低城镇失业率等,所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
三是要敢于储地用地。要承接大项目或产业集群项目,就必须加大园区土地征用和整治储备,完善好基础设施,筑巢引凤,使前来考察的企业愿意投资。璧山、荣昌等区县除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外,还解放思想敢于用地。荣昌县今年计划用地4000亩,上半年争取到位指标1000亩,实际征地拆迁8000亩。他们的体会是,只要做好了群众工作,安置好拆迁户,就可以早用地多用地。
四是要敢于创新机制。目前,阻碍区县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很多。要实现园区快速发展,不打破障碍、创新机制显然不行。在企业审批方面,荣昌实行了“授权”办理,在园区内设立了四个职能分局,一个办证服务大厅,每年各职能部门将一部分审批序号留给园区,由园区自行在服务大厅一次性办结,不用再跑到各局审批。只要企业基本要件齐全,他们可以一天内办结,尽管如此,他们认为还不够快,在浙江昆山等沿海地区,只要企业达到“三符合”(符合产业结构、符合规划、符合环保要求),就可以先干再逐步完善手续。此外,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零费制”、土地指标先用后争取等等做法,都无不与他们灵活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关。
(三)拓宽渠道,集中各种资金投入园区建设
除了县财政先期投入3000万元用于场平外,我县园区建设主要依靠融资,县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对融资部分承担了相当的债务风险。如按目前的运行模式,要大力发展园区,就必须大幅度提高举债数额,所带来的风险较之渝西的区县会更高。因为我们的用地条件差(山地多、平坝少),征地拆迁加整治成本每亩需21万元左右,加上水电气讯等投资,每平方公里在3亿元以上。南宾工业园区8平方公里拓展区,须在短时期内融资20多亿元,这是我县财力所不能及的。即使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我县也不能提供相应的担保资产。因此,必须拓宽投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在拓宽投资渠道方面,一是可以借鉴璧山、荣昌、忠县的经验,责成县级部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用于园区建设:水务部门运用城镇供水工程等项目资金投入园区解决供水问题,交通部门争取路网建设资金解决园区道路建设问题,市政部门争取市政设施建设资金解决园区内道路硬化油化问题等等。二是按县委〔2022〕34号文件规定,天然气、电力、通讯等公用事业部门,要从企业增量扩容的需要考虑,积极铺设园区管网,以减轻园区“七通一平”的建设资金压力,降低政府的负债风险。三是在拓展区内规划30%左右的综合用地,实行招标拍卖,“以商补工”收回资金缓解融资压力。在增强融资能力方面,关键是做大现有资产存量。建议在县城规划区内尽力多征多储国有土地资源,以储备的城镇国有土地进行融资,提高承接吸纳贷款的能力。
(四)转变观念,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满足园区建设需要
目前,我县无论是发展工业园区,还是城镇扩容,都需要大量土地指标。而国家的大政策是把好土地闸门,对基层用地设置了很高的门槛。沿海发达地区和我市较发达区县,在上世纪末就认识到土地对于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意义,囤积了不少可供开发的土地。我县长期以来强调“管好土地”而忽视了“用好土地”,结果导致我县土地储备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主要瓶颈。市委三届三次会议明确提出帮助渝东北、渝东南的16个区县建立特色工业园区,同时近几年我县运用市上批准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每年提供了几千亩的土地利用指标,从实现占补平衡角度讲,我县也应适当多享受一些土地指标。因此,采取多种形式,策划包装好项目,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是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国土部门的重要任务。建议我县每年为下一年储备可用土地指标2000亩以上,以保证园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五)创新机制,调整完善园区管委会职能职责和办事程序
一是适当调整园区管委会运作模式。对园区“企业运作、封闭运行、独立核算、自求平衡、滚动发展”的运行模式作出调整,使之适应新形势下多元化投入资金、多主体开展建设的需要。二是适当调整园区管委会管理职能。建议对园区松绑减压,不再承担招商引资任务,征地拆迁主要交由园区所在乡镇和县国土部门负责,水电气讯等公益事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交相关部门负责。同时,强化园区审批服务职能,使之更好服务入园企业。三是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实行县级行政事业性费用“零收费”制度,上级部门收取部分由县财政上缴,中介收费采取中介单位由园区推荐,企业自主选择并承担费用,园区代办的方式进行。四是调整企业审批办证程序。可以借鉴荣昌的做法,实行授权委托、集中办证,由职能部门留出部分审批文号直接授权园区办理。或者借鉴忠县的做法实行限时办结,不能因为部门的原因贻误建设进度和入园企业的生产经营。五是完善拆迁安置机制。可在城区较好位置统建居民小区,完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满足拆迁户的合法利益,在此前提下对个别阻碍建设的钉子户依法实行强拆。
(六)严格管理,维护园区良好建设秩序
一是拟定入园企业基本条件标准。入园企业必须数质并举,注重环保和社会效益。引进项目要结合本地资源,突出特色、优势和重点,坚持“四不要”,即无税的不要,污染大的不要,实力弱的不要,劳动密集且附加值低的不要。二是加强园区土地管理。由政府出台《工业园区土地管理办法》,对不按协议投资投产的用地依法予以收回,禁止“跑马圈地”。三是建立完善入园企业退出机制。设立规范的退出标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四是加强园区审计监督。责成审计部门按期审计园区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五是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任务以利考核。如国土部门应争取到位的用地指标,规划部门应完成的园区规划面积和项目,交通、水务、市政等部门投入园区的争资立项任务等等,都应在相关部门的年初目标任务中加以明确,年底严格考核兑现。
(七)加强领导,健全园区决策议事机制
一是成立由县上主要领导负责的高层次议事决策机构,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决定园区建设的重大事项,制定解决疑难问题的硬性措施,明确部门和单位为园区建设排忧解难的任务。二是建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一个月召开一次的园区工作协调会制度,负责园区工作的具体协调和事务办理。三是建立园区企业主与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对话制度,不定期听取企业的工作建议、意见,现场解决有关问题。
第11篇 关于街道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街道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期,通过对区xx工业园区的全面深入调查,找出了目前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并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概述如下:
一、街道工业园区建设呈现的几个特点
近年来,xx街道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全街投资建设的工业园区共有6个,其中广场工业园、三里工业园、熊咀工业园、一宫工业园、广建工业园5个工业园区已建成投入使用,广场科技创业园正在筹建中。6个工业园区计划总投资3.5亿元,规划用地约600亩,目前,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亿元,建成园区面积385亩,引进工业项目35个,引进资金3.3亿元,其中引进投资过千万元项目14个,过5000万元项目2个,建成投产工业企业23家。园区经济在街道发展越来越快,主要呈现六个方面特点。
一是园区规模逐步增大。街道先后建设的三里工业园、一宫工业园、广建工业园、熊咀工业园、广场工业园5个工业园区,规模一个比一个大,特别是20xx年兴建的广场工业园,占地达到200亩,引进企业投资总额达到1.72亿元以上。同时,即将动工的广场科技创业园的面积和投资规模更大。由此可见,街道园区建设规模呈逐步扩大之势。
二是园区功能逐步增强。已建成的5个工业园区,全部实现了水、电、路、话、网络“五通”,完全具备企业入驻条件。如广场工业园,厂房全部是标准化厂房,办公、住宿、仓储用房一应俱全,整个园区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园区功能十分完备。
三是入园企业逐步增多。随着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和措施的落实,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者看重这块热土。截止目前,园区新引进工业项目20多个,新引进项目个数占入园项目总数的70%。预计今年园区工业企业将达到40多家。
四是园区规模企业发展逐步增快。20xx年,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8家,是20xx年的4倍。今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望达到13家。
五是入园企业高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目前,园区新引进工业项目20多家中有9家是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
六是社会贡献逐步增加。从税收上看,20xx年园区实现税收478万元,分别是20xx、20xx、20xx年增长67%、48%、23%,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逐年提高。从社区集体增收上看,20xx年社区集体从园区获取租金收入415万元,占集体纯收入总额的22%,分别比20xx年、20xx年、20xx年新增收入391万元、241万元、160万元,园区对社区集体增收的总计贡献份额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从安置就业上看,园区目前就业人员达到1000多人,其中,20xx年新增就业人员400多人,仅社区在园区就业居民就达300多人。
二、街道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从现有的工业园区情况看,高新技术企业所占份额较小。机械加工、电子、农产品加工是目前园区主要产业,由于产业和产品的特色尚未形成,产品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园区专业化水平不高,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联系度不高,互补性不强,导致园内企业既无协作配套关系,又不能形成“簇群”效应,弱化了园区整体竞争力,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
2、资金融通渠道不畅。无论是园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入园企业维持生产经营和扩大再生产,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政策性扶持力度小而且慢,企业的融资渠道没有得到有效拓宽。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由于街道五个工业园区起步较晚,起点不高,布局上处于散、小状况,整体功能上还不健全,加上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的原因,有的企业没有相应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配套资源,缺乏先进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经验;有的企业满足于现状,不愿承受企业自主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不愿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有的入园企业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和各职能之间没有良性互动,园区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三、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1、加强对工业园区的领导和管理。一是要加强对工业园区建设的领导。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要继续把支持和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街道实际,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及时处理和引导好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化及环境保护的关系。二是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管理。
2、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道路、供水、供电、城市交通、通讯、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与园区建设同步,使企业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要抓好广场科技创业园项目的启动和建设。督促项目主体尽快落实资金,实实在在搞好启动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促进在建项目尽快竣工投产。三是要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加强与外地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嫁接一批大项目,新上一批好项目,力争全年新上工业重点项目5个以上。
3、优化工业园区发展环境。一是要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生产要素协调,改善融资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需求,尽力克服资金、电力、运输等瓶颈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同时,要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创业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二是要实行客商“绿卡”保护制度。对各类入园投资企业业主及高级管理人员颁发投资保护“绿卡”,对持卡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予以重点保护;在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予以优先照顾。三是要完善联系会议制度。
4、打造特色工业园区。一是要做好产业定位。各工业园区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区域特点和特色产业发展的特点,开辟新区,大气魄、大手笔,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几个上规模、上档次的精品园区,在讲求园区工业经济规模总量的同时,做好园区的产业定位。二是要积极开发上游产品。围绕提高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做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第12篇 对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工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招商引资的有效平台。最近,我们对县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一番深入调查,感到我县工业园区建设虽起步较晚、进展艰难,但具备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优势和条件,必将成为我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平台。
一、我县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根据调查情况,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可概括为四句话,即:“历程艰难,问题不少,潜力巨大,机遇看好。”
所谓历程艰难,是指我县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进展较慢,应加快步伐。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始于xx年年初,先后在堡子镇园冲、林城镇酿溪和水平溪、连山乡大坪和建设等多处选址。同年4月,根据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第一个工业园区选址于连山乡大坪村。市国土资源局对该园区选址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但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一行到我县实地勘察后,对工业园区的选址提出了异议。后经我县多次论证和现场汇报,省国土资源厅要求我们慎重考虑后再报批。今年年初,我县又将第二个工业园区选址于林城镇水平溪(即大桥工业园区)。在园区建设具体操作上,规划由建设部门负责,土地征用由国土部门负责,资金由财政部门管理,工程由业主实施。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作为一个临时性机构,只在各部门之间起协调作用,缺乏必要的权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目前,连山工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20余万元,除进场公路已开工外,主干道、下水道、电信、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厂及办公楼等基础设施仅完成规划设计。大桥工业园区累计投入170余万元,搬迁了国防光缆和国防专用高压线路,进行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样,由于部门利益难以协调,园区的管理制度和优惠政策等仍处于讨论和拟订阶段。
所谓问题不少,是指影响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制约性因素较为突出,应引起重视。一是思想统一难度大。一些干部包括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园区建设涉及的耕地征用、房屋拆迁、农民安置等都是“高压线”,怕担风险。而园区建设缺项目和资金,工作难以开展。同时,一些部门过分强调利益得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建设进度。加上园区产业定位于竹木精深加工,要集中使用商品材指标,势必要取缔现有的竹木加工企业,从而触及既得利益而遭反对。二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我县一直拟以“财政少量投入,引资滚动开发,建成收益还债”的模式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投资收益问题,至今尚未找到合适的开发商。而就目前我县财政状况而言,要大量投入工业园区建设很不现实。加上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银行压缩信贷,进一步加大了园区建设筹资难度。三是土地征用困难。由于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报批成了园区建设最大的政策“瓶颈”。即使是征用荒山坡地或残林地,也存在报批手续繁杂、费用过高的问题。一年多来,虽然我县极力争取,但省国土资源厅对园区土地征用至今还未审批,市计委对园区的立项也没有批复。另据县国土部门测算,连山工业园用地的综合征用成本约为2万元/亩,征地总费用高达6000万元。大桥工业园区的征用地因牵涉到260多亩稻田,其亩平征地综合成本更是高出了连山工业园区的2倍。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业经济部门的36名干部职工中,虽然有半数具有经济管理、工程和企业管理大专以上学历,但真正懂工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当紧缺,难以满足工业园区建设的人才需求。
所谓潜力巨大,是指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具备一定的优势和条件,应因势利导。一是生态效益明显。我县园区定位于“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于竹木和矿产品精深加工。如入驻大桥工业园区的首林聚合木业公司,以次小薪材、杂灌木材、三剩物、玉米杆、楠竹杂料、不分类的塑料等为原料,生产环保性能极强的聚合木地板,“变废为宝”,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二是规模和生产效益明显。连山工业园区面积为3平方公里,计划分三期开发,预计总投资7170万元,最后一期开发将于2023年前完成。大桥工业园区面积为1平方公里,现已有2家企业入驻。其中,宝庆恒达纸业公司(占地约150亩,从业人数约400人)投资5000万元的两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年产值达1.2亿元,年创利税500万元;首林聚合木业公司(占地约100亩,从业人数约200人)投资5500万元的聚合木生产线已完成了80%的场地平整,年生产能力可达3万吨,年产值达1.8亿元,年创利税100万元以上,预计8月底即可正式投产。据预测,若工业发展速度按年均增长25%计算,到2023年,全县园区工业总产值将达5亿元;若工业企业上交税金按年均增长20%计算,到2023年,全县园区企业上交的税金将达3000万元。三是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我县境内交通便利,209国道穿越南北,枝柳铁路纵贯全境,特别是包茂、怀邵高速公路建成后,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现。同时,我县每年可产楠竹200余万根,杉木、松林、杂木等木材10万立方米,且境内有各类金属和非金属矿产20余种,是发展竹木和矿产品精深加工最理想的场所。四是能源供应充足。我县水电装机有37处81台,总容量达6.69万千瓦,另有总装机容量达9.37万千瓦的6处水电工程正在规划或建设中。同时,与国家电网有11万伏双回线路连接,丰水期可送出电力,枯水期可返供电量,完全可满足工业用电需求。五是外地客商投资热情较高。大桥工业园区已成功引进了2家较大规模的企业,连山工业园区也有了一批意向性项目。如湖南天利交通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 12.8 亿元建年产15万吨钡盐生产线,年创税金可达1.5亿元。此外,浙江、广西等地客商已多次到园区实地考察,拟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项目。
所谓机遇看好,是指我县工业园区建设面临有利的宏观形势和良好机遇,应充分把握。当前,国家在宏观调控上继续采取紧缩“两根”(信贷和土地)的政策,主要是针对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和一些地区经济过热进行的调控,但决不是“一刀切”,对欠发达地区主要是采取促进发展的支持政策。?___、国务院关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就充分体现了“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精神,为我们后发展山区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泛珠”合作进一步深入,有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承接要素重组和产业梯度转移;省委、省政府继续加大湘西地区开发实施力度,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省委、省政府前不久召开的“抢抓中部崛起机遇,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座谈会和金融座谈会,为我们加快园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信贷支持;市委、市政府要求每个县(市、区)必须建一个以上的工业园区,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快园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二、加强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工业园区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点。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既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又要加大对现有工业园区的整合力度,提高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产业承载力、聚集力,使之成为加速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1、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克服本位主义和畏难情绪,切实加强领导,把园区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及时研究解决园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对园区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确保全县上下步调一致、政令畅通,真正形成园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2、要加强规划,科学布局。要按照“高品位、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的要求,切实抓好工业园区规划,把园区规划与城市功能提升结合起来。要把工业园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的一个主要功能区来建设,依靠工业园的发展活力和扩张力,带动城市的扩张和功能完善,带动一、三产业的发展。要把园区产业规划与国内产业转移发展的趋势和培育特色产业结合起来,提升园区经济集群效应,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3、要创新机制,突破“瓶颈”。要树立经营土地的理念,建立灵活机动的土地使用机制。一方面,可以将今后园区建设用地作为城镇建设用地规划进行报批,把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或是通过项目运作报批工业用地,通过项目审批土地。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特别是在企业用地上要严格把关,充分考虑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水平。针对资金短缺的问题,要实行“适度性负债、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方式,形成高效的园区运作机制。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经营”的原则,将一些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向社会公开招标,吸纳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并大力发展各类为园区内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实行以商养园,以商促园。此外,还可采取向金融部门贷款、推行股份制等方式融资。
4、要加强协调,优化环境。一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在服务中履行管理职能,在管理过程中更好地做好服务。既要帮助入驻企业协调落实政策,搞好项目建设和开工投产,更要注重投产后的服务,促其尽快达产达标。二是健全工业园区管理机构。按照“精简、高效、责权统一”的原则,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对入驻企业实行一站式、代办式服务,做到“投感情、低成本、高效益、零障碍”,诚实守信,有求必应,兑现全部承诺,增强园区的吸引力。
5、要扩大招商,引进产业。要牢固树立“无外不快”的思想,积极探索商业化招商、代理招商、网上招商等新办法、新途径,改善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条件。要建立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及时兑现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全民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在招商过程中,还要大力提倡“四优先”和“四不准”,即:规模效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企业、国家驰名商标企业优先;污染严重、高能耗、易燃易爆、国家限制发展的行业企业不准入驻。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驰名商标企业,要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入驻园区,促进全县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逐步走上产业延伸、产业关联、产业集群的发展轨道。
6、要以人为本,培养人才。要高度重视工业干部和人才的开发、引进、培养和使用,分期分批组织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到大专院校和管
40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62位用户关注
98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
76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
7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