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栏目

xxxx年8月精准扶贫第一书记述职报告(12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9:11:11 热度:100

xxxx年8月精准扶贫第一书记述职报告(12篇)范文

第1篇 xxxx年8月精准扶贫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精准扶贫的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上,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县目前在精准扶贫资金的使用上还相对滞后。述职报告为大家整理了关于精准扶贫第一书记述职报告xxxx年范文,借鉴!

精准扶贫第一书记述职报告xxxx年范文一

xx县认真贯彻落实______关于大抓基层、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组部、中央农办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要求,择优选派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工作作风实的干部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因村制宜“派”。按照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牧区工作、敢于担当、善于做群众工作、开拓创新意识强的要求,严格把关、好中选优,从各县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和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尚未退休的优秀干部中选派,有农村牧区工作经验或涉农涉牧方面专业技术特长者优先,择优选派212名干部到全县212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确保了选派干部全覆盖。在选派人选确定上,充分考虑各村实际情况和选派干部的学历、经历及能力特点,坚持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责。

贴近实际“训”。紧贴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培训主阵地作用,重点围绕深入学习党建专业知识、涉农涉牧政策、法律法规、扶贫攻坚、“十个全覆盖”等重点工作相关的内容,组织全体驻村第一书记轮训了一遍。同时,县委还拓宽培训锻炼形式和途径,通过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教授讲学、参与重点工作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下派书记的培训和锻炼力度,不断提高了他们精准扶贫工作的能力水平和全面掌握群众工作方法。

主动作为“干”。一是重点帮助推进软弱涣散级党组织转化升级,选拔培养后备干部,着力促进班子团结、增强组织活力、提升工作水平,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努力把软弱涣散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二是重点大力宣传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强牧、惠农惠牧、富民富牧政策,带领村开展“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工作,协调落实金融资金,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三是重点协助落实“十个全覆盖”工程、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点是全面推广运用嘎查村民主管理“532”工作法,健全和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构。

健全机制“管”。明确选派干部由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共同管理,严格落实共同管理责任,通过采取定向抽查、电话督查、随机抽查以及征求乡镇主要领导意见等方式,随时掌握驻村第一书记到岗、出勤及履职情况;建立工作保障机制,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必须驻村工作,由各乡镇创造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选派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交通费、伙食补助费等费用,并坚持做到驻村期间,原单位人事、工资和福利待遇三个不变。同时注重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充分利用xx县电视台和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加大对驻村第一书记的宣传报道。

强化管理“考”。第一书记参加派出单位年度考核,由组织部根据嘎查村评议结果和各乡镇党委考核建议提出意见。任职期满,派出单位会同组织部进行考察,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对任职期间表现优秀的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不良后果的及时调整和处理。对派出单位的考核,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一同进行,作为评价派出单位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精准扶贫第一书记述职报告xxxx年范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铜川市委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市住建局按照全市选派“第一书记”的要求,采用组织选人、自愿报名相结合确定驻村优秀干部人选。市住建局扶贫包抓点为广阳镇四兴村,针对该村情况,结合近年帮扶工作实际,专题研究、交换意见,并认真安排部署,确保“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取得实效。

一是摸清扶贫对象,精准“靶向定位”。要求“第一书记”要提前与印台区政府对接,摸清惠民帮扶政策导向,服从政府既定扶贫规划,为创新性开展基层工作做准备。驻村后要与前期包抓工作人员一同与基层干部座谈交心,宣传中央、省、市、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听取村“两委”的村情介绍,并就如何迅速开展扶贫工作交换意见。通过入户调查和上门走访,摸清低保户和困难户情况,与群众多交心、多交流,掌握群众诉求,依靠村级组织,借力使力推动工作,并做好分类建档管理。

二是制定帮扶规划,确保精准扶贫。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第一书记”要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深挖致贫根源,依托村上优势资源,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争资争项,抓好扶贫项目落实,着力推动四兴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

三是体恤百姓民情,做好组织慰问。在特殊的节日期间,对退休老军人、老党员、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残疾人、贫困户等,以各种形式,进行走访慰问,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局工委要主动从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驻村干部全力支持,订阅陕西日报、铜川日报,定期送达局工委重要文件、每天微信推送住建工作动态,足额发放补贴,让驻村干部感受组织的支持,始终与全局保持血脉同频共振。

四是村企联手共建,引导爱心奉献。发挥住建团队人脉资源,举全系统之力,借助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影响力,策划公益赞助活动,引导局属企业,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商参与爱心奉献,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村企联手共建互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扶贫,多渠道筹集扶贫资金。

五是深入基层调研,干出水平创出经验。“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市住建局工委对“第一书记” 的殷切期望。希望选派同志能恪守“三严三实”、践行群众路线,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丢下面子,吃得苦、耐得劳,做好愚公移山的思想准备,从拉家常起步、从抓基础入手,在村容村貌改变和村民思想观念转变上做文章,找准问题症结,用服务群众的情怀及个人的修养和品德取得百姓支持和认同。边工作、边调研,不断总结工作得失,干出水平,创出经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第2篇 精准扶贫工作计划报告

按照《楠杆乡精准扶贫帮扶计划》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中坝村位于楠杆乡政府16公里,平均海拨735米。中坝村与丰乐河与务川县丰乐镇隔河相望,国土面积7.8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1052.46亩,其中稻田295.2亩,森林面积为8647亩。辖刘家组,石门组,下坝组,中坝组,上坝组,水潮头6个村民小组,有268户1006人,其中,享受低保89户293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参合率达1 0 0%;精准扶贫户75户280人,贫困发生率为37.8%;劳动力人数752人,其中外出务工420人;有正式党员12人;60岁以上老人123人,其中80岁以上16人;有学生95人,其中大学生5人、高中生15人、初中25人,小学生50人。2023年人均收入3850元。是楠杆乡辖区内三类贫困村。近年来,在省、市扶贫办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下,按照县委“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发展战略和楠杆乡加快建设“二园三广场八通道”的发展构想,结合中坝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烤烟种植生产。20xx年,争取整合“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善了四个组通组公路、串户路硬化85户改厨改厕和环境整治1处。完成通村、通组水泥路硬化6千米。外出务工和烤烟种植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今年发展烤烟500多亩。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传统农业耕种观念更深蒂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十分艰难;三是受交通、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因素制约。

三、帮扶计划

中坝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六项行动计划”总要求,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制定以下帮扶计划。一是烤烟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烤烟种植产业,计划在刘家组,石门组,中坝组,水潮头等组轮作种植烤烟烤烟种植500多亩,切实帮助9座烟农落实烤房、供电设施维修、烟区道路建设整等资金紧缺的问题,概算共需资金35万元;二是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植种植户种植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烤烟种植等培训3期,概算共需资金10万元,培训300余人次,让闲置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三是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围绕产业建设,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管护不便的难题,完成通村、通组水泥路硬化6千米,同时可解决刘家组,石门组,中坝组,水潮头等4个组310户620人出行问题。四是县直部门帮扶慰问。县总工会帮扶解决村自来水管护4000元、电脑4000元,计8000元;5张办公桌2200元;慰问留守儿童10人×200元=2000元,慰问老党员3人×300元=900元,慰问民选干部11人×500元=5500元;慰问计生户6户共6000元;共计18600元。

四、工作要求

(一)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二)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三)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乡政府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第3篇 乡镇精准扶贫实施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是___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下面是乡镇精准扶贫实施调研报告,欢迎参考学习。

扶贫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干部作风、汇聚群众智慧力量的现实需要。按照县委的部署和要求,我作为班子一把手,带头学习,带头转变作风,带头查找问题和整改问题,带头下基层调研、指导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自我局3月18日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来,我带领局相关干部多次深入_____乡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_____乡基本情况

_____乡地处_____西南,距县城乔庄镇86公里,幅员面积63.6平方公里,辖4村24个村民小组,445户,1203人。20xx年未有建卡贫困人口460人,贫困发生率38.8%,目前有建卡贫困人口110户,286人,其中农村低保人口122人,五保户25人。xx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4770元,是全县最偏远的贫困乡之一。

_____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坚持瞄准贫困区域,以连片扶贫开发和特困村建设为重点,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精准扶贫,20xx年把_____乡的朝阳村、先锋村,锅坛村、三台村4村纳入_____县第一轮10+4特困村扶贫攻坚,制定了整乡推进全域扶贫攻坚规划,着力打造山区综合治贫示范乡,落实了1名县委常委任帮乡工作组长,2名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县级8个部门帮扶到村,县级85名干部及乡村干部帮扶到户,村村有帮扶部门,户户有联系干部、有发展规划、有帮扶措施、有增收减贫目标,通过两年多的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贫困人口减少170名,贫困发生率降低15个百分点。

二、工作成效

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情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重点建设六大工程成效显著。

(一)以助农增收为核心,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工程。

1、种植业:新建银杏示范片1000亩,栽植银杏20万株,全乡人均150株。20xx年规范化种植柴胡1000亩,xx种植柴胡达到20xx亩,银杏树下套种中药材20xx年达到(林药模式)3000亩。

2、养殖业:建标准化鸡舍3000平方米,养殖土鸡年出栏6万只。生猪午养殖达到1000头,户平出栏2头。养羊20xx年达到3000只。

3、劳务产业:加强务工技能培训,加速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到每户有一名 明白人,有组织的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人/年。

4、培育专合经济组织:新成立柴胡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个,带动农户420户,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带动农户180户。

通过实施产业富民工程成功探索出了银杏、核桃+药材、魔芋、土鸡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形成乡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大力实施基础强农工程

1、路网体系基本形成。新建改建通社道路25公里(覆盖4个村),硬化社道15公里。

2、安全饮水基本解决。新建蓄水池15处,架设管道19000米,新建河堤2处300米(三台村、朝阳村各一处)。

3、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全面改造了村内高压、低压线路,切实保障了农户生产生活用电。

4、清洁能源有效推广。大力推广沼气池、太阳能、节能灶等新型能源,农户推广面75%。

(三)以改善农户生活环境为重点,大力实施农居改善工程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政府补助、农户主体的原则,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农户庭院三建五改建设,对现有贫困户的房屋、院坝、圈道进行改造,完成房屋立面改造8000平方米,改圈厕4000平方米,旧房屋拆除3000平方米,院坝硬化5000平方米,入户路硬化15000平方米,建设沼气池350口,庭院绿化15000平方米,新建公共卫生厕所4个。全乡四个村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庭院整洁的新农村雏形。

第4篇 2023年精准扶贫重点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县政府和扶贫办的安排部署,我镇开展了精准扶贫重点工作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宣传落实情况

年初,镇党委、政府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出台了一些相关文件,广泛开展宣传工作,与有关部门合作举办了培训班。

二、完善建档立卡工作情况

扶贫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按照上级的要求全部进行了数据清洗,xx脱贫人口在扶贫信息系统中的标注率基本达到100%;xx年拟脱贫人口在扶贫信息系统中的标注率基本达到100%,对xx年全镇拟脱贫人口在各村进行了公示,对贫困户帮扶措施全部写到贫困户扶贫手册中。

三、单位包村、干部保护情况

1.已制定扶贫规划的贫困村有倪庙、万前村2个。

2.已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的贫困村有倪庙、万前2个。

3.包村单位暂未落实帮扶项目。

4.无落实帮扶资金。

5.全镇单位干部职工包扶的贫困户共96户。

6.尚未落实的帮扶联系人的无。

7.包村单位参与包户的干部职工数96户。

8.已制定脱贫计划的贫困户418户。

9.包村单位干部职工走访贫困户321人次。

10.贫困户帮扶措施落实418户。

四、驻村扶贫工作队情况

县驻村干部担任工作队队长数2个,驻村工作队人数2人,工作队队长驻村时间基本达22天。

五、专项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一)xx年扶贫项目总体情况

1、安排6个扶贫项目(无到户扶贫项目)

2、所有扶贫项目总投入资金148万元,其中专项资金148万元。

3、截止今年5月底已开工项目5个,已验收项目3个,未开工项目1个。截止今年5月底已经拨付专项扶贫资金97.2万元。

(二)xx年专项扶贫项目分类情况

整村推进村2个,安排项目5个,安排专项资金128万元,无产业项目。雨露计划培训人数52人,完成52人。

(三)扶贫项目管理情况

建立了扶贫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机制,未发现违规、违纪情况。

六、扶贫资金安排使用情况

xx年省、市、县实际到账专项扶贫资金97.2万元。

七、精准扶贫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库建设情况

1.已上报皖扶办xx】32号文件附表。

2.xx—2023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总数17个,其中基础类项目12个,产业类项目5个,雨露计划项目2个。

3.xx年拟脱贫户总数418户。

以上是我镇精准扶贫重点工作开展的自查情况,不妥之处,敬请指导。

第5篇 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精选

2022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精选一:

根据市政协工作安排,由紫阳县政协经科委牵头,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属于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是592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现有贫困村158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3%;现有贫困人口11.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7%。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联系分管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23年起,每年完成贫困人口脱贫1.5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相继印发了《紫阳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紫阳县选派干部进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紫阳县各镇、部门扶贫开发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县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入摸底调查,逐一建档立卡。

根据中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有关要求,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选准对象、找准原因、定准类别的要求,逐村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建档立卡,为实现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扶贫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我县探索推行的“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镇审核、县审定”和“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目前,我县已全面完成158个贫困村、11.45万贫困对象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为精准监测、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三)抓实精准对接,强化项目支撑。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项目整合工作,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精准扶贫。我县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和“乡镇申报、部门踏核、县上研定”的要求,由县扶贫局牵头汇总整理各镇贫困村急需实施的项目,分类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初步确定年度拟实施的项目和投资额度,经县政府审定后由县发改局、扶贫局和相关部门下达项目计划,有效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截止目前,全县共整合县发改、国土、住建、交通、教育、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电力、通讯等部门资金1.79亿元,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四)夯实综合措施,实施重点突破。

一是完善规划体系。为确保实现每年1.5万人以上贫困户脱贫目标,按照“五结合、四到位”的要求(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整村推进与到村到户相结合,产业扶贫、移民搬迁与教育扶贫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坚持增收项目到村到户,扶贫资金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帮扶责任到干部人头),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瓶颈问题为突破口,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城镇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县、镇、村扶贫规划体系,确保扶贫规划与其他专项发展规划协调统一。同时,以户为基础、项目为支撑、移民搬迁安置为核心、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为重点,为贫困户逐一制定符合村情户情实际的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切实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

(五)干部驻村帮扶,充实扶贫力量。我县结合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按照省、市、县派驻工作队不重合的原则,实行领导联村、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和干部包户工作机制,落实了71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目前,71个驻村工作队410名干部全部进驻各贫困村履行帮扶工作职责,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做到“一人驻村、单位全员帮扶”,确保了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二、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四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认为扶持到户很难出“成绩”。导致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没有把心思用在扶贫工作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近一年时间,到底扶谁,怎样扶尚未完全搞清楚。一些镇政府未将精准扶贫工作列入本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为精准扶贫工作,县上派的有工作队,自然由工作队负责,政府只催催进度,过问过问就行了,考核追责首先是追工作队的责。村干部只热衷于争取和实施覆盖面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到户产业项目不热心,感到落实、实施难度大,不愿投入精力抓落实。扶贫工作队则认为,工作队是到镇入村协助当地政府、村两委开展扶贫工作,希望得到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对目前的现状觉得工作无动力、无信心,感到彷徨和无奈。合力攻坚的氛围未形成。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社会各界捐资捐物,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贫困户,当问及打算发展啥产业、如何发展拔穷根时,则不假思索的说:“我现在是三无,无钱、无劳力、无技术,啥都搞不成,你们既是来扶贫的,请你们给我安排低保”。二是就业观念严重落后。相当部分的贫困户处在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状态。以全县开展的修脚师培训为例,一些贫困户子女不参与,认为这项工作不体面、名声不好、不愿干。其择业标准与自身素质能力极不相符。

(三)资金投入滞后,到户产业实施难。一是投入精准扶贫资金总量小。从2023年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情况看,贫困村面上基础设施项目部分得到了落实实施,而到户扶持项目除移民户享受陕南避灾移民搬迁项目支持外,对贫困户产业扶持微乎其微。二是扶贫到户的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目前出台的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对产业规模的要求与贫困户的自身能力,生产水平不相匹配。一些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链接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扶贫项目最终未能落实到贫困户。如现行的产业奖励扶持政策要求养羊50只以上、养鸡1000只以上,魔芋种植20亩以上等,这种标准无疑将贫困户排除在受扶持行列之外,难以获得产业发展扶持。三是精准扶贫项目落实严重滞后。截止5月中旬,贫困村项目计划、建设规模、扶持标准还未下达到镇村,时间过半,计划未下达,将会影响年度目标的实现。

2022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精选二:

xx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是______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的发源地。5月22日至23日,我采取到田间地头察看现场、进村入户与群众交谈、开座谈会听取意见等方式,到花垣县作了两天的调查。联想20年前到花垣县作扶贫调研的情景,感到“精准扶贫”号准了“脉”,看准了“病”,开对了“方”,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剂良药。

一、20年扶贫,老百姓收获是自信

花垣距离省城450公里,是湖南最偏远的县之一。20年前,从长沙到花垣要走一天半时间。仅翻越矮寨盘山公路就要花1个多小时。湘西民谣:“矮寨坡,山连山,一十三道弯,弯弯都是鬼门关。”这次到花垣全程高速公路,只花了半天时间。投资13.5亿元修建的矮寨特大悬索桥,全长1073米,工程为双层公路、观光通道两用桥梁,创造了4项世界第一,真可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花垣县的同志介绍,全县所有乡镇和99.7%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基本实现了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到村到户。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大大增强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能力。

人穷颜色低。过去山区闭塞,老百姓见世面少,羞于见生人;因为穷,老百姓抬不起头,缺乏自信。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县城建了不少高楼,农村盖了不少新房。从基层干部到普通群众,讲到农村的变化都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在十八洞村,年逾七十的娭毑龙德成,挽着我们的手就往家里带,谈起习___到她家里考察的情形,一脸的幸福。村支部书记龚海华介绍,村集体和村民入股600万元,与花垣苗汉子果业公司在二道乡流转土地1000亩,共同开发精品猕猴桃,进入丰果期后,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村级集体年收入近100万元。在麻栗场镇立新村,村支部书记吴进文讲,全村种养大户30户,养乳鸽、土鸡、土鸭都在万羽以上,还种了杜仲、烟叶、百合等多种经济作物,村人均年收入7193元。在部分基层干部和村民参加的座谈会上,大家发言之踊跃,思路之清晰,精神状态之好,与2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县委书记罗明告诉我,同20年前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五番,财政总收入翻了五点四番,居民存款余额翻了七点三番,县城扩大了2.2倍,老百姓人均纯收入增长了7.6倍,60%的农民盖了楼房,20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公路修到家门口,自来水流到屋里头,房前屋后绿山头,精准扶贫有奔头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花垣的老百姓找回了自信。

二、关键是政策要“滴灌”到根部

花垣扶贫成绩巨大,但深入分析贫困人口的现实状况,感到扶贫仍是一个大问题。花垣县还有162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56.3%;贫困人口仍有6.1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3.1%。从地域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山旮旯里,其中海拔500米以上的贫困村占2/3。这些地方山高坡陡,交通落后,土地贫瘠,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尤其是矿区生态环境脆弱,采空区达136处,有7个乡镇2478户农民需要整体实现生态移民。

在调查中,基层干部讲:“扶贫政策是好,就是不能大水‘漫灌’,如果‘滴灌’到根部,脱贫更快,效果更好。”可见习___关于“精准扶贫”的指示深得人心、深入人心。

干部群众有这样深刻的认识,还源于花垣县采取了“八个到村到户”的办法,即: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干部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安排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考核验收到村到户。为此,从去年开始全县下决心每年从县财政挤出1.5亿元,加上上级财政每年扶贫资金5000万元,连续6年支持“八个到村到户”。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精准识别方面,全县推广十八洞村“三榜三审九个不评”(“三榜”即群众申报公示征求意见“第一榜”,无异议后公示名单“第二榜”,最终确定公布名单“第三榜”;“三审”即必须经过村支两委、乡政府、县扶贫开发办三道审核程序;“九个不评”即明确有楼房或商品房的家庭不评等“九个不评”标准)的经验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干部结对帮扶方面,162个贫困村都派驻了工作队,6.2万名党员干部与结对帮扶对象建立了密切联系,制定了脱贫方案,落实了帮扶措施产业发展扶持方面,立足花垣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全县扶持龙头企业100余家,带动农户1万多户,形成了14万亩优质稻基地、11万亩水果基地、12万亩油茶基地、10万亩蔬菜基地、9万头黄牛养殖基地。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又在5个乡镇连片68平方公里建设总投资50.7亿元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一园一带七大基地”。目前已完成投资8亿多元,引进23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进行产业开发,流转土地5万多亩,3万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或获取租金收入。

“八个到村到户”让政策真正“滴灌”到了根部,照这样抓下去,花垣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大有希望。

三、好班子、好作风比什么都强

“班子强,领头羊;作风好,带着跑。”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工作基础薄,矛盾困难多,更要重视建设“扎硬寨、打硬仗”的干部队伍。

近些年来,省委、省政府加强乡镇“五小”设施建设,即小食堂、小澡堂、小厕所、小图书室、小文体活动场所,为乡镇干部办了件实事、好事,对稳定基层干部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对极少数还没有“五小”设施的偏远乡镇,要给予财力支持,使之尽快完善;另一方面,对一些“五小”设施标准不高的困难乡镇,要加快改造提升,为乡镇干部安心基层工作创造条件。

2.选准带头人。“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这次看的菖蒲塘村很能说明问题。这是一个水果专业村,去年全村水果收入1000多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大户20户,5万元以上的187户,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95%的农户修了楼房,98%的农户实现了电器化,组组通公路,户户自来水。谈到村里的变化,老百姓众口一词,全靠村支部书记王安全这个村民的“主心骨”、致富的带头人。花垣县委组织部介绍,全县288个村,像王安全这种“能人当村官、村官做能人”的,大约占37%;28%的村支部书记工作能力强,但缺乏致富本领;还有26%的村支书既缺能力又缺本领。花垣县通过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选拔大学生村官等方式,加强村支两委建设,下一步准备把致富能人作为村级带头人培养,这是一个好办法。扶贫先建班子。只有建设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才会出现“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新局面。

3.建好工作队。“村村有工作队,户户有干部帮”的帮扶格局在花垣县已经形成。在十八洞村,扶贫队长龙秀林说:“和农民打交道,你得实打实,要带着感情、带着技术、带着效益帮助他们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工作报告。”工作队就要这样,真扶贫、扶真贫。但有些驻村工作队还不是这样。有的下车伊始,一厢情愿,这里开荒种树,那里劈山修路,还有的强迫老百姓把“吊脚楼”改为砖瓦房,结果水系改变了,生态破坏了,习俗丢掉了,老百姓“被幸福”了。扶贫工作一定要顺应老百姓的幸福意愿,决不可盲目蛮干。因此,工作队不能滥竽充数,要挑选那些熟悉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

4.健全责任制。花垣县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包贫困村、党员干部包贫困户”的责任体系,明确要求驻村工作队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帮扶单位分管领导一个月入村指导一次,主要领导两个月入村调研一次,党员干部一季度入村帮扶一次。这些做法都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建立严格的考核验收机制,重点要考核验收到村到户,将考核验收结果作为帮扶单位绩效评价、党员干部评先评优和晋职晋升的依据。同时,对帮扶不力的要采取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加强督促,明确“不脱贫不脱钩”的要求;对工作不力的工作队员要及时予以调整

第6篇 关于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实现53个(含考核不合格2个村)贫困村整村脱贫,减少扶贫对象4.38万人(县农调队监测完成)。

2.争取专项扶贫资金7543万元,落实双联帮扶资金1.14亿元。

3.实施了清水驿乡整乡推进项目,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00万元,项目全部完成。

4.实施了新营乡八门寺村等10个整村推进项目,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400.5万元,项目全部完成。

5.招生培训“雨露计划”(两后生)2070人。

6.20xx年在15个村实施互助资金项目,累计达到42个,互助资金协会整体运行良好。

7.按时完成并保质保量报送整村脱贫等扶贫攻坚目标任务执行情况。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省市共下达专项扶贫资金7543万元。其中第一批“三西”、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计划资金2022万元(“三西”资金119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96万元);第二批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计划资金1598万元;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600万元,县级财政扶贫配套资金1330万元。

一是整村脱贫建设任务。新修梯田2.6万亩,建成通畅工程217.2公里、通达工程92.9公里,完成兴黄路、石凯路改扩建项目。新营、高崖等11个乡镇37个村3.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扶贫专项安排贫困乡村新修梯田5413亩,硬化(砂化)村组道路288.5公里、巷道78.05公里,修建蓄水池27座,铺设输水管道18.8公里,新建村委会25个(维修22个)、村文化活动室16个(维修5个)、村卫生室2个,建成文体广场7个。新增中药材5万亩,总面积达到14.5万亩,较粮食作物每亩增收300元,成为北山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南山片区冷凉型蔬菜达到5.6万亩,较粮食作物每亩增收4000元,已成为南山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扶贫专项扶持贫困户种植中药材5173亩,百合1900亩,建设暖棚896户896座,发展舍饲养羊6341只。不断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完善金融服务,发放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5789.5万元、“双联惠农贷款”2.03亿元,受益农户4938户。

二是整村推进建设项目。20xx年我县实施了新营乡八门寺村、清水沟村、高崖镇新窑坡村、裴家岔村等10个整村推进项目。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增收产业、科技扶贫、贷款贴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共落实“三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00.5万元(每村平均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4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4820万元。各村推进项目进展顺利,新营乡14个渗水塘坝工程完成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坝体建设;完成村组道路硬化8.7公里、砂化7.5公里,全部完成目标任务;新修梯田2082亩,占计划2513亩的82.8%;种植双垄沟地膜田6650亩、中药材150亩、百合400亩,新发展暖棚羊舍682座,投放种羊2770只,贫困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三是抓好贫困人口能力建设。20xx年省市安排我县“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2070人,全县共申报培训对象4200多人。我们结合建档立卡工作,重点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筛选学员开展培训,目前正在进行审核汇总工作。培训人员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年内将一次性打入补助对象“一折统”。强化劳动力技能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委托甘肃东方技工学校等4所院校通过科技大棚车进村入户,培训16个乡镇52个村的4370人,技能培训认定发证798人。

四是抓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20xx年安排15个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整村推进含9个),每村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5万元。制定完善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章程和管理细则,成立互助资金理事会和监事会,切实加强互助资金运行管理。20xx年新注册成立扶贫互助社14个,安排资金210万元,累计达到42个,注入财政扶贫资金755万元,互助资金协会整体运行良好。如成立较早的中连川村互助资金协会,资金周转率达90%以上,回收率达95%以上,互助资金良性循环,切实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问题。

五是做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根据甘肃省《度建档立卡及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扶领发20xx】6号)精神,成立了mm县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县度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等。今年6月6日、8月8日分别召开扶贫开发工作推进会,专门对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程序步骤和时间要求。对114个省级贫困村和8.3万扶贫对象进行评议公示,并在县政府网站公告。目前,“两表一册”(贫困村登记表、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的填写和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全部完成。同时,按照省上《关于健全和完善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意见》要求,专门选派项目多、技术强的部门联系帮扶114个贫困村,并确定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扎实开展帮扶工作。

六是抓好扶贫项目资金自查自纠工作。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督管理的通知》和元月25日全省检察系统“保民生、促三农”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活动。我办确定了一名副主任带队,安排专人自查清理了全县2022-中央和地方(包括省、市、县三级)政府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面100%,整乡推进、整村推进是专项检查的重点。通过查漏补缺,使历年来的项目进一步得到落实。

三、主要工作方法

1、突出项目筛选,提高执行计划的严肃性。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筛选好项目,编制项目计划是做好扶贫项目工作的基础。我们在扶贫项目筛选和计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了自下而上的原则。首先由项目乡镇进行调查摸底,形成项目计划草案,报县扶贫办审查。其次县扶贫办根据乡镇所报的项目计划草案,组织相关人员深入项目建设地点进行二次筛选,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最后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进行项目评审,并根据上级下达资金总量、各项目补助标准、乡镇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给乡镇分配项目资金,确定今年全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计划。

2、突出招投标制,提高项目建设规范性。在今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建设中,我们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不断充实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和项目公示制,10万元以上的工程类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项目内容涉及道路、渠道、村委会建设。目前,招投标工作基本完成,暖棚圈舍中所用的砖、彩钢等都统一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引进基础母羊只允许在本县范围内调引,最大限度规避了腐败现象发生,提高了项目建设规范性。

3、突出增收产业,提高到户项目的扶贫效益。按照财政扶贫资金中产业项目和到户扶持资金比例均要达到70%的考核规定要求,今年我县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安排中,加大了产业项目和到户扶持资金的比例,使产业项目和到户资金比例均达到了70%以上。在整村推进项目和到户项目安排上,充分尊重了项目村和农户的发展愿望,体现了精准扶贫的要求,10个整村推进村全部编制了实施工作方案,到村到户项目签订了扶贫协议。

4、突出公示制,提高项目建设的知情度。我们在项目实施中要求进行3次公示。项目实施前,要求以张贴公示榜的方式在村委会公示栏中将项目建设地点、规划方案、投资规模、农民筹资投劳等内容进行公示。项目实施中,要求对重点单项工程造价和施工单位进行公示。项目竣工后,要求在项目区醒目处设立永久性公示牌,并在乡村政务公开栏中对项目任务完成、资金使用、项目到户等情况进行公示。

5、突出报账制,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在坚持用好每一分钱原则的同时,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规范报账程序。在具体操作上,严格预决算制度,坚持先建设后报账,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在资金管理中建立工程核算账,真正做到每个单项工程都有预算、有决算,保证了资金使用合理,农民放心满意,项目安全运行。

四、党建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和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

(一)认真落实县委工作部署,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县委第五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精心筹划、认真组织,扎扎实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思想有统一,认识有提高。通过学习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全体党员干部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深刻认识到,对于扶贫工作和扶贫部门来说,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坚持 “依靠群众、为了群众” 的工作方针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才能做好扶贫工作,提高扶贫工作成效,才能使贫困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活动中,我办始终聚焦“四风”和机关存在的作风问题,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更好地贯穿到工作中,促进了贫困村加快发展,确保扶贫开发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造福贫困群众。

----问题找准,思路理清。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既查找了我办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更注意查找了工作中影响和制约扶贫开发进程的突出问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共收到65条意见建议,经过认真梳理和剖析,查摆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31个突出问题。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整改落实的措施和办法也就更加有针对性。

----突出问题基本解决,基层反映普遍良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全力以赴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使机关作风得到转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组织开展了2023年以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自查自纠和整改活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组织干部深入受益村农户进行问卷式全面验收,验收方法的改变,既掌握了项目实施真实情况,也了解了资金发挥的真正成效;委托具有培训资质的职业学校,组织培训力量和设备深入乡村上门培训,按照群众意愿共培训农业实用技术3700人(次),培训认证装载机、电焊工等劳务技能1130人;加大资金争取力度,落实专项扶贫资金7543万元,实施整村推进10个,着力在基础设施、富民产业、公共服务等八个方面重点突破。

----信心有增强,工作有新推动。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工作效率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解放,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效能意识、廉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办团结和谐、积极向上、争创先进的氛围日益浓厚。围绕整村脱贫目标,狠抓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等重点项目,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举措,顺利完成了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切实加强党建基础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我办切实加强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党建基础工作,努力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加强思想建设,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传达学习了县委书记甘培岳同志在全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理解和把握机关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二是认真研读原著。广大党员干部原汁原味地学习了《党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和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市委“十四条”规定等,侧重学习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______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系列重要讲话和有关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等。通过强化学习,提高了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思维水平,确保了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

2.加强组织建设,构筑战斗堡垒。一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我办坚持每季度对党员组织生活进行安排,认真组织党员过好党组织生活。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每位党组成员都能够严格对照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联系征求到的意见,着重检查了实践党的宗旨、贯彻落实教育实践活动和正确的政绩观,以及求真务实、联系群众、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深刻总结反思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改进方向。同时,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个党员结合个人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撰写个人思想分析报告,进行对照检查,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了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要求上来。二是开展联系群众工作。和韦营乡全家岔村建立了共建帮扶关系,12名党员干部每人联系1户贫困户,其中科级干部每人联系5名贫困户,努力帮助全家岔村解决富民产业、基础设施项目、困难群众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将该村列为20xx年整村推进项目村,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54.5万元,新修梯田1200亩,砂化吊岔壑岘—湾湾坪村组道路5公里,扶持128户贫困户建暖棚羊舍128座,养羊640只,双垄沟播技术推广500亩。

3.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水平。我们要求各科室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对领导交办的事项速决速办,雷厉风行,防止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更不能因此而耽误工作;要求大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对待办事群众做到一声问候“您好”,一脸微笑“请坐”,一杯热茶“慢慢讲”的机关新作风,对接待来访者推行首问负责制,按照制度规定的程序,态度和蔼、热情周到的帮助他们,机关工作人员接待办事群众的服务态度得到进一步改善,彻底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机关衙门作风。

4.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长效机制。积极推行和完善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机关效能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注重系统性,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规范了干部职工的行政行为,确保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机关工作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继续健全和完善了机关干部工作要求,明确了一次性告知办事事项制度、重点岗位责任制、考勤制、首问责任制度、文明用语制度等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办事透明度,将每个干部职工各自的分工及职责对外进行公示,方便办事群众,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上述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机关工作作风出现了可喜变化,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机关效能建设成效突出。

(三)积极推进班子廉洁自律建设,努力营造和谐进取氛围。

按照县纪委“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强化了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约束,凡是重大事项都要经过主任办公会议讨论通过,防止权力失去约束。同时,要求领导干部要确实做到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在廉洁自律方面树立良好的意识,工作上要有创新意识,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带动和影响全体干部职工,努力使我办成为一个清政廉洁,团结协作,有战斗力的集体,为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服务。同时,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使民主生活会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在民主生活上,全体党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了机关作风的根本转变。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开展,使党员学习、教育和管理经常化、制度化,“三会一课”制度得到了落实,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切实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保证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持之以恒地搞好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工作。

按照信访工作要求和《信访条例》、《逐级上访暂行办法》,认真贯彻“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制度,及时处理各类信访问题,认真接待群众来访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不能发生群众来信来访事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仍然坚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的原则,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升平安单位建设水平,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了我办工作学习环境的安全。继续保持了无贩毒吸毒行为,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为社会稳定做出更大努力。根据县普法办的安排,认真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以《“六五”普法干部职工普法教材》读本为主,继续抓好普法学习,重点学习了《______宪法》、《公务员法》、《农业法》、《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认真组织干部进行了法律考试,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干部的法律意识,为经济平稳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贡献。

五、2023年工作打算

一是全面抓好49个脱贫村的整村脱贫工作,提升贫困村整体水平。

二是全力抓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三是加快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社的正常运转,降低农民融资难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是严格程序步骤,全力做好8.3万扶贫对象的建档立卡动态信息管理工作,为精准扶贫打好基础。

五是全面完成“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工作。

六是按时完成扶贫到户贷款贴息工作。

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第7篇 执法局精准扶贫自查报告

根据《关于报送2023年度精准扶贫目标责任考核相关材料的通知》(霍扶办函〔2022〕3号)精神,我局对照县直单位2023年度精准扶贫目标责任考核指标表,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双包”落实

我局包村任务落实,有具体分管领导,有扶贫村三年规划和工作计划,有工作安排,有年度总结(此项标准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二、驻村扶贫

我局将驻村扶贫工作纳入单位计划,驻村扶贫人员做到与本单位业务脱钩。加强对驻村人员的管理,要求驻村人员吃住在村,解决驻村人员实际问题,落实驻村人员相关待遇(此项标准分15分,自评得分15分)。

三、责任落实

局主要负责人重视扶贫工作,先后四次到扶贫村进行调研。帮助贫困村理思路、谋发展,制定扶贫双包方案。每季召开1次帮扶工作专题会议,听取驻村扶贫干部和贫困村扶贫工作建议,研究推进帮扶工作进度(此项标准分20分,自评得分20分)。

四、扶贫项目

驻村帮扶村产业项目实施成效显著,资助帮扶村教育资助、雨露计划全覆盖,没有因遗漏而引起信访案件(此项标准分25分,自评得分25分)。

五、措施成效

我局为帮扶贫困村办实事,争取涉农项目落地帮扶贫困村,干部包扶的贫困户中当年有50%以上实现脱贫,贫困村集体经济得到有效发展(此项标准分30分,自评得分30分)。

综上所述,2023年,我局切实做好各项帮扶工作,标准分100分,自评得分100分。

县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情况自查报告

第8篇 镇长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农村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作为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的乡镇干部,该如何打赢这场硬仗呢?接下来是1566范文网为大家精心搜集的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为完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创新财政精准扶贫工作方式,我们带着是否继续对贫困对象实行救助式精准扶贫的问题,对国家新阶段精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xx镇的贫困状况和精准扶贫方式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在新阶段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选择精准扶贫方式进行了认真思考,谨借此文谈点见解和建议。

一、基本现状

(一)基本镇情

xx镇位于惠阳镇西北部,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总面积x平方公里,总人口x人,下辖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全镇有x所小学,教师x人,学生x人,镇卫生院x所,村级卫生室x个,卫生从业人员x人。xx镇主要产业为传统种养殖业,主要农产品为稻谷、玉米,规模小,价值低,品种单一。工矿业缺乏,经济基础薄弱。20xx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x万元,国民收入x元,农业总产值x多万元,财政收入x万元,粮食总产量x吨,人均粮食产量x斤,人均纯收入x元。近年,xx镇以旅游业为龙头,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20xx年,全镇旅游收入总共x万元。

(二)贫困现状

全镇现有绝对贫困人口x人,低收入贫困人口x人。因全镇均为典型的高山地貌,xx等村还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富一方人的地方,主要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为改变这部分人的生存环境,县委、县政府组织县财政局、县精准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竭力配套改善村民生产基础设施,尤其是在近几年来,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各项精准扶贫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贫困成因

1、受自然条件的影响。xx镇大部分村寨位于深山区,海拔高,地理条件差气候条件不好,道路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不灵,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收效不良,农产品经济价值不高,农民增收不快,改变自然状况的能力不强,使得农民生活在一个自然条件差农民收入低改变自然条件难农民收入低的恶性循环中。

2、受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影响。由于受经济、地理、人文、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大大低于市民,尤其在偏僻落后得山村,农民的教育状况更不容乐观。根据20xx年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仅为x年,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高达x%。20xx年的调查显示,在低收入人群中(纯收入x元/年人),xx镇1845周岁劳动力(农村主要劳力)文化层次很低,高中仅占x%,小学及以下占x%,在xx的务农劳动力中,初中以下学历所占比率高达x%。由于文化层次偏低,小农经济意识较严重,种植养殖的生产经营方式陈旧,接受新的知识文化的能力相对较弱,劳动力转移输出困难,这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并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的最主要的不利因素之一。

3、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受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所限,xx镇长期以来缺乏工矿业及第三产业,尤其在一类、二类村,第三产业几乎没有涉足。种养殖业投入大,收益小,且主要目的是自产自消,商品率不高;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小,且收效不好,质量不高,农民收入渠道单一。除了传统农业,唯有收效的是xx上寨旅游业,但由于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低下,管理办法不科学,管理方式不规范,农民市场意识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其发展初步凸显瓶颈。虽然在旅游兴镇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近年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比较大,但还处于在对点(上、下xx)的阶段,一时难以全面铺开。

4、受主劳多病的影响。山区的农业,是一种沉重体力劳动的行业,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和治疗,造成返贫现象突出。一个家庭祈求的是风调雨顺、守望的是五谷丰登、最大的愿望是家庭健康。但受山区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尤其是高、寒、僻远地带卫生防疫工作跟不上,人们缺乏最基本的保健,引起病灾,有的甚至一病不起而引起返贫;受经济条件所限,小病拖,大病挨而失去健康引起返贫。这些主劳大都是家庭的脊梁,主宰幸福安康之神,因病灾将会使原本不殷实的家庭没落为贫困户人。

由于上述的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生产资金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下等因素,农民对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依赖性极强,而且,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不足、方法不科学,农业收成的好坏基本取决于当年天气状况。近年,气候变暖逐渐明显,旱灾频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农业收入,造成农村生活根基不稳的现象。同时,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部分农户倾其所有并贷款投入到扩大生产,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养殖等造成暂时返贫。我镇排夫村部分农户为调整产业结构,拉钱负债的购置折耳根苗、魔芋种、良种肉牛等,但因缺乏经验,市场了解不足,加上经营不当,农产品最后不能转变成商品,目前,这些农户已是耗尽积蓄,甚至影响往后几年的农业生产投入。

二、主要难点

(一)山区农民返贫因素控制难

由于自然灾害抵御难,一大批农户因灾返贫,需再次纳入搬迁精准扶贫范围;主劳多病致富难。据统计监测,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农村主要劳动力生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造成返贫的有x户、x人。

(二)高山农业支柱产业形成难

xx镇海拔高,农田分布在高山上,全镇群众沿袭着以种粮为主的传统生产模式,经济林园面积狭小。使得一方面支柱产业科学定位难。高山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发展的影响,尚未寻求到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方面支柱产业规模经营难。高山地区粮经兼作,且多经品种繁杂,要形成产业格局,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仅靠本地农民现有经济实力难以面对和承受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三方面,高山支柱产业产品销售难。高山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产业带的形成,因此,要谋求产业的发展尚需围绕基地,加速公路、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难

由于我镇自然环境恶劣,居住在高寒、偏远的农民生产生活异常艰苦。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效益低。据统计全镇还有x个自然村不通公路,要修通这x公里 路需投资x万元以上;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需投资x万元以上,且投入量大而产出率低。

二是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由于受到打工经济的影响,中青年农民大多外出打工,新型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度大,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隐蔽性返贫因素难以控制和扶持

一是受人口素质的影响,对农产品销售市场缺乏科学定位,生产经营适得其反,血本无归形成的贫困。

二是灾害重建、规模发展至收益过渡期间形成的贫困。对于这两种致贫因素,难以认定扶持范围和标准,既使配套了相应政策也难以到位。

(五)阶段性外出务工人员过多导致农村劳动力暂时缺乏

在非农忙季节,各村主要劳动力(1850周岁劳动力)外出比例非常高,在短期内,这种劳务输出的确给其家庭带来一定的收入,但却使得一些财政精准扶贫资金项目难以实施,生产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长期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第9篇 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于1月下旬先后深入县农工办、“十大扶贫行动”牵头部门和龙孔等6个乡镇,采取现场查看、走访贫困农户,召开座谈会、听取专题汇报等方式,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精准脱贫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有市、县列贫困村54 个,其中市列贫困村23个、县列贫困村31个;2023年通过精准识别“回头看”,复核确认全县贫困户 9346 户、24780人,其中省列贫困户7251户、18854 人,县列贫困户2095户、5926 人;规划2023年全部脱贫,先于全省、全市实现脱贫目标。中央作出精准扶贫工作决策部署后,我县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扶贫开发工作布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______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全县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研究出台十大扶贫政策措施,安排布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实“党政同责”责任机制,县、乡(镇)两级分别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县政府与30个乡镇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细化责任、严格考核;县领导带头挂联贫困村、帮扶贫困户,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并经常深入基层、进村入户调研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健全专项督查制度,成立县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工作组,由县领导带队、分片区督查评估乡镇贯彻落实“六个精准”要求以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乡镇立即整改,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二)精准识别找准对象。2023年,全县连续3次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回头看”,乡、村、组逐级向上级签订递交《精准识别“回头看”专项行动承诺书》;以村、组为单位,由包村干部、驻村工作组成员、村组干部、党员或村民代表组成3人以上核查小组,采取“一进二看三听四算五审六公示”的方式、账单式查找问题、序号式排查贫困人员,对全县2023年底锁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再复核;通过开展贫困人口“回头看”,清退有商品房、有汽车、个体工商户、财政供养人员等六类和明显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555户8858人,复核确认全县贫困户9346户、24780人。

(三)制定规划夯实基础。坚持 “一村一策、一户一策” ,实施“五个一批”,以户为基础、项目为支撑、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为重点,立足村情户情、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帮扶措施;围绕打造“两乡一都”等特色产业 ,引导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一村一品”,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粗加工、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文化创意“五大新兴产业”,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产品有销路、增收有门路,为精准帮扶奠定基础。

(四)结对帮扶全面覆盖。实施党员干部“结对认亲、扶贫解困、情暖万家”驻村帮扶行动,调整挂联县领导和县级部门,县级领导、机关事业单位结对帮扶(挂联)贫困村全面覆盖;选派“百名干部人才”,与乡镇包片领导、驻村“第一书记”、乡镇包村干部组建驻村工作组,对全县54个市、县列贫困村驻村帮扶全面覆盖;每名县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3-6户、每名科级领导干部至少结对帮扶2户、其他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2户,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面覆盖;本着“组织推荐、企业自愿”的原则,动员县内55家非公企业对55个交通建设滞后村、援建村组道路48条132.1公里,企业援建帮扶贫困村全面覆盖。

二、我县精准脱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动态管理机制未健全。一是由于部分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觉悟有偏差,政策界限把握不准,均等化思想比较严重,面对利益之争时,互不相让,给精准识别增加了难度;同时,部分村干部对扶贫政策把握不准,扶贫对象难以准确界定;二是扶贫建档立卡信息缺乏动态管理,对扶贫对象的个人信息记录不全,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不能公开查询,给扶贫立项、督查核实带来一定的困难;三是存在因病、因学、因灾返贫的现象,尚未建立起返贫纳入机制。

(二)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安于现状,没有发展动力;加之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农产品、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部分贫困户主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贫困户不愿积极就业,不谋求发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国家救助,“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三是社会参与度不高。部分民营企业,个体工商老板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主动参与社会扶贫的意识,特别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发展产业兴趣不浓,有的企业虽然热心公益事业,却忽视了支持农户发展,增加造血功能这一重要内容。

(三)产业扶贫成效不明显。有的贫困村产业发展缓慢,缺少能够支撑长效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效益产业,有的贫困村虽然已发展一批产业,也仅处于起步阶段,特色效益尚未凸显,带动长效致富的能力不强;在精准扶贫到户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户的情况和产业发展需求不同,乡村在一户一策,因户制宜、因地制宜的引导上做的不到位,造成个别农户对扶持项目不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产业项目推进落实困难;同时,大户带散户、公司带农户、合作社带社员涉及贫困户甚少,多数贫困户缺乏技术指导,产业扶贫效果不明显。

(四)驻村结对帮扶需加力。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参差不齐,帮扶效果不理想,帮扶措施单一,对帮扶工作仅停留在对贫困户的物质帮扶上,有的单位把扶贫帮扶按照民政救济来做,搞搞看望慰问、发发油米红包就算帮扶,流于形式,在立足村情和贫困户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扶持、技术援助、人员培训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没有起到开发式扶贫帮扶应有的作用;有的驻村帮扶干部不熟悉基层工作,知识面不广,在协助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村级扶贫规划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对我县精准脱贫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宣传,做实精准识别。一是要吃透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的宣传,对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目的要求再宣传、再动员,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县委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上来,增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及时录入数据库并实时更新,既不要遗漏真正的贫困人口,也不要把非贫困人口纳入扶贫对象,切实做好贫困人口信息管理工作,建立完善脱贫退出和返贫纳入动态管理机制。

(二)因村因户施策,实现精准脱贫。一是根据建档立卡数据分析,再次认真分析每户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比如因灾、因病、因学、缺技术、缺劳力、缺发展资金等,并结合贫困程度,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计划,细化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让贫困户得到有力扶持,实现增收脱贫;二是因户制宜实施“五个一批”行动计划,用好用活十大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教育扶贫、医疗救助扶持、民政救助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惠民政策;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农村低保等民政救助方式兜底保障其基本生活;对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有耕地或其他资源,但缺资金、缺产业、缺技能的,要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对上年符合脱贫标准的脱贫户,要帮助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出现。三是发挥贫困户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三)突出产业扶贫,助农长效增收。一是牢固树立产业扶贫理念,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狠抓市场前景广阔、带动能力强、具有效益优势的粮油、茶花、生姜、水产、畜禽、果蔬等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积极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等产业化发展模式,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致富能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把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起来,引导其通过土地流转,增加租金收入和务工收入,助推贫困村经济发展、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长效脱贫;三是积极扶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大户和致富带头人,鼓励其带领贫困户共同发展特色产业;对扶贫投入力度大的企业,在行政审批、税收、资金等政策上予以倾斜,以形成贫困户增收、企业增效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同时,改革农村信贷体制,建立扶贫信贷制度,加强对资金短缺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支持和帮助。

(四)整合项目资源,实施精准帮扶。一是县政府要把握精准扶贫的政策不断调整释放机遇,继续跟踪研究精准扶贫政策,完善扶贫规划,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最大限度地享受优惠政策。二是要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每年的涉农项目资金、25%以上用于贫困村确需的基础设施项目,加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农电水利、危房改造等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增强结对帮扶干部责任,细化结对帮扶任务,创新帮扶形式,为贫困群众选路子、上项目、教技术、筹资金、供信息,变“输血”为“造血”,确保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五)强化考核问效,确保如期脱贫。一是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工作目标考核机制,提高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权重,将考核结果作为乡镇和县级部门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评的重要依据,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力度,对表现突出、完成减贫任务好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作风不实、工作不力、违反纪律的干部坚决进行组织调整、行政问责、严肃处理,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精准扶贫脱贫、谋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二是建立驻村干部召回重派制度。加强扶贫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管理力度,提高扶贫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对表现不佳、群众反映不好、工作难以胜任的驻村帮扶干部,应由派出单位召回重派;三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贫困村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选好致富“带路人”,切实发挥驻村工作组和村“第一书记”的作用,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四是建议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两办”督查室、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参与,成立相应的监督工作组,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和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监管,确保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真正用在扶贫开发上。

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调研报告范文

第10篇 2023关于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村作为“xx”贫困村,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我乡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条件差,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脐橙、油茶、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村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扶贫工作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1、扎实做好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整村推进是我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做好整村推进的项目申报工作是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的关键和前提,确保做到每一次项目计划报送及时规范,按要求报送资料,不迟报不漏报,并按要求对项目计划、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了不下3次公告公示。我村共上报水泥路硬化、水利设施修建、桥梁建设等10个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和村庄整治建设项目。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扶贫项目计划,在建设和实施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行项目实施责任状,认真执行年度计划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内容,并做好项目建设用地、拆迁、责任田补偿工作,没有发生过一起信访上访事件。

2、认真做好移民搬迁工作。在乡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前期做了大量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发现此项工作群众反响热烈,现已有13户移民乡镇安置,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3、做好扶贫对象识别及建档立卡工作。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要求精准识别贫困户并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严格识别程序,规范公示公告,并录入信息采集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确定贫困户121户、443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乡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4、做好“雨露计划”调查摸底和落实工作。经我村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共上报9名职业教育补助对象,使受训贫困对象进得了城、就得了业、增得了收、致得了富,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致富发展能力。

5、社会扶贫工作情况。整合社会扶贫资源,树立“大扶贫”观念,是新阶段社会扶贫工作的重点,我村积极动员企业、乡、村能人参与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建有结对帮扶花名册,有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现已落实好半岽产业基地建设4项惠民工程,帮扶效果显著。

二、存的困难和问题

我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不容忽视,精准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我村贫困人口主要集聚在深山区,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贫因素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二是扶贫队伍有待加强。随着办公的电子化以及扶贫工作的专业化,这需要上级加大人员、经费投入,配齐配强扶贫队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以帮助贫困村组和贫困人口为中心,以扶贫和移民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移民方针,把尽快解决贫困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把争取上级支持和部门协作作为重要保障,紧密结合我村实际,创新具有特色的扶贫和移民工作新机制、新模式,为实现明年目标任务继续努力奋斗。

第11篇 城镇实施精准扶贫专题调研报告

党的xx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中央对扶贫工作作出重大战略调整,提出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为适应扶贫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摸清贫困人口底数,了解致贫原因,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6月30日—7月13日,县发改局和会仪镇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村组户,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扶贫档案、现场交流、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为期14天的精准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会仪镇位于绥江县境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平均气温18摄氏度,镇辖国土面积100.89平方公里,辖箭头社区和会仪、和平、黄坪、三渡4个村民委员会,29个自然村、109个村民小组,18个居民小组,全镇有7040户24801人,其中农业户4985户19633人,占79.16%,属典型农业镇。有劳动力12648人。耕地面积 24394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7500亩。林地面积5000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000公顷。2023年,镇内生产总值2.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4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9%。

(二)产业分布。会仪镇辖区内有6家企业,可吸纳劳动力400 人,贡献产值4000万元。产业以种养业为主,主要覆盖4个村。有养殖大户46户,其中养羊18户、养牛9 户、生猪养殖7户、养兔4 户、养鸡 3 户,养鸭2 户、梅花鹿1户、其它2户,有专业合作社10个。种植业以经济林果为主,主要种植李子、核桃,李子种植14060亩,核桃 4000 亩,种植大户55户,有专业合作社25个,主要分布在和平村、三渡村、黄坪村。

(三)贫困现状。根据2023年登记确认,全镇有贫困行政村2 个,分别是和平村和黄坪村,特困自然村29个,有贫困户2468户,贫困人口12463人,其中五保人口数115人,低保人口数2794人,少数民族人口数91人,残疾人人口数562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0.25%,这些贫困人口,55%以上集中分布在贫困行政村。加快减贫脱困,确保2468贫困户 12463贫困人口在2023年如期脱贫,到2023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抽样摸底情况分析

会仪镇有贫困户2468户12463人,其中建档立卡2051户8854人,按30%的比例要求,应抽查摸底615户。此次抽样摸底从发改局和会仪镇抽调20人组成,分内业组和外业组,内业组主要负责村委和片区的大面座谈交流,并撰写调研报告;外业组主要负责入户填表,汇总分析。通过14天的实地调查,共摸底640户,涉及4个村29个片区2852人。通过选取交通条件较差、贫困面较大、致贫原因复杂的区域开展调查,抽样摸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抽样情况。

一是贫困户属性分类:一般贫困户222户,五保户7户,低保贫困户411户。二是贫困户致贫原因分类:因病致贫370户,占抽样摸底户数的57.8%;交通条件落后致贫295户,占抽样摸底户数的46%;因残贫困125户;灾害造成贫困120户;上学造成贫困108户;缺土地造成贫困120户;缺水17 户;缺技术100户;缺劳力贫困175户;缺资金贫困20户;缺可持续发展产业84户;其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贫困10户。三是贫困户生活条件分类:饮水困难 172户;缺粮239户;通路不通畅289户;居住危房205户。

(二)存在问题。

一是对精准扶贫的“五结合”、“五精准”、“三到位”理解还要进一步提高,对到2023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基本”的小康目标认识还要进一步深化。二是由于政策原因,实施过整村推进项目的村不能列入贫困行政村,而昭通市出台的关于精准扶贫的行动计划有些是针对贫困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的,但事实上,有些村虽然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但仍然未能大面解决贫困问题,这种政策上的划分,使得有些贫困村和自然村在脱贫过程中,政策和项目上会受到一定影响。比如三渡村,2023年实施了省级整村推进项目,目前该村仍有贫困户354户贫困人口1945人,现有卫生室也属危房,迫切需要改建。三是竹产业的发展不容乐观,受道路交通差、运输成本高、收购价格低等因素制约,竹产业未能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比如,和平村16、17队,群众种植8000余亩竹子,但2个组未通公路,竹子不能实现经济效益,群众种竹积极性受影响,对通过竹产业发展脱贫致富信心不足。四是挂钩帮扶不到位,帮扶措施乏力,更多是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挂钩对象的贫穷问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扶贫。五是建档立卡的数据与此次抽查摸底的数据有出入,一方面,有贫困户未建档立卡,另一方面,人员或是致贫原因等栏目与实际不符。六是留守儿童现象,会仪镇现有留守儿童842人,占总人口的3.4%。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一大批留守儿童是未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健康以及前途问题,也无法实现脱贫目标,甚至若干年后,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另一个问题。

三、致贫原因分析

(一)基础设施薄弱。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个是道路交通不便,这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会仪镇和平村、黄坪村和三渡村3个行政村没有通硬化公路,镇内乡村公路193.5公里, 27个自然村未通硬化路,和平村马家沟和三渡村雷家2个自然村未实施过通达工程。一是由于山区环境恶劣,乡村公路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加之管护机制不健全和维护经费不足,导致会仪镇境内已有乡村公路有效使用率只有30%左右;二是由于不通公路造成边远山区房屋改造成本增加,农民手中有钱也不愿进行房屋修建或是改造;三是由于不通公路,运输成本增加,现有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在会仪镇四个村均存在这种情况;四是生活居住地与生产土地之间道路不通,比如三渡村西平片区。另一个是水利设施陈旧,一是由于原有的沟渠年旧失修,灌溉用水受限,制约产业发展,比如,和平村群众想通过发展果蔬产业增收,但当地生产用水缺乏,只能靠天吃饭,群众对发展担忧,信心不足。二是饮用水无保障,比如,会仪村水排片区安全饮水未全覆盖,现在实施的“爱心水窖”补助为3000元/口,部分群众不能凑足其余资金,项目实施难度大;再比如,黄坪村茶林片区和三渡村雷家片区部分贫困户未通自来水。

(二)文化低观念落后。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贫困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所占比例很小,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大大低于全县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这部分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务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更有甚者,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加入产业化经营,捡小利失大利。比如,和平村部分群众小农意识明显,思想上依赖性重,土地闲置,自身能力有限发展不起来,但又不愿意参与土地流转,让有能力的人发展产业,宁愿闲置。

(三)子女上学致贫。有部分贫困家庭收入只能维持日常生活,一旦子女进入高中或是考上大学,需要支付一大笔学费和生活费,无形中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脱贫的农民更是苦不堪言。据抽样调查了解,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他们占抽样贫困户的17%,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9000-10000元,一个大学生每年要支出15000-20000元。这类贫困户随着子女成长,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通过采取帮扶措施也容易见到成效。

第12篇 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摸清贫困家庭及人口底数,根据市主要领导指示精神,**乡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入户走访“拉网式”摸排,对全乡贫困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脱贫意愿等进行了详细了解,初步理清了**乡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存在问题等,并据此提出了开展下一步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供决策参考。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市西北部,东邻**县**镇,南接本市**镇,北连**赖村镇,西毗邻**县**乡,离市区82公里,全乡总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391亩、山地面积65730亩,丘陵6109亩,河流水库4100亩;全乡共有**、**、**、**、**、**等6个行政村,81个村小组,756个自然村,农业总人口12755人。主要产业为水稻、烟叶、生猪、土鸡土鸡蛋等,村民主要收入为外出务工收入。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整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三送”工作、土坯房改造等政策资源,积极发展烤烟等特色农业产业,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一定改善。截止目前,全乡通村组公路达85%,新农保参保率57%,新农合参合率98%,共有1223户土坯房改造户已完成改造。但限于村民自身文化素质和农业产业抵御各类风险的局限性,仍有部分村民因各种原因无法脱贫或返贫。到目前为止,全乡仍有低保户117户440人,五保户73户117人,扶贫户489户2170人,扶贫低保户42户178人。

二、贫困类型

此次调查样本主要为按照省、市、县工作部署,先期已识别为扶贫低保户和扶贫开发户的对象,共721户2905人,其中低保户117户,五保户73户,扶贫户489户。经梳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这类群体是我乡贫困户的主要群体,如**村的**,大儿子前几年查出患有重症肌无力,去年小儿子也查出患有此病,真是祸不单行,家里一贫如洗。

2、因丧失劳动力致贫。如**村新地小组**年时已高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小儿子20xx年因车祸去世,家中的主要劳动丧失,儿媳**体弱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孙子**年幼,全家3口人没一个主要劳动力,全家只靠政府发放的低保补助金和年高体弱的老人艰难耕作生活,日子过得非常困难。

3、有劳力,但游手好闲,好吃懒做致贫。如**村**组的**,全家每月有2千多元的收入,但游手好闲,做一天,吃三天,有多少吃多少,一年到头没有一点积蓄,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居住和生活条件全村倒数之列。

4、因学致贫。如**村**原本生活在全村属中等水平,但近年,2个儿子分别在**、**上大学和高中,一年5万多元的教育经费一下子把他家多年的积蓄用光,到处借钱供小孩上学。

5、因文化水平低,无技术技能致贫。如**村的**和**夫妻二人,因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有无一技之长,常年在外务工,虽然夫妻两人加班加点赶工做事,收入还可以,但是家中有一女读大学,两子都没有劳动能力,日常开销大,年底都是两手空空而归,老家至今仍是土坯房。

6、因抵御自然灾难能力差或经营不当返贫。如**村**,原来是属于比较早富起来的人,但前几年,投资种植烟叶管理不当,造成亏损10多万元后一阙不振,成了困难户。

三、致贫原因分析

客观方面:1.农村经济相当薄弱。全乡没有一个村组集体企业,虽然个别有集体林地,但土质肥力不够且无人管理,且不可流转,除了有一些公益林补贴资金外,几乎没有任何收入。村“两委”运转主要依靠烟叶生产奖励性税收返还和上级拨入的办公经费,收入来源途径相当少。

2.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抑制自然灾害能力差。目前全乡还有部分小组不通水泥路,所有行政村都没有用上安全、洁净的自来水,靠自挖水井解决饮水问题,对群众人体健康有一定隐患;部分屋场未通三箱四线电网,群众无法使用大功率电器;没有修三面不见土水渠或无稳定的灌溉水源的还有绝大多数,到目前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自然灾害频发,造成大量农作物减产或绝收,使部分脱贫群众重返贫困行列。

3.农业产业致富效果不明显,群众增收困难。全乡虽然有一定数量的烟叶、水稻,以及少量的西瓜、蔬菜等产业,但受自然条件和市场因素影响太大,往往是增产不增收、有价却又无货等现象。

主观方面:

1.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实,受陈规陋习影响严重。由于长期贫困,信息闭塞,观念落后,部分贫困户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对自身求发展盼富裕的愿望不强,小富即安,不富也安严重,甚至滋生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个别贫困户以吃低保为荣,吃低保吃成了习惯,要救济要得理直气壮。部分群众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彩礼水涨船高,动不动十几万元,娶亲也成了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2.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群众增收困难。初步统计,全乡劳动力中,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百分之十五左右。劳动力素质不高,在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技能低下,收入难以提高。

3.村、组干部带头、带领致富能力不高,对发展村组经济点子办法不多。

政策方面:

1.政策扶持不精准,针对性不强。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就业培训等方面,对当前农村情况的复杂性预计不足,对政策扶持对象界定困难,往往采取的是大水“漫灌”式扶持,做不到“滴灌”式培养。

2.社会保障力度不够。农村人口到了一定年纪后,在丧失劳动力的同时也丧失了收入,成为儿女的负担,甚至直接成为低收入的贫困人口。

3.农业产业发展保险政策缺失。市场经济千变万化,近年来一些农产品价格波浪式变化,使得个体难以摸清市场规律,无法规避市场风险,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经营思维,给一些农民形成了灾难性的打击和损失,帮助农民抵御和规避市场风险上存在政策缺失。

四、开展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1、对五保户和丧失劳动力户,以及因病、因残、因学、因灾致贫户,加大政府投入,提高政府救济补助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扶,学有所成、有灾能救,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摆脱贫困帽子。

2.对有劳力,但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等、要、靠思想严重而致贫户,以及缺技术、缺资金以及自身原因返贫户。取消政府一切补助,采取奖励的办法,由政府搭台,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疏通融资渠道,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增加他们的“造血”功能,引导他们转变“等、靠、要”的落后思想,将“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3、组织村组干部、致富能手、产业户到外地学习,使他们成为发展农业产业的经纪人、致富信息的传递人、自主创业的带头人。

4.加大对产业户的技术扶持力度,在技术力量配备、组建销售渠道、农副产业深加工等提供人力和财力保障,提高土地附加值。

5.培植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整村推进产业规模发展,实现一村一品。

《xxxx年8月精准扶贫第一书记述职报告(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